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春,冷 静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高等院校科技评价改革内涵剖析
赵立春,冷静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正在开展对科技评价机制的改革工作,这是一项完善国家科技管理、提升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有必要对这次改革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以使其能充分发挥作用,确保建构更为科学的高等院校科技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评价;内涵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科技评价存在着自主性缺乏、资源分配不公、监督程度低等多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2013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务院颁布)的基础上颁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对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科技评价进行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这使我国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次改革的内涵,以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建构更为科学的高等院校科技评价体系。
1新时期高等院校科技工作的特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科学技术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地方高校也在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发展、与行业科技进步和国防事业联系、与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科技工作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首先要发挥基本的教育功能,不断提高高校在校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使之毕业后就可以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人才[2]。其次,高等院校要扶持学科建设,为教师搭建研究平台,以延伸学术空间和学术前沿,打造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引领学科前沿。另外,高等院校要以自身的科研优势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科技任务,带动产业创新,助推经济发展,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在这一过程中,高等院校的科技工作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其不断提升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种前提下,建构一种科学、客观、公正的科技评价机制,可以保证高等院校科技工作的顺利展开,激发教师、学生的创新力,产生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2高等院校科技评价存在的问题
2.1科技评价重量轻质,违背科研本质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文献量化指标,如衡量教师发表论文、著作、申报基金等的数量等,以此作为对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尺度。这种只看数量不重质量的评价方法只是将教师作为批量生产所谓“科研产品”的机器,是对科研本质的严重违背。同时,这种考核机制频频引发学术不端行为,它的另外一个不良影响是直接导致原创研究成果数量严重下降。
2.2科技评价泛滥催生学术浮躁风气
目前,我国科技评价活动泛滥,名目繁多,究其原因就是各种利益的牵动。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以行政手段下达科研指标,要求教师完成硬性规定的科研任务。然而,科学研究必须在大量实验、调研、统计等工作基础上进行。教师既要进行教学,又要进行研究,无法兼顾项目和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
2.3科技评价不利于协同创新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科技评价中过度强调个人科研成果的数量及排名,例如注重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等排序等。其二是在科研项目评价体系中,过于重视项目主持人,科研团队的激励和认可机制不完善。这种评价模式弊端会导致科研项目研究范围变窄、变分散,而且使科研人才优势无法体现,阻碍高校之间、校企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使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举步维艰。
2.4科技评价功利化掣肘科学进步
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国内高校根据项目、获奖以及论文的档次给予教师及科研人员不同的物质奖励,并将其作为职称晋升、奖金和津贴发放的主要依据。例如,某高校明文规定在《科学》期刊发表一篇论文,奖励5万元;在评估教授等职称时,被参评者必须提交一篇在SCI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等。在这种功利化的评估机制引导下,教师的科研目的逐渐背离了正确的研究导向,陷入功利化怪圈,导致中国高校整体科学进程受到影响。
3高等院校科技评价改革的内涵
3.1质量是高等院校科技评价改革内涵的根本要素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具有多种类别,例如教学型学校、教学兼研究型学校等;而学科分类、研究角度更为繁冗。例如,学科可以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研究角度则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开发等,这就使针对高等院校的科技评价较为复杂,各种人为因素对其影响也较大。但正如杜德斌教授指出的[3],尽管高等院校科技工作的多样性导致了科技评价的复杂,但关注科技成果的质量从始至终都是所有评价者公认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技评价中,人依然具有主导地位,因此改革高等院校科技评价,最根本的原则是建立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正确质量观念。要把质量导向作为科技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建立质量为首的评价理念,并贯穿于科技评价每一个环节和层面。首先,要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要承认二者之间具有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联系。不能单纯地以数量衡量科技成果的质量,也不能无视成果数量对质量的支撑。评价者要通过评价实践,逐步构建科学的质量视域,建立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直接效益与综合效益相结合的综合科技评价体系。被评价者也要坚守对自身研究成果价值的追求,摈弃浮躁虚夸作风,从根本上确保科技研究创新性、实用性。其次,高等院校科技工作的多元化会导致评价质量观的多种体现,这就要求与之对应的科技评价要兼顾科学性和可比性。要大力提倡同行评议和专家推荐制度,深入探索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机制,不能仅以简单的“适应性”“满意程度”等指标搞“一刀切”。此外,对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的质量评价必须要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使这种涵盖目标、过程、结果、改进等多方面的管理过程实现程序化和标准化,以克服主观性的不足。此外,还要尽快改变当前急功近利的倾向,适当延长评价周期,以保证科技研究和人才成长的创新发展。
