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春英
(泉州师范学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地方高校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研究
龚春英
(泉州师范学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地方高校保护和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责无旁贷,同时又在人才培养、资源配备、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地方高校可以设置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程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宣传平台,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依托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实现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缘优势;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的精神财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蕴藏着厚重的民俗内涵。“在中国,需要有大批的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关注身边,关注脚下’,专注于技术推广,文化普及。”[1]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保护和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责无旁贷。高校在人力资源、专业素质、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许多单位和个人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地方高校更是在专业和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校地合作交流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如果能扬长避短,无疑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办学特色,更好地承担起保护和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本文拟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高校保护和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和具体形式。
1地方高校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所在
(1)人才优势。作为地方优秀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地方高校的师生们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力。一方面,与其他高等院校一样,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文史类院校,无论在师资力量上,还是在智力资源上,都具有绝对的优势。地方高校的学者们除了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文化素养外,还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积累了大量有关当地历史、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领域的学术基础和研究经验,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实力,完全有能力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也可以为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代代相承,才能生生不息。地方高校颇具规模的大学生群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力军。“高校丰富的生源,大大拓宽了技艺传播的受众平台,扩展了非遗项目的传播面和影响面,且可能产生‘多米诺效应’,吸引有兴趣、有潜质的青年学生加入传承人队伍。缓解因老龄化等因素导致的传承断代问题。”[2]大学生所学专业广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在校期间若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熏陶,完全有能力通过田野调查、民间采风、“非遗”基地实训等方式积极参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提升自身修养,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能弥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不足的遗憾,充实人力资源。学生毕业后很可能投身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工作,继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2)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与绝大多数的单位和个人相比,地方高校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突出。高校普遍设有图书馆、档案室、大礼堂、校园网、校报等文化交流设施,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系统化宣传和保存提供必备的文化空间。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尤其为当地其他单位和个人所不能企及。地方高校大多拥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一定数量的专业图书管理人员,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发掘、分析加工和开发研究中可提供专业的指导。其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大多设有地方文献书库,馆藏相当数量的地方史、民俗、地方志等图书文献。例如,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有2.2万余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4000个、馆藏纸质图书160多万册,还有中外文电子书刊150多万册,并且建有49个中外文数据库;此外,图书馆还设有文浩库特藏室、文献检索中心、个人研究室等,不仅可以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专业化保存提供适宜的场所,也为其保护性研究提供最有利的资料支持。其二,地方高校图书馆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相距不远,在进行民风民俗调研、采集汇编相关资料、收集相关器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时更容易操作。其三,地方高校图书馆大多拥有高学历的专业图书管理人员。他们在文献整理、资料分类、信息加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支撑。专业图书人员的积极参与可以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得到科学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其四、高校图书馆在电子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也具有强大优势。图书馆是高校信息资源的中心,除了馆藏大量纸质图书外,还通过网络系统建有一定规模的电子资源数据库,使在校师生能便捷地享用馆内馆外的信息资源,及时了解相关课题的最新研究动态。
(3)学科优势。地方高校有专业的教育机制和日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具有学科优势。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成熟发展,高校的学科门类越来越齐全,学术研究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地方高校为在竞争中谋求发展,也在不断地求同存异,在专业设置等方面探讨新的发展思路。比如,将高校教学科研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就是许多地方高校热衷的发展思路。事实上,地方高校尤其是文史类院校许多学科的设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渗透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充足的学术支撑。例如,大多数文史类地方高校都设有历史学、旅游学、管理学、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等专业,这些学科本身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一些老牌地方院校在上述专业建设方面都卓有成就,在地方历史、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地方高校可以依托各学科的优势,促使师生们在非物质文化的通识教育中相互启发,从各自的学术视野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相关课题研究,充分展示不同学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日益学科化。
(4)地缘优势。地方高校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还具有地缘优势。地缘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地方高校大多建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相距不远,交通和通讯相对便利,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建档、推广时,所费周期短,见效快。其二,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地域优势。地方高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本省各区市。他们之间文化相近,语言相通,风俗习惯也比较接近,接触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会有一种本能的熟悉感和亲近感。事实上,地方高校大部分教师也来自本省,不仅具有必备的专业技能,而且熟知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甚至长期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由于地缘优势,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或实习、见习期回乡进行调研采风、问卷摸底或参与课题研究时都十分得心应手。
