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疆建省前后官办学校教育研究——以《中国经营西域史》为中心

2016-03-29 06:44多强
昌吉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左宗棠西域学堂

多强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清末新疆建省前后官办学校教育研究——以《中国经营西域史》为中心

多强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清末新疆建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家统一的重要篇章,不仅强化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也有利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建省后,清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生产秩序的恢复和改革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经营西域史》对此有详细论述,本文就其中的官办学校教育情况做一探究。

新疆建省;官办学校教育;《中国经营西域史》

《中国经营西域史》是由民国学人曾问吾所著,于1936年(民国29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此书入选《新疆文库》丛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再版。《中国经营西域史》所记载内容完整、详实,后来被维吾尔族学者卡德尔·哈皮孜先生翻译成维文出版,广具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新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被学界誉为“安西良鉴”。其作者后人作律诗评价其人及贡献为:

“将出寒门志睦边,《经营西域》噪中原”、“学问百年仍醒世,兰馨一缕未如烟”。[1]

《中国经营西域史》共分上中下三篇,主要“叙述自汉以来历朝经营西域之史实”[2],其中中篇详尽的描述了19世纪20年代起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以左宗棠、刘锦堂为代表人物力排众议、平息叛乱、收复新疆的艰难过程,以及在新疆建省后,为了尽快恢复社会秩序,清政府在政制、军制、财政、交通、实业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和改革制度。

新疆建省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清政府在建省后推行的各项政令对促进当时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曾问吾于《中国经营西域史》中论述的在此期间左宗棠等人根据新疆社会实情倡导和实施的教育思想以及官办学校教育使我们对这一时期新疆总体的教育实况大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认识,为学者了解和研究新疆民族教育发展历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史料。

一、左宗棠上书清政府新疆建省的依据

1876年,左宗棠率领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军队在克复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后,清政府即命左宗棠统筹新疆全局事务,左宗棠总览当时新疆的局势和收复之地的社会情况,立刻上书朝廷,建议在新疆建省。《中国经营西域史》中篇中对左宗棠上书新疆建省的原由始末有以下描述:

“至省费节劳,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已者”。[3]

(一)新疆建省有可以治理的人口和耕地

“镇西旧有种地六万亩,今有民墾三万六千余亩;迪化州属原有民户二万三千八百余户,近报墾之户已有六千四百余;自木垒河西抵精河,地多膏腴,土客人民及散勇,领地耕种者逐渐增加……”[4]

(二)新疆建省可以为清政府长期治理新疆立下基础

“旧时将军、都统与参赞、办事大臣,协办与领队大臣,职分等夷,或皆出自禁闼,或久握兵符,民隐未能周知,吏事素少历练,一旦持节临边,各不相下,稽查督责有所难行。地周二万里,治兵之官多,治民之官少,而望政教旁敷,远民被泽不亦难哉!北路粮员但管征收,而承催则责之头目。南路征收,均由回目阿奇木伯克等交官,官民隔绝,民之畏官,不如其畏所管头目。”若实行州县制,责成各厅州县而道府察之,则纲目具而事易举,头目人等之权杀,官司之令行,民之情伪易知,政事之修废易见,长治久安之效实基于此”。[5]

(三)新疆建省可以为清政府减少军饷的开支

“从前额兵之多者,一则辖疆与蒙部、回番杂处,兵少恐启戎心;一则新疆需由内地拨兵换防,兵少难敷调派也”[6]。建省后,防兵可以渐减,换防之制可永久停止,改行饷为坐粮,每年可节省百数十万……”。[7]

左宗棠的这些奏请观点,因势利导、高瞻远瞩,分析了清代以来政府在新疆统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极有力地论证了新疆建设行省,设置郡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左宗棠在新疆建省的思想也为后来继承者刘锦堂所继续推行,经过多年的磋商和酝酿,清政府终于在1884年11月17日(光绪十年九月三十日)同意新疆建省,施行与内地行省一样的行政管理体制。

“新疆底定有年,绥边辑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前经左宗棠创议改立行省,分设郡县,业据刘锦堂详晰陈奏,由部奏准,先设道、厅、州、县等官。现在更定官制,将南、北两路办事大臣等缺裁撤,自应另设地方大员以次统辖。着照所议,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8]

新疆建省是古代中国维护边疆稳定、实现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繁荣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体现。新疆地区改设行省,对于抵御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边疆的侵略,保境守土,协调民族关系,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发展边疆地区经济文化所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9]同时,新疆建省既是政治改革,又是社会改革。[10]

二、新疆建省前后官办学校教育发展状况

(一)新疆建省前的官办学校教育现状

1759年,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与回部的叛乱后,统一新疆。并于1762年10月正式宣布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11]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立在新疆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驻节伊犁惠远城。下设都统和参赞、办事和领队等各级官吏,分别派驻天山南北各地,协助伊犁将军管理地方军政要务。

