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困境及其文化自觉
——基于A校人文学院的实践探索与微观考察

2016-03-28 08:39王小平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文学院人文学科大学

王小平

(四川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高校人文困境及其文化自觉
——基于A校人文学院的实践探索与微观考察

王小平

(四川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文化自觉,即对自身文化处境的关怀和理解,并作出积极的回应。这一文化处境既包括学校社区文化的微观层面,亦涵盖本土社会文化的中观层面,还指向民族国家复兴和全球化趋向的宏观层面。认识高等教育文化处境的三个层面,从全球宏观背景入手,立足近年来A校人文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尝试绘制人文学科“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微观改革蓝图。

高等教育;文化自觉;人文学科;教育全球化;O2O教育模式

当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推动人文学科的专业改革,或推行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改革,或“试水”博雅教育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说,这些改革“并不仅仅是一个教学事件”[1],改革所反映的是古典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漫长历史对垒,也折射出过去几十年来全球人文学科的危机或衰落。笔者尝试从全球宏观背景入手,立足近年来A校人文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力图绘制一个人文学科“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微观改革蓝图。

一、弥漫全球的人文学科之衰落局面

在过去的几十年,人文学科面临严峻挑战,陷入发展困境,并呈现出全球弥漫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回避人文学科相关专业,越来越多的大学低年级学生转出人文学科专业。不少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专业被迫缩减招生名额,甚至宣布停办个别“冷僻”专业。

1984年,在担任美国教育部长前一年,威廉·詹·贝内特(William J Bennett)作为美国全国人文科学基金会主席,发布了引人注目的高等学校人文学科报告,呼吁“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有的地位”。报告中提到1983年美国教育理事会(ACE)一份针对高校院长、系主任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称:美国大学生“正在疏远人文学科”,受访者中2/3的人认为那些最有能力的入学新生不想学文科,而选择学职业性或技术性强的其他学科[2]。报告指出,这一情况不仅预示着很多人拒绝以人文学科为终身事业,而且还意味着抛弃了人文学科本身,这一局面“令人担忧”。

1998年,挪威学者奎纳尔·希尔贝克在题为《人文学科的危机》的文章中指出,人文学科的不利处境,“真正的危机在于大学,在于学校制度,在于普遍的社会状况”[3]。奎纳尔·希尔贝克希望人文研究通过其文化效益来确立其信誉,而不是仅仅从有用性论证来挽回颜面。

据美国哈佛大学2013年6月发布的人文学科发展系列报告称,人文学科正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自1966年以来,美国人文学科的学士学位授予占总体学位授予比例已从14%下滑至7%。究其原因,或指责人文教育不能有效应对现实经济挑战,或否认文艺术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仅为个人提供审美愉悦与心理慰藉,或指责人文知识缺乏统一、坚实的观点,总是相对的解释,显得弱不禁风,或提及其毕业生令人担忧的就业前景和收入状况[4]。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葛兆光2012年发表《人文学科拿什么来自我拯救》一文,文章列举了一组组“令人沮丧”的报道,反映出人文学科正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境地[5]。文中提到,2006年,韩国国立首尔大学人文学科59名转专业学生获得批准,有差不多50人申请转到了管理学、法学和经济学。2009年,清华大学录取的“高考状元”中几乎无人选择人文学科,文科状元绝大多数选择经济管理学院。2010年,因为本科生太少,英国密德萨斯大学(Middlesex University)取消了哲学专业,尽管这里号称“现代欧洲哲学研究中心”。

全球人文学科在高等教育中面临着日益边缘化的严酷处境。当然,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可能会更加严峻---因为缺乏全面而有效的调研报告支撑,在此仅能依靠观察做出判断。但具体到A校,人文学科专业招生人数比例不断缩减、人文学科新生转专业意愿日益增多的现实,是完全可以支撑这一判断的。

二、人文学科的文化自觉

人文学科的困境弥漫全球,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文化自觉,即对自身文化处境的关怀和理解,并做出积极的回应。这一文化处境既包括学校社区文化的微观层面,亦涵盖本土社会文化的中观层面,还指向民族国家复兴和全球化趋向的宏观层面。

在此,笔者借用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的主张来破解当今大学人文学科的窘困局面。在人生的晚年,费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浓缩为“文化自觉”这一主张,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肯定”[6]。就此而言,所谓自知之明,即明白学校的来历,学校的形成过程,学校的特色和发展趋向。类似的,古希腊德尔菲(Delphi)神庙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古老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后来被形象地演化为“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斯芬克斯之谜,在《俄狄浦斯王》中,这个神谕让聪明的俄狄浦斯最终没有绕过命运那道坎。俄狄浦斯的悲剧似乎昭示着人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反之,缺乏自知之明,甚至可能有性命之虞。

