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乐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析史诗《罗摩衍那》所反映的印度教文化
罗乐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印度,一个神秘而浪漫的国度。它既是许多杰出文学作品的诞生地,亦是世界宗教的博物馆。从众多印度文学作品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印度宗教文化与文学的紧密结合。而在印度公元前后时期,伟大的史诗《罗摩衍那》诞生。这本“印度教的圣典”,充分体现了印度文学与宗教文化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罗摩衍那》;印度文学;印度教文化本文引用格式:罗乐.析史诗《罗摩衍那》所反映的印度教文化[J].重庆与世界,2016(4):80-83.
Citation format:LUO Le.Analysis on Culture of Hinduism from the Epic Ramayana[J].The World and Chongqing,2016(4):80-83.
位于南亚的印度,可以说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在这里,宗教是国家文化的精髓,渗透进印度民族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其自然也对印度的文学创作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宗教文化的引领下,印度文学或以宗教文化的审美理念进行文学创作;或通过文字,阐释宗教文化的具体内容。
史诗《罗摩衍那》,便是在宗教文化的背景下,对印度教文化意旨的完美诠释。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罗摩衍那》诞生于公元前后时期,是印度教的圣典。因此,本文所要重点分析的是《罗摩衍那》中所反映的印度教的宗教文化[1-5]。
一、《罗摩衍那》
公元前五六世纪左右,印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同国家、氏族、部落之间经常发生规模或大或小的战争。饱受战争摧残的人民渴望真正的英雄出现,带领印度告别纷争、野蛮、屠杀,走向文明、统一、自由。
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之下,英雄史诗《罗摩衍那》诞生了。“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的漫游”。史诗分为七章,其主要内容如下:有一位名叫十车王的国王,育有四个儿子,其长子“罗摩”便是史诗的主人公。罗摩智勇双全,迎娶了公主悉多。十车王深觉老之将至,欲立罗摩为太子,但小王后要求十车王立自己的儿子婆罗多为太子,并且流放罗摩十四年。十车王违心答应。罗摩去森林流放,妻子悉多与弟弟罗什曼跟随。在此期间,罗摩在森林中保护苦修者,诛杀祸害人神的罗刹。楞伽城十首王罗波那劫走了悉多,诱使悉多嫁给他,但遭到了悉多的拒绝。罗摩联合猴王哈努曼,消灭了魔王,救出了悉多,却怀疑悉多的贞洁。悉多难以证明自身清白,便纵身于大火之中。而火神于烈焰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清白。罗摩流放期满后,继承了王位,却为民间流言所惑,将怀有身孕的悉多抛弃。蚁垤仙人收留了悉多,并证明了她的忠贞。在与罗摩会面时,伤心的悉多祷祝大地母亲能够收留她。罗摩悔恨至极,终生不再娶,最终全家在天国团聚。
二、《罗摩衍那》中的宗教文化
(一)“万物有灵,万物有情”
古代印度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对自然界有着极大的依赖。人与自然,不可分离。印度教认为,宇宙万物的生命是相互平等的,皆有“梵”性,即“万物有灵,万物有情”。各个生命之间和谐亲密,使之在精神上产生共鸣,以激发“梵”,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而“梵我合一”是印度教的基本观念和核心思想。“梵”是宇宙的灵魂,“我” 是本质“梵”在现世中的代表,两者同根同源。凡人通过艰苦的瑜伽修炼,使本质“我”从肉体的驱壳中释放,还原于灵魂“梵”。
在《罗摩衍那》里,有着对自然景物的大量描写,其刻画细腻生动,从林莽绿野、高山长河写到飞蜂舞蝶、荷珠露滴。事实上,这些意象充分体现了印度教“万物有灵,万物有情”的文化特性。
首先,史诗将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拟人化,将人的情感和思想赋予自然万物,使其具有生命活力。譬如《童年篇》中写道:“她们俩的母亲,罗摩呀!是须弥山的女儿,苗条秀丽,她名叫弥那,逗人欢喜,她是喜马拉雅山的爱妻。她和那喜马拉雅山王,生的第一个女儿是恒河。”[6]214-215自然事物如同人一般,有着丰益的情感生活,并在人们的想象之中过着美好的家庭生活。又譬如,当罗摩寻求悉多踪迹时,愁绪满怀时,《森林篇》中写道:“树木好像是在哭泣,花朵枯萎鸟兽逃散;失去光彩衰颓零落,走掉了林中的神仙。”[7]380树木,花朵,鸟兽似乎能感受到罗摩的悲痛,从而也变得衰颓忧伤。可见,在作者的笔下,它们通晓世间之事,拥有与人相通的灵性。其次,情景交融亦是一大特色。譬如《森林篇》中写道:“看到悉多被劫走,太阳也在那里忧愁,它的光线都消失了,暗淡的光圈绕在周围。”[7]334当悉多被罗波那劫夺时,太阳的光圈渐渐暗淡,黑暗降临,与人物悲痛的心情相照应。在这里,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可见,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无间,惺惺相惜之情。
