■傅 强
凯·尼尔森对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理论的互镜与兼顾
■傅强
面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中追求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正义之辨,凯·尼尔森力求秉承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和阶级分析法,运用阶级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方法,强调机会平等是最小化的社会平等概念,对结果平等的追求具有可欲性与可行性,实现结果平等是保障人类自由的基础,是平等主义的最终追求。尼尔森的理论对于国家和政府保障机会平等、推动结果平等,彰显国家伦理,完善社会主义正义体系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机会平等;结果平等;激进平等主义;正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调节人们的收入、权力、地位差距,保持社会公平稳定,保证经济持续发展,成为诸多学者欲求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界,相继出现了以追求机会平等和以追求结果平等为主旨的理论,前者以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查尔斯·弗兰克尔(Charles Frankel)为代表,后者以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和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为代表。他们充分运用自由与平等、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固有张力,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形成了平等视角中的二元鼎立格局。而在“左翼”,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实质性平等为鹄的构筑正义论体系,成为当代西方一些左翼政治哲学者共有的学术路径。其中,加拿大著名哲学家、加拿大哲学学会原主席凯·尼尔森(Kai Nielsen,1925—)提出的“激进平等主义”(Radical Egalitarianism),通过对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理论的互镜与考辨,从“左边”对平等问题以及平等与自由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成为当代西方左翼政治哲学的重要代表。
在西方政治哲学发展史中,机会平等理论在两次北美战争期间,特别是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下得到发展,“正义的环境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没有什么难以逾越的障碍可以阻止一个人提升自己,只要这个人想要得到提升”。[1]134机会平等理论认为,在一个社会体系中,当面临同样的竞争时,所有人都平等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社会根据起跑后的最终结果,给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奖励和不同的财富与权力。也就是说,“这种思想假设社会分层不可避免,如果这种分层是基于能力的话,那么就是公平的”。[2]机会平等理论提倡消除“社会性差别以便确保平等的起点,但是这却赋予基于先天能力和天赋而产生的不平等结果以正义性”。[3]可见,在提出正义主张的过程中,机会平等理论直接诉诸于应得本位的标准(desertbased criteria),即:人们应得因较高天赋和才能而获得的较多的财富与权力。同时,机会平等理论也诉诸于功利主义的观点,强调不平等的奖励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福泽所有人。机会平等的支持者认为,他们所倡导的正义社会能够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平等、法律地位平等,也强调对责任(如征兵、紧急时刻的食物配给)的平等分配;能够保障全体公民拥有自由追求成功和幸福的权利,也能够保护人们获得成功后的收益;能够维系社会的基本公平,也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的效率。于是,在一个贯彻机会平等理论的社会中,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界限明晰,平等与自由相互融洽,公平与效率得到兼顾。
机会平等正义观具有反贵族主义精神,一个人的贵族血统或家庭背景无关紧要。无论一个人来自什么阶级,出身背景如何,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才能、勤奋和付出。因此,普通人也有机会去攀登高峰,林肯和卓别林就是范例。这种思想为人们提供了正大光明地为自己争取公平竞争的机会,例如上大学的机会以及成为政治家和各类成功人士的机会,这就是“美国梦”的抽象解释。但是,在机会平等的视野中,“平等”这一概念并不保证任何形式的平等结果。机会平等理论并不把结果平等视为“第一原则,而将其视为众多原则中的一分子”。[2]
相反,结果平等理论是一种“补偿式平等”,力求通过设计社会制度,使之既有效率又能兼顾到社会弱势群体的长期利益,这也是福利国家主义的一个基本概念。与机会平等所诉诸的功利观相比,结果平等也强调效率,但并不把效率放在第一位,“而是以对弱势者的补偿作为首要的社会良心和社会政策”。[3]44对于机会平等理论所持“因天生能力和天赋的不平等而导致的不平等结果是正义的”[3]44这一观点,结果平等理论并不认可,并将其视为一种形式上的虚假平等。例如罗尔斯所言:“正像没有理由允许通过历史和社会的运气来确定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一样,也没有理由让天资的分布来确定这种分配。……保障那些具有同样天资的人在受教育和取得成功的方面的机会平等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可能想采取一个在承认这一事实的同时能减轻自然拈阄的任意结果的原则”。[4]57