随着清政府在伊犁驻军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就带来了随军子弟上学和受教育的问题,尤其是作为统治阶层的八旗官兵在新疆长期的驻守和社会管理的自身需要,学校教育随之应运而生。一开始,新疆的学校教育是从旗学或者叫营学开始的。因此,学生成分比较单一,大多数为满汉官兵子弟,在课程设置上也效仿中原教育体制主要开设文化课和武功实践课程。

“新疆内属于伊犁,迪化、乌鲁木齐、镇西……各处,驻屯携眷官兵,复招来关内移民前往开墾,十数年之后,生齒滋繁,俊秀辈出,各城分设义塾,延师训科,兼习骑射。兵勇踊跃,造就多人。惟求学者皆汉满人之子弟也”。[12]

1864年库车回民举事,杀死办事大臣与阿奇木伯克。同时因陕甘回乱波及,数月之内,新疆各地相继发生暴动和叛乱,致使城池被毁,教育体制破坏。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后,为了普及教育新疆各族子弟,大力推行官办义学,但是由于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不同,虽然出台了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入学,但是教育收效甚微。

“同治年间,全疆糜烂,城池学宫,荡然无存。其中完善之区,絃诵如故者,惟镇西一城而已”。[13]

“左宗棠定乱之后,公家开设义塾,其目的欲普及于各族子弟,规模宏大,超轶前代。原左氏之治新疆也,鉴于汉回扦格不入,官民隔阂,政令难施。一切條教,均籍回目傅宣,壅蔽特甚。欲将化彼殊俗,同我华风,非分建义塾,令回童读书识字,通晓语言不可。故于南北两路在事诸员筹商,饬各局营,大兴义塾,吐鲁番八、乌苏二、精河三、拜城、焉耆、沙雅……各以次建设,不下三十余处。重貲延教习,月给六、七十金,开书局于迪化,刊发书籍,所费不貲,皆仰给于公家。授以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书。以次授以对字作比。惟新回多茫然不知所谓,异常厌苦,收效殊鲜”。[14]

(二)新疆建省之后的官办学校教育措施

新疆建省之初,社会各项事业在缓慢推进,教育状况依然落后。1906年清政府在新疆设提学使,杜彤为首任提学使。杜彤深知在新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艰难性,常谓:“国家之命脉,在多数之小学堂”,又谓:“办学于新疆,视内地艰苦倍蓰”。[15]因此,杜彤根据新疆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了具体改进和发展官办教育的意见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育风气和教育效果。

1.办学宗旨或思想

“故立定推行新疆教育宗旨凡三:(1)求普,不求高。(2)学务用人,厚薪不兼差。(3)循次渐进,不惑于各族人民难于见功之说。”[16]

2.设立学校,选派教师

“始于省城,设高等学校,后改为中学。府厅州县设两等学校。地方官纷纷请派教习,乃于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班,一年毕业,厚其薪水,月三十金,派往四道,充任教习”。[17]

(三)“以回教回”,改善少数民族教育状况

“又以汉人与新回,语言、文字、宗教无不隔阂,以汉人教新回,不若以新回教新回,收效较易。故调集前时入义塾之新回入师范学堂读书,期年毕业,授以衣顶,有任学董者,有任乡约者,(虽奏准有案,然实行委任者无多)盛服过市,新回以为荣。学务官遇于途,必假以礼貌词色,以表优异。师范中学班皆习回文回语”。[18]

(四)倡导教育新风,提高学生地位

“昔日义塾教习扑责、禁锢学生之恶习,闻于通省,至是通饬官吏教习不得贱视学生。学生皆免徭役,以示区别,而资提倡。”[19]

(五)教育效果列入官吏政绩考核

“府厅州县皆以兴学成绩,列入考成。前四年(光绪三十四年)分遣视学,赴南北两路视察学务而黜陟之,惟乌什同知彭玉章,焉耆知府张铣,成绩称最,达于学部,得优叙。于是官吏益奋。”[20]

(六)创办少数民族学校,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

“蒙古部落设立学堂者有二处:土尔扈特郡王帕勒塔少年英俊,入京师,游日本,参观各学校,归而纠集各蒙部王公于乌苏,建议设学堂为自强之基,设文学堂于省城,送弟子就学,归学司考核。喀喇沙尔蒙部,焉耆知府张铣设一小学堂,招蒙古子弟二十余人入学,供其毳帐饮食。又塔城参赞,选各族子弟设一学堂,蒙、汉、回、哈各以其语言教之,为武备学堂计也。哈密、吐鲁番、库车之回部王,亦设汉话学堂,识字学堂若干所。”[21]

