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模式”下的西方侦探小说解读

2016-03-27 19:18罗南英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道尔爱伦柯南

罗南英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 400033)



【译学研究与文化传播】

“爱伦·坡模式”下的西方侦探小说解读

罗南英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 400033)

介绍了“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内涵,分析了侦探小说出现的西方文化土壤、社会背景,解释了它在世界广受欢迎的原因。西方侦探小说的翻译为中国了解世界打开了窗户,不但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知识,还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与此同时,还加速了中国的公案小说向侦探小说的蜕变,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公案小说;文化背景

一、“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

西方侦探小说的历史,是从1841年美国作家爱伦·坡发表《莫格街血案》开始的。此前,一些文学作品也描写了犯罪现象,但并非实质意义的侦探小说。《莫格街血案》的中心情节是一桩凶杀案,主要人物是行为怪僻的私人侦探杜宾,小说着重描写了杜宾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排除疑犯,最终确认凶手的过程。爱伦·坡把凶杀事件作为构成小说的主要线索,以侦探和推理的过程作为情节中心。小说显示了作者对神秘紧张、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的关注。随后,爱伦·坡又于1842、1845年发表了《玛丽·罗热疑案》《窃信案》,再加上《金甲虫》和《泄密的心》,这5篇小说完成了西方侦探小说古典时期的创作模式,即“爱伦·坡模式”。这个模式往往是“一个重大的、可信的秘密在开篇被推出,一个才智非凡而行为怪癖的私人侦探出现,一系列线索和细节的逻辑推理,一个笨拙而自负的官方警察的陪衬,一个旁观者条理清晰的叙述,最终,案件在杜宾的安乐椅上通过他的解说真相大白。古典派侦探小说家法国的加博里奥、英国的威尔基·科林斯和柯南·道尔等几乎无一例外地站在爱伦·坡的肩头起步,不管是秘密的重大性和逻辑推理方式,还是怪僻的侦探和平庸的助手的反衬,都沿袭着爱伦·坡的写法。

二、“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出现的西方文化土壤

(一)法治观念

“爱伦·坡模式”的出现,是以西方文化作为深厚背景的。西方文化有三大支柱,即法律、科学、宗教。西方由于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充分享受权利和自由,所以就必须要制定较为严密而详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的行为,使人不至于因为个人自由过分膨胀而妨害别人的自由。欧美各国依靠法治维持社会秩序,而在法律执行方面,证据是否成立往往是判案的主要决定因素。侦探小说中描写罪案的破获,实际上就是通过调查推理的方式,寻找证据揭示案件真相的过程。应该说,侦探小说是以文学的形式肯定了现行法律,反映了西方社会重视法治的观念。侦探小说的主角——私人侦探尽管具有独立身份,可以接受委托,自主破案,但最终总要将罪犯移交官方警察,以维护法律的权威。例如,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经常善意地嘲笑官方警探的无能,但他总和苏格兰场的警察们保持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最后抓获罪犯时,往往有官方警探在场协助。私人侦探和官方机构的联手,实际上将私人侦探的活动也纳入到维护现有法律的范围中去了。相对于西方的法治社会,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实行的却是“人治”。中国古代断案折狱是地方行政长官之事,断案依据“口供”,而不是事实证据。断案过程中的调查推理被一句“从实招来”的断喝取代了。这种纠问式的诉讼程序实际上就是在刑讯逼供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它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不存在产生侦探小说的社会条件。所以,中国古代多的是以塑造清官形象为主的公案小说;而西方社会由于实行“法治”,重视事实依据,具备了产生侦探小说的社会土壤。

(二)科学精神

侦探小说的出现也与西方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科学精神有必然联系。古希腊时期,科学精神表现为重视概念的分析与理性的观照,至近代,又表现为“依假设之构造以透入自然之秘密,而再以观察实验证实之”[1]的思维方式。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与侦探小说中描写的私人侦探解决疑案的过程确有一致之处。例如,福尔摩斯就往往先从当事人对事件的描述中运用严密的推理,初步形成一个假设。这个假设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推理结果;然后通过现场调查、询问证人等方式,证实先前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力、理智的推断、严密的求证也正是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必经的程序。因此,侦探小说的创作也有赖于西方科学精神发达的文化背景。中国古代本来也有灿烂的科学发明,但在农业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却抑制了人们探索自然之谜的热情。自然不是被作为认识的对象,而是成为人们生存方式中和谐的一部分了,从而导致科学精神始终未能发达,直到鸦片战争后,声、光、电、化等科学成果输入进来,有识之士才将昌明科学作为民族复兴的出路。科学精神在民族文化中的缺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侦探小说在中国同期未能出现,从根本上讲,也是由封建社会科学精神的缺乏与法治观念的落后造成的。

