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炜
谈谈学报期刊的特色办刊与多措并举
张 炜
在当下期刊转制的经营性变革面前,学报如何确立功能定位、如何报道学术成果、如何打造传播能力、如何实现自我生存,始终是学报体制改革中亟待规划引导的重要事项,也是当前大数据时代困扰杂志经营性发展的棘手问题,特别是普通杂志提升空间的潜能问题。相当意义上,学报的发展与创新还面临是否能进入公共服务体系里的独特绩效层面,这也是现行学报体系的创新努力是否已成为学术吸引力的重要环节,而数字化传媒技术正在极大地检验着学报期刊的学术效应。
期刊转制;公共服务;学术效应;集群化发展
[作 者]张炜,文学硕士,副教授,《上海城市管理》杂志社主编。
作为学术高地,我国的学报期刊领域近二十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其专业性、权威性很好地顺应了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的需求,也极大地推进了国家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不过自1992年第一批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出版以来[1],围绕学术杂志“以质取文”与“以文代质”的批评一直不绝于耳,其实质是对计量评价杂志方式的质疑。2012年6月,第一批受国家基金重点、持续性资助的期刊名单出炉[2],这使得期刊的优质资源继续获得改善,在体制机制上获得更多的保障。
然而学报本身发展过程中的财政依托使得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一些非核心期刊的经营与发展由于受制经济,常常举步维艰,有的就只能靠出售版面维持运营。在当下期刊转制的经营性变革面前,学报如何确立功能定位、如何报道学术成果、如何打造传播能力、如何实现自我生存,始终是学报体制改革中亟待规划引导的重要事项,也是当前大数据时代困扰杂志经营性发展的棘手问题,特别是普通杂志提升空间的潜能问题。因此重提学报期刊的编辑思路,并由此探究学报的在新形势下的改革创新路径,一定意义上是规避淘汰的发展前瞻,是转型升级的深度需求。
从广义角度而言,学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另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情况的报刊。这里所谈论的是指学术期刊,指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其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且现在又与职称评定等级挂钩,因此很具有经营的影响力,其中核心期刊的优势也因此特别显著。
(一)探究期刊的学术价值
从现有办刊条件而言,重点高校在办刊方面稿源充足、作者“三高”(高职称、高学历、高职位),这使得其影响因子大大增值,其对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作用绝不可低估。纵观我国的学报期刊,综合性的占绝大多数,这其实也与最近些年我国高校转划并轨的策略有关,这使得杂志的专业定位变得非常模糊。比如某核心期刊有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电影、管理等相关栏目,每位读者的专业所长决定了阅读该学报感兴趣的版面可能四分之一还不到,造成了事实上的编辑效能低下,性价比也同样低下。那么这些学报的学术评价站在世界角度如何看待呢?据2005—2014年《中国期刊海外发行报告》,就哲社类杂志而言,发行前10名的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民族研究、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中国哲学史、西域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哲学(B5)。[3]这些刊物的共同特征,就是研究范畴非常集中,研究领域非常专业,体现了我国学术期刊在全球化时代的应有自身价值。
(二)注重期刊的读者培育
我国期刊的海外发行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说服我们如何办学报期刊的问题,告诉我们“小而精”可能就是学报的真正发展之路,因为唯有“小而精”,学报才能真正维护其专业上的权威性,也能成为学报服务于少数专业学者需求的特殊学术需求,才能真正符合学报本身的发展规律,才能形成学报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目前市场化的前景下,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读者群的建设尤其重要,这是期刊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基础,也是学报单纯从“寻求上级支持”到“并寻求读者支持”的双渠道支持。在目前期刊发展关注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下,学报本身的发展可以进行内容融合、管理融合、编务融合的专业化发展路径,将高校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化开发利用,可以通过机构的转型,努力使杂志对读者而言真正的“对胃口”,输送专业化的权威信息。这样的编辑思路,相信在相当层面上会改变学报在大多情况成为“鸡肋”的状况,提高学报的办刊影响力。
(三)关注学报的学术伦理
