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李娟
讲求提高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方式方法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李娟
【摘要】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保障。何谓阅读理解,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注重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理解能力给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兴趣课外阅读理解能力方式方法
英语阅读能力是小学英语重要的技能目标之一,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要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是不行的。阅读是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其价值不仅在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也大有好处。
那么,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理解能力呢?一、精选阅读内容
1.讲究趣味性。在平时的练习中,选择的英语阅读材料要尽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最好是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如英语童话、英语歌谣、人物趣事等。如下文的英语阅读理解就是很幽默的一篇阅读材料——
Betty is a little girl.She is only four.She is not at school.She can't read or write.But her sister Ann is a student.She is twelve years old.She knows how to read and write.
One day,Ann sees her little sister in the room. She is at the table.There is a pencil in her hand. She is writing.“What are you writing,Betty?”She asks.“I'm writing a letter to my friend Rose.”
“But how can you?You don't know how to write,”says her sister.
“Well,”says Betty,“it doesn't matter.Rose doesn't know how to read.”
学生读完后都哈哈大笑。
2.讲究适宜性。阅读材料要难度适宜。一般情况下,生词比例应控制在文章总词数的3%左右。因为过多的生词会使学生感到没有兴趣再读下去,会失去信心。因此,阅读材料中生词量不宜过多。
3.讲究匹配性。选择的阅读材料在题材和内容深度上应尽量与教材内容匹配。既便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像笔者学校每年都会征订一些英语课外辅导书,《英语同步练习》也不失为一本不错的练习册,上面就有与教材同步的一些英语课外阅读,每次教完一个单元,我都会让他们来做一做,练一练,选一选,以此巩固所学内容。
二、指导阅读策略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
1.通篇领悟,跨越障碍。很多学生会因文章中的一两个生词而退缩。其实,几个生词,难句并不会影响做题,可以指导学生继续往下读,材料后面的内容可能就会提供难点的线索。其次,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英语课外阅读理解不能纠缠于某个生词难句,而是要读懂大意。如这篇文章——
Ted is two years old.Ted is white.He has two big eyes and a black small nose.He likes playing with balls and eating bones.Every evening,he stays beside the door,waiting for us.And every Sunday,Mr White will take him to the park.They have a good time there.
题目中虽然有生词bones, wait等。但在做选择题:
( ) Who is Ted?
A.Mr Smith's son B.The cat C.The dog.
很显然应该选C。联系上下文,在描述写外貌A black nose,like eating bones,Every evening,he stays beside the door,waiting for us时,就可以看出来Ted是一只狗。
2.逆向检验,确保无误。看完全文,做完题目后,可以把答案重新放回文中,看看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如不符,则可重新再选选。
3.注意文化差异,运用英语思维。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可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如,当别人夸奖你:“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时,我们不应该说:“No,my English is poor.”,而应该说:“Thank you.”在翻译句子时,我们不能逐字翻译,而要运用英语思维。另外,可通过唱英语歌,讲故事等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三、培养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伴着阅读成长,养成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是提高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前提。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计划,坚持不懈。教师可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自己的英语阅读计划,如:每天摘抄3个新词,记一记,背一背;每周读一篇英语小文章,坚持阅读英语报纸杂志等。只有在坚持的基础上才会出成果,教师也应该检查其完成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小C的计划
?Weeks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Things Copy and recite athe new words Listen to the English news on the TV Read an English article Read the English newspaper Write a diary in English
笔者每天都会在课前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做评价记录,及时反馈情况,并把反馈情况贴于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查阅,久而久之,习惯养成了,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就提高了。
2.注意积累,追求实效。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新单词、新句型,如果不注意积累,这些知识很快就会遗忘。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记笔记的习惯,把一些有趣的,有用的名人名言等记录下来,以便后用。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时地复习巩固。
前几天一节英语课上,笔者在问到蜡笔用英语怎么说,怎么拼时,居然课堂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出来,可能因为这个单词用得比较少而且学了很长时间了。就在我要说出答案的时候,一只小手举了起来,一看原来是我的英语课代表,她立马说道:“I know, it’s a crayon. c-r-a-y-o-n, crayon.”我问道,“How can you remember it?”原来她是先前遇到了这个单词,感觉自己有些忘了,就顺便摘抄了下来,记了下来。这是她的习惯,每次她遇到不会的或是将近遗忘的词时,便会拿出她那本心爱的小本子记录下来。
可见,学过的知识及时地复习巩固是多么重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那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之后,班里其他同学也向之学习,每人精心准备了一本笔记本,用于复习积累知识。确实,这样以后,在遇到很多旧知,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反映出来。
3.重视课堂,奠定基础。在平常的英语课上,教师也可让学生一个个轮着来为其他同学讲解练习中碰到的阅读理解。我就是这样,每次在《英语同步练习》中遇到一篇阅读理解,便叫一个学生回去做准备,不会的单词去查或来问我,从课代表开始,到学期末班里学生个个都能轮到几次,我发现学生的主动性很高,个个都跃跃欲试。
如在六年级上册《英语同步练习》中,有一篇课外阅读理解是关于猴子捞月的,其中有些单词如:surprised, fall, branch等都是生词。之前,我也给过学生一个查阅的网站:www.dict.cn.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家里都有电脑了,所以有些单词可以自己去学,但是部分外地生家里可能还没有,他们就跑来请教我,我也会耐心的教他们。等学生讲完,听懂后,下面的学生便开始哈哈大笑小猴子的天真可爱。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提上来了。
记得小D刚开始第一次上讲台讲的时候很难为情,但磨炼了几次就变得老练了许多,也颇有小老师的风范了。
4.适当表扬,激励阅读。小学阶段,唤起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如选择图文并茂的英语阅读材料,组织形式活泼的英语阅读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如每一个阶段都有学生特别喜欢的动画片、流行歌曲、热点新闻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将孩子对动画片的喜爱迁移到英语阅读上来。教师还可在每周、每月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检查课外阅读质量,开展评比表扬。因为在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中,附属内驱力占比较重要的地位,只要得到教师的表扬、同伴的认可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内驱力。
小E就是我常表扬的对象,因为他的英语基础较差,再加上父母的离异,使孩子的自尊心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每次英语默写都不会,但只要我找到表扬他的机会,我会毫不吝啬给他肯定。有次课堂上默写,他10个对了5个,我就在班上表扬了他,看着他在下面偷笑的表情,我也很开心,我知道起效了。果真,下面几次的默写,包括课堂上的表现小E都好了很多。
教师还可以在每学期开展一次班级或年级英语课外阅读理解能力竞赛,包括朗读比赛和书面竞赛,用颁发学生的获奖证书来吸引学生关注阅读、喜欢阅读。长期坚持,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能力必然会有显著提高。
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要老师平时不断地穿针引线,更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理解能力,并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