文化自觉的基础是自知之明,核心是自信与自强。正如《道德经》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对自身和周围的他者与处境有清楚的认知,才能真正树立信心,自强不息,厚积薄发,有所作为。笔者拟从微观考察、中观审视和宏观把握三个层面,着重从“自知之明”“知人者智”和“时不我待”三个方面,阐述对A校人文学院文化生态的自觉审视,并试图勾勒与之相伴的生存图景。

(一)自知之明:A校人文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发展趋势

从微观上讲,A校人文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办学历史较长,特色不够鲜明,走向学科融合”。

办学历史较长。学院自1977年开始专科招生,2003年开始本科招生,办学历史算是比较长的,但目前办学规模较小,师资水平一般。2008年6月,根据A校总体战略布局,学院在原A校中文系、教育系、政史系基础上组建而成,办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应用心理学、历史学和学前教育学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 200余人,规模不大。学院现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余人,博士、硕士40余人。师资主要为川渝两地高校毕业生,地缘、学缘结构比较单一。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引进方面主动做了调整,方才有所改善。

特色不鲜明,优势难赓续。学院办学经验较丰富,在师范生教育、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方向)、教育学等方面曾有过短暂辉煌。比如,“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方向)”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现代汉语”课程曾是全省高校中唯一一门省级精品课程,语言学某著名教授主编的《现代汉语》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然而,随着几位教授的退休或调离,该方向已经逐渐失去既有优势。加之近年来逐步取消师范教育,原有的学科优势难以赓续,办学特色、优势明显不足。丧失特色就是平庸,而平庸的学科专业自然缺乏吸引力。

走向学科融合。学院近年来在实践教学、基础平台建设、文科实验室建设、核心课程建设、服务地方社会、专业融合与跨学科整合等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期望在跨学科、交叉学科领域有所作为。学院学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和教育学3个学科门类和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和中国史5个一级学科,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传播学系、教育学系、心理学系和历史学系等5个基本教学单位。此外,还有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和“语言文学应用研究所”“应用心理研究所”2个校级科研平台及1个文科实验中心。总之,人文学院的组建源于学校学科专业的大调整和大合并,真正的发展也应该来自于各学科专业的大整合和深度融合。

(二)知人者智:区域高校生态

从区域高校生态来看,A校人文学院各专业办学水平均处于中下,竞争力明显不足。仅就学院目前规模最大、实力稍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在川渝两地依然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远有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成都学院、重庆文理学院等,近有内江师范学院、宜宾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这些院校均办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且部分院校还以师范生教育优势抢占生源。网上资料显示,在包含全国388所高校在内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全国大学排名(2012)”中[7],A校汉语言文学的排名仅位列B等,前面还有78所A等和116所B+等院校。而同一区域的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宜宾学院均处于116所B+等之列,高于A校人文学院该专业的排名。在A等中,川渝地区的四川大学最具优势,排名第3,四川师范大学排名40,西南大学排名75,均远高于A校。

(三)时不我待:文化强国与教育全球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同时,更要展现文化自信。当前,在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这给人文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背景下,三馆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旅游、图书出版、传媒、影视艺术、演艺、展览和心理健康服务等文化领域,都将大有作为。

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2.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比重的3.77%,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也有专家指出,作为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还落后于需求,特别是大学教育的培养体制与现实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8]。人文学科若能抓住机遇,调整教学科目,完善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将有利于重振人文学科的声誉。

时下,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一方面,依靠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各种远程学习和共享体系得以建立,从各种网络公开课(如MOOCs、edX)[9]的热火到O2O教育模式(如刚刚成立的互联网思维大学Minerva)的升温[10],新的学习共同体正在形成。另一方面,从“3+1”“2+2”的联合培养到中外联合办学,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出现(如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新的跨界合作、资源优化方式正在显现生机。高等教育全球化对于高校改革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它意味着谁能更快、更有效地利用新技术,谁就有机会实现追赶和跨越。

总之,文化强国战略与教育全球化犹如高等教育的双翼,催动着高校的全面改革。人文学科如能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当会大有作为。

三、实践探索与无尽挑战

好的大学应该是人才培养的技能训练地、能力试验场、理念引领者和趋势判断者,应该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新技术和新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开掘自身的发展之路。

