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飞,周宏
(常熟理工学院办公室,江苏 常熟 21550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代性境遇与对策
闫飞,周宏
(常熟理工学院办公室,江苏 常熟 215500)
教育的工具化目的和功利性目标,个人价值观的功利化目标及社会的排他性发展机会等因素,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境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再认知,进而提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代性路径:形成相对稳定、闭合且自成体系的信仰组织;在非日常活动内容的日常活动中超越;在创造性的活动思维中巩固自己的信仰。
大学生;现代性;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在现代性语境中,工业革命取得了突出成就,工业资本主义也触发了现代性的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同时现代性也是把双刃剑,在带来社会解放、自由和科技进步的同时,冲突、分离和信仰危机也随之而来。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及丰富物质的同时也越来越缺乏超越现实精神的追求。现代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信仰困境,有的学者甚至把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都归结于“现代性问题”,并认为只有从现代性框架下认识和研究这些问题,才能深层次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和核心[1]。丹尼尔·贝尔甚至从文化意义上直接提出“现代性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的观点[2]。因此,研究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现代性是绕不过去的一道鸿沟。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我国的主导信仰,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面对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并没有真正内化于人民大众,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还不够多。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中国信仰危机”的观点不一,但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相关问题的暴露,部分大学生在多元化信仰面前缺乏鉴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缺少信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已是不争的事实[3]。正如吴励生所说:“我们似乎又处在了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时代的核心价值的失落”[4]。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需要一个超越世俗世界的灵魂归宿,需要一个能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德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上的文化印记。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并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为我们超越现代性的信仰困境指明了方向。
我们说现代性的核心问题是信仰问题,现代性的发展造就了目前的信仰困境,但我们并不是说现代性也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境。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同生和批判的关系。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问题的实质,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尖锐的批判。这种批判主要体现在对商品及商品拜物教、资本的本性、异化现象等方面。马克思谈到:“一切人类利益彻底崩馈,对真理和人类普遍失望,因此,人们普遍分为孤立、‘彼此完全隔离的个体’,一切生活关系一团混乱、纠缠不清,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普遍的精神沮丧,缺乏‘灵魂’即缺乏真正的人的意识”[5]。马克思认为扩张和工业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现代社会是理性化和功能主义的,科学成为了人们知识积累的基础,一些优秀的传统习惯和美德丢失了,功利主义日益普遍化。马克思对现代性批判的同时也提出了科学、理性的解决办法: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没有剥削、阶级和压迫的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实现人类的民主、自由和解放。因此,正是因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叙述与批判,才使我们在虚无和荒诞之中看到了重塑精神信仰的曙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性滋养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人本”逐渐取代“神本”。随着上帝的远去,无家可归的人们对科学技术越来越崇拜,对自我的关注和主体地位的实现也越来越凸显。知识取代了信仰,人们渴望自由和全面发展,科学在破除一些封建迷信的同时也导致了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出现。此时,马克思主义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闪电,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推翻旧制度,建立平等、自由、民主和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希望,更是精神世界的光明和归宿。然而,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西方现代性的影响,人们的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急速膨胀,特别是年轻一代所受毒害尤为严重。他们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抛在脑后,所表现出来的嘻哈、哈韩、哈日等现象,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现代性带给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一)工具化教育目的