(七)大力推行和普及官办学校教育,但拨款甚少

“全省学堂,迪化有:省立法政学堂,学生六十人,经费约二万四千二百余两。省立实验教员讲习所,学生一百二十人,经费约四万二千二百余两。省立中学附设师范,学生共一百二十二人,经费约六万五千余两。师范附小,学生二十二人,经费六百两。省立巡警学堂,学生百零五人,经费一万九千余两。省立中俄学堂,学生十八人,经费四千五百两。省立将牟学堂,学生百人,经费未详。省立陆军小学,学生二百七十人,经费一万七千两。此是省立各学堂之概况也。”

“四道所属府厅州县之学堂,有两等小学、初等小学、识字学堂、汉字学堂、汉话学堂,实业学堂、艺徒学堂,初级农业学堂、官话学堂等名称。有官立者,有私立者。有半日者,有全日者。”

“省立学堂经费共一十七万二千五百余两。四道属之公私学堂经费共六十六万四千七百余两。合共仅八十三万七千二百余两,包括常年经费、学堂产业,及储蓄之款。观其经费微小,教育之幼稚可知也已。清末,巡抚袁大化将教育经费提作军用,教育事业益呈退步之象矣。”[22]

从以上《中国经营西域史》所叙内容来看,19世纪20年代起,新疆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多年的外国势力侵略干扰,清政府的割地赔款以及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的作乱,使得新疆虽然建省,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或推进困难,省内民族矛盾和民族关系依然有失调和,官办学校教育并未得到清廷上层的足够重视以及新疆各民族的真情拥护。所幸的是左宗棠、刘锦堂和杜彤等一批仁人志士据敌守疆、谋略长远,推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维系和巩固了清政府对新疆的统治。

三、新疆建省后官办学校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

从新疆建省前后教育现状的分析来看,新疆建省后,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面对百废待兴的社会局面,清政府也积极寻求良策,对各项事业进行治理和改革。就官办学校教育而言,从首任提学使杜彤开始即结合当时新疆社会实际情况,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制度和措施,但是收效却是甚微。作者曾问吾在《中国经营西域史》论述中,也据实情考证了当时官办学校教育不发达的原因。

(一)由于新疆天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不能开展文化教育之交流

“新省四面高山峻岭,且其四邻地方如: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印度、阿富汗、西土耳其斯坦等,多为文化落后之区域。新疆人民处此闭塞深锢之天然环境中,不能与其他各文明国家接触,甚少观览比较,缺乏时代刺激,人民不知学问为可贵,有此天然限制,故教育不能进步。”[23]

(二)由于历史造成的民族之间的隔阂根深蒂固,少数民族抵制汉文化

“至于占大多数之新回亦不愿读汉书。其所以不愿之原因有四:(1)新回宗教信仰过深,多认读汉书为反宗教,失去信仰心。一班阿浑对此尤为坚决反对,故社会上无形中养成一种风气,视读汉书为可耻,而非高尚人所愿为。(2)新回不了解汉族文化,不知其内容,常存轻视观念,误认为读汉书,不能获得任何学问。(3)清代迭经变乱,新回对于汉人常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观念,以为强迫其读汉书,将希图消灭其文化,同化其民族,与其族必多不利,故汉官催促愈严,而新回恐惧怀疑之心愈深,愈不愿来读汉书矣。(4)鉴于习汉文者,不第未得政府优待,且专为当汉官之舌人而为本族之败类也。新回习汉语者原极少数,而就极少数中,能从事高尚职业者,则几绝未一见。故社会人士,对之极为失望,均认为学汉文,毫无实利,而且有害。有此种种,遂相率不令子弟入汉学堂,而成为新回社会中根深蒂固之积习矣!”[24]

(三)由于办学不善,教师无德,教材不适,加之校舍条件不好,少数民族不愿入校就学

“政府所办汉学堂之腐败,与教授法之恶劣,有更使此种‘回民不愿读书’现象,益趋尖锐化与严重化之势。(1)教员入选之太不讲求:各学堂之教员,多为年龄长大,毫无能力学识之人,昏朽庸聩,不足为人师表。且有黒籍中人,精神萎颓,上课时极懒散敷衍之能事。(2)有不合回教徒习惯之仪式:汉学堂中不合回教徒习惯之仪式,最使回民不满者,厥为‘向孔夫子叩头’一事。(3)教授法不良常有殴打学生情事:教员多脑经陈旧,教授法不良,每致学生稍有过失,或不能背诵时,必严罚苛责,鞭笞并作,甚至有用铁钉猛刺学生面部者,种种非刑,极尽残酷,新回竟目学堂为活地狱。(4)学堂环境不洁:新回素性向洁,雅好清净。而学堂内多龌龊不堪,学生殊感不耐。(5)课本之不善:清时所用以教回生之课本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四书》等,枯燥无味,艰涩难读,虽言文大致根同之汉子弟尚有群年累月不能朗诵者,若读之而不解其意者比比皆是也。(6)校舍相距太远:各县多有戈壁,每隔百数十里而后有一村庄,当时于城内或适中村庄设立学堂,而令相距甚远之学生入学肄业,膳宿均多不便。”[25]

