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的政治治理

2016-03-27 19:18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民群众政府

王 蒙

(南京工程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南京 211167)



【博士论坛】

网上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的政治治理

王 蒙

(南京工程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南京 211167)

群众路线长期以来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发扬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今天,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与网络政治的崛起使得走网上群众路线成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在互联网这一新场域继续践行群众路线,倾听网民呼声,集中网民智慧,回应网民关切,积极与网民互动,建构良性的政治治理。

群众路线;互联网;中国;政治治理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也是党的执政生命线。在新时期,重温群众路线的理论价值并将其与时代发展进行“嫁接”,在互联网政治的背景下,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无疑是必要和重要的。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这给我们新时期的网络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网上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群众路线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与群众观,植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群众工作,历久而弥新。革命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之后又在建设时期的各个阶段得到了继承和弘扬。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先进分子的引导作用,为人民服务并对人民负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政治选举、公共决策、社会管理、民主监督等过程中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实现中国人民的福祉。群众路线不同于西方的以自下而上的大众选举为主要路径的民主模式,它具有上下结合、情感体验、协商决策、注重实质正义等特点。

群众路线长期以来受到我们国家和执政党的高度重视,如今又被新一届的中央所重新强调。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我们也看到,今日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与网络政治的崛起成为一道突出的政治景观,网络成为新兴的政治场域,这使得走网上群众路线也必然成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上群众路线也就意味着: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媒体新场域,满足群众日益增长和日趋多元的需要;充分发挥网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力,积极吸纳建言献策,同时尊重群众的舆论监督权及其在网络上的合理自组织;政府公务员也来自于群众,其利益具有根本一致性,政务工作的效果也有赖于对群众所思所想的体验与判断,需要在感情上和群众打成一片,在具体事务与政策上和群众利益保持一致,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走网上群众路线属于新时期各级政府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先进实践,其潜力的发挥空间亦相当大。

二、网上群众的概况及其作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在网络媒体发达的大众媒介时代,公众的话语权实现了空前的普及。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测算,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最具影响力的10家网站上,网民每天发表的论坛帖文和新闻评论达300多万条;微博每天发布和转发的信息超过1.5亿条[1]。

网络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赋权”,它的特殊机制——新话语、新集群、自由化、平等化、公开性、迅即性——能够带来普通公民发言的自由与便利,海量信息的共享以及多方即时的互动,也有利于发挥网民的集群优势和“广场效应”(比如群体围观和集中批判)。拥有“云智慧”的知识优势、“代表人民”的规模优势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快闪”优势的网民们,实时更新着对社会事件的评论,释放着民意诉求,也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其在官方媒体(如官网、官微、官方论坛等)和商业媒体上积极地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意愿表达,也获得了政府的关注与回应。

网上群众的诉求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民生诉求。近几年来,人民网每年都会在“两会”期间举行“十大热点问题调查”,排名前10位的热点问题往往是“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社会管理”“教育公平”“三农问题”“反腐倡廉”“物价问题”“食品安全”“房价调控”。这说明解决好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和协调好各群体的利益矛盾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首要内容,也需要在网上对建设性意见及时吸纳,对困难群众及时联系帮助。二是民主诉求。网民在具体利益层面之外,也非常关注反腐问题、干群冲突、行政公开等问题,这部分言论往往相当激烈。比如曝光官员的违法违规失德行为,对各级政府的作为(财政收支、人事任免、立法与社会政策、行政流程、司法判决等方面)进行评判和监督。以上所有的诉求,既有大量针对政府的意见建议,也有诸多人民内部矛盾的外显;既有正式的建言献策,又有非正式的情绪发泄。不可否认的是,“网民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压力集团’”,“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2]10-16。

三、走网上群众路线

随着网民群体的崛起与网络舆论的勃兴,党和政府也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积极回应与亲民宣示,也正在将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移植到互联网新场域。网络的平等性与便利性实现了对权力等级制的部分消解,方便了群众办事,拉近了官民感情,集中了众人智慧。各级党政机关纷纷通过电子政务、官微沟通、论坛回帖、官民网聊等形式,到网民群众中去,打造了政社沟通和合作治理的新途径。

