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科体系下的文物概念——基于广东三旧改造中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问题的思考*

2016-11-23 03:07朱嫦巧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丝绸之路 2016年4期
关键词:历史建筑文物

朱嫦巧(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现代学科体系下的文物概念——基于广东三旧改造中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问题的思考*

朱嫦巧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古物”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近现代以后,“古物”这一概念为“文物”所取代,研究从以“文”为主的东方模式转向重“物”的西方模式。在现代学科体制下,文物获得了新的意义,从指称“礼乐制度”到古代之物的扩展,“物”成为文物价值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梳理文物概念涵义的历史演变,及其在学科体系下制度化的过程,阐释文物概念的社会定位及文化意义,探讨文物在实际保护行动中的操作性问题,以资建立历史建筑名录参考。

[关键词]文物;历史建筑;现代学科

*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新人类’的‘文化保育’观研究——以广州本土文化保育运动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YJC850037。

2008年,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签订合作共建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的工作协议,“三旧”改造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创新政策。2009年,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三旧”改造实施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年限的建筑和区域,因此引发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矛盾的讨论。

非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遗存屡屡遭到破坏,政府归因于无法可依、无专项资金亦无权进行保护。公众则将此视作文化部门推脱责任的借口,因此出现各种以文化保育为目的的民间团体。随着破坏事件的增多,大家开始反思仅靠文物保护历史和文化是否足够。针对“三旧”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广州市规划局在此前修订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征求意见)》。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及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风貌协调区、一般旧城区五部分,为“三旧”改造提供保护文物的依据。2013年1月7日至2月6日,广州市规划局公示了由其编制的《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征求意见稿)》。

以上提及的政策与规划,是政府为了解决没有文物保护单位身份庇护的建筑保护问题,给非文物一个正式的身份——“历史建筑”,并将职能交到规划部门。“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即划定一批保护的对象,准入的标准与评定文物的标准一致——历史、科学和艺术三个价值。此保护办法最大的亮点是对“历史建筑”分为四类进行分别处理,设立“喊停”制度,这与可移动文物的定级标准及文物申报流程有着相似的理念。“历史建筑”与“文物”都是通过设立一定标准、择定一定对象的行动策略,两者必定产生“非历史建筑”与“非文物”的“无身份”个体。

一、文物概念的演变

《左传》桓公二年,臧哀伯“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①“文物,谓礼乐制度”,②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近现代以前,“文物”的研究者多由经学家充当,他们关注的不是物质,而是经典,如研究经典所触及的三礼,礼器与礼制的关系,以及有关器物名称与形制关系的注和疏等。③

近代以降,“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意识激发天朝的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情绪。中国学术界追寻中国文化源头,矻矻以求救国之道路。李济先生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考古组主任时,将“中国民族的起源”和“中国文明的开始”作为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学关注的两大问题。④

考古学是西方引进之物,中国与其最为密切的是金石学。金石学与现代文物研究都曾以“古物”统称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两者却被区分为“非科学”与“科学”,或“传统”与“现代”。宋代以前,“古物”主要指三代之物,“玩古”即“稽古之学”,探讨“制度法象”和“先王精义”,达到“以古鉴今”。元明以来,特别是进入晚明后,礼制方面的关注开始下降,“古物”的把玩与收集意味着附庸风雅、珍贵、避世和实用。⑤因此,“古物”涵盖的范围发生改变,从三代之器延伸到各个时期的器物,甚至包括了前代或当代“仿古”作品,类别也不局限于金石两类。清末民初,西方近代考古学思想的传播,以及外国学者在中国考古活动的开展,有学者认为这“使清朝自乾隆以来的在研究范围方面大大拓宽了的金石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金石学而古器物学而考古学,金石学最终汇入考古学中,成为近代科学考古学的一部分”。⑥但也有学者认为,“考古学并非是金石学的发展……它们并非是一脉相传的本家,而是两个不同的族类……近代考古学和地质学一样,可说是工业革命的直接结果”。⑦

