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嘉靖大倭难的成因

2016-11-23 03:07贺燕燕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丝绸之路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

贺燕燕(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简论嘉靖大倭难的成因

贺燕燕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明朝嘉靖大倭难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首先,由于中日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两国在交往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心态和需求。其次,明朝建立的贸易堪合体制不适合中日经济的发展。随着中日关系的恶化,正常贸易渠道的堵塞以及明朝廷对走私贸易的禁止,中国民间私商和日本的下级武士开始联合,走向武装劫掠的道路。最后,明朝廷应对政策失误,降低了抗倭的实际效果。表面来看,嘉靖大倭难是日本下层武士与中国私商联合下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实质是中日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加强经济贸易往来与事实上贸易通道阻断这二者矛盾的集中爆发。

[关键词]嘉靖大倭难;中日关系;经济贸易

有明一代,我国东南沿海频繁遭倭寇侵袭,其中又以嘉靖中后期为甚。嘉靖大倭难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对于其爆发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明朝时中日两国关系的理解。

一、中日贸易通道的阻断

明初,明太祖遣使欲和日本建立朝贡关系,遭到拒绝、发兵进攻日本失败后,实施了一系列防御政策:强制内迁沿海民众,废除宁、泉、广三处市舶司,颁布海禁。与严密的军事防御措施相配合,颁布堪合朝贡体制,规范对外往来,①日本不包括在入贡国内。《永乐堪合贸易条规》的签订,“开启了明代中日关系的僵局,为日本对明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日本对明铜钱的需求,相反,明所得到的只是徒具形式的称臣和奉正朔而已”,中日双方恢复正常贸易。②“随着日本国内局势的混乱,武士阶层发展壮大,不满义满政府垄断对华贸易和对倭寇行动的限制,从义教恢复中日关系以来19年间,倭寇侵扰达17次之多”。③中朝对日望海涡战役的重大胜利,遏制了倭寇的劫掠气势。相比永乐时期,《宣德贸易条规》中规定的中日贸易规制大为放宽,期间有7次正规使团的访问,商人承包制成为日本对华贸易的主要形式。

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廷自身货币流通出现短缺,政府开始缩减对日的贸易规模,这与日本的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相矛盾,两国关系开始慢慢恶化。日本应仁之乱以及武士之间的相互斗争,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国内各阶层都期望通过与中国贸易得到弥补。第7次来华使团幕府和细川有旧堪合而无新堪合,大内氏有新堪合,但无金印提不出国书,双方都派使船来华,因所获不同发生争斗,明孝宗责令以后入京入贡的日本使者不得超过50人。嘉靖二年的争贡之役影响恶劣,遗憾的是,双方事后没有直接的沟通方式,明朝“遣琉球夷人蔡渊等,敕谕日本国王……”“……时有琉球国贡使郑绳……敕领转谕日本”。④日本要求明朝廷给予新堪合,归还扣押货物,明朝廷认为日本需先缴纳旧堪合、归还宋素卿等罪人,才可给予新堪合。两方分歧无法统一,于是明朝廷单方面限制日本朝贡贸易:“贡期定以十年,夷使不过百名,贡船不过三只,违者阻回,遣使者归国。”⑤日本连年请求入贡未获得允许,两国关系持续恶化,中日官方贸易通道进一步阻断,中日“自去绝不通贡十又七年”。⑥1548年之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大武士守护等忙于国内战争,无暇顾及组织对明贸易,也再未组织官方入贡使团。国内割据混战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无所谋生,沿海倭寇经常出没攻击正式贸易船,私商贸易活动和倭寇作乱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多。

二、中日不同的贸易心态和需求

自然地理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中国领土广袤,客观上需要集合人力组织农业生产,修建水利设施,应对自然灾害,早在公元前就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重农抑商的政策,强调礼仪、仁义、中庸的儒家思想也逐渐成为国家统治思想。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整个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制约和影响着东亚各国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威胁,不断南下侵扰,有的甚至武力征服,入主中原,但由于文明发展程度落后,反过来却不同程度地被“汉化”、“同化”。

在与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交往中,传统的夷狄观念逐步加深,忽视经济效益,而看重朝贡贸易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奉中原王朝为正朔、遵守由中原王朝主导建立的交往制度及礼仪规范,是历代中原王朝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时遵循的基本原则。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物产丰富多样,朝贡贸易所得不是维持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撑。相反,四面环海,面积有限,资源短缺的日本特别依赖中国的丝、瓷器、铜钱等物资。就铜钱需求而言,至元初,以铜钱交纳年贡的办法推行至全国,所以对华贸易所得对于日本的生存和发展而言非常重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中国而言,日本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入贡东海岛国”。⑦中日交往需求及心态之间的矛盾,在双方贸易往来的过程中走向激化。