(四)由于学校招生困难,为应对考核,官民相互隐瞒

“因此各学堂招生极难,官府严令每家派送名额,而人民则谎报子弟已故者有之,将子弟藏匿深山穷谷者有之,甚或向乡约纳贿,或投入外籍希图免派者亦有之。有时遇官府催追过急,则雇贫家子弟一二以代读,谓之当差。学生毕业遥遥无期,往往因第二批生不易招集,地方官为顾全考成起见,将老生改易名字册报上峰,故有十数年不能出校门者,谓之老当差。”[26]

四、曾问吾对改善新疆官办学校教育的意见

作者曾问吾在《中国经营西域史》中对新疆建省后官办学校教育不发达原因的论述,可谓经典,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作为统治阶级的清政府在治理新疆过程中的窘境,同时也鲜明的反映了当时新疆社会民族矛盾的根源所在。对此,曾问吾也提出了政府今后为改变这一现状的中肯建议。

(一)改善校舍环境,注意日常卫生保洁

“学校设备之改良,须清洁适于卫生。”[27]

(二)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师资,并提高他们的待遇

“教员人选之讲究,最好用回族青年曾读汉书有相当学识修养者充之,高其地位优其薪俸。”[28]

(三)修订教材,注重实用的内容

“特别课本之编订,仿平民千字课之编制,采取新疆史地风俗人物,关于国家世界大势,及三民主义五族平等等诸教材,以为课本,由中央编印发用。”[29]

(四)免除学生徭役,择优深造或委任工作

“学生在学时期,免其徭役;毕业后或资送内省求学,以资深造;或量才录用,委任乡约之类,著有政绩者,可任命为县长。”[30]

(五)联系宗教首领,支持学校教育

利用礼拜寺为学校,联络阿浑为董事,反复阐明,兴办汉学,与回教无妨害,与回民有利益。

如此,庶可祛新回恐惧怀疑之观念,消除畏读汉书,仇视学校之心理,踊跃来学,于是可期。”[31]

五、结论

清末新疆建省彻底结束了自乾隆朝以来在新疆长期实行的军府制度,自此,新疆与内地各省行政建制统一,政令一致,新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联系交流更为密切,这对于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来讲,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实际意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渐激化的历史背景下,清王朝在行将灭亡之际,最终能够收复新疆,取缔压迫百姓的札萨克、伯克制度,在全疆范围内推行府县制度,使相当一部分维吾尔人民由农奴变成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成了自耕农,许多地方的社会阶级结构由“农奴主—农奴”转变为“地主—农民”,这些虽然仍是封建性质的社会阶级关系,但有相当重要的区别。[32]因此说,新疆建省是中国民族统一历史上要充分肯定的一件大事。

新疆建省后,清政府立即着手于恢复社会生产秩序,出台一系列政策法令,并且在较短的时间里收到了一定的实效,其中官办学校教育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社会治理的一个亮点。曾问吾在《中国经营西域史》中对于新疆建省前后的官办学校教育状况做了对比,特别是对当时新疆教育滞后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和办法,这些意见对于今天我们关注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工作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曾问吾在《中国经营西域史》的“例言”中写道:“本书之作,旨在发扬中华民族向西开拓之伟绩,以期唤醒国人注意西域,共筹巩固国防之策,而奠复兴民族之基”。[33]当前,在国家倡导“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的背景下,新疆更应该利用好“对口援疆”的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民族教育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1]崔保新.一卷雄文流芳西域《中国经营西域史》著者曾问吾生平记录[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3)68.

[2]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1-2

[3]-[6]左宗棠著、梁小进校点.《左宗棠全集》第3《奏稿》[M].卷50,长沙岳麓书社,1996重印.

[7]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353-354.

[8]《清实录》54,《德宗实录》三[M].北京:中华书局,印影本,1987:764.

[9]吴福环.我国边疆治理制度近代化的重要举措——论新疆建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10]陈明富.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670.

[11]《清高宗实录》[M].卷619,台北:华文书局,1985:4.

[12]-[31]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404-411.

[32]吴福环.我国边疆治理制度近代化的重要举措——论新疆建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33]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2-3.

K825.46

A

1671-6469(2016)-05-0021-06

2016-06-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14XJJC88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招标课题“清末新疆教育新政研究”(XJEDU040214C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多强(1979-),男,新疆昌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和高等教育治理。

猜你喜欢
左宗棠西域学堂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曾国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爱相杀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