20世纪初期,现代学科的专业设置,相关的条例、刊物和展览,“古物”的使用率并未少于“文物”。今天在学术或日常生活领域,书面或口头表达,“文物”一词基本取代“古物”,有学者认为“文物”一词被普遍使用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⑧“文物”取代“古物”,是学科规范和制度化研究对象的过程,它们所指称的事物进入不同的论证体系。张梁研究中国文化遗产此概念起源时,认为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古代艺术品和古建筑的考古学鉴定与合法的国族发生关系,由此开创了由法律文本和行政命令组成文化遗产的界说与保护。⑨

以上的论述只涉及“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与“古物”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1928年国民政府公布《名胜古迹古物保存条例》,不可移动的“名胜古迹”与可移动的“古物”有基本的划分。⑩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根据此委员会制定的《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组织规程》第二条规定:“本会之任务,为调查收复区重要文化建筑、美术、古迹、古物被劫及被毁实况,并设法保护之”,⑪“文物”包括了不可移动的文化建筑、古迹,和可移动的美术、古物。

以上所作的区分,一是“文物”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转变,即从“礼乐制度”到古代之物的扩展。二是“文物”研究的改变。“金石之学”研究三代的礼器,“文物”指的是从文字材料与实物引发的联想。而近现代文物的定义,是由国家机关进行界定,表现为一套固定的标准和规则,实物的存在是文物价值的必要前提。此种差异的出现,除了研究主体的转变,即文人考据到专家建构,更重要的是物与人的关系,人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和解释发生了变化。最后,古物与古迹两概念统一到“文物”这个称号下,成为现代文物体系下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二、文物研究的学科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新国学”兴起,考古学和建筑学这两个与现代文物研究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也是此时被介绍到中国,从此影响了现代文物概念的发展。考古学经由地质学者和古生物学者传入中国,主要研究兴趣是史前无文字阶段,⑫不同于中国证经补史的传统。从研究对象、研究者、认识论、方法论,到研究目的——国家与民族,此考证已非彼考证。古建筑类的研究,近代以前或是附属于古器物学,考证建筑构件以及建筑上的文字与图案,作为补正文献的材料,或是为论证成名人的地标、游览的胜地,引出乡土名人的优秀作品、风土乡情。

本研究确定了两组分析序列分别为市辖区经济序列(X)和县域经济序列(Y),由于所确定指标的单位不同要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采取极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

无论现代学科的研究内容与前学科时期如何相似,现代学科是通过研究机构、刊物和学校培养体系等来确立自己,知识有了边界与分工。从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设立——中国自己最早的专门考古学独立机构,⑬到营造学社,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团体,⑭这些机构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规范了文物科学知识的生产。

张之恒认为,中国金石学不能发展为考古学,金石学只是通过文字考订时代与空间位置,“未曾对形制、花纹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进行断代研究,故未能发展成完整的学科体系”。⑮近代以前,古器物学家或鉴赏家,“闲日遍考钟鼎书画法贴窑玉古玩文房器具,纤悉究心,鉴藻是非辩正,悉为取裁,若耳目所及,真知却见,每事参订补遗,似得慧眼观法”,⑯在研究方法上,即如北宋刘敞的《先秦古器图碑》所写,“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⑰时间与空间的论述只是“若夫岁月、地理、官爵、世次,以金石刻考之,其抵牾十常三四”。⑱而现代学科体系下的文物研究,除了文字上的解读外,更注重的是文物类型与风格的分类比较研究,得出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文化意义的器物组合,如此建立的文物谱系又是新发现文物断代与文化识别的标尺。

古建筑研究也表达相同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乐嘉藻写就的《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批评乐嘉藻在方法论上忽略了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和实地测量数据的引用,且这部既为建筑史的著作却没有按照年代的顺序对建筑特征进行排队分析,梁思成认为这些都是不合古建筑研究的规范。