1.透明高效的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是前提

将政务办事窗口移至网上,公布所需资格、材料和业务流程,多部门并联作业,限定经办时间,跟踪办理进度。公开而便捷的电子政务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四大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在网上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群众少跑路、办成事。同时在官方平台公开政府工作信息(含财政、人事等),开设检举揭发专区,接受网民的评议、监督与举报。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政府网站已增至5.79万个,全国70个国内大中城市政务APP总数316个,2015年一年新浪政务微博发博量2.5亿条[3]。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以及在各大新闻网站联合开设的“监督专区”也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广泛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群众的日常需求,减少民怨,增强信任感。

2.网上积极的政社互动是重点

或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宣传,或回应疑问,或合作解决。

一是通过主动报道和宣传,加强在网上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积极疏导群众情绪。正如官媒所言:“要敢于触碰热点,不回避矛盾,主动发出权威声音,做到敢说话、早说话,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引导人们摒弃偏激言论和非理性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近年来人民网、新华网等的评论文章越来越“给力”,以权威声音给群众以“主心骨”,更加客观理性,更加主动地自我批评与监督,赢得诸多点赞。还有许多地方政府设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滚动发布本地区、本单位的政务信息,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积极进行话语吸纳,通过“E政广场”“网上两会”等渠道吸纳群众话语,形成一种类似于“电子议院”的网络空间,使干群关系更加紧密。比如,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到了各地党政机关的积极回应,已有数十位省委书记、省长和百位地市级一把手对网友留言做出公开答复。一些地方政府也按照“统一受理、归口办理、分级负责、及时回复”的原则,施行积极的网民意见统计、反馈与考评机制,赢得了群众的赞许。同时,积极回应并跟进舆论,“网络曝光—网友热评—官媒跟进—政府处理”也已成为各级政府处理公共问题和社会事件的常见途径。

三是政府还主动吸收网上评议。北京市政府网站推出“群众评价60个政府工作部门”活动,上海市也开通了群众网上评议政府工作绩效信息系统。网上评议把政府机关的作风建设和具体行为置于阳光之下,把对政府机关作风的评判权交给群众,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使参评单位倾听群众呼声,广纳群众意见,促使各级各部门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服务发展。

四是从网上走向网下,政社联动,解决问题,消弭矛盾。比如,重庆市近年开发了“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用网络连接区县、镇街和村(社区)三级服务中心,形成了群众反映问题的常态化解决机制,具备即时收集、交办、督办、全程跟踪、评价、考核六项功能。再比如,2014年,云南省委宣传部回应社会对司法公正的强烈质疑而开创性地组织了“网民调查委员会”,参与调查“躲猫猫”案,查实真相,监督执法,实现了舆论平复与民众称赞。

3.领导干部的上网态度是条件

对互联网潮流秉持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广大网民多一些包容心、耐心和同理心,话语也更“接地气”,这样才能获得群众拥护。现在,各级党政机构和领导人对互联网越来越重视,从中央领导到许多部委和省市的领导都和网民互动交流过,重视网络的程度在加深,利用网络的观念在增强,网络成为重要的亲民交流平台。比如,2008年是典型的网络问政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通过视频直播与网友进行了22分钟的在线交流。这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网络上与公众直接沟通。同年,广东省、青海省、湖南省、河南省、甘肃省、湖北省、上海市等“一把手”也纷纷上网与网民进行交流,表示“不会利用网络的领导不是现代化的领导”,“重视网络民意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群众路线要拓展到网络上,使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尤其是,在网络批评性或质疑性言论占了很大比重的局面下,党政干部也在积极地应对与改变。正如有官员所指出的:在“众声喧哗”的网络环境下,政府必然要面对公众挑剔、指责的声音。要贴近民意,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变化,政府才能在互联网上赢得话语权和公信力[5]。对于网上社会话语的逼问之态,政府越来越懂得宜疏不宜堵,必须坦率直面群众,灵活运用话语,真诚解决问题。比如2011年,四川会理县领导考察乡村公路的照片被网友发现做了PS处理,舆论纷纷批评政府弄虚作假。会理县迅速注册了微博账户向网友道歉,并公布了原始照片。县领导还以自嘲的心态,向网友“讨饶”,做了一次漂亮的“反向营销”。这些说明,在网络民意汹涌澎湃的今天,政府越“谦卑”,越尊重群众的呼声,群众才越“买账”。