总之,“万物有灵,万物有情”,“灵”与“情”是一切生命体的自然本性,是万物于人情与世情中自然流露出的“梵”性。印度教认为,尊重自然万物,在人与万物的和谐相处、交感互渗中实现“梵”的和谐,实现宇宙的“梵我合一”。
(二)禁欲与纵欲的并存共在
关于印度教,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评价:印度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宗教;既是林加(男子的阴茎)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1]。可见,印度教的一大特点,即是禁欲与纵欲的并存共在。
印度教十分重视人的本身,强调人具有神性。正如上文所言,“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我”是人的生命现象,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印度教倡导“瑜伽修持”。即通过智瑜伽、业瑜伽、信瑜伽和王瑜伽,实现“梵我合一”的境界。其中便包含禁欲修行、奉行戒律、例行祭祀。
“纵欲”意识则源自于古印度的生殖崇拜。在古印度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纵欲”往往是为了人口的繁衍、生产力的提高。意识形态层面的宗教依赖于物质层面的社会基础,并不能超越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世俗需要。因此,宗教不得不对世俗妥协,这也是社会稳定与平衡的现实需求。其实,在印度的纵欲主义中,爱欲也被看作是灵修的一种方式,是通向解脱的途径。在印度人看来,性爱是自然与神圣的;是对灵魂载体的独特认识。当为了追求灵魂的解脱时,修行者可以不计较其外在的存在形式。因此,禁欲与纵欲是对立而统一的,这是一种在满足肉体欲望的同时,坚守着纯洁心灵的解脱。
在《罗摩衍那》里,有许多关于神与英雄的“性”的力量的描写。如《童年篇》中写到湿婆神与优摩结婚时的初合,“苦行者湿婆结了婚。看到女神高了兴,同她颠鸾倒凤求温存。时间过去了一百天年”“苦行者呀!同女神一起,你实行最高的梵苦行”[6]218-219。在文字中,湿婆的性的放纵得到了展现,而这种性又是一种修行。同时,《罗摩衍那》对女性外貌形体的描写往往也带有艳情的意蕴。譬如,罗波那对悉多的美如是描述道:“你的屁股宽大肥厚,你的两腿像象鼻,两条腿又肥又圆,紧紧靠拢,匀称整齐。你那双乳非常美妙,装饰着最名贵的宝石。”[7]284在这样的肉体刻画中,我们感受到了悉多的形态之美,以及罗波那心中的爱欲。在这种艳情的文字里,却包含着超越肉欲的纯洁情感。
在印度,宗教与世俗是相互联系的,禁欲和纵欲是瑜伽修持路上的“和谐的矛盾”。在《罗摩衍那》里,我们也真切感受到在印度教“禁欲与纵欲”的文化下,文学作品中夸张刺激的画面感觉性与超越的精神性相矛盾相和谐的审美特性。
(三)达摩——永恒的道德伦理价值
从古至今,印度人称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为“达摩”,即“神圣的法则”。对他们而言,“达摩”既指人的道德准则、生活方式,也具有“宗教”的涵义,用来表示精神信仰。
印度教认为,人生有四个目的——利、欲、达摩、解脱。利,即人要追求利益,获得经济上的财富;欲,即指满足人的情感与爱欲,达到禁欲与纵欲的完美统一;“达摩”,是指履行社会义务和遵守道德规范;“解脱”,即实现精神的解放,达到灵魂和神的结合。其中,“达摩”高于“利”与“欲”,但低于“解脱”。“达摩”是实现“利”与“欲”的理智保证,也是实现“解脱”所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说,“达摩”正是介于物质追求和精神渴望之间的媒介。只有当一个人认真地履行自己的道德和义务,践行“达摩”时,才能享受世俗的利益和爱欲,最终实现“解脱”。诚如书中所说:“达摩产生出利益,达摩产生出幸福,用达摩可获得一切,达摩是世界的基础。”[7]52
在印度教中,因种姓的不同,各“达摩”也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达摩”。譬如,印度教所提倡的五种美德——“忠诚”“非暴力”“超脱欲望”“自我克制”和“纯洁”。在《罗摩衍那》文本中,我们能感受到印度教所提倡的“达摩”。
首先,《罗摩衍那》中所塑造的“罗摩”形象,便是“达摩”的最好体现。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孝亲敬长。在《罗摩衍那》中,当罗摩被父亲定为太子,正准备继承王位之时,不料却被小王后吉迦伊玩弄阴谋,织于罗网之中。罗摩不仅不能继承王位,还被无辜地流放森林十四年。这无情的打击,对于一般人而言,或许早已是无法忍受的痛楚,但罗摩为了维护父王的尊严,顾全大局,隐而不发,与妻子去森林流放。
2.纯洁勇敢。在《森林篇》中,当净修林中的苦行者向罗摩控诉罗刹残害人神的罪行时,罗摩决心铲除邪恶。书中写道:“我偶然来到了这里,帮助你们获得胜利。我住在这大森林中,将会得到极大的利益。我愿意经过战斗去杀死,那些罗刹,苦行者的仇敌。”[7]37善良纯洁的罗摩不惧战斗的可怕,誓要保卫苦行者们,勇敢地同邪恶势力作斗争。
3.谦逊温和。在《罗摩衍那》中,罗摩对惧怕敌将的猴子兵们,并非像其他将军那样残酷地训斥和责骂,而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对哈努曼的过错,罗摩也只是细心地启发引导,而不是粗暴残忍的惩罚。很显然,罗摩的性格体现了“非暴力”的“达摩”思想,即不杀生,不伤害他人的感情,避免一切可以避免的伤害。