(一)有用—无用—大用:体用不二、道术兼顾的办学理念

人们常常讲,人文学科是“无用之大用”,但是忘了一点,“无用”之前是否还应该有一个“有用”阶段?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会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历程:有用-无用-大用。在工具理性压倒一切的时代,其实也没有多少理由去要求人文学科的学生高举人文精神的大旗,与市场大潮抗衡。我们始终认为,只有解决了体与用、道与术的关系,既重视传统的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审美情操这些形而上追求,又重视技术化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这些形而下的培养,才能帮助学生“安身”进而“立命”。

所谓“体用不二”,“体”乃本体,“用”为现象与功能,意味“即体即用,即用即体”,从用上显体,非用外别有体[11]。在此借用熊十力先生的哲学思想,意在申明人文学科各专业的学科根本与功能性实践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专业知识、文化熏陶和人文素质与知识迁移、动手动脑、实践操作之间并无隔膜,而是相互促进的。形而上之追求与形而下之实践并不矛盾,人才培养应该协调人文素养与技能习得。

“体用不二,道术兼顾”倡导知识与实践并重,探究人文意蕴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方式,从而平衡人文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抵牾。

人文学科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社会需求,即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毋庸置疑,功利化导向、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趋势,短时间内难以动摇。笔者和企业界人士交流时发现,他们需要的职场新人是“上手快,什么都会”。而在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中,历来不缺乏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健全人格和审美情操这些形而上的养成教育,但对技术化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这些形而下的培养就很薄弱。葛兆光先生追问人文学科的存在基础和立足之本:“什么是必须经由人文学科训练才能达成?以及什么是必须在大学的人文学科中通过专业学习,而不能仅仅凭着业余爱好通过自学便能成就的?”[5]现实令人扼腕:今天的人文培养常常高估即兴的感悟和似是而非的阐释,将艰苦而严苛的专业训练弃之不顾。当专业性荡然无存,个人兴趣和业余爱好充塞之时,人文学科即已丧失了安身立命的地基。

(二)教室—实验室—田野:回应教育场域变迁,搭建文科实践平台

在提出“体用不二,道术兼顾”的办学理念后,需要进一步构建人文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确立“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经典性、前沿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设置原则,平衡人才培养中“体”与“用”、“道”与“术”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应对教育场域的变迁,搭建文科实践平台,即教室-实验室-田野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空间,构建“细读性与对话性相结合”的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科学性与人文性、验证性与探究性并重的实验室教学,开拓人文学科的田野工作领域。文科实验教学既有对理论教学的阐释、验证、补充作用,也是完善新型人文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朱清时指出:不是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决定一切,而是学生要通过实践在研究中学习,培养创新能力,这是教育的深层次规律。

近年来有识之士普遍呼吁建立人文学科创新实验室(Innovation Lab),而在麻省理工学院,许多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穿梭于教室、工作间、微机实验室和各种练习场所[12]。有人提出,人文社会学科也应该有自己的专业实验场,就像自然科学那样,只不过这个实验场叫做“田野”[13]。人文学科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田野,进一步发展出实验观察和模拟实验观察,提高人文学科大学生融入社会和研究创新的能力。

(三)“合”而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发掘全新动能

不久前,《东方网》评论专栏发表了题为《大学文科的改革“在路上”》的文章,提出的建议颇有启发性:文科类大学和大学文科要缩小与理工科大学或理工科专业之间的差距,必须破除文、史、哲、国、经、法等的壁垒,实施学科交叉、知识交叉、文理兼容的通识教育[14]。笔者认为这将有益于大学文科专业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并提升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其实,在此之前,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已经在悄悄实践跨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据报道,从2008年开始,国内最早的跨学科本科专业---“古生物学”开始招生,尽管当年只招收了1名学生。2009年,元培学院牵手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哲学系联合设立的新型复合专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开始招生,该专业是以为政府机关、社会管理部门、财富创造部门和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输送优秀人才为目标的国内第二个跨学科本科专业。2012年,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牵手外国语学院和历史系联合设立的新型跨学科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也正式招收本科生。

如前所述,文化强国战略下,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入大繁荣大发展阶段,文化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于文化教育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人文学科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文化创意产业,急需多学科、跨学科的专业人才。A校可整合外语学院、法学院、政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等人文社科院系,同时吸纳理工学科的相关资源,打造几个新型跨学科专业,比如依靠历史学、材料化学和艺术学优势,打造“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依靠历史学、文学、艺术学和新闻传播学打造“口述历史与影像传播”专业,依靠心理学、文学、艺术学和临床医学打造“文艺康复治疗”专业等。通过这些跨学科或交叉学科专业,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盘活现有资源,为人文学科提供全新的发展动能。

(四)无尽的挑战:从网络公开课(MOOC)到互联网思维大学(Minerva)

