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强国战略引导下的国际化出版人才培养
——跨界、创新、融合之路

2016-03-27 23:57于秀梅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出版业强国跨界

于秀梅 田 雪

出版强国战略引导下的国际化出版人才培养
——跨界、创新、融合之路

于秀梅 田 雪

在明确出版强国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探讨我国国际化出版人才在出版强国战略引导下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打造我国自己的世界知名品牌图书、提升跨国经营水平、实行海外并购、传播中国文化、培育世界知名的出版企业提供理论支持。采用综合—分析方法,以跨界、创新、融合来定义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路径。提出在出版强国战略引导下,培养跨界的国际化出版人才是目标,创新国际化出版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是关键,融合是未来出版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国际出版业激烈的竞争中,谁拥有一流的国际化出版人才队伍,谁就拥有一流的产品,因此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国际化出版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出版业的繁荣服务。

出版强国;国际化出版人才;跨界;创新培养模式;融合

[作 者]于秀梅、田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2016年8月24日在参观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改革创新、多出精品力作,加快实现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那么什么是出版强国?出版强国是一个国际化的概念,是国与国比较的结果;出版强国是一个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1];出版强国是文化产品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统一。从资源层面来说,出版强国就是出版基础、出版行业规模、出版创新、出版效益、出版吸引力、出版影响力、出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综合体现[2]。我国已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可中国出版的影响力,诸如2009年成功举办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担任主宾国等,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打造出版强国还要靠一流的国际化出版人才。

国际化是中国出版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而要想打造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出版企业和品牌图书、提升跨国经营水平、实行海外并购,就需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健全,传统培养方式及流动机制无法满足出版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一支能实现上述目标的国际化出版人才队伍。

一、对出版强国战略引导下的国际出版人才培养,跨界才是硬道理

在这个跨界的时代,运动员跨界娱乐圈、演员跨界做导演等现象屡见不鲜,让我们明白在一个行业做得好的人同样也具备其他技能。在当今社会只有一技之长是很难有长足的发展,因为社会竞争激烈,要想比别人更好地完成一件事,需要同时具备其他多种技能。在国际出版贸易中,出版知识和外语知识兼备的人才,其工作业绩会比只具备其中一项知识的工作人员高很多。作为一个选题编辑,更要具备多种能力,从最初的选题策划,到图书出版,再到图书营销都需要做好;既要同作者打交道,也要同读者打交道,而在现今多渠道营销的时代,还要和自媒体经营者打交道,如“大V”、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创始人、网店店主等。

(一)国际化出版人才的定义

什么是国际化出版人才?国际化出版人才首先必须要有出版的专业背景,其次要具备使用外语沟通的技能,再次要具有开展国际出版业务的相关技能。换句话说,国际化出版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懂得出版知识,又能熟练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对国际经济贸易有所了解且懂得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营企业管理和相关法律知识。

国际化出版人才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的出版人才,还有国外的出版人才,要努力使本土人才国际化和国际人才本土化[3]。在国际图书贸易中要大胆地使用当地的出版人才为“我”所用,以减少选题策划成本,但是对其进行有效的培训是前提。

(二)跨界是对国际化出版人才的要求

国际化出版人才跨界是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是发展的难点。出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传统出版人才的支持,但是为了顺应国际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传统人才还需通过跨界,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如国际合作出版、版权代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经营思维相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引进出版的《宝宝物理学》一套书,共6本,在短短半年里售出11万套,除本书独具特色外,互联网营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该套书编辑选择拥有大批妈妈粉丝的育儿公众号推销童书,这样童书较易于被目标读者接受,且购买几率高;同时,还将该套书的其他国家语言的版权买断,这样一来就成为该套书在全球范围内的版权代理人,获得了更多的商机。此外,有的编辑为了营销图书还办起自媒体,拥有自己的公众号、读者群,通过书来聚集国内外读者,然后基于读者再推新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国际化出版人才跨界才是硬道理,是现阶段出版业发展的要求。国际化出版人才只有具备多方面的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出版工作。

二、对出版强国战略引导下的国际化出版人才培养,创新才是关键

在明确了国际化出版人才的培养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跨界人才的培养后,下面我们就国际化出版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每个出版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不同,需要的出版人才也不同。如果只是版权引进或输出,那么需要培养既懂得出版知识又懂得国际贸易的国际化出版人才;如果是进一步的国际合作出版,那么需要培养除具备上述能力外还具有国际出版和相关法律知识及国际市场营销的国际化出版人才;如果是想实行海外并购,那么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资本运营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国际化出版人才……不管现阶段各个出版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如何,终极目标一定是想将自己打造为世界知名品牌图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对跨界人才的培养是第一步。

