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岩
新时期社会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索
刘 岩
现阶段,社会性别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出发点与工作重点。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性别教育进行讨论,分析两者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相关性,探讨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性别教育的现状,以探索社会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别教育
[作 者]刘岩,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是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强有力的保证。与普通的科学知识教育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树立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理特征,性别除了生理(自然)属性之外,还有其社会属性,即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指“人们由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判断性别的社会标准,是一整套有关男人该怎样行为和女人该怎样行为的观念和规范”。[1]社会性别教育以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显性与隐性的教育方式影响高校学生的性别认知和性别观念,以使其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过程。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社会性别教育,首先体现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作为社会个体的发展需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在高校环境中,针对不同性别群体进行必要的差异化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正视性别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以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与形成,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性别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社会性别教育通过广泛传播积极、全面、正确的性别文化,促使在高校内形成“男女平等、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性别文化氛围,促使在校大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自身性别特色的同时吸纳异性的优势,发挥个体优势,寻求适合自我的发展途径与模式,从而不断地提高与完善:自我。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大环境中,男女两性群体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需求,例如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习得与标准评价方面,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学习内容、方法及满意度方面,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与效果认同方面,在就业择业期望、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等。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较为薄弱,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困惑较为突出,部分大学生依然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表现出诸如缺乏社会性别知识、对性别平等的理解片面;性观念的错位,大学生受开放性观念的冲击较为严重等现象。[2]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采取的是一种无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即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具体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基本采取的是同质化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因性别的差异而应有的针对性教育。
(一)教育主体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各国政府和其他行动者应该把性别意识纳入所在政策和方案的主流。”我国是最早承诺将性别意识纳入主流决策的49个国家之一。《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也再次明确提出要重视社会性别教育,特别是教育主体的社会性别教育。然而,受传统性别观念意识尤其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社会性别教育在我国高校环境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教育主体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依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性别意识的束缚,把生理性别作为一个主要标准来衡量评价学生的行为,从而使学生在受教育主体的影响之下形成与传统性别观念一致的片面的性别意识,限制了两性的全面发展。
此外,在当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虽然大力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但是多数个体往往对其深层次含义的理解有所偏差,即片面强调“平等”,甚至将“平等”理解为“对等”“平均”,笼统地认为性别平等即是男性女性均可实施同样的行为、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给予在校大学生性别意识以错误引导。除此之外,在校大学生还受到来自家庭、社会、传媒等多方面的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难免会产生自我性别认知的缺失,从而在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性别意识方面受到重重阻碍。
(二)社会性别教育内容与实践的缺失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组成。显性教育是指利用各种直接的手段、公开的场所,有领导、有目的、有组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隐藏教育目的和主题,使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目前,高校在这两个方面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与实践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无法针对不同性别群体的差异化要求做到“因性施教”。同时,受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现代男女大学生基本已经形成既定的性别角色,在规划自身发展时,仍有一定数量的个体更多的是以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的社会期望标准来设计自我,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意识到这种传统性别角色的弊端,但不知如何来扭转这种局面,处于迷茫之中,急需积极、科学的性别理论与实践教育来引导自己走出疑惑。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普遍没有开设性别教育的基础课程及实践课程,性别教育内容与实践也仅仅零散地分布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及课外拓展活动中,缺乏主流学科支撑。因此,专门的社会性别教育教材与教育实践的补充与普及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制度的性别缺失
现阶段,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我国高校社会性别教育环境有所改善,但不够深入。诸多变化目前仍停留在“女性追赶男性以达到与男性对等”的阶段,更深一层次的异质针对性还无法体现出来。此外,当前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网络新媒体环境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极为重要的阵地,随之而来的网络新媒体环境中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受到传统刻板性别意识以及线下社会性别实体教育的缺失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制度中的性别关怀也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阻碍,例如网络资源的和技术的落后、平台制度的不完善使已有的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运用,导致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线上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通过上述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性别教育缺失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性别教育,既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又满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育人的需求,也是在校园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客观要求。针对以上所提出的社会性别教育的缺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社会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主体的社会性别意识,切实做到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决策层面
教育主体是推行性别公平教育最直接的教授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社会性别观念将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教育主体的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
一方面,对教育主体进行科学系统的社会性别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培训,以帮助其树立社会性别意识,以保证平等积极的对待不同性别群体的学生。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教育者社会性别意识,不仅要使其树立正确的意识,最重要的是还要培养他们的主动性。教育者通过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将无性施教和有性施教进行有机结合,在遵循客观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强调平等,切实做到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决策层面,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二)不断完善社会性别教育内容,并将其逐步贯穿于各科教育之中,以求达到全方位的社会性别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社会性别相关教育实践内容,即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增加基于性别的差异化教育和实践内容。通过社会性别教育,使不同的性别个体能够以客观全面的社会性别观念、站在平等的地位处理两性关系。如在就业择业过程中,能抛弃片面守旧观念的束缚,选择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的职业,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使自我人生价值得以最大化地展现;在恋爱婚姻中,摆脱性别刻板印象对个体的束缚,以社会性别意识为核心来对待社会性别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以使两性能够更加和谐地发展。此外,在高校范围内构建和完善社会性别课程体系建设,开设社会性别教育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等系列课程,积极开展社会性别研究。
(三)发挥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合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性别教育环境,推进和谐的校园性别文化建设
可以明确的是,性别不仅仅是一个生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应正确认识到生理遗传因素只决定男女生理性别的不同,而男女性别刻板印象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即家庭、学校、社会给学生的行为以不同的对待和鼓励。[3]因此,高校的社会性别教育需要集家庭、学校及社会三者的合力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可通过搭建基于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互联社会性别教育平台,建立和完善学校与家长的长效沟通机制,不断巩固学校教育的性别平等观念,推动学生性别观的良性发展。
性别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理念的转变和理论的创新,更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实践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性别教育有机结合,因性施教,强化社会性别意识,将社会性别意识渗透高校各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去,以真正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并通过多层面、多种手段支持高校大学生,对其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赋权与增能,激发其内在能量,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增加其群体归属感,从而不断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平衡、稳定的发展。
[1]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闫玉.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探索[J].郑州大学学报,2013(11).
[3]王淑娉.性别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