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学科视域中的文献信息学

2016-03-26 09:16朱泳瑛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

朱泳瑛

(中国海洋大学 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100)



也谈新学科视域中的文献信息学

朱泳瑛

(中国海洋大学 图书馆,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根据回顾学科定义和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文献信息学具有和科学学相似的特征,即研究某些学科共通的研究问题;文献信息学之所以处在潜科学的状态,是因为其抽象和综合的特征使其不能像一般学科那样独立发展;文献信息学的发展路径可参考科学学,即广泛吸收多学科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开辟独立学科让学者闭门造车。

关键词:文献信息学;学科建设;科学学

国内关于文献信息学的研究,开始于1984年杭州会议上对文献信息学的讨论,认为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目录学和文献学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并最终以20世纪90年代初朱建亮和黄宗忠的学术著作作为文献信息学建立的标志[1]。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文献信息学更为深入的探讨变少,反倒对文献信息学的学科地位开始产生疑问,认为文献信息学是一门潜科学[2]。为何会出现文献信息学?为何学者们对文献信息学的关注度出现骤降,在发展近三十年后还被认为是潜科学?未来文献信息学应该何去何从?笔者尝试从科学学发展和图书情报领域的共同理论基础对以上问题做简单的探讨。

1从学科定义来看文献信息学

想了解文献信息学能否作为一门学科,需先明白建立一门新学科需要怎样的标准,如若文献信息学符合这个标准,那其终将可以作为一门学科立世。

一门学科即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人类知识的一个分支,它一般是大学里教学或研究的对象。有时候,是否有该领域的学术期刊、是否有该领域的学术群体或研究者也会成为学科的判定标准。然而,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告诉我们一个新领域是否可以成为学科,每一个研究领域都可以划分出诸多子学科或研究分支,但这些学科间的界限往往显出模糊和随意性[3]。

从学科的定义来看,文献信息学已然成为部分大学教学的课程和研究对象(但这个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骤减),但并没有形成其研究的学术期刊,因此现在它还不能算作一门学科。然而,文献信息学似乎也具备未来形成学科的潜力,因为其有人类知识分支的特征,这个特征也是学者们倡导建立文献信息学的原因——即图情档领域共有的理论基础。

根据新学科不断涌现的经验,新学科的建立往往是因为原有的学科范式或研究框架无法完全适用于某方面知识创造(解释某方面现象或作某方面推论)上,表现为学科分支的细化或综合,例如心理学从哲学中的独立(细化的表现)、科学学的建立(综合)。而文献信息学如能最终成立,其背景应当和科学学类似,即将多学科的共通之处作为研究对象。因此科学学的发展历程则可以作为文献信息学参照的标准。

2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根基来看文献信息学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献信息学能否成为一门学科,其关键点在于是否有可以被学术界认同、能为其成立学术杂志的人类知识分支,同时这部分知识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下因研究范式或研究领域的空缺而无法很好地被挖掘出来。因此,笔者认为,判定文献信息学未来是否可以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则要看其所指代的知识分支——图书情报学的理论根基,是否在现有的学科框架下无法被很好的研究。这个命题延伸出了两个子命题:1)图书情报领域(包括档案等)是否有共同的理论基础?2)该理论基础相关的研究是否可以支撑起一个新学科?

第一个问题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性认可,即认为图书情报学确实拥有其共同的理论基础——促进人类信息(抑或知识)的有效查询和有效获取,这个基础可以在现有学科的研究范畴和学科发展历史中找到证据。20世纪80年代,Wilson在阐释人类的信息行为时进一步指出,人的生理、情感和认知活动都产生信息需求,因而都可能导致信息搜寻行为(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的产生[4]。信息的很多特性,如分布的离散型、表达的多样性、依附于情境的相关性等决定,无论是信息的查询还是信息的获取都不是简单的过程。为了改善信息的获取条件,人类赋予竹帛以信息记录功能,后来又发明纸张、缩微胶片、数字化的各种载体等各种专用的信息载体;为了改善信息的查询效率,人类发明了书目、索引、文摘、数据库、搜索引擎等技术。现代科学革命以后,随着信息(知识)的迅速增长,人类社会产生了专门负责知识生产、评价、编辑、出版、印刷、传播、查询和获取的分工,即所谓科学交流链;链条的上半部分由科学共同体、出版商、书商等参与者承担,后半部分由图书、情报、档案的专业人员承担。事实上,情报科学家的出现正是由于20世纪初图书馆学在保障某些知识的查询和获取方面效率太低的缘故(只关注以图书为载体的信息组织和传播,而忽视了其他领域),一部分科学家从科学共同体中分离出来,专门研究信息(尤其是非书载体中的信息)的有效查询和获取。正由于两个职业拟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同质性,才会有20世纪70年代融贯的图书情报学的诞生,即合并后的新学科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该学科围绕着信息的有效查询和有效获取而构建其自己的知识体系,包括信息组织整理技术、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方法、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研究、文献分布与利用规律等[5]。

