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丽,曾 蓉,丁 莉,刘 舸,李 俊
(重庆理工大学 期刊社,重庆 400054)
【编辑与出版】
关于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现状的一些思考
杨黎丽,曾 蓉,丁 莉,刘 舸,李 俊
(重庆理工大学 期刊社,重庆 400054)
分析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对期刊影响力指标、办刊国际化因素、国际合作出版等问题进行探讨,为提高国内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供思路借鉴。
英文期刊;影响力评估;期刊国际化;国际合作出版
随着中国科研实力的稳步上升,目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论文产出国,中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我国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双双进入世界排名第3位,位列美国、英国之后。18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8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6年排在世界第2位[1]。数量众多的高质量论文被SCI、E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同论文数量和质量不相匹配的,是我国学术期刊数量和影响力整体水平的相对落后,特别是英文期刊在数量、等级方面与其在国际学术期刊届的整体影响力不相匹配。因此,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英文期刊是大势所趋。
按照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版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发布的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名录,目前中国约有超过300种英文科技期刊[2]。由于国内刊号的严格管制,目前新创刊的期刊大多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更改国内原有期刊的名称创办新的英文刊。采用这种方式创办的英文期刊既有国际刊号,也有国内刊号,可在国内公开发行;另一种是和国外出版商合作创办新刊。采用这种方式创办的英文刊只有国际刊号,没有国内刊号,在中国国内不能公开发行。考虑到与国际知名出版公司合作,可以借助其强大的出版实力和良好的宣传平台,由其负责期刊的国际推介,对期刊影响力提升十分有帮助,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英文期刊选择这种合作方式。
中国学术市场的良好潜力使得大型国外出版商近年来纷纷看好中国市场,向中国的英文学术期刊伸出橄榄枝。事实证明,国内的英文学术期刊与外国出版商合作意愿强烈。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施普林格出版公司、爱思唯尔出版社、威利出版社等国际知名出版社成为国内新创办英文期刊的首选合作对象[3-4]。
中国现有科技期刊超过5 000种,英文期刊所占比例不足10%,被SCI收录的期刊所占比例不足4%。总体来说,虽然国内有《细胞研究》这种具有高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刊,但英文科技期刊在整体数量和影响力方面与国际科技大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使我国的科技期刊更多地走向世界,推动国内学术研究的发展,已成为期刊人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由于EI、SCI等数据库具有学科全面、学术影响大、覆盖的国家广泛等特点,被其检索的期刊和论文也常被称为国际主流期刊。期刊是否被EI、SCI收录也成为检验国内期刊办刊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例如, 2015年SCI收录173种中国期刊,2016年SCI收录182种中国期刊。但是这些国内期刊大部分位于Q3,Q4区,影响力在SCI期刊中较弱,仅有少数期刊处于Q1区。同时,这些期刊并不全部都是英文期刊,还包含部分以中文语言形式被SCI收录的国内科技期刊。由于国内的优秀论文在发表时大都优先考虑国外的学术期刊,对国内英文期刊的稿源冲击很大。对于谋求影响力提升和自身发展的国内英文期刊而言,高质量稿源是其生存和赖以发展的根本。大量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流失,不仅直接影响其发展,也不利中国期刊届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而国内科研体系对EI、SCI收录的严重依赖,也导致越来越多的稿件转投国外,长此以往,陷入优秀稿件外流的恶性循环怪圈[5]。
学术评估是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功能。目前,绝大多数国际一流的科技期刊在欧美国家创办,中国最好的原创论文也会优先考虑投向这些期刊,而文章是否录用发表则完全掌握在对方手中。从某种程度来讲,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吸引最优秀的论文,进而获得在国际科技期刊界的话语权。自20世纪80年代末SCI论文被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以来,论文日益成为评判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尺,备受推崇。不可否认,SCI作为与国际评价体制接轨的量化标准有着积极作用,但学术评估的最根本目的是评估对科学发展的实质影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只有建立更为公正、全面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优秀稿件外投的情况。科技部近年来对于改进科研评价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相信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当前盲目推崇SCI的现象将会得到改观。
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依赖于期刊的国际化水平。期刊国际化既包括期刊编委、审稿团队、稿件来源的国际化,也包括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国际化。
国际化的科技期刊通常要求期刊编委具有世界地域分布的多样性,以保证与世界范围内的最新科研成果接轨。国际期刊编委通常为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深学者,借助他们的期刊经验和学术影响力,帮助期刊的组稿、审稿、宣传等方面做到国际化。同时,期刊编委会将决定期刊的发展方向和把握学术水平。目前,国内新创办的英文期刊大多面临海外稿件不足的困境,这种情况下,期刊的国际编委通常是海外稿件的重要组织者,也是高质量海外稿件的产出关键,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际稿源。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英文科技期刊除了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能够对组织的稿件进行处理外,还要求编辑部人员具有与所从事期刊领域相关的专业学术研究背景。例如,以中国自主创办的生命科学期刊《细胞研究》为例,其采用的专职编辑制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借鉴世界顶级期刊《自然》《科学》等杂志的方法,《细胞研究》由专职编辑承担科研成果专业把关工作。这些专职编辑通常都是某个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既能优质、高效地处理稿件,也避免了学术利益冲突。《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博士认为:专职编辑必须符合3个条件:(1)能准确把握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2)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3)能与科学家、作者和审稿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一流的学术期刊需要一流的专职编辑团队。李党生博士认为,未来专职期刊编辑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细胞研究》的成功经验,使国内越来越多的英文科技期刊受到鼓舞和借鉴。
