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视角

2016-03-27 19:18雪小飞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培育意识

秦 琴,雪小飞

(重庆理工大学 a.知识产权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54)



【博士论坛】

新时期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视角

秦 琴a,雪小飞b

(重庆理工大学 a.知识产权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54)

各种文明与文化的交汇融合致使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多种文化并存,这就导致大学生在价值观等精神层面难以坚持一元主导论,易受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蚀出现不负责任,不守公共秩序,没有社会公德感、公共意识薄弱等公共精神缺失现象。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 大学生; 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是一种国家文明的载体,展示着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明发展程度,是评测一国社风与公民素质的一把标尺。大学生接受着国家的高等教育,理应具有一种较高的公共素养、公共精神,本应作为一个代表群体来展示我国的国家风范,然而在多种文化交错横流的现下,大学生群体价值观被各种文化所侵蚀,很难发挥群体价值观的应有作用。当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多元价值的导向,昭示着捍卫马克思主义主阵地的必要。大学生应坚守马克思主义主阵营,有必要树立公共精神,并将这一精神化为一种有素养的行为,以此彰显中国的新气象。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解读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阐释

西方国家在殖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传播宗主国的文化,这一外来文化与殖民地的原文化发生冲突、摩擦与融合,后有西方学者对这一现象加以研究并使用了多元文化一词。20世纪20年代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解读。50年代中期,“全球多元文化大会”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8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引发了多元文化的争论,与此同时我国引入了多元文化这一学术概念,并对之进行研究。多元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多种文化并存也即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显示出文化的包容性,在文化的交流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文化的交互融合,也即文化的融合性。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

1.公共精神的内涵释意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邦制国家,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对于政治权利的获求也极为重视。这种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就是一种公共行为,古希腊是公共精神的发源地。“公共”一词源自于古希腊语所强调的是一种公共性,是与私有性所对立的。公共精神实质上是一种伦理政治精神,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映射着公民的素质,展现着公民的精神风貌。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和公共参与是对公共精神的集中概括,其中具有指导意义的公共意识居于核心地位。

2.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阐述

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代表群体,应当具有公共精神的基本内涵所要求的公共性成分,同时还要迎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公共精神的引领下展现当代中国公民的社会素质,弘扬国风。

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应当内含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公共责任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公共秩序意识等等。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契合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性传统、契合着当前与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是公民意识的最高层次,对于公民的人格塑造和公共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指作用,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各种文化都有机会进入中国的市场,特别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促使各种文化占领我国的市场,是的各种文化发展壮大。在这样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很难区分辨别各种文化的优劣,容易被不良文化侵蚀。青年阶段是各种精神、价值观养成的阶段,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关键阶段,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精神、价值观的养成并不乐观,其中尤以公共精神的养成存在严重问题。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1.公共责任感缺乏,权利意识过重

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导致学生升入大学后难以适应自身身份的转变,在大一大二阶段会出现松懈涣散、玩乐过度的现象,难以真正成为一个大学生,没有承担起大学生这一社会角色所赋予的责任,出现各种不良行为,如上课迟到、图书馆大声喧哗,严重影响别人的学习和生活。大三大四阶段大学生们开始有升学的压力和就业的紧迫感,每天忙学习和找工作,对于班级和学校的公共事务常常选择忽略或者不作为,重视自身的利益诉求,但是对于缺乏对于责任的承担。

2.公共意识孱弱,行为失范严重

大学生接受者国家的高级教育本应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修养,具有较强的公共意识,应当知道何者可做何者不可做,但现在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状况堪忧,公共意识孱弱。大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圈子里表现出良好的公共道德修养,然而一旦脱离这个圈子的束缚,那么大学生的行为失范就很明显,例如大学生情侣在公众场合公然搂搂抱抱,在大型会议场合接打电话,考试违规作弊等等。

3.公共秩序失灵,自制能力缺失

我国现在重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是公民的法治意识还没有渗透到公众的日常生活当中。特别就大学生群体来讲,法律意识法律思维薄弱,并且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没有养成,遇事冲动急躁,喜于用武力解决问题,聚众闹事扰乱公共秩序。同时大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难以遵守公共秩序,例如插队、不守交通规则随意过马路、随意将公共设施据为己用,没有一点羞耻感。

4.公德观念低下,仁德情怀微薄

部分大学生私德观念极高,但是公德观念低下,缺乏生态文明意识,对于生命没有一种敬畏感。大学生在私人领域能够非常完美地保证个人的整洁卫生,极为爱护自己的私人物品,但是一旦转换到公共领域,就会出现各种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以及不注重公共卫生。一些人以自我享受为核心,追求实际的效益,好逸恶劳,缺乏一种集体主义感。还有一些大学生没有对生命对生态产生一种敬畏感,好多报道说大学生虐待小动物,这反映了大学生的仁德情怀低下,没有博爱情怀。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观念中缺乏“公”