四、需重视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网络群众参与及走网上群众路线初步产生了交互式治理,正构建愈加良性的政治关系。同时,我们也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网络恐惧”和“本领恐慌”

部分领导干部把网上舆论视为“洪水猛兽”,怕影响“乌纱帽”,简单粗暴地进行封堵;有些仍存在网络“麻木症”,漠视网络民情,贻误处置良机,导致“小事情”演化为“大事件”;有些“雷语连篇”,不懂网络文化与传播特点,把传统的习惯、观点表现在网上,结果“挨批”。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学网、懂网、用网,尊重民意,谨言慎行,增强“亲民主义”宣示,做群众的“真公仆”。

2.进一步做好线上线下工作

(1)线上工作是前提。做好政务网站,清理“僵尸网站”,按照“放管服”的新要求,精简优化业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更充分地用好官网、官微以及商业网站,更好满足群众“四大权利”,并进行常态化互动交流;打造“网上人大”“网上政协”,构筑“网上统一战线”;做好舆情监测统计,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云政务”;实施必要的和灵活的舆论引导,导控社会争论,提升“正能量”。

(2)线下工作是关键。带着网上收集的民意和问题需求更好地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排忧解难。

(3)创新政策制定环节,邀请网民代表参与现实政策制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怨。

3.注意网络民意的真伪分辨与群体区分

客观而言,庞杂的网络群众话语既有真知灼见,也有部分民粹、急躁倾向;既有反映事实的一面,也有信息不全的一面;既有建设性言论,也有发泄性情绪。《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数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其中过半是29岁以下的年轻人,农村网民只占28.4%,低学历人群占到80.4%,而各省的互联网普及率也是从76.5%到37.4%不等。所以,“网络舆论往往只是代表部分民意……对于网络舆论必须客观分析、准确把握”[6]。同时,网络群众意见也时常不一致,存在网上人民内部矛盾,亦由于“破窗效应”、“狂欢”心理与“群体极化”等原因,往往存在激烈言论且摇摆不定。政府不宜盲目跟风,失去定力。要实事求是地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兼顾眼前利益和平衡各群体利益,寻求最大共识。对于网络谣言和恶意攻击诽谤,损害干部群众合法权益的,也要依法管制。

4.重视网络“大V”的舆论领袖作用,尊重网络群体合理的自组织

扎根并依赖于新媒体的民间“舆论领袖”(如微博“大V”)往往扮演了率先披露真相和评论公共政策的角色,通过“二级传播”推动了相关舆论浪潮的形成。政府需重视此类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殊群众”,增强沟通与理解,使其成为公共服务与管理的亲密伙伴。同时,还应尊重网络群众的自组织和自满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网站内部规范、社区公约、服务协议的作用,组织网民参与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满足各自需求。比如支持群众性服务社区建设,支持“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等微公益活动,支持腾讯微博辟谣等谣言自净机制,等等。

总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应在互联网这一新场域践行好群众路线,倾听网民呼声,集中网民智慧,回应网民关切,积极与网民互动,构建良性的政治治理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1] 中国微博账户达3.2亿网络民意促社会公开透明[EB/OL].(2011-12-09)[2012-12-19].http://www.chinanews.com/it/2011/12-09/3519255.shtml.

[2] 祝华新.网络民意载舟覆舟: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J].中国改革,2011(10).

[3] 邵生余.“互联网+政务”热门城市出炉[N].新华日报,2016-06-15.

[4] 如何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EB/OL].(2011-12-07)[2011-12-1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2/07/c_111224967.htm.

[5] 政府应该享有网络话语权[EB/OL].(2012-06-09)[2012-08-19].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90666684/1.html.[6] 鲁炜.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做好网上群众工作[EB/OL].(2013-10-22)[2014-02-1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2/c_117826723.htm.

(责任编辑周江川)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SJB226);南京工程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YKJ201436);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基金重大项目(CKJA201308)

王蒙(1984—),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12.002

王蒙.网上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的政治治理[J].重庆与世界,2016(12):4-6.

D252;D61

A

1007-7111(2016)12-0004-03

猜你喜欢
网民群众政府
多让群众咧嘴笑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