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华(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及考核模式改革研究
陈艳华
(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英语的实用性成为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学习的重点。针对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重输入而轻输出的基本现状,必须通过改革来使口语教学朝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迈进。改革的具体手段是多样化的,尤其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和切实提升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改革;输入;输出;考核模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其交际的功能和作用尤为显著。我国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也一直朝着满足英语交际功能的方向进行。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主要包括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两个过程,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更是体现出输入和输出过程的有机统一。输入的知识经过理解和吸收,最终要转化为可输出的知识结构,这才是一个有效的口语学习过程。有输出需要的输入更易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有输入帮助的输出更利于语言体系的拓展,输出与输入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更具有交际的真实性[1]。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突出体现在输出环节上。输入的知识不能被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无法完成知识的有效输出。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2]。这一要求正是体现了对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中的输出过程的要求。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和考核改革应该采用何种模式来真正实现口语的交际功能,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口语进行较为流畅的交流。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口语在英语的各种技能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今大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对口语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增强。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的切实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也不断向口语教学方向倾斜。上文提到,当前口语教学中所凸显的问题是不能够做到知识的有效输出,输入不可能自发转化为输出,从输入到输出,学习者必须经历一系列的认知过程[3]。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从知识的输入环节入手。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层次班级
大学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和语言习惯的差异以及学习者自身的英语基础、学习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的不同造成了大学中同一班级的学生英语基础和水平差异悬殊的情况。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果完全按照行政班级或专业来划分英语课堂,对“教”与“学”双方都是存在弊端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课堂上进行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将受到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影响。不仅如此,教师在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需要的情况下,必将选择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这样势必造成一部分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吸收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而另一部分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学习者的语料输入必须是“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这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4]。如果输入的语料太难或太简单,对语言学习者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在教学效果方面就无法达到对所有课堂参与者都满意的效果,也无法达到理想的知识输入效果。因此,在进行班级划分时,可以按照学生的自身英语基础,把学生分为“低起点班”“基础班”“提高班”等。分班可采取学生个人申请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开展适用于所教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活动。此外,不同班级学生之间应该具有流动性。学生在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如果认为个人的英语口语水平已经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或者发觉个人英语口语水平还没有达到课程的要求,则可以通过一定的考核程序,申请转换班级。这样不但能够使同在一个班级的学生所接触到的语言知识对全体学习者来说都有参考意义,而且给学生留有提高的空间,从而对其语言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创建教师置身其中的有趣的课堂活动
根据输入输出理论的要求,学习者所输入的语料信息不但应该是可理解的,还应该是有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师努力的目标,因为只有在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学好英语才能够成为可能。但是,无论老师怎样绘声绘色地讲解,单一的形式很难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影视资料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资料可以是影视作品节选、新闻报道,也可以是就某个主题的对话。教师在播放资料之前可先设定好问题,播放之后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答相应问题或表达不同看法或提出对策。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表演等形式把所观看资料中的情景再现出来。这样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教师在口语课堂中为学生创建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这方面,教师的角色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而且是活动的参与者。与其他语言课堂不同,口语课堂应该以交互式活动为主。这种交互式活动应该包含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应该包含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不应仅限于对课堂活动的监控上。教师只有亲身参与到互动活动当中,才能在具体情境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具体困难等,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师在口语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角度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上文在谈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就提及信息技术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输入知识质量的提高。学生在进行英语语料输入的时候难免受到母语的影响,甚至有些英语教师的口语也受到中文的影响,这种负面的影响降低了学生语料输入的质量。课堂中高品质国外影音资料的播放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让学生欣赏和领略其中的美感,然后通过跟读、模仿和对话等方式把内容演绎出来,其效果必然比只通过教师口传的效果更理想。另外,如果单一依靠书本资料的学习学生有时对所学知识无法完全透彻地理解。影音等多媒体资料的加入使学生能够置身于具体情境中,了解说话人的说话动机和背景、说话时的表情和身势语、听话人在收到相关信息时所做出的反应等情况。这样就把原本相对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使可供输入的知识变得更加准确,更易理解和接受。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其课时量是有限的。单一依靠课堂时间进行口语学习,学习的效果也一定是有限的。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可以运用许多其他途径进行口语的学习和训练,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目的。不仅如此,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5]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改革的切实需要。
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而言,现代信息技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辅助教学方式。《要求》中还提到:“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6]计算机网络的多元化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学生可以依据个人的学习需要和目标自主选择所需资源,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课外的自主学习环节中,可以引入计算机网络这一媒介,建立起面向全体学生的网络平台,创建类似在线“英语角”或“讨论群组”的交流平台,给所有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自由交流及分享学习经验和体会的场所。教师和学生可以把搜集到的相关视频、音频资料等上传共享,也可以通过语音和视频的方式直接在线交流。在这一点上,计算机网络便捷和高效的特点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生可以在大量的可供选择的知识中优化选择个人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使学习方式更加高效和人性化。
(四)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任何一门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教师教授英语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作为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语言,英语的变化和更新速度相对较快。如果教师只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没有更多的知识输入途径,久而久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英语就会是“死”的英语,没有新意,也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对学生来说这种知识输入的成效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也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积极收集学科最新动态和知识来充实自己,加强教师之间学科知识的沟通与交流。管理部门也应为教师多提供学习机会,如促进不同学校和地域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也从客观上对其考核模式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从总体上来说,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应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在形成性考核方面,基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考虑,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尤其是形成性考核应该支持和鼓励学生的参与。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决定了对学生考核模式多样化的要求。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7]在这一要求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将得到充分体现。
关于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的终结性考核,《要求》中进行了如下阐述:“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8]
此外,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考核模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优缺点将会有更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掌握,更加有利于下一步教学工作的调整和开展。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应该以这一目标为出发点和改革成果最终的衡量标准。从逻辑上说,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输出只是输入的自然结果[9]。为了达到良好的输入效果,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和考核方式,结合多种现代化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口语课堂的改革除了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外,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提供相关的资源、技术和设备。只有这样,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才会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学生才能真正从改革中获益。
参考文献:
[1]王虹亮.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任务设计[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1):137-138.
[2] 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2001:32.
[3]王素敏.输入输出的认知过程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0-83.
[4] 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2: 9.
[5]程世禄,龚由志.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愿景与现实[J].外语界,2006(Z):17-20.
[6]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5.
[7]罗立胜,杨叶丹.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语言输入及语言理解研究[J].外语教学,2008(1): 40-43.
[8]庞维国.自主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8-159.
[9]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责任编辑:吴强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and Appraisal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Oral Course
CHEN Yan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 China)
Abstract:English learners are increasingly focusing on the practical use of the language. Due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mphasizing on the“input”rather than the“output”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should be taken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proficiency in applying English into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ould be emphasized among the diversified approaches in the reform to increase efficiency in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and to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in using oral English.
Key words:oral English; reform in education; input; output; appraisal mode
作者简介:陈艳华(1981—),女,辽宁辽阳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与英语翻译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1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6)01-01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