(三)逻辑思维方式

侦探小说的创作需要小说家具备一些特殊的才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逻辑思维是通过概念认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例如,柯南·道尔的长篇侦探小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福尔摩斯首先考虑凶杀案发生后谁是直接的受益者,根据这一思路圈定了嫌疑犯。推理的描写在侦探小说中更常见。福尔摩斯形象的原型是柯南·道尔上医学院时的教授——贝尔。贝尔教授可以从患者的衣着、言语、神情推断他们的性格、经历、病况。这种能力给柯南·道尔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将之移植到福尔摩斯身上。福尔摩斯单单依靠一只怀表、一顶帽子或一支手杖就可准确判断来访者的性格、经历、面临的困境。至于在解决疑案的过程中,更是随时都在进行推理、判断。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在西方一直受到重视。西方文化认为思想观念和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相信只要遵循正确的逻辑步骤就能求得真理,从而高度重视理性和逻辑推理。侦探小说也正是逻辑推理思维方式与小说形式相结合的一个产物。总之,西方文化中法治、科学的观念及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是侦探小说出现的深厚文化背景。

三、“爱伦·坡模式” 侦探小说出现的社会背景

“爱伦·坡模式”的出现又与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相关。19世纪3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欧美其他各国也在19世纪内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革命,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世袭贵族的政治、经济优势地位逐渐被后起的新兴工业主代替。新兴阶级的崛起、新旧阶级的转化过程中,围绕着私有财产的争夺,产生了大量的犯罪现象。《福尔摩斯侦探案》中的《红发会》讲述一个没落的贵族子弟偷窃银行金库的事件;中篇小说《四鉴名》暴露了英国殖名者的海外掠夺;《身分案》《铜山毛榉案》则从家庭关系入手,讲述了财产争夺怎样扭曲了父女亲情。苏联作家斯·季纳莫夫认为:“侦探体裁是文学体裁中唯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形成,并被这个社会带进文学中来的,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者,即密探的崇拜,在这里得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不是别的,正是私有财产使双方展开较量。从而不可避免的是,法律战胜违法行为,秩序战胜违法者,以及私有财产的拥有者战胜剥夺者。”[2]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侦探小说的兴起。在社会阶级出现新的分化的背景下,犯罪现象激增,为侦探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社会素材;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又引起公众对私人侦探的崇拜。其实英国早在1829年就建立起警察制度,但早期的警察往往被看作雇佣的间谍,普遍失去公众信任。19世纪中叶,欧美一些大都市先后成立了警察厅与侦探机构,民间则出现了私人侦探。私家侦探的产生是人们寻求保护隐私的反映。以私人侦探为主角的侦探小说,正是在这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下产生的。

19世纪中叶被英国科学家赫胥黎描绘为一个“最伟大的思想变革时期”。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现代生活的巨大成就。这些科学成就充实着侦探小说的内容。在柯南·道尔笔下,热衷于化学实验的福尔摩斯利用实验结果帮助破案。对生物的特殊爱好,使他能够区分上百种雪茄烟灰,辨别某些罕有植物。《四鉴名》中产于美洲大陆的毒刺,《魔鬼之足》中能麻痹人的神经并使人产生幻觉的神秘植物,给作品增添了浓厚的科学色彩。19世纪中叶以来的科学成就启发了侦探小说家的创作灵感,为小说提供了丰富资料。这些科学成果和西方文化中固有的科学精神一起推动了侦探小说创作的繁荣。

四、“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在世界广受欢迎的原因

侦探小说在19世纪中叶出现后,很快受到欧美读者的欢迎。特别是1891年柯南·道尔发表《血字的研究》,更将侦探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柯南·道尔及他的《福尔摩斯侦探案》享有世界声誉,《福尔摩斯侦探案》早在1896年就被介绍进中国,是最早进入国人视野的西方小说。此后,侦探小说源源不断地被译介进来。它引起中国及全世界读者的广泛关注,历久不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满足了普通市民的文化需求

工业革命使文化活动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文化活动,并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840年,英国实施了教育改革,下层民众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小说也开始拥有广大的读者。在教育改革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成为一个读者众多的国家,报纸和期刊上的短篇小说成为在火车和地铁上尽快被消费的娱乐读物,真实或虚构的行为、冒险、犯罪吸引了中低阶层读者的注意力,他们往往工作很辛苦,需要从通俗文学阅读中获得娱乐。于是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通俗文学开始崛起,历史小说、爱情小说及随后的侦探小说虽不受文学界重视,但流行程度惊人。通俗文学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它反映了市民的某些社会观念。福尔摩斯经常对官方警察进行善意的嘲讽,这种作法迎合了当时市民对官方警察机构不信任的心理。19世纪,英国伦敦成为一个工商业中心,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市民的道德观念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对特权、地位的蔑视;另一方面则是对个人智力、能力的崇拜。福尔摩斯凭借知识智慧破解谜案,他的非凡才能及其独立人格获得了读者的认同。他不仅精通许多理化知识,掌握许多特殊技能,甚至性格上也过分理智、排斥感情,人物的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学的崇尚。