可见,结果平等理论认为“出生和天赋的不平等是不应得的”[4]77,天赋应当被作为社会性资产来加以对待,“用这些偶然因素来为最不幸者谋利。”[4]78也就是说,结果平等是“按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4]77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理论之间的冲突被某些学者解读为社会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之间的冲突,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对结果平等的主张是社会主义者的道德规范(就如机会平等是自由主义的伦理一样)。”[3]35
(一)对结果平等的欲求符合深思熟虑的判断
机会平等理论家批判结果平等是一种“劫富济贫”式的再分配。对此,尼尔森认为,在当前处于中度匮乏阶段的社会中,我们尚无法保障每个人的利益,能够使某一群体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并不会使另一个群体获得最大利益。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应当做的就是再分配要更有利于弱势群体。这种观点为收入差别提供了正当性,因为这种收入差别是建立在使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并抓住了当代人关于公正分配和公平人道地对待所有人的最深刻的反思直觉(深思熟虑的判断)。正是这种正义观,而不是自由市场或其他类似的机会平等标准,使我们认可:在中度匮乏的环境中,初始的收入差别是正义所允许的。因此,人们深思熟虑的判断将会支持结果平等理论。
机会平等理论家认为追求再分配将会导致激励原则的失效。尼尔森指出,结果平等理论也是允许激励措施存在的。例如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允许某些结果不平等的存在而达到激励效果。机会平等主义者必须给出一些独具特色的论证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应该抛弃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否则就没有给人们提供充分的理由拒绝结果平等理论。
机会平等理论家认为,社会中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平等,人们需要确定哪一种不平等是应该尝试减少的,而哪一种不平等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不能减少的。机会平等理论主张减少机会和起点方面的不平等,而认为收入和财富分配等方面的不平等是不能也无法减少的。人们所能寻求实现的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平等”,在这种社会中“每个人都获得了尊重,而不是因为肤色、性倾向或其他个人属性而遭到羞辱”[3]49。尼尔森肯定了机会平等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是平等主义社会必须实现的景况,也是社会平等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立刻指出,这只是一种“最小化的社会平等概念”,而结果平等尝试超越机会平等的限制,力求实现自由和机会、收入与财富的平等分配。
(二)尼尔森对机会平等首要性的批判
尼尔森认为,对机会平等首要性的坚持是一种不具连贯性的信念。机会平等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具有不确定性,机会平等往往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为了明确这个概念,尼尔森下了一个定义:“当我们讨论‘机会’或‘机遇’以及‘平等的机会’时,我们所指的是有机会从事某些行动或享有某些利益做的机会。当说‘某人有机会’时,我们所指的是(a)能够进行选择,(b)在一般情况下能够认识到存在这种机会,并且经过选择,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这种机会的可欲性时,此人能够拥有和把握机会。”[1]165
尼尔森认为,当我们说同一环境中的两个人有平等的机会时,我们并不是按照字面意思说他们有完全同一的条件和机会,例如两个素质完全一样的人在同一时间用同样的钓具在同一个鱼池中钓鱼。通常更为典型的是,他们并不会或不能拥有完全一样的条件。但我们还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常说他们的机会是平等的。在这里我们其实应该是在说,他们必须都有平等价值的一组机会或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标准系列的机会。例如在我们的文化中,他们都拥有平等的(同样好的)受教育机会和职业机会。很明显,人们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确定拥有同样的条件和机会,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完全精确的拥有平等机会。关键是在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上,例如教育和职位准入方面,他们有平等的机会。然而,正如尼尔森所言,在当前社会中人们很难平等拥有这些可贵的条件和机会。
