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两会财政四题
●叶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年年“两会”的内容都是丰富多彩,今年也不例外。有媒体把“两会”热点归纳为13个,其中,有赤字率、税费、政府债务,我觉得应该加上预算报告反对票的问题。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去年年底以来,关于赤字率的讨论持续已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结合此前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3%的赤字率红线、60%的负债率红线是否可以反思调整”的表态,市场将其解读为2016年财政赤字率可能达到3%,规模超过2万亿。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甚至撰文称,可将中国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这种判断过于乐观。
因此,政府工作报告最终将赤字率定为3%,符合市场预期。中央财政赤字和地方财政赤字分别比2015年各增加了2800亿元,赤字率提高0.7分百分点。不计入财政赤字而列入政府型基金预算的专项债规模,较2015年增加3000亿元。此外,去年下半年推出的专项建设基金,今年规模也将增加,从去年的8000亿元增加到1万亿元以上。
为什么要提高赤字率?适当提高赤字率,支撑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同时着力进行结构性改革。3%与中央的速度降低但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计划相符。今年增加0.6%的赤字率,首先要保证重点支出,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增长,甚至要压减,让更多的支出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和重点民生。因此,大都会转化为消费与投资。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较低的,按法定程序适当增加债务限额。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各地债务负担不均衡。有的地方债务过高确实对经济的下行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总的政府债务率并不是很高,占GDP比重大约40%,中央财政还有继续发债的余地。要控制不规范的问题,如果债务都是显性,都纳入预算法的规定进行管理,而不是变相发债,就不会给经济造成大的伤害。
之所以对各级债务有了一个从容不迫的认知,是由于“公私合作”平台。从地方政府债务来说,由于引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也可以降低政府债务率。PPP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
首先,加快了改善民生的步伐。目前各省推出的PPP项目总投资达到8万亿左右。PPP模式的覆盖面几乎无所不包,比如,2015年起银川在公共领域推广应用PPP模式:公共交通领域、市政公用设施领域(市政道路给排水、地下综合管廊、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和社会事业设施领域(非义务教育、非基本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体育文化产业等)。这些项目交给社会后,政府只要平均每年出1/5、1/10的钱,就可以做大量的民生事业。公用事业需求的稳定性带来了盈利的稳定性。
其次,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做大民营企业,转换政府职能。以市场决定性作用取代1994年提出的市场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如果市场能做到的,政府就尽量不要去做。
第三,有利于化解地方债务。地方政府推广PPP模式,可以进一步规避原来平台发债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四,有利于解决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解决政府部门长期存在的由于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所产生的腐败问题。如今在城市建设时期,一些人腐败的方式就是趁机“发建设财”。于是,出现了自己审批、自己建设、自己维修、自己评价的“四自”现象,其结果是“桥歪歪”、“路塌塌”等情况时有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年年在谈税费减负与改革,税费问题年年存在,因此,称之为“税费怪圈”。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计划在今年给纳税人个人和企业减负5000亿元,主要通过营业税改增值税、逐步压减行政事业性收费来实现。
与农业税一样,营业税也是“寿终正寝”。营业税是一个按照每个企业的流转额、交易额征收的税,妨碍了企业优化经营模式。所以,要打通这个抵扣链条,使它真正成为增值税,在每个环节对增值部分进行征税。
“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经济学者和小微企业纷纷为其叫好。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6年2月发布的《小微企业税收制度研究报告》显示,在线上线下开展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为中国GDP贡献度整体达到30%,并且提供了2.37亿个就业岗位。不过,生产经营步履维艰,其中税收负担较重是拖累小微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2014年法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税额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3.9%和6.7%,明显高于上市公司相应指标。纳税额占法人小微企业利润比重高达35.8%,超过上市公司。
以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为标志,中国近年来难度最大、最复杂的税制改革正式启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这项改革将为企业带来显著利好。
根据新出台的方案,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4个行业将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适用11%的税率,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这些新增试点行业,涉及纳税人近1000万户,是前期“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总户数的近1.7倍;年营业税规模约1.9万亿元,占原营业税总收入的比例约80%。
之所以把“营改增”称为“硬骨头”之一,一是如何切实保障地方利益。总的考虑是在维持目前中央和地方总的财力分配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安排过渡性的收入划分办法,以解决地方收入减少的问题。二是时间紧、任务重。在不到2个月时间里如何确保如期实现目标,将是一大难题。财税部门抓紧准备相关配套操作办法,实现国税、地税部门早日对接,建立联席工作制度,及时办理纳税人档案交接手续。
2012年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预算报告以赞成2291票,反对438票,弃权131票,未按表决器12票,创下了未投赞成票比例20.2%的历史新高,并首次超过最高法院报告429张反对票和最高检察院报告393张反对票,成为本次人代会获得反对票最高的报告。
如此之高的不赞成比例,足以反映全国人大代表对当今预算的不满程度。一个分配财政资金的报告,获得最高的反对票,也是难以理解的。
有记者曾经就此问题采访过我,我的解释是各级财政部门对代表建议不够重视的必然结果。后来有机会遇到财政部的大小官员,我建议他们要高度重视代表委员的建议,部长司长到各省市区出差,不妨请提过建议的代表委员一起开个座谈会。后来还真的采纳了我的这个建议,我自己就参加过这样的座谈会。因此,2013、2014年反对票最高的局面有所改变。
此外,不读预算报告、预算报告难懂、预算审议频遭冷场也是原因。尽管2003年和2004年的预算报告还没有图表,通篇只是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但代表们由于在全体会上跟着财政部部长看了一遍报告,大家至少会对报告内容有印象,因此,在那两年的预算审议中,代表们还是能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从2005年开始,人大会议就取消了财政部部长读报告的环节。就此,我几乎每年都会向人大建议,恢复在全体会议上读预算报告的程序,而不读的理由居然是可以节省半天的时间。
2015年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预算报告又成为本次大会获得反对票最多的报告:304张反对票、87张弃权票。尽管2014年修订了《预算法》,2015年的预算报告在框架上有所改进,财政部在对代表审议预算报告的服务亦有所改善。全国人大代表、高铁专家王梦恕向媒体表示,自己投了反对票,原因是“报告有些脱离实际,所以自己投了反对票。财政部应深入一线调研。”上海财大朱为群教授建议,今后最好由财政部部长做口头预算报告,还应该在做完报告后接受代表们的质询,对代表们的问题作出解释,和代表们形成互动交流,而这种交流本身也有利于财政部开展自己的工作。他说到了根子上了。
2016年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预算报告以299张反对票第三次蝉联“反对票王”,充分表明人大代表们对这份报告的不满意。当然,这也是对财政工作的不满意,希望能引起高度的重视。一是要做好财政工作,二是要讲好财政工作,三是要读好财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