2地方高校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探讨
2.1利用地方高校的学科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
(1)设置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特色专业。地方高校办学理应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服务,培养服务地方的实用性人才。“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服务的同时,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个性,是地方高校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课题。”[3]在学科建设上,地方高校设置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特色专业,既凸显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也不失为地方高校保护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既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规范的指导,也可以培养专业人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后继有人,走得更远。首先,设置这类特色专业的前期工程浩大。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开展一系列规范的教研活动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包括摸底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构建相关课程体系,编写与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教材或教学资料,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客座教授,安排学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进行实训等。此项工程后,关于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情况可谓基本掌握透彻。其次,设置该类特色专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进行了必要的实践和调研,甚至参与了相关课题的科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特色专业学生毕业后,将活跃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他们或直接从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工作,或成为中小学老师,在他们所服务的中小学校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者和践行者,从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奇缺的困局。正所谓代代相传、薪火不息,形成良性的文化生态环境。以我校为例,作为泉州地方高校,学校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人才优势,在音乐和舞蹈学院开设音乐学专业(南音方向),成为南音文化传承的专业培养基地。
(2)开设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特色课程,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有益成分融入其他课程教学。地方高校为更好地服务地方,有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考虑进去,根据专业特点,与民间文学、地方历史、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等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开设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建设一批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精品课程,将之做大做强。还可以以校选课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课程教学,这不仅可以使学校和专业在当今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中免于落俗,而且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接受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专业熏陶,能从专业的角度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他们毕业后更好地服务地方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之间的无缝链接。以我校为例,历史学专业开设了一系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选修课程,如泉州民俗文化、泉州宗教文化、泉州史迹与旅游,福建地方史、泉州历史文化、田野考古学等课程。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4]地方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在其任教的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专业任选课程以及校选课程的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成分,以提升学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地方高校的思政部门在这方面有更大的渗透空间。思政课是公共课程,面向的学生受众面广,课程内容较严肃,理论性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蕴含着大量的伦理道德理念和正面的思想情怀,是很好的德育教学资源且案例鲜活,通俗易懂。进行相关课程讲授时,结合授课内容,以讨论课或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同学们亲身去收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可以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两者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可以互补。
(3)紧扣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高校教学主要由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地方高校的师生大多来自本省,这种地缘优势在实践教学环节尤其突显。学校可以利用课程实践教学的契机,例如,师范院校常有六周的实习期和两周左右的见习期,利用实习和见习的机会组织班级同学,或联合学生社团,指导学生集中进行实地调查。教师也可以在学期初布置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践教学任务,例如要求学生对家乡某种民俗活动进行调研,发表参加家乡某民俗活动的感想,然后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各自回到自己家乡,亲身了解和感受该民俗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并了解相关非遗,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保护非遗的能力,进而达到带动身边同学共同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目的。
2.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宣传平台,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
(1)继续利用传统校园文化宣传平台,拓展新的传媒手段,营造非遗校园氛围。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开辟固定栏目,定期向师生宣传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在学生经常光顾的场所,如食堂、图书馆和宿舍区,通过各式宣传栏、海报、院系宣传栏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学校还可以通过有奖征文的形式,吸引广大师生投稿,营造良好的非遗氛围;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通讯设施的日益发达,人们可选择的沟通方式不断增多。特别是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QQ、微信、微博等都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主要交流手段。大数据时代使得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产生者。高校向来处于现代通讯发展的较前沿。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现代通讯的优越性展开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建立QQ群或微信群,不仅可以在群里展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可以与学生在课后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进行探讨。师生线上线下讨论交流,采用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2)鼓励院系或社团定期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落实“非遗进校园”。一方面,院校可以聘请本省获批国家级、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来校担任客座教授,请他们定期为在校大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或者在合适的时机邀请传承人到校亲自展示或传授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通过现场表演,使学生亲身感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团作用。地方高校拥有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是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在学生群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部门或者辅导员们,可以鼓励、引导或建议社团开展活动时多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分。比如,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演讲比赛、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的开展,激活大学生参与保护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营造保护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于润物细无声中增强学生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认同感。