(一)要创新国际化出版人才的引进机制

现阶段,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出版人才由于专业上的限制,在某一方面精通,对其他领域可能不太熟悉,那么就需要先引进一批能辅助国际出版业务的人才。这些人才并不一定是出版专业的,可能是国际贸易等其他专业的。我们要根据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最佳的人选,把引人和借智结合起来,通过团队合作,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所长,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在我国出版业大发展的时期,还特别需要引进一批既懂管理、懂出版、懂经营的通才,这类人才上手快。但是这种有经验的高层次人才毕竟有限,不容易被引进,且引进成本高,所以也不能忽视对新人的培养。

(二)要创新国际化出版人才的培养机制

通过各种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一批国际化的编辑,培养一批精通国际传播规则和实务的人才,培养一批懂内容、懂传播、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4]。

从前端控制来说,要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定制版的国际化出版人才。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及时调整高等教育的使命,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际化出版人才。学校和出版企业共同培养国际化出版人才。高校通过与出版企业常规性的沟通了解现在需要的国际化出版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然后据此革新专业和课程、提高师资力量;出版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这样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能增强学生的专业功底,还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出版全过程,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从中端控制来说,出版企业可以实施管培生计划,这在很多跨国企业已经很成熟,出版企业可以借鉴他们的优秀经验。美国吉列公司有一个“国际毕业生培训计划”培养全球化媒介人才,即每年从各国最著名的大学中挑选优秀毕业生,然后对这些毕业生进行18个月的培训,最后筛选出一批培训后的合格生入职。[5]从终端控制来说,要对已入职的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在职培训的内容要根据出版社的需求确定,因人而异。从适应出版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国际化出版人才进行培养,查缺补漏。在职培训要具有系统性、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纵观国际知名企业,无不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很重视。

(三)要创新国际化出版人才的使用机制

培养国际化出版人才,最终的落脚点在使用。美国著名企业家Lee Iacoca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重视精神层面的激励,为人才发展提供平台。[5]出版社的人才层次比较高,都希望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出版社应该为人才提供展现才能的平台和机会,为各类人才设计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对出版强国战略引导下的国际化出版人才培养,融合才有出路

培养跨界的国际化出版人才是目标,创新国际化出版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是关键,那么融合就是未来出版行业发展的趋势。相比跨界和创新,融合之路更为艰难,因为融合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利益主体。现在出版界融合的趋势已显现,地域化的出版集团已经出现,强强联合趋势明显;出版集团跨行业经营广泛,涉及多个行业。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融合,通过与各个行业、各个国家出版社的合作为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的体验。例如,现阶段的读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于图书的阅读体验了,还需要各方面的体验。读者的这些多样需求仅仅靠出版社自身有时很难满足,需要同不同的行业进行合作才能实现。例如,对于一套书可以配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音频视频资料、微课,更有甚者,配其他行业提供的服务。不管融合的方式如何,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的体验。那么基于此,对国际化出版人才的培养应考虑到如上提出的各个方面。例如,如何跨地域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如何设计与图书配套的衍生产品,如何让纸媒更好地数字化、更易于为读者所接受,等等。

四、结语

现阶段, 我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走出去”道路也越来越宽广。通过参加国际书展担当主宾国、开展图书进出口贸易、中外合作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出版企业跨国兼并、国际发行网络建设等多种形式,加快推动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目前我国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图书贸易,包括图书、报刊销售和开展馆藏配业务等;在多个国家建立了中国出版企业。以上这些是我国出版业取得的巨大成绩,令人欣慰;但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因为我们现在只是一个出版大国,还不是一个出版强国。中国出版业正处于由出版大国走向出版强国的进程中,急需国际化出版人才[6]。因此,有效培养国际化出版人才是未来中国出版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是重中之重。在国际出版业激烈的竞争中,谁拥有一流的国际化出版人才队伍,谁就拥有一流的产品,因此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国际化出版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出版业的繁荣服务。

[1]周炳然.关于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几点认识[J].中国报业,2012(18):166-168.

[2]杨庆国.出版强国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方法[J].中国出版,2010(24):3-8.

[3]张志成.本土人才国际化与国际人才本土化:谈出版走出去与出版人才培养[J].中国出版,2013(4):25-27.

[4]刘晓凯.深入探索新闻出版发展规律 努力实现新闻出版强国目标[J].中国编辑,2010(2):147-149.

[5]马玉洁.我国出版业人才培养与管理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6]闫松.外文出版社社长:中国非常缺少出版国际化交流人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2-22.

猜你喜欢
出版业强国跨界
跨界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跨界设计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