3.2贡献是高等院校科技评价改革内涵的实质理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支持生产力、教育、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对社会进步、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做出了首要贡献,这是科研活动得到公认的内在实质价值,也是科技评价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4]。但是,我国现行科技评价对此认识存在不足。例如目前很多高校均以科研项目成果是否刊登于国内外核心期刊为评价标准,而对论文的价值、给社会带来的经济价值等给予忽视,致使高校科技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使资源被大量浪费,回报则微乎其微。因此,我们必须构建全面的评价贡献观念。首先,在评价体系中加入更多的社会价值指标,对科技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价值和实质贡献进行有效衡量。其次,提升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的贡献观念,确立以科技成果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思想。
3.3协同成为高等院校科技评价改革内涵的客观追求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实施的科技评价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强调权威者的个人贡献,而忽视科技研究中其他贡献者的价值,以致这一群体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了创新的后续发展。大科学时代,科技协同已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最为有效的模式,其不仅可以提高创新效率,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更为广泛、深入的创新。注重协同创新发展,是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的目标和方向[5]。在这种背景下,改进现有科技评价的不足,促动不同创新主体积极实现创新协同成为本次评价机制改革的客观追求目标。
4注重人文精神是高等院校科技评价改革内涵的重要体现
4.1加强宏观统筹规划
高校科技评价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参与协作,科技评价要强调对其代表性学术成果的考察和在团队研究中的贡献度,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考核体系。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不断优化以创新能力、科研质量、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机制。
4.2建立分类评价机制
改革高校设置办法,变逐级升格为分类设置,加快建立分类管理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高校采用相应的分类评价体系。以不同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导向为主线,在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上采取相应的变化,让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都能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在不同类型的高校设置基于岗位的分类评价体系,设置针对不同评估对象的分类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分类评价体系的作用。
4.3构建科技评价文化
高等院校科技评价改革要从重教师的产出转变为重视人才本身。以去功利化为目标,全面推动科研的发展。在一定时间内逐步提高一线教师和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工资,逐步实现科研与谋生协调发展。将创新文化建设纳入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为高校一线科研和教学人员创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和向上的学术氛围。
5结语
高等院校科技评价改革是当前我国科技管理的重要工作,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不仅关系我国高等学府跻身于世界先进高校行列的进程,更关系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顺利发展。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必须在工作初期对这个改革举措进行深入的探索,进而理解其核心理念,只要行政部门切实改进管理评价,高水平大学相应调整评聘考核方式和方法,就会对全国高校产生引领示范作用。随着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的日益普及,学术共同体自我约束、自我治理的能力将逐步增强。在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的导向就能真正树立,高校科技工作将迸发出新的巨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4,9(2):8.
[2]房灵敏.高校科技评价的质量观和贡献观[J].中国高校科技.2013,(9):7-10.
[3]杜德斌.改革和完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N].文汇报,2013-04-15.
[4]李晓轩.我国科技评价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思路[J].政策与管理研究,2013,28(6):750-754.
[5]杜德斌.高校科技评价应遵循四个导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4(9):25-30.
[通讯作者]冷静(1963-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校科研管理研究。
[作者简介]赵立春(1980- ),男,副研究员,博士,从事科技管理与评价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重点项目“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学校”(ZD2014158)。
[收稿日期]2015-08-23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2-01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