(3)校园网:校园网是高校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是在校大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交流、了解院系动态的必不可少的渠道。校园网同时具有信息交流快捷、互动不受时空限制等互联网通讯的优势,颇受在校大学生的青睐。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优势,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向学生宣传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校园网还可以开辟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专栏,制作具有代表性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网页,或鼓励具有计算机特长的学生利用flash等动画技术制作极具趣味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片,扩大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吸引学生的关注。
2.3依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打造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
(1)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充实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纸质图书的收藏,形成独具区域文化特色的馆藏风格。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遗存,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但基于非物质文化的“口传心授”传承特点,很多没有相应的文字或影像资料的留存,,一些极具特色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一旦传承人突然去世,就可能会出现传承中断,永远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在地方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上,地方高校是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他们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责任也有优势。此外,高校图书馆数量庞大。地方高校图书馆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必须扬长避短,发挥其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致力于特色文献资料的收集,在某一领域的资料馆藏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彰显个性和权威。图书馆可以选调一批专业图书人员到各地市进行走访和田野调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情况进行摸底普查,尽可能通过购买等方式收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纸质资料,或者利用技术手段复印、扫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文本信息,充实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品的收集,创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室。或者在已有的地方文献库里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专区,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门类进行资料的专业分类加工,科学化编排保存。既方便图书馆在以后的资料收集过程中不断查漏补缺,也有利于专业学者开展相关研究。
(2)发挥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资源数据库,积极推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往往是无形的,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适合、并能够通过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像传统音乐、舞蹈和传统技艺等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仅借助传统的文字记录手段是很难准确表述其精髓的,而音频、视频等则可以较完整地将其展示出来。就人才优势而言,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具有专业的图书管理经验,而且不少人就是历史学等文科专业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生,他们对地方史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兴趣和专业基础。因而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组织一批有兴趣、有特长的工作人员,利用他们的摄影技术特长和日臻成熟的网络,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采访录音,通过影像、音像和动画等方式将那些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这种动态保存的资料更保真,更易为读者所接纳,利于在师生中进行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信息档案数据库,开辟专题网站,不仅可以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长久地保存,拓展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价值和收藏空间,而且数字化保存不占用大量空间且便于整理储存,更容易实现资源共享,师生们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检索工具在线阅读、下载,为高校研究人员提供便利。同样以我校为例,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台盟中央合作,共建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该基地馆藏有两万多册闽南地方文献和一万多册的“方志书库”。这些馆藏资料几乎涵盖了文学、历史、艺术、经济、宗教、社会等各个门类,是目前国内外收集闽南地方文献最为齐全的文化机构之一;除了纸质资料外,基地还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依托图书馆资源优势,开发了闽南文化专题网站、建设闽南文化电子资源、设有闽南文化研究成果展示厅,以方便专家学者研究闽南文化,为各方学者交流研究提供平台。
总之,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重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升办学特色,发挥高校师生的中坚力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庆宝,王永义.大学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N]. 中国教育报,2009-02-16(3).
[2]王志平,郑克强.论地方高校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J].教育学术月刊,2013(6):38.
[3]赵明奇.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徐州高校“非遗”特色教育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4.
[4]周玲.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探析[J].思想政治研究,2009(6):82.
[5]方李莉.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民族艺术:以贵州长角苗衣饰艺术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8-61.
责任编辑:张晓辉
Research on Paths of Inheriting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Local Universities
GONG Chunying
(Polit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for people in our country. It is a responsibility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protect and inherit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equipment of resources and setting of professions and curriculums. Local universities can set characteristic professions and courses associated with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nd integrate them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they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campus culture publicity platform and create a strong atmosphere to protect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they can rely on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the library and realize the digital protection of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Keywords:local universities;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digi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4-0059-04
作者简介:龚春英(1974-),女,江西崇仁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和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JAS150457)
收稿日期: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