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人:张幼良
文章学研究
栏目主持人:张幼良
【主持人语】“文章学”这一名称确乎有些复杂,其所指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概念。不同的理论基点和观察视角,都会对之做出不同的判断,其所认可的界限也会不同。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取一种开放的心态来体认这个概念。明乎此,古今的文章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是文章学研究。不过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应该有个明晰的学术边界、明确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的发展方向。魏晋的文笔之争、宋以后的文话发轫,就有明显的古文分途意识,这种学科的自觉意识最终在明清成为现实。我想我们的文章学研究应该以此为重点,在确定研究重点以后,构建具有当代特色的文章学研究体系。
文章学研究的体系建构,一方面应立足古代文学理论的优秀成果(特别是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另一方面可借鉴现代文艺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兄弟学科建设的经验。我觉得文章学研究可以从文章文献学、文章文体学、文章创作学、文章美学、文章批评学、文章接受和传播学、文章文化学、文章研究学八个方面展开。文章学在未来的岁月中将成为研究热点,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在所有文章学研究领域中,最应该关注的是三个方面:一是文章文献学的研究,二是文章文体学研究,三是文章文化学研究。
本辑所选的一组共六篇文章学论文:高树海的《古代解嘲文、讽喻文和讥刺文的层进比较研究》从文体学角度解读了古代三种常见的文体——解嘲文、讽喻文和讥刺文在内容、情感、风格方面的层进特征,比较了它们在文体形式、文章内容和文学手法上的趋同倾向,并对三种文类的产生原因与创作内容进行了深层面的探究。王德中的《文章写作与主体情感》认为“主体情感是文章写作的根本动力”,论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文章写作与主体情感的关系;作者还提出了文章写作主体情感素质的理想品位问题,值得读者深思。李建军的《浙东文派文章批评与宋代文章学的成熟》是一篇用力深厚之作,也是作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宋代浙东文派是北宋中叶至宋元之际流衍于浙东地区的散文流派。浙东文派与宋代其他文派相比,其文章批评理论更为成熟,文章批评体式更为丰富,在宋代文章学的成熟历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同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的梁燕、马茂军的论文《论朱熹的散文美学思想》,则从文章美学角度研究作为理学家兼散文家的朱熹的散文美学思想,作者通过对《朱子语类》及最能体现朱熹思想的序跋、书信等应用文体的梳理和解读,归纳出六种散文美学思想,饶有新意。张小华的《论梁章钜联话的美学特质及影响》一文选择清代梁章钜的联话作为研究个案,角度新颖,挖掘深入。作者认为梁章钜联话系列开启了联话写作的范式,标志着楹联艺术思考的自觉和成熟,直接启迪了晚清、民国时期的联话创作思想和审美理想。张幼良、曹逸梅的《中国文章学研究会第30届学术研讨会综述》则是对本次在常熟理工学院举办的中国文章学学术会议成果的总结和发表,当然,其论述的视野和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主持人简介】张幼良(1963—),男,江苏无锡人,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和诗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