理性作为现代性的哲学基础,被无限的推崇,最终使理性走向了工具化。工具理性塑造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我们的教育也日益附和工具理性下的社会发展节奏,教育成了受教育者谋生的一种手段或工具,教育的工具化目的越来越凸显。渐渐地教育被异化为一种满足人们利益的工具。工具化目的的教育,一方面把人当作工具,一方面又生产着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工具人。由此,受工具化教育目的的驱使,关注人的生存价值、生活意义、精神世界的信仰教育日益走向了教育的边缘。被边缘的信仰教育失去了对人性的陶冶、对精神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从而偏离了信仰教育的本质,也成为了工具化的信仰教育。工具化教育目的下,个体超越现实的精神需求被慢慢消磨,信仰教育的合法性受到严重威胁。人们虽然掌握了赖以生存的技术、手段和知识,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无法也不能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精神生活会慢慢变得单调和无趣。可见,工具理性导致了工具化教育目的,工具化教育目的又直接弱化和边缘化了信仰教育。
(二)功利化价值目标
功利化价值目标包含教育的功利性目标和个人价值观的功利化目标。教育的功利性自古有之,“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都是传统功利性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教育的功利性价值目标使教育仅作为人们达到某种功利的工具或手段,从而忽视了“育人”的教育本质以及人们精神价值的终极诉求。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分数与升学率的崇拜,必然导致信仰道德教育等这些弱势部分的消减与弱化。因此,在极端的教育功利价值面前,育人的本质被工具价值所取代。特别是受现代性社会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越来越多的人把学习和接受教育当作改变自身命运的一种途径。他们不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做什么事情之前多会权衡利害关系。他们的价值观取向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功利化。一些学生甚至放弃理性信念,不讲奉献只追求物质享受,且目光短浅,将个人眼前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自我利益的实现看成人生价值的最重要内容,这种价值的功利化体现在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如交往、考证、择业、恋爱等等。无论是个人价值观的功利化,还是教育的功利性目标,都忽略了对人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忽略了人对自己和社会未来的精神期许,客观阻碍了信仰教育的实效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认同,削弱了人们为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斗志。
(三)排他性发展机会
在现代社会,“竞争”已经是一种常态。学校里的排名竞争、高考竞争、就业竞争、职务竞争等等,“竞争”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有些学校把“竞争观”引入课堂教育。“竞争”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排他”。我们知道,人类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同外部进行各种能量、物质、信息等的交换。这也是人维系自身生命和赖以生存的绝对前提。然而,自然资源和发展机会的有限性也客观造成了发展机会的排他性。增加一部分人的份额(或发展机会),也就预示着另一部分人份额的减少。在学校同样是这样,获奖学金、当学生干部、就业机会等都是有限的,有限性的发展机会也造成了学生排他性发展心理。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同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从根本上决定了在发展问题上存在排他性。恰恰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遇到了棘手的道德困境。假若对人类来说自然资源和发展机会都是无限的,人们便不需要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获得自身的发展和需求,那么在发展上的道德困境就不会存在。然而,自然资源和发展机会并不是无限的,每位学生都会面临排他性发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及现代性的批判与现实中的排他性发展机会存在着矛盾,人类的全面发展愿景和现实还有很大距离。因此,人们对生存现实的需求也抵消着马克思主义信仰,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现实的困境。
(一)形成相对稳定的信仰组织:闭合且自成体系
研究信仰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会发现,信仰的形成与其利益追求有关,是价值比较选择的结果,而信仰的发展一定要有相对稳定的信仰规范和推动机制。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它的确立和固化需要搭载一个与个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信仰组织。信仰组织是信仰发展和教育的有力保障,也是信仰者的精神家园。从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利益来看,它不是以个体的利益出发,而是着眼社会的集体利益,以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来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高尚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要有一个或多个相对稳定的组织,通过组织的集体实践来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目前来看,各级党、团组织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坚强后盾,是最有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组织形式。然而,近年来各级党、团组织在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导致部分成员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甚至部分成员产生了信仰动摇:不信马列信鬼神。信仰组织一旦出现问题,所产生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我们务必要加强信仰组织建设,严防组织变质,严防党员的信仰异化,建立科学化、精细化、具体化的信仰组织行为管理机制,不断改进组织的行为方式、教育管理方式,不断巩固和坚定成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加强党、团组织的管理和有效活动开展的同时,小型团体组织所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如:学生社团、游戏战队等。我们要积极构建相对稳定、闭合且自成体系的信仰组织,突破党、团组织形式,探索小型信仰组织,深入挖掘典型,以点带面。只有稳定的、规范的信仰组织,才能值得人们终身托付;只有相对闭合且自成体系的信仰组织,才能更好地宣传信仰、坚定信仰。
