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究

2016-03-28 23:32:20王志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薛 雷,王志平

(1.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大连海事大学 数学系,辽宁 大连 116026)



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究

薛雷1,王志平2

(1.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山东泰安271000;2.大连海事大学数学系,辽宁大连116026)

摘要:以推动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为目的,本文从目前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听起来难,学起来更难,用起来难上加难”,这是多年来数学教育和数学课程改革不能回避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类要求、贯彻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基础课程教育基本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现数学的改革思想,文章结合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的特点来探索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属于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对于财经类专业学生,学好数学课程,可为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还可以提高其应用数学的能力.由此可见,高等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伴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迫切需要变革,因此应重视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

1 目前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1.1高等数学教学学时少,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一方面,由于高等数学教学任务在财经类院校中多由基础教学部承担,但基础部处于学校弱势教学单位,因此课时往往受专业课程压缩,课时多有不足;另一方面,高等数学课程包含较高深的数学知识,概念较为抽象,定理证明较为复杂,缺乏实践教学的学时.

1.2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针对性教学亟需提高

首先,财经类院校一般是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素养差距明显;其次,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和区域的扩大,不同区域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最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高等数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1.3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学生产生负影响

高等数学知识体系较为完备,但与实际应用存在矛盾,经常出现学生“高分低能”,仅把高等数学课当成一门基础课,拿学分,不明白为什么学,更不明白与自己所学专业的联系,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进而影响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1.4专业衔接不紧密,导致服务不到位

财经类院校数学教师大都是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研究能力,但由于缺乏财经类专业背景,他们对不同专业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如何将高等数学知识和财经类知识有机结合等问题认知不足,从而忽视了高等数学的应用性和技术性;其次,财经类院校数学教师在面对不同专业学生时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未能突出各个专业的侧重点,没有体现出为专业服务的基础性地位[1].

1.5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学生的最终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是“应试教育”体制的通病.这种传统考核方式主要存在很多弊端,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会引导学生只注重最后分数,也不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能力与技能的考核重视不够,传统考核方式侧重于对学生记忆性知识的考核,而对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较少[2].

2 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模块化教学

通过模块化教革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的教改思想,给学生提供“实用与够用”的数学知识,兼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课程性质进行分块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包含极限、一元函数、多元函数微积分学等模块,选修模块包含无穷级数,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等子模块;按照不同经管类专业职业能力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分块,把高等数学课程分为基础模块、技能模块和拓展模块;按照不同学生的需求与培养目标分块,可分为通识教育模块、实践应用模块、高层选拔模块.

2.2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核心是“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它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教育理念,坚持学校统一选拔与学生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原有班级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知识层次和学习潜力倾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分成不同层次.

第一,学生分级.在分层教学中,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数学考试,根据高考数学成绩、数学入学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的个人意愿等三个因素按照1:3:1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结合我校实际,可将经管类的学生分别分成研究型和应用型,以及春季班三个层次,分类培养,分级教学.

第二,目标与要求分级.针对高层次学生的教学应本着“全面、细致”的原则,要求熟练掌握绝大部分的概念、性质、定理推理、计算方法等;针对中间层次学生的教学应本着“适量、够用”的原则,要求其掌握基本的知识、概念、原理、计算公式;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学本着“必需、灵活”的原则,要求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概念和原理即可.

第三,内容与教材分级.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相应分级学生的学情.内容上,对于高层次学生,教师力求做到定义、定理以及例题的讲深讲透,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教师可淡化部分定义、定理的证明,降低对某些理论的理解要求,强调数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与专业联系;对于低层次学生,应淡化抽象概念和解题技巧,重点强调基本概念与计算,由浅入深,力求讲透.教材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选用不同的教材,以利于因材施教.

第四,考核评价分级.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对于学生学习的检验通常以终结性考核为准,往往忽视过程化考核,学生成绩基本以期末成绩为主(约70%以上).以我校为例,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因此经常会造成大范围同学出现不及格现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不同等级的考试大纲.学生评价上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2.3实验法教学

实验法教学在基本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还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研究数学”的兴趣.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活动,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环节,不但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基本功和数学技能,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对于财经类院校的教学过程,应注重经济模型的建立,精选一些能体现数学建模精神,能让学生参与之中而且以后可以经常接触到的数学建模问题,如作为变化率的导数在经济学、管理学、几何学中的应用,最优化方法在工程、经济等领域内的应用,新产品的推广模型与经济增长预测方面的应用,网络流模型及其应用,常用的概率模型,这些既为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提供了认识基础,也有助于加强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2.4案例驱动式教学

案例驱动式教学缩短了纯数学情境与经管类专业情境的差距,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学.通过案例驱动的方式,把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感到数学概念不是那么陌生、枯燥,高等数学理论不再是“空中楼阁”;案例驱动式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重要的是为了去解决经济问题和管理问题所包含的数学问题,选择特定的案例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通过浅显的、具体的、实用的案例研讨,使学生得到深刻的、隐性的、灵活的知识,通过贴近专业和实际生活情境的案例,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为数学是解决专业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深刻理解数学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3].

2.5过程化考核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不应该单纯考核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考试,在考核内容上以理论知识为主,在成绩上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不论是在考核方式上还是在考试内容上,表现为重理论,视实践.新形势下,要求高校教师必须确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化考核方式为主要手段,以就业导向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考核评价体系[4].

以能力考核为核心,要求建立以能力为本的评价观念和原则,不单纯以课程重难点等知识点和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通过改革考试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以过程化考核方式为主要手段,需强化教师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控制,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方式与手段多样化、常态化,主要考核如下:(1)数学实验、实践、实训考核,考核学生的能动性、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报告;(2)案例讨论,小组学习.根据小组合作程度、案例答案和个人参与程度给出最终成绩;(3)成果性考核,其形式有文献调研报告、作品展示、论文发表、竞赛获奖等.以就业导向为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以及将来就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结束语

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从教学观念、内容、手段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韦敏志.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9):2-4.

〔2〕王雍钧,董英娟,关晓东.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过程化考核[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5):44-46.

〔3〕季红蕾,黄素珍.经济管理类专业高等数学案例教学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2):62-64.

〔4〕李红梅,刘彦.远程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探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76-80.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20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2-0232-02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建模思想与大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养成实践研究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3:30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3:4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