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研究——以家庭文化背景为视角*

2016-03-29 03:02王辉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丝绸之路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

王辉(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高台县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研究——以家庭文化背景为视角*

王辉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就业观念的偏差。而就业观念的偏差,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理念、社会主流就业观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之外,从深层次上也是学生家庭文化背景不同的使然。所以只有从家庭文化背景出发,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而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出指导。本文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就这一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了详细的研究,并根据高台县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原因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家庭文化背景

*本文为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学术能力提升计划”2015年课题研究项目成果。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趋向,以家庭文化背景为切入点,分析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不仅能在理论上给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而且对指导大学生就业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台县大学生就业现状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高台县每年的毕业生约有1500人,其中大专、高职类院校约占40%,二本、三本类本科院校约占30%,重点院校约占30%,但这些毕业生中回乡就业的很少,仅为20%,且大多毕业于二本、三本及高职院校,就业的方式多为报考公务员、三支一扶、一万名或由家长安排就业,就业岗位集中在有正式编制的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的很少。就业的这部分学生大多居住在县城,且家长文化程度较高,有稳定的工作。大部分重点院校的毕业生都没有回乡就业,特别是男大学生,他们宁可在外边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及生活压力,也不愿回乡就业。但笔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在外的境遇并不是很好,幸福感普遍较低,同时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

就高台县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来说,总体上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方面看,既有社会总体就业的压力,也有地区就业形势的影响。从微观方面看,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本文从家长文化程度及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两方面出发,探究家庭文化背景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二、影响高台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因素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台县大学生在家庭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就业观念进行了调查,辅之以实地调查和访谈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通过调查发现,受家庭文化背景影响,高台县大学生在就业观念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长缺乏对学生有效的就业指导

调查结果显示,有78%来自于农村家庭,22%来自于城镇家庭,并且家长文化程度在初中、小学及以下的占绝大多数,比例高达76%,中专高中的占13%,而大专以上的仅占11%。由此可见高台县居民整体上文化程度偏低,高文化水平的就业者普遍偏少。

表1

表1反映的是家长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度。

表2

表2反映的是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生就业关注度的影响。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居住地经济水平越发达,家长对孩子就业的关注度也越高。家庭居住地在县城、家长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家长对孩子的职业规划更重视、更了解就业形势、就业问题与学生交流的也更多。但笔者抽取的样本中,有78%的孩子居住在农村,有76%的孩子家长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他们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对于孩子就业问题的助益很有限。就整体状况而言,家长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的了解还有待提高,与孩子就业问题的交流也比较少,对孩子的职业规划也不能给出有效的指导,使孩子在就业方面缺乏家庭的指导。

(二)难以克服对孩子的溺爱心理

表3

表3反映的是家长文化程度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表4

表4反映的是家庭居住地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在是否赞成孩子先就业后择业、到基层就业这一问题上,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家长文化程度与之成反比。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家长越不支持孩子先就业后择业,到基层就业,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到基层吃苦历练,这也较准确反映了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宠爱孩子的普遍心理。相反,家长文化程度越低,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对孩子到基层就业的支持度也越高。虽然他们同样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到基层吃苦,但由于自身能力及经历的关系,使得他们对孩子到基层就业的认可度较高。但在是否支持孩子多渠道就业的问题上,家长文化程度及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之成反比。家长文化程度越低,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对支持孩子多渠道就业的否定性选择也越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家长能力与社会地位不同的使然。

(三)对回当地就业的认可度过低

表5

表5反映的是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对孩子回当地就业的认可度。

表6

表6反映的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家庭居住地家长对孩子回当地就业的认可度。

家长文化程度及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与孩子回当地就业的认可度成正比。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当地的就业政策就越了解,也更支持孩子回当地就业。家长文化程度及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越不认可孩子回当地就业,这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缺乏对当地就业政策的了解以及自身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偏差所致,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样一直守在小地方,没有更好的发展,只有走出去才有出路。

(四)受传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影响,力求“一职定终身”

传统就业观最本质的表现就是“求稳心理”,即一职定终身、一次到位。

当问到赞成孩子到什么样的单位工作时,有接近70%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到政府部门、学校科研院所及事业单位等较稳定的单位工作,对自主创业等就业方式的支持率则较低。可见,当地民众的就业观念偏于保守,不赞成孩子尝试有创新性、冒险性的工作,而对国家正式编制的工作青睐度较高。笔者认为这种就业观念的出现与当地较保守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笔者在当地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的居民大多都比较支持自己的孩子到政府部门等工作,这也被当地人称之为“铁饭碗”。他们认为体制内的工作风险小、有保证,不像企业员工,一旦企业倒闭就有可能失业。但也有一些在县城工作、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喜欢,什么工作都可以。此外,笔者还了解到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对男孩的就业期望要高于女孩。

三、对策及建议

(一)家长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克服就业过程中的功利心理

家长应多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转变“一职定终身”的传统就业观念,努力培养务实精神,积极鼓励自己的孩子回家乡就业。虽然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点高,有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在拥有优越的条件和发展机会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竞争、更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即使是就业也不可能一次性成功,一步到位,要先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历练,积累经验,而不是急功近利。只有学生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当地政府应致力于开辟渠道,增强家长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能力

家长不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支持孩子回家乡就业,与孩子就业问题交流少,从根本上讲是家长自身素质的局限所致。当地大多数居民为农村户口,且文化程度不高,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他们无法了解相关的就业知识和信息,当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对孩子的就业问题给出指导。当地政府部门及各乡镇干部应多通过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补充家长在此方面的知识欠缺,让他们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支持孩子多渠道就业及回乡就业。通过对家长就业知识的指导进而引导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三)当地政府及时公开本地就业信息,对大学生回乡就业、自主创业等提供一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当地的就业政策知之甚少,不了解孩子回当地就业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有怎样的发展机会,只是一味地盲目认为小地方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让孩子去大城市寻求出路。针对这样的现状,政府应该及时出台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政策,使大学生回乡就业有制度保障。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绝大多数的家长不能给孩子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这就需要政府能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及支持。

四、结语

通过笔者的调查分析,家庭文化背景与大学生就业观念成正相关,即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越发达,学生就业观念越多样化。家庭文化背景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应充分考虑其家庭文化背景,进一步提升家庭在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立卫.非人力资本积累追求:大学生就业难的新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文东矛.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

[3]王新,冯玉双.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分析[J].人口学刊,2010,(3).

[4]金喜在,朱志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

[5]刘子金,胡平建.家庭文化背景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

[6]王保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的深层次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7]水平,侯贵生.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4-0078-03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