(二)“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对“安全感”的需求

犯罪是对于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它造成当事人及周围人身心两方面的损害。特别是由凶杀案引起的精神恐慌,情绪波动,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侦探小说的基本主题即是“惩恶”,它满足了读者心灵深处对于安全的渴望。这个主题通过私人侦探运用智慧解决疑案、抓获凶手的情节得以实现。经典时期的侦探小说几乎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以柯南·道尔作品为例,只在《波斯米亚丑闻》中福尔摩斯失败过一次,但这次失败也并不表明正义被邪恶压倒;在《五个桔核》中,虽然当事人求助侦探后遭到意料不到的被害,但小说的结尾交待了杀人者遭遇海难、葬身海底的情节,“惩恶”的主题最终还是实现了;因此,侦探小说的情节、主题反映了作者对现有法律的肯定,以及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期盼。法国叙事学家布雷蒙认为,所有的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发展可能,一种是逐步改善,一种是逐步恶化,如一个故事可以先改善,接着恶化,是为悲剧;也可以先恶化,接着改善,是为喜剧[3]。侦探小说揭示谜案、找出凶手的情节最终指向“改善”,确保了“惩恶”目的的实现。这种喜剧的结局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对“安全感”的需求,同时对侦探也产生了由衷的钦佩喜爱。

(三)“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对悦读的需求

侦探小说的广受欢迎还与它情节的模式化及悬念的设置能满足读者对快乐阅读的需求密不可分。侦探小说虽然曲折离奇、场面惊险,但事实上,它却是情节集中、结构单一的文体。侦探小说的情节安排几乎全部遵循下列顺序:当事人拜访、叙述案情、调查、推理、解决疑案、解释疑点。事件之间是一种紧密的因果关系,环环相扣,从而使读者始终受到故事核心的牵制欲罢不能。雷同的情节次序也使读者能以一种熟悉的方式获得阅读的乐趣。侦探小说的情节设置非常注重悬念。悬念从接受者来说,就是读者对人物命运和故事发展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从小说情节来说,则是对故事因果关系的倒置和巧妙的安排。侦探小说故事开始时,就是一个“谜”的出现。这个“谜”往往涉及到生命财产的安全,正是读者最关心的事。随着侦探的行动,读者也在不断猜测、思考。因此,有人说,侦探小说是一项智者的游戏,它最大程度地调动了读者参与解谜的乐趣。并且,侦探小说采用第三者的眼光描述侦探活动,保证了悬念的不断产生。第三者往往是侦探的助手和朋友,他们与侦探智力上有差距,虽然也出现在现场,却对侦探的行动困惑不解,这就使小说形成了许多意义空白,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读者既被侦探的行动吸引,又感到参与解谜的乐趣。

五、结语

“爱伦·坡模式”侦探小说开创了西方侦探小说古典时期的创作模式,以犯罪事件作为小说的主要线索,以私家侦探对案件推理的过程作为情节,采用当事人拜访、叙述案情、调查、推理、解决疑案、解释排除疑犯、查明凶手的情节模式,后来的侦探小说基本沿用这种情节模式。侦探小说扣人心弦的情节,包含的新鲜观念和知识,使其易为中国读者接受。西方侦探小说的翻译为中国了解世界打开了窗户,不但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知识,还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与此同时,还加速了中国的公案小说向侦探小说的蜕变,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此外,中国的侦探小说也被陆续翻译成英语,流传到国外,对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唐君毅,郁龙余.中西文化异同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2] 阿·阿达莫夫.侦探文学和我 [M].北京: 群众出版社,1988.

[3] 罗纲.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张佑法)

罗南英(1973—),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12.022

罗南英.“爱伦·坡模式”下的西方侦探小说解读[J].重庆与世界,2016(12):66-68.

I106.4

A

1007-7111(2016)12-0066-03

猜你喜欢
道尔爱伦柯南
名侦探柯南
大侦探福尔摩斯3
大侦探福尔摩斯
大侦探福尔摩斯
大侦探福尔摩斯4
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悬疑与死亡:爱伦·坡哥特小说《黑猫》恐怖意象渲染
携手柯南破案记
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
埃德加·爱伦·坡的《阿芒提拉多的酒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