在这里尼尔森将机会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的机会。非竞争性机会是指不用努力去与他人竞争而获得机会,例如有机会免费接受某些医疗保障。而竞争性机会是指那些在公开和公平竞争中获得或失去的机会,例如获得重要职位或奖学金的机会。在任何社会都有需要被分配的竞争性机会,因为想要得到机会的人多于机会本身。正如选手处于同一起跑线一样,机会平等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实现目标,但人们最终得到的却不是平等的结果。一些人能得到奖学金,而另一些人就无法得到。很明显,机会平等理论强调的是竞争性机会平等。对于他们来说,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是一个完全竞争性的机会平等社会。而获得竞争性机会就必然与竞争的方式有关。那么我们应当拥有何种公平的竞争方式呢?尼尔森追本溯源道:“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机会拥有较高的地位,那么他会马上回顾过去,认为获得教育的机会对于获得较高的地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所有人来说,受教育的机会也应该是平等的。但是他无法将思路停留在学校里,因为能力的发展始于家庭,很明显家庭提供了个人发展的最初机会,也导致了个人能力的差别。然而,进入一个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家庭并非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而完全是取决于出生的偶然性。”[1]167为了纠正家庭方面的差异,就必须把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怀抱转移到一个类似于国家幼儿园的地方进行培养,否则就是违背了竞争性机会平等原则。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也是非常残酷和缺乏人性的。
有人可能会说,唯一可以确定竞争性机会平等的方法是,根本不给孩子们以任何教育和帮助,或不让他们社会化。但这这种观点更加荒唐,因为如果完全脱离人,脱离社会的培育,这些孩子就根本不可能有人类的认知,甚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类。而且既便如此,孩子们仍然有各自不同的基因遗传,使他们有着不平等的起点。
这就显示出了机会平等理念的缺陷:“机会平等原则要求个人发展不依靠任何其他人或人类行为,除非这种依靠是每个人都平等享有的。然而,人们普遍认为不同的人具有多样的能力和才智,因此满足这一要求的条件就只有个人发展不依靠任何其他人了。但是这一条件导致的结果不过是没有人类社会也没有人。”[1]168
可见,机会平等原则虽然是作为一个良好社会的原则而被提出,但其完整公式使得它与任何人类社会的形式都不相符。潜在于机会平等之内的实质性承诺在于:“获得较高地位的机会应当平等分配给所有人。”[1]168但是上述竞争性机会平等的不合理性的推理同样也展现了机会平等原则的不合理性。人类是彻底的社会性动物,在他们能够被识别为人类的范围内,他们必然相互依靠。而这些相互依靠的关系使得真正的机会平等成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人们彼此依赖的地方没有机会平等,而人们之间彼此完全孤立的社会形式却根本不是人类社会。机会平等理论及其策略对此束手无策。一个完全彻底贯彻机会平等理论的社会,就像“绝对真空”一样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尼尔森对机会平等原则的部分肯定
同时,尼尔森也认为机会平等应该被视为一种具有启发性的理想,在某些可以接近于实现这一理想的条件下,应当从功能和实践方面力求向其靠近,尽量使原本属于竞争性的机会转化为非竞争性机会,使人们普遍享有平等的机会。例如,在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中,既不存在基于种族、宗教、性别或社会背景的歧视,也不存在来自法律或政治的歧视。尼尔森指出,鉴于人们之间存在能力的差别这一经验事实,可以做出一个合理的假设:在不抵消其他一些我们非常珍视的东西的基础上,我们越接近于实现公平的机会平等,我们越可以使人们的天赋和才能得到最大化地发挥,这有利于人们的兴趣的实现和精神的满足,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鉴于我们正处于一个物质中度匮乏的世界中,发达的生产力很明显仍然是一个社会拥有良好秩序的重要基础,因此考虑机会平等对于效率和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合理的。因此,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应该把工作机会给予更有能力胜任的人,这是人们乐意看到的。
同时,机会平等并不是只有与生产力相关的唯一的工具性价值,因为在其他条件均同时,它也使我们认识到,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地方实现公平的机会平等,并不会损害自治或条件平等。但这就赋予机会平等原则以双重价值,因为它既具有工具性价值又具有内在价值,即:看上去这是一种完全公平的分配,而且其价值独立于它的功利性价值。
当然,尼尔森也指出,激进平等主义者不会像功利主义者一样将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社会的“部落神”,不应该将生产力作为衡量一个社会好与坏的唯一标尺。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对效率和生产力的关注要让位于对正义和平等的重视。对平等的关注,对补偿弱势群体损失的关注,能够胜过对效率的关注。因此,当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发生冲突时,对机会平等的关注应当让位于对结果平等的关注。机会平等是一条重要原则,但并不是高于一切的正义原则。
(一)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之于国家权限
从政治制度设计的角度讲,机会平等理论强调制度安排的重点在于清除社会中的封建性特权,以及其他阻碍人们依靠个人天赋、才能和努力获得成功的有形无形的屏障,保障人们在政治和法律层面具有平等的权利,保证人们平等地拥有维护个人权益、获得稀缺资源、追寻最大幸福的各种机会。国家及其政府的权限范围仅限于为人们提供这种机会平等的保障,而对于在平等的起跑线出发后,最终结果如何参差不齐,差距是否需要弥补等问题,都不在国家及其政府的权限范围内。也就是说,机会平等理论要求国家及其政府的权限是最小化的,是“守夜人式的”。任何超过这个范围,特别是想要弥补差距,妄图实现结果平等的努力,都是国家及其政府的权力僭越或滥用,必将引发一系列诸如侵害自由、降低效率等严重问题。