经典的传媒理论“媒介即讯息”提示我们,要时刻注意媒介变化所带来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如今,通过数字化和移动互联,“全球分享与合作的工具终于交到了个体公民的手中”“一系列新工具如即时通信、移动电话、网络日志和维基百科也强化了群体交流”[15]。虽然恶俗的中文译名《未来是湿的》影响到人们对“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新文化最敏锐的观察者”克莱·舍基这部重要作品的认知,但英文原名Here Comes Everybody(意即大家都来、人人时代)强调新媒介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却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的。

如前所述,依靠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各种远程学习和共享体系得以建立,从各种网络公开课(如MOOCs)到O2O教育模式(如互联网思维大学Minerva),新的学习共同体正在形成。解决了收费问题,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互联网思维大学,野心勃勃地要用O2O模式去颠覆美国常青藤,这对传统大学是个不小的挑战。在国内,新的教育模式对传统高校生态的影响尚未显现出来,但是,若不紧跟新技术,当其巨大威力显现的时候,传统高校就会彻底陷入被动之中。

何去何从?我们认为,积极参与新的变革才是最好的选择。当务之急要做好三件事:其一,积极参与网络公开课、线上线下(O2O)教育活动,解决优质师资不足和本土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其二,鼓励教师积极利用网络公开课资源,改善教学面貌,提升教学品格;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介,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其三,积极回应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参与全球教育竞争。通过开发优质网络公开课程,打造优势品牌,提升学科影响力和学校美誉度。唯有如此,人文学科才能顺应高等教育和课程教学发展的大势。

[1]苗田.人文学科的制度困境[J].学术界,2008(1):134-139.

[2]威廉·詹·贝内特,金锵.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有的地位——关于高等学校人文学科的报告[J].外国教育动态,1991(6):33-37.

[3]奎纳尔·希尔贝克.人文学科的危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27-35.

[4]郑讴.哈佛大学发布人文学科发展系列报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17(3).

[5]葛兆光.人文学科拿什么来自我拯救[J].上海采风,2012(9):96-96.

[6]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5-8.

[7]汉语言文学专业全国大学排名[EB/OL].(2013-04-06)[2014-09-25].http://blog.sina.com.cn/s/blog_ 780a1fb80101dov5.html.

[8]郭俊华.朱夏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EB/OL].(2010-03-06)[2014-09-26].http:// www.dahe.cn/xwzx/sz/t20100306_1757854.htm.

[9]王亚龙.国务院参事汤敏:“慕课”是一场输不起的革命[EB/OL].(2013-12-13)[2014-09-26].http://edu.ce.cn/ zg/201312/13/t20131213_1271894.shtml.

[10]i黑马.互联网思维大学 Minerva:用 O2O模式去颠覆美国常青藤[EB/OL].(2014-07-08)[2014-09-26].http:// news.iheima.com/show-6-143881-1.html.

[11]熊十力.体用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83.

[12]罗家祥.麻省理工学院人文学科的四个特点[J].采风,2007(1):47-48.

[13]刘宗迪,施爱东,吕微,等.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的生活本身”[J].民间文化论坛,2005(6):1-11.

[14]缪迅.大学文科的改革“在路上”[EB/OL].(2014-04-09)[2014-09-25].http://news.hexun.com/2014-04-09/ 163752646.html.

[15]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胡泳,沈满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

(责任编辑 蔡宗模 余志祥)

Dilemma of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Universities ---A Practice and Microscopic Study Based on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in University A

WANG Xiaop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Engineering,Zigong Sichuan 643000,China)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needs cultural consciousness,that is,understanding and concerning of the situation of their own culture,and taking as a positive response.The cultural situation covers micro-level school community culture,and the lo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meso level,but also points to the revival of the nation-state and globalization trends the macro level.To clarify the cultural situation in these three levels,the article attempts to start from the global macro theoretical background,based on recent series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college of humanities in university A,trying to draw a micro-reform blueprint of humanities,just as easy to time shift,changes should carry on.

higher education;cultural consciousness;humanities;globalization of education;O2O education model

G40-055;G649.21

A

1673-8012(2016)04-0122-06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4.019

2015-08-19

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2015-2017)项目“四川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008)

王小平(1974-),男,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文学批评理论、记忆理论与口述史学研究。

王小平.高校人文困境及其文化自觉---基于A校人文学院的实践探索与微观考察[J].重庆高教研究,2016,4(4):122-127.

format:WANG Xiaoping.Dilemma of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universities---a practice and microscopic study based on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in university A[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4):122-127.

猜你喜欢
人文学院人文学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再论郑振铎对泰戈尔的译介
大学求学的遗憾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简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The study on corporate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haring economy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