在古建筑的学科研究中,无论是考证建筑布局、艺术造型、地域特色、历史,还是分析建筑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精确测绘是重要的步骤,是学科科学的证明及研究理念开展的必需材料,此方法使建筑学区别于文人的文字考证,或是那些只是粗略表示器物形态的“博古图”,工匠经验性的尺寸记录。前现代的绘图,即便记录了尺寸,但图本身并未按照精确的比例呈现,图的重点是表现风格和铭文,而不是现代学科所要求的全方位——平面和剖面图、俯视和侧视图、透视与分解图。现代考古学和建筑学是通过测绘的仪器与图纸的种类表现其科学性,科学的方法是发现研究对象建造科学原理的重要途径。

现在文物的评定与保护工作仍处于多学科合作的状态中,如评定和审查文物是按照文物性质聘请各领域的专家,保护和规划也由别的学科专家主持,有学者提出建立一个新的学科——文物学。学者们按照标准的学科体系勾勒文物学的设立,分为文物的价值、作用、分类、鉴定、保护、管理、收藏、旅游等。文物学所设定的这些研究领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评定文物、保护文物和管理文物程序中必须具备的知识,考古学和建筑学等其他学科只能参与其中的部分工作,所以部分学者觉得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文物学,将文物的保护工作完善化和专业化。

三、结语

无论文物或历史建筑被视为人的客观创造物,社会文化的放映器。它们因需要被制造而存在,赋予名字,名字的意义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并引起人与物、人际之间、文化形式与社会形式、特定社会中的知识与实践等关系的变化,从而归入不同的意义体系,现代学科体系就是其中之一。考古学、建筑学或是文物学,如上面所论述的,是根植于19世纪西欧的判断和标准所建立的,“西方文化的固有特征不是科学理性本身,而是科学理性的假设,它表明的是一种文化合理化和社会合理化的模式……”,⑲从而规范它们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对象的操作模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文物或是历史建筑的评价体系、管理体制、法律依据或是保护模式基本一致,只是执行的单位不同。中国现代文物保护结合了西方现代学科理念和物质体现身份的认知,在各种社会制度制约下,探索着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总而言之,无论是文物或是古物,还是文物或是历史建筑,这些物质研究从时间、空间的确定,到保护管理上“原真性”的追求,都是对于如何让物质保留更多文化信息的探索。它们作为共同体共同拥有的一种文化资源,对物质内涵文化因子的解读,成为识别自身的一个标准,展演自身文化的方式,这些物质的解释过程即是解释自我与他者的过程,这也是保护文物或历史建筑的最好方式。

[注释]

①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见《丛书集成续编》(第268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602页。

②林尹、高明:《中文大辞典》(第15册),台北中国文化学院出版社1968年版,第6194页。

③陈芳妹:《宋古器物学的兴起与宋仿古铜器》,见颜娟英《美术与考古》(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④李济:《中国最新发现之新史料》,《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1928年第5集,第57~58页。

⑤李玉珉:《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纪艺术的仿古风》,台北故宫博物院,2003年;陈芳妹:《宋古器物学的兴起与宋仿古铜器》,见颜娟英《美术与考古》(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⑥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2页。

⑦苏秉琦:《如何使考古工作成为人民的事业》,见《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78页。

⑧乔梁、王乐乐:《相关指代“文物”概念词汇的出现与变化试析》,《文物春秋》,2011年第2期。

⑨ZhangLiang.LanaissanceduconceptdepatrimoineenChine(ⅩⅨe-ⅩⅩesiècle),Paris:Recherches,2003:23.

⑩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⑪胡昌建:《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中国文物报》,2007年8月22日。

⑫查晓英:《地质学与现代考古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查晓英:《文物的变迁——现代中国考古学的早期研究》,中山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⑬桑兵:《东方考古学协会论述》,《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

⑭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⑮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⑯高濂著、弦雪居重订:《遵生八笺之五·燕闲清赏笺》,巴蜀书社1995年版。

⑰转引自朱剑心《金石学》,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

⑱转引自巫鸿《武粱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扬、岑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1页。

⑲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伟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4-0057-03

猜你喜欢
历史建筑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新形势下对加强重庆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的研究
百年建筑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和
浅谈恩阳古镇历史建筑的现状与保护构想
城市历史建筑的文化建设及其市场化运作研究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文物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