但是伴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由要求保障机会平等逐渐向要求扩大国家权限以实现更多结果平等的方向转变,究其现实原因在于:“平等起跑”后的结果差距明显,加之“马太效应”的放大作用,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阶级对立冲突日趋激烈,社会动荡导致国家及政府必须关注并解决结果分配差距问题。同时,在当代经济抑或政治体制中,个人的能力和权利因为相对渺小,所以个人必须结成一定规模的社群,才能延伸自己的能力、保障自己的权益、拓展活动和发展的空间,因而也必须关注和认同其他人的权益,这就包括了弱势群体的权益。因此,以个人自由为基本出发点的机会平等理论显然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被锁定于“消极自由”的狭小范围内。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升级和个人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倡导“积极自由”的国家,通过其权限的逐步扩大带来更多的结果平等。
然而,结果平等也无法长期维持一个良序社会。1979—1982年西方发生了“福利国家危机”,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而成为西方国家的沉重负担,经济“滞胀”严重,社会危机频发。此时的社会舆论再次转到提倡机会平等、反对国家干预的轨道上来。可见,经济和社会的现实对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进而引起国家及政府权限的缩放。在当代,国家及政府权限的常态范围应当是,保障机会平等,推动结果平等。
(二)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之于国家伦理
相比封建社会中的特权桎梏和思想禁锢,机会平等理论的贯彻体现了国家在政治和法律层面的进步,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人能够获得相比以往更为自由的发展,对个人身份的平视、对个人奋斗的关注、对努力成果的尊重,使国家获得了张扬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合法性。在获取稀缺资源方面,机会平等理论的贯彻使人们凭借个人天赋、才能、勤奋等优势脱颖而出,经过实力比拼,能者多得。这种“按能力分配”的制度,比“按出身分配”或“按特权分配”更令人感受到程序的公正性和权益的应得性,从而使国家获得了程序合法性。而人才发展屏障破除、人才上升通道打通之后,社会的活力和效率的提升使国家获得了政绩合法性。这样,国家在实现机会平等的过程中,从意识形态、程序和政绩诸领域步入伦理制高点,日益成为一个更有德行的主体。
但是,如果一种制度安排导致的是少数人获益,而大多数人成为失败者的时候,那么这种制度必然缺乏根植于民众中的深厚的伦理根基,其背后的理论无论具有怎样的自洽性,也无法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融贯性。随着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对机会平等的单向度追求引起人们的伦理反思,在平等的视阈中结果平等便突显出日益重要的价值。确实,无论在平等的指标体系之中,还是在国家伦理范围之内,结果平等都不应也不能被舍弃。
自从私有制产生之后,不同的人和集团便拥有了不同数量和质量的生产与生活资料,掌握资源多者为了维护优势,通过国家等工具设置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特权,从而以政治和法律优势夯实经济优势。可见,政治和法律上的机会不平等本身就是来源于经济上的结果不平等。人们只有在经济领域获得实质平等,政治和法律领域的形式平等对人们才具有可欲性与可用性。换句话说,结果平等是机会平等得以实现的最可靠保障,是国家伦理得以落实的最可靠保障,也是人们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最可靠保障。对机会平等的单向度追求,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强者对弱者毫无同情之心和帮扶之行,机会平等理论成为弱肉强食的最佳释辞,更使国家伦理跌入“丛林法则”,其结果必然是社会动荡,政权更迭。因此,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如同国家伦理的“一体两翼”,彼此相辅,缺一不可。
(三)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之于社会主义
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有各自独特的历史背景。资本主义诞生初期,为了反对封建特权,资产阶级提出实现机会平等的要求,以便为自身发展寻求空间。随着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露,这使得资产阶级理论家不得不调整理论指向,向着更为关注结果平等的方向发展,以便缓解社会矛盾,力图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机会平等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首先,机会平等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社会应该为劳动者施展才智、谋求利益提供均等的机会,公平地调节必要的竞争。其次,机会平等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仍然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这种在商品价值量面前的人人平等,给予机会平等在经济领域的落脚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机会平等的重要保障。再有,机会平等在分配领域还体现为按劳分配的原则。按劳分配所确立的平等权利之所以具有机会平等的性质,就是因为它并不保证每个人都获得平等的分配结果,而是确认一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对劳动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最后,机会平等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问题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不是共同贫穷,是走向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蛋糕必须做大。机会平等理论强调创造一种宽松而富有活力的环境,使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创造更为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机会平等所能发挥的解缚、激励和创新作用,正是社会主义实现健康发展所需要的。