因此,图书情报学从其学科根本任务来看,具有高度的同质性,都是完成科学交流链后半部分(即促进信息或知识的查询和获取)任务。这就使得与信息查询和获取相关的学科在搭建各自的学科体系时,需要解决类似的研究问题:什么是学科视域中的信息(知识),什么是学科视域中的信息载体,信息在查询和获取的过程中具备哪些特征(包括用户特征和信息特征),信息查询和获取的技术是什么,这背后蕴含了怎样的理论、认识论或哲学观。事实上,每个学科都在尝试解答上述问题,而这也导致了图情档领域的学者常常既是图书馆学家,又是情报学家;或者既是情报学家,又是档案学家。换句话说,在文献信息学真正问世之前,相关领域的学者已经开始探索学科间的共同性议题了。

另一个问题是,这个理论基础相关的知识是否能够支撑起一个独立的学科。从逻辑上来说,既然理论基础相同,何不从科学共同体中抽调出部分学者,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岂不比各自研究来的省时省力?但事实上,尽管大家对共同的学科基础有基本共识,但30年来并未为此成立一个新学科,至今仍处于潜学科的状态。笔者认为,原因可能与人类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关:自下而上的总结远比自上而下的架构来的容易和让人信服。因此,学者们宁愿从各自学科具象的事实角度总结出相似的结论,也不愿直接从文献信息学的大抽象出发,去发展新的抽象(从30年的研究文献来看,这种尝试下的学科发展十分缓慢)。如果说,从档案、情报或图书馆学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这个共同基础来的更有效率,这是不是意味着文献信息学将一直处于潜科学之中呢?笔者认为未必。但即便建立起新学科,其发展模式(因其抽象性和已然性,即其研究成果散落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中)也会与典型的一般学科发展区别开来。

3从科学学的发展反观文献信息学

上面提到,文献信息学作为一门潜科学,具备成立一门新学科的潜力,但由于其特殊特点(其研究对象为多个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学科即便能在未来建立起来,其发展思路也将与一般学科不同。不过,文献信息学并不是第一个研究多学科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在它出现之前很长时间,科学学便出现了,它是一个成功建立起来的学科,标志为出现了相关的学术杂志——《科学学研究》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学(Science Studies)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包括历史学、社会学、哲学、自然科学、图书情报学等诸多学科的学者,其研究议题包括学科发展史、科学政策、科学技术管理等等诸多方面,涉及到诸多学科都面临的本质或发展问题,不具有一个固定的研究视角,因此这个学科不以-ology 或science结尾,而以study这一个宽泛的概念作为其名称后缀。参考《科学学研究》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两本杂志的文章发表状况,也不难发现其研究视角跨越了管理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等诸多领域,它的文章作者也很难看见有专门的科学学研究者。

笔者认为,文献信息学与科学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可以借鉴科学学的发展模式,并不为其作并行于图书馆学或情报学的学科设计(开设独立的教学或科研领域),但可开办相关的学术杂志,广邀各学科对该研究领域有兴趣的学者投稿,借用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实现该领域的健康发展。

4结语

文献信息学,因其能解答图情档共有的理论基础而被学界广泛关注,却因未能找到合适的学科发展路径而在发展近30年之后依然停留在潜学科的尴尬境地。本文通过回顾学科定义、图书情报研究领域共同的理论基础发现,文献信息学具有成为一门新学科的潜质,同时,该学科具有与科学学相似的特征,因此其学科建设模式也可参考借鉴科学学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益婷. 文献信息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图书馆学研究,2010(应用版):7-10.

[2]赵元章. 关于建立文献信息学的设想[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57-160.

[3]Andrew Abbott. Chaos of Disciplines [J].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4]Wilson, T.D.On the user studies and information need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81(10):64-67.

[5]于良芝.图书馆与情报学的使命与视域[J].图书情报工作,2009 (9):5-10.

[6]Science Studies [OL].[2012-1-11].http://en.wikipedia.org/wiki/Science_studies.

[7]柯平, 王平.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基础理论体系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学报,2006 (2):9-14.

Documentation as a New Discipline

ZHU Yong-ying

(Library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discipline and shared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of LIS, documentation is similar to science of science, thus they both have synthetic interest on shared base of several disciplines. For its synthesis and abstractness, documentation cannot develop independently and can only be “pre-science”.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for documentation should be similar to science of science, thus absorb distinctive perspectives from numerous disciplines, instead of listening to scholars from similar backgrounds.

Key words:documentatio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science of science

收稿日期:2015-10-17

作者简介:朱泳瑛(1989-),女,河北滦县人,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信息。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446(2016)03-0092-03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同步建设策略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探索与实践
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