(二)日常活动中的超越:非日常活动内容
信仰是对人存在意义的一种终极关怀,是有限对无限的向往与期盼,是超越现实和生命的精神体验。罗曼·罗兰说过:“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因此,信仰需要在日常活动中超越。然而信仰活动又有别于我们的日常活动,它的重要特征在于终极的指向性。这就要求信仰活动内容要有一定的指向性,要与我们的日常活动内容有所区别。在现代社会,当存在的个体面对各种现实的社会压力时,超越日常生活的信仰活动能使人们获得心灵的舒展与从容,信仰活动也就成为了人们自我教化和自我升华的精神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活动要有别于其它的宗教信仰活动,这源于马克思对宗教和商品拜物教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信仰本性的彰显需要对信仰神化的“祛魅”和信仰物化的解蔽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有别于宗教的无神论思想,在于它把超验的精神信仰还原为人的现实生活,不再树立自身的神圣形象,而是寻求在与自我相统一的社会活动中来达到个体的超越和升华[6]。这样一来,以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就实现了科学、信仰与实践的完美统一,可以使人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精神的栖息地。自然,马克思主义信仰活动也就成为了信仰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信仰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做好、做实团日活动和党日活动,积极构建稳定的、超越日常生活的、符合学生实际的信仰活动,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活动系统化、常态化和制度化,并成为学生的心灵归宿,成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在创造性的活动思维中巩固自己的信仰
信仰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固化。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活动中,我们要以转变受教育的观念为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为基础,以灵活多样、形式丰富的活动方式为手段,不断激发个体的信仰自觉。信仰活动是最接地气、最有效的信仰教育方式。信仰活动内容一定要符合实际,不能一味求新,否则将会沦为哗众取宠的小丑。只有抓住学生内心需求的信仰活动,才能真正收获人心,才能最终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思维中建立、巩固、升华自己的信仰。信仰活动虽不能只求“新”,但一定要入“心”。解决人灵魂深处的问题,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们一定要多组织读书学习活动,以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主动加入。目前党内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意识到了“学习、再学习”对党员的重要教育意义。除了多读书,我们还应该努力打造和完善信仰仪式活动。仪式能使人产生虔诚敬畏,是建立和巩固信仰的有效途径。除了我们正在履行的宣誓、升旗、纪念和典礼等仪式外,我们还要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仪式的生活化,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融入感恩、成人、入职等仪式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仪式不是“装神弄鬼”,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更是对实现民族振兴和民族幸福的无限向往。另外,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笼络”到年轻一代的心,必须要紧跟时代和年轻一代的思维观念,抓住互联网机遇,利用互联网开展“微”活动和“微”宣传,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强对他们的有效指导。
[1]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8.
[3]闫飞,周梅,李倩.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研与分析[J].大学(研究版),2015(12):68-73.
[4]吴励生.思想中国:现代性民族国家重构的前沿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641.
[6]王艳华,庞立生.世俗时代的信仰何以可能[N].光明日报,2015-02-11(16).
The Modern Circumstances of College Students’Faith in Marxism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YAN Fei,ZHOU Hong
(Office,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Some factors such as the instrumentalization and the utilitarian goal of education,theindividual values’utilitarian goal as well as the society’s exclusive development constitute the realistic circumstances for college stu⁃dents’Marxism faith education.Through scientific re-cognition of Marxism faith,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odern⁃istic way for college students’Marxism faith education to develop a relatively stable,close and self-contained faith organization,to transcend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non-routine ones,and to consolidate the students’faith in creative think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college students;modernity;Marxism;faith education
G641
A
1008-2794(2016)06-0075-04
2016-06-10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及对策研究”(15JDSZ3025)
闫飞(1982—),男,江苏丰县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