由于功利性因素,学报在谋求学术深度的同时不得不接受市场化下的功利性要求,这使得我国的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领域经常被批评量多质少,评价不高。此外,我国的评价体制同时也是注重数量远重于论文质量,形成学报发展过程中的畸形扩张局面。在数据库时代,学报还时常牵制于各种影响因子、下载率等[4],而这些在很大层面上具有偶然性特征。因此如何构建学报的优质发展空间,拓展具有行业专业特征的学报发展空间,的确是学报期刊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机遇与挑战,唯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学报本身的特色发展空间,保持其庄严纯净的学术伦理面相,培育具有持久性的办刊学术实力。
近期全国首批20家期刊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的出笼就是印证现代数码技术对传统媒介的转型发展的强势推进作用,也说明学报期刊的发展如果在传播方式上被动顺应,其生存将面临更多绩效方面的难题。近日上海有家知名晚报休刊了,某种意义上就是新媒体时代“树新”与“破旧”的一场角斗,意味着“谁争取了新技术的主动权,谁就是当下的胜利者”。因此数字化时代,学报的发展与创新还面临是否能进入公共服务体系里的独特绩效层面[5],这也是现行学报体系的创新努力是否已成为学术吸引力的重要环节。相当意义上,数字化传媒技术正在极大地检验着学报期刊的学术效应。
(一)引导学报的传媒布局
现代传媒以前所未有的技术魅力打造了一个比特世界,网络技术营造的多元移动阅读平台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习惯,也改变了人类通常的行动模式,阅读不再是书房的独享,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这样的多终端多形式的传播服务,使得学报在关注其学术内涵的同时,必须进行数字化运营方面的改造,努力使学术数据库通过新传媒的外延空间提升学报期刊本身的资源优势,使得与俗世信息资源的比拼中占领一定范畴的学术高地,并引导碎片化时代的学术阅读。由于传媒技术传播方式的特殊性,学报在进入数据库全文发布的同时,其精粹内容还可以重新编辑加工成知识片段、趣味文摘,通过微博、微信等短平快的数码技术加以转发,让学报放下“闺房密友”的小众圈子,融入时代信息流中,让相关行业人员在甄别性阅读中随时随地地为自身职业行为提供添油增能的知识平台。
(二)培育学报的经营机制
学报期刊也面临企业化运营的时代转型命题,这就要求学报的管理者在发展学报的同时不能简单祈求不断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而需要与此同时注意向经营性的品牌时尚期刊学习,也要树立“赢利”的念头,注意随时与时俱进。当今办学术性期刊有许多一直处于保本的状态,有的甚至亏本也要维持杂志的运营,这其中刊号的争取来之不易也是重要因素。学报期刊的这种疲软跟当下体制上的真正竞争力的缺失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也跟期刊的组织监管进入与退出缺乏全面的评估机构有关,这还导致当今学报期刊的学术争鸣变得异常匮乏,许多学术性文章基本是自说自话、顾影自怜、唯命是从的状态。据统计,我国学术文章的世界影响力只占5%,但每年产出的篇数竟有95%被国际学界认为是毫无价值。就像一个社会不是简单靠精英就可以支撑的一样,学报也不是依靠核心期刊就能成为我国的学术擎天柱,因此不起浪花的平庸所造成的我国当下学报业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我们在启用市场化经营模式时推进强势的转型升级的主动权,以形成立体化的学术交互战略。
(三)增强学报的编辑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学报的编辑在专业化程度上同真正的编辑要求有很大的距离,编辑自己写不了相关学术文章的也大有人在。这种现象的产生跟学报在我国出版业的整体地位较低有很重要的关系[6],这自然会影响学报的升级转型发展,也在办刊理念的创新上经常是少数人的纸上谈兵。杂志文章编辑的好坏因此经常是依赖作者来稿的好坏,刊物质量的提升经常是同学校教研水准的提升处于两条不同速率的规程上。这样的局面的确亟待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必须得到重点更正的期刊发展思路,的确需要学报编辑具有自觉提升业务能力的角色素养。
邹韬奋在民国时编辑《读书与出版》杂志时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杂志文章的定稿,并在杂志上写了大量的介绍进步思想的文章,还细微地关注读者的阅读感受及各种阅读困惑,营造了一个出版家的宏大精神空间。这样的时代现今似乎渐行渐远,大数据时代已经在淹没许多务必坚守的业态规律,也或者正在回归。我国学报期刊由于近些年高学历的人才开始引入学报并承担专业编辑的工作重任,编辑的职业化程度大大增强,因此可以相信,未来的学报业将在渠道全面整合与特色优化突出过程中真正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并在国际上真正得以展现我国学报业学术资源的波澜壮阔。
[1]林丽芳.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之反思与重构[J].东南传播,2015(1).
[2]罗重谱.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经管类学术期刊比较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3(2).
[3]施勇勤,高慧芳,王飞扬.数字中文期刊的海外付费阅读偏好分析——以龙源期刊2005~2014年TOP100海外排行榜为例[J].出版参考,2015(5).
[4]沈丹,张福颖.试论期刊评价中读者的缺位[J].评价与管理,2014(12).
[5]易图强.出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新释[J].中国出版,2010(6).
[6]陈蓓,钱尔凡.地方普通高校学报的公平竞争环境与科研政策导向探析[J].学报编辑论丛,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