随着近年来英文科技期刊的创办热潮,越来越多的新期刊选择与国际知名的期刊出版商合作,借助其成熟完善的出版平台,为期刊的海外宣传推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英文科技期刊的生产过程中,出版商可以为编辑部提供国际主流的包括内容生产、代理发行等方面的服务。同时,这些知名出版社的数据库作为国际科研领域的重要论文资源,可以增大论文被搜索、引用和成果转化的几率,对于期刊提高自身影响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国际合作出版方式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提供了一条途径[6-13],但从长远来看,不应成为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的主要和唯一途径。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的影响力,获得话语权,因此在同海外出版社的合作中构建有影响力的中国的国际化出版平台才是根本目的。
相比国外出版集团,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办刊主体分散,多为高校或科研院所创办,目前仍然呈现各自为战的现状,整体分散而薄弱的英文科技期刊现状不利于中国科技期刊做大做强。以爱思唯尔、斯普林格和威利全球三大知名学术出版商为例,它们都采用集团化运作。欧美期刊出版经过100多年的集团化进程之后,80%的期刊控制在不超过20家的传媒集团手中。相比之下,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整合与重组更是必由之路。
我国目前仅有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极少数出版社拥有数十种英文科技期刊,具有集团化经营条件。对于如何打造中国本土的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出版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例如,旗下Frontiers系列期刊中有不少采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办刊、各负其责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了高校的学科优势,还可节约高校在出版发行方面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能使期刊集合学科、编辑、出版、发行等多方优势,强强联手、协同创新,更具发展潜力,为中国的英文科技期刊走向世界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在稿源质量和影响力方面相比之前都有了长足的提升,也涌现了《细胞研究》《纳米研究》等一批国际一流的英文期刊。但从整体来看,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在国际影响力和出版发行渠道等方面都与国外有不小的差距。为提升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国际核心竞争能力,中国科协自2012年起开始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实施政策助力。目前,入选期刊在影响力方面均有提升,引领示范效果显著。国家在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将对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加快国际化进程和提升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
[1]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EB/OL].[2016-10-12].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0/358134.shtm.
[2]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引证报告[R].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
[3] 周兆康.中国科技期刊与国际出版社的合作情况和初步分析[J].2007,18(1):38-42.
[4] 郭玉,马峥.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的中国SCI期刊出版状况分析[J].编辑学报,2011(6):555-557.
[5] 陈银洲.英文版科技期刊办刊环境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5):593-595.
[6] 张嵘,李晶,朱丽萍.高校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的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94-296.
[7] 杨京晶.国外科技期刊办刊模式研究[C]//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文集.杭州:中国科协,2007.
[8] 徐菡,徐毅,白蕴如,等.对中、英文科技期刊的评价应区别对待[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3):408-412.
[9] 谢桂英.新时期科技期刊办刊模式改革探讨[J].逻辑学研究,2005,25(1):232-234.
[10]郭焕芳,王俊丽,陈静,等.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之路探讨——以《中国化学快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8):892-896.
[11]冯晓明.SCI高被引论文分析及相关思考[EB/OL].[2016-10-20].http://hii.cnki.net/refreport2015/dhfbcg01.html.
[12]杨海平,焦灵芝.国外学术期刊数据出版商的运作模式研究[J].出版科学,2012,20(2):90-93.
[13]冯韬.国际合作出版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和未来[J].出版广角,2015(9):56-57.
(责任编辑张佑法)
杨黎丽(1982—),女,硕士,研究方向:编辑学。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12.054
杨黎丽,曾蓉,丁莉,等.关于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现状的一些思考[J].重庆与世界,2016(12):167-169.
G232
A
1007-7111(2016)12-01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