其次,在《罗摩衍那》里,我们能看到史诗时期,印度教的传统伦理观念。其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种姓制度的确立。《森林篇》中,有这样一段话:“经书说‘嘴里长出婆罗门,从双臂里生出刹帝利,从两条大腿里生出吠舍,首陀罗是双脚中生的’。”[7]18这看似是无稽之谈,但已经说明整个社会出现了极其严格的种姓等级制度。这个种姓制度深深地影响了行为规范、社会交往等方方面面。
2.一夫一妻,夫为妻纲。在《罗摩衍那》里,通过罗摩与悉多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一夫一妻的家庭伦理观念。罗摩与悉多的夫妻感情经历了多次考验。从悉多放弃优渥的生活,跟随罗摩流放森林;到悉多被罗波那劫走,两人都面对第三者的诱惑。书中写到罗波那的妹妹首哩薄那迦向罗摩真心求爱,“从第一眼看到你起,罗摩!我就深深地爱上了你啊,想要你这人中魁首把丈夫做”[7]117。但罗摩对悉多的爱丝毫不动摇;而悉多面对罗波那百般威胁利诱时,依旧坚贞不移。伴随私有制度的产生,家庭伦理观念也具有了文明时代的特点。这个时期的人们对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和从一而终的伦理观念的给予了肯定。
3.父为子纲,以孝为先。在《罗摩衍那》里,为了维护父王的誓言,罗摩甘愿被无辜流放十四年,这是“孝”的典范。而十首王罗波那,残暴傲慢,侮辱尊长,结果身败名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彰显了私有制社会中,“父为子纲,以孝为先”已然成为道德规范和纲常伦理。
三、结束语
宗教与文学,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而宗教活动属于社会生活的内容;同时,宗教离不开文学,需要利用文学作为载体,传播其文化思想。
透过《罗摩衍那》,我们看到了印度文学中的印度教文化的特点。从人物的形象、史诗的情节等等,都让我们了解到印度教文化——“万物有灵,万物有情”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禁欲与纵欲的并存共在;达摩——永恒的道德伦理价值。可见,印度的文学创作与文学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宗教性的。因而,我们不能离开宗教信仰来谈印度文学,也不能在文学作品中否定印度教的精神文化。总之,印度文学与印度宗教文化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卢铁澎.印度古代美意识的矛盾性——从史诗《罗摩衍那》说起[J].国外文学季刊,2001(1):2.
[2]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李珉.万物有情观对印度古典美学的影响[J].南亚研究季刊,2005(2):1-3.
[4]张莉.宗教:信仰到生活方式[J].鲁东大学学报,2010(27):1-4.
[5]张玉安.《罗摩衍那》的永恒道德价值——以印尼马来文本为分析案例[J].南亚研究,2003(2):2.
[6]季羡林.季羡林全集(第22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7]季羡林.季羡林全集(第24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张佑法)
作者简介:罗乐(1995—),女,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doi:【文学】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4.016
中图分类号:I1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111(2016)04-0080-04
Analysis on Culture of Hinduism from the Epic Ramayana
LUO Le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India,a mysterious and romantic country,is the birthplace of many outstanding literary works and the museum of religions all over the world.From the numerous literary works of India,we can feel the close connection of religious culture and literature.Around the Christian era,the great epic “The Ramayana” was born.This Hindu scripture fully reflects the greatest mixture of India literature and religious culture.Therefore,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Ramayana” as an example and combine with the specific text to analysis the culture of Hinduism it represents.
Key words:The Ramayana; India literature; the culture of Hindu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