同时,社会主义平等无疑也包含结果平等,而且结果平等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一方面,结果平等可以防止社会主义社会出现贫富分化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话讲,“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5]另一方面,结果平等是机会平等的有力保障。只有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果平等,保证人民大众具有基本的实质性平等,机会平等这一理念对于弱势群体才有价值和意义,才有可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能够为人和社会的发展创造实质性的优良条件,使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公民具备追求幸福的必备资源,使机会平等不至于流于形式。
因此,如果说机会平等具有提升效率的功利主义取向,那么结果平等则蕴含人道主义精神。因为前者以人的才能成就、为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为转移,而后者依据的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二者各有其合理性。正是它们的相互辉映,才能使社会主义正义熠熠生辉。
[1]Kai Nielsen.Equality and Liberty:A Defense of Radical Egalitarianism[M].NewJersey:Rowman&Allanheld,1985.
[2]Charles Frankel.The New Egalitarianism and the Old[J].Commentary1973,56(3):61.
[3]Daniel Bell.On Meritocracy and Equality [M]//TheNewEgalitarianism,ed.DavidLewis Schaefer.Port Washington:Kennikat Press,1979.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7.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
[责任编辑:杨彧]
Discussion on Kai Nielsen's Theory of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Equality of Result
Fu Qiang
Facing with the arguments of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equality of result in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Kai Nielsen tries to inherit Marxism doctrine of justice and class analysis.He applies class analysis and reflective equilibrium to emphasize the conception that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s the minimum concept of social equality,that the pursuit of equality of result is desirable and feasible.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ty of result not only ensures the basis of human freedombut also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egalitarianism.Kai Nielsen's theory provides significant inspiration for state and government ensuring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promoting equality of result,demonstrating state ethics,perfecting socialist system of justic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Equality of Result;Radical Egalitarianism;Justice
D081
A
1673-8616(2016)05-0063-07
2016-05-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2015年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类课题“平等视阈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研究”(328201512)
傅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博士(北京,1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