中国有着很长一段君主专制统治的的历史时期,在君主专制统治时代,君主进行的是顺民教育,用严厉苛刻的法律限制子民的自由,要求子民顺从于君主的管制,古代中国实施顺民教育,民众没有权利意识,没有追求权利的行为表现。中国的封建传统时间久远,这样的历史痕迹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仍有体现,大学生没有权利意识,不行使自己的选举权,不参与政治生活。在仁爱层面,中国古代社会强调有差等的爱,“仁”与“爱”都是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之上的。传统的仁义道德实质上就是一种“私德”,缺乏“公”的精神。这样的大背景致使大学生存在一种重“私德”轻“公德”的观念。

2.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导向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为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施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是其遵守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深刻地挖掘出了人的逐利本性,过分强调自身的能动性。极端的能动性致使个人权利膨胀、催生个人主义,并以绝对优势压倒集体主义、公共意识、公共精神等,导致个人的公共责任感丧失、社会公德出现急速滑坡。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时代更易受到个人主义的腐蚀,滋生权力至上、个人至上的错误观念,难以形成现在社会所急需的公共精神与公共意识。

3.家庭学校以及自我教育存在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培养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过于溺爱孩子难免会使孩子在潜意思上形成一种唯我独尊的个人至上主义,只顾自身享受,不顾他人或者公共的利益,只享受权利的好处,而不承担相应的责任,缺乏社会公共道德感。

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公共精神和公共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但是,就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而言,更多的是注重对于学生的知识灌输,虽然现下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正真做到全面的素质教育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这些都是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

就大学生自身而言,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强,而且大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导向,对于有利自己的知识学习就十分重视,对于无关紧要的道德修养就极为不关注。没有一套正确的公共理念,对于个人的行为失范和公共道德的确实不以为意。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对策建构

文化多元是社会的主流形态,文化的多元势必会混淆大学生的认识,认识主导行动,因而认识层面出现偏差必然会在行为层面反映出来,大学生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改变他们不良行为就必须进行公共精神的教育与培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教育

社会主义的中国应当坚守马克思主义阵营,高校教育应当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将民族和时代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时刻鼓励其践行荣辱观,规范言行,力求将以公共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植根于其头脑当中,在该价值观的统领指导下促使大学生能辨对错明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身的公德意识,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增强自身作为国家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大学生应有的公共精神,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二)思想政治教学去传统化,引入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单纯地注重理论知识灌输,教师的责任就是将知识传授予学生,对于传授的内容是否与当下的社会现实相符合并不关注,易于将一些具体性的集体主义、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抽象为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极不利于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思想政治教学去传统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培育是有必要的。所以,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当引入新型的参与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在思政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通过参与教学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公共意识,在参与过程中促进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的养成。

(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怀有仁德之心

国外教学很注重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历,并对于志愿服务给予许多帮助,但是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尚不发达。志愿服务精神是基于人类道德和良知,以自愿和不计报酬的方式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奉献精神。它体现着个人对生命价值和社会的一种积极态度,是志愿者自身行为和感受的升华,是志愿者的动力所在。志愿服务是公共精神的一种表现,通过志愿服务,能够唤醒大学生内心深处的责任意识、牺牲精神等等公共精神,不拘“小爱”成就“公德”。通过志愿服务能够使大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体验到爱的无私与伟岸,通过切身的体验生发出一种仁德情怀,真正的做到博爱,达到“泛爱众”的层次。

(四)提升自我修养,自律自主

自律就是通过对外在的学习和吸收达到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结果。公共精神提倡自主自律,对待公共事务不是看别人“脸色”而是以内省的方式审视事情本身的对错与否,对社会上的各种各样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真假善恶进行科学判断,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提升自我的修养就是要求大学生在注重“私德”的基础上,不断地将“私德”扩展到“公”的领域,在公共领域要有一种道德责任感,有一种知耻反思意识。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道德行为,然后不断修正自身的公共理念,从而培养自身的公共精神。

[1] 徐锋华.“90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探讨[J].教育探索,2013(1).

[2] 王静.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个体化视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

[3] 余世锋.浅议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及培育[J].琼州大学学报,2006(3).

[4] 陈诗怡,曲彦.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问题探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5] 唐彬.论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J].教育探索,2015(12).

[6] 路壮志.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塑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责任编辑周江川)

秦琴,女,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雪小飞(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12.001

秦琴,雪小飞.新时期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基于多元文化背景视角[J].重庆与世界,2016(12):1-3.

G641;G411

A

1007-7111(2016)12-0001-03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培育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浅谈生态文化背景下的室内环境设计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