明朝廷堪合朝贡体制就是基于传统的夷狄观念建立的,而对于日本而言,遵循朝贡体制只是想从朝贡贸易中获得经济利益。当日本不顾明朝廷的要求,私自扩大贸易入贡规模,入贡礼制不符合传统规定时,又使得明朝廷感觉政治权威受到挑战。日本无法从正常的渠道获得所需资源,走私贸易自然增多,然而明朝廷进一步对走私贸易的禁止,双方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三、明朝廷的应对政策失误

日本官方使团入贡时,经常携带大量物品私下贸易,东南沿海一批私商以此谋生。中国沿海海民通过正常贸易维持生存的权利被剥夺,日本国内战争造就大量难民,中日贸易通道的阻断同时把以中日贸易为生的两国百姓逼向明朝廷的对立面。在倭寇作乱增多时,明朝廷更没有从经济方面考虑对策,只是单纯考虑依靠武力消除侵扰。日本和中国私商的“切肤之痛”,只能通过暴力掠夺来补偿。这样一个混合群体在劫掠时,目标明确,训练有素,攻击力量集中,且拥有武器装备。明朝廷最初抗倭态度相对就差了许多,而且明朝嘉靖年间太平日久,民不知兵,兵备废弛,再加上中国海岸线绵延弯曲,每个军事据点上的军队分布数量更是有限,这样的两支队伍交锋,结果显而易见。

此外,屡次更换军事将领,制定的政策不能以一而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抗倭的实际效果。“倭之躏苏、松也,起嘉靖三十二年,讫三十九年,其间为巡抚者十人,无一不得罪去者”。⑧一方面,行之有效的军事防御政策不能有效贯彻,使得应对倭寇进攻的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嘉靖二十六年(1547),明朝廷命朱纨巡抚浙江兼福、兴、章泉、建宁五府军事。“纨乃严为申禁,获交通者,不俟命以便宜斩之。由是浙闽大姓,失利而怨。纨又数疏于朝,显言大姓通倭状,已故闽浙人皆恶之……其党在朝者左右之……又夺纨官,罗织其擅杀罪,纨自杀。自是不设巡抚四年,海禁复弛,乱滋甚益”。⑨另一方面,有能力的将领不能够施展才华,遭到奸臣陷害,错失战机,前功尽弃。战争最忌讳战前换将,遗憾的是,张经任总督大臣时,“王师大捷,倭夺气,不宜易帅,闻文华劾……斥为民,已而帝疑,问以嵩,嵩言:‘文华,宗宪合谋进剿,经冒以为功,帝论死系狱’。”⑩另外,没有能力的人被推上统帅之位,不仅不能够组织起有效的抵御,反而加重了抗倭的难度。“代经者应城周珫、衡水杨宜。节制不行,狼土兵肆焚掠。东南民既苦倭,复苦兵矣。”“珫在官仅三十有四日,而杨宜代。宜在事仅逾半岁,以谄事文华,故得祸轻。”⑪明朝内部各党争激烈,争权夺利,彼此倾轧。严嵩倒台,因攀附赵文华登总督之位的胡宗宪自然成为东林党下一个攻击目标。尽管他在抗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东林党推翻阉党时,亦被牵连,死于狱中。

总而言之,表面来看,嘉靖大倭难是日本下层武士与中国私商联合下对中国的侵扰,实质是中日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加强经济贸易往来与事实上贸易通道阻断这二者矛盾的集中爆发。

[注释]

①也就是说入贡国必须拿着明朝廷颁给的堪合才可入京。

②张声振、郭洪茂:《中日关系史》(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页。

③陈恒:《明代倭寇考略》三“沿海各省之倭祸”,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④《明实录》卷52,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辑。

⑤⑥《明实录》卷234,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辑。

⑦〔日〕陈舜臣:《日本人与中国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⑧⑨⑩⑪清·张廷玉:《明史》卷250“列传九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

[参考文献]

[1]汪向荣.中世纪的中日关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孙乃民主编.中日关系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日〕天儿慧.日本人眼里的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郝祥满.朝贡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另眼看中日关系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5]李建云等译.近代日中交涉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中图分类号]K24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4-0027-02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历史课应如何进行中日关系教学
中韩关系的发展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