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烨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疑则无进。”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质疑能力,可以看做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过于依赖教师,只有教师的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而这一点正是学生缺乏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表现。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 ,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针对学生英语学习质疑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大作用。
一、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性
1.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质疑精神,则会使学生在质疑过程中学会提问,进而学会自己解答,这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2.开拓思维能力。
质疑能力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时刻抱有质疑的心思看待学习,便能够从中找到多种解决方法,从而开发自己的思维。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避免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提出无法解答的问题,从而丧失寻找答案的兴趣。
3.提高创造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是学习成果的一种表现,创造能力是在日常学习中的思考、质疑和解答中逐渐养成的一种能力,创造力是学生愿意主动探索、发散思维的心态,所以在质疑能力的带动下为提高创造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质疑能力的必要性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在50名学生中间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九成学生认为质疑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学生若具备质疑能力,就会逐渐形成自主解疑的能力,从而扩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但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会质疑,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质疑能力还有待提高。
针对学生提到的会在一些英语活动中进行质疑,笔者就这些活动,专门进行课堂设计并采取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水平。
三、提高质疑水平的措施
1.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
(1)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无论是对教材的疑问、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回答,如果有质疑就要鼓励其说出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民主环境、营造皆可发言的课堂氛围。学生的质疑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而定:第一种质疑成功,在课堂上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想法,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第二种质疑失败,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来的质疑不是问题,或被学生轻松化解,也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同时表扬其他学生的回答,这样也会促进其他学生的解疑能力。第三种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把问题重点提出,并让其在小组讨论中解答。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学习氛围和活跃程度都会有明显提高。
(2)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以4-6人为一个小组或者自由组合成一组,围坐在一起,由组长带领,组员轮流发言、补充发言,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质疑,都有发言的机会,大家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质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做好质疑示范,引领学生质疑。
教师需要做好质疑的示范,从课堂教学中就要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可以理解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自己设定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对疑问进行质疑,通过分析、解释,找到疑问的正确答案。例如在教授8AUnit 1 语法形容词比较级时,讲到sad这个词的比较级是sadder,笔者顺手在黑板上写下mad和bad,并打一个问号。当即就邀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答案,一位学生毫不思考写下mad比较级madder, bad比较级badder。而笔者在第一个答案划了一个大大的√,第二个答案后划了一个×。学生当即怔住,这就形成了一个学习“悬念”,然而,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查资料。这样不但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而且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质疑。
(1)从阅读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着手进行质疑。《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学生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比如曾经有一篇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归纳文章大意。文章从第二小节开始到第五小节结束,每一小节都出现明显的关键句:第2小节In old Rome,……(在罗马时代……),第3小结In 1905,……(在1905年……,第5小节Today,……(如今,……)很明显文章是以时间线索进行发展的,那么学生在阅读时着重找出关键句,就很容易提炼出整篇文章都是在讲 “棒冰”的历史。
(2)从语法中的疑难点着手进行质疑。学生面对一篇英语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由于知识面不广,往往会弄不懂。这是课文的疑难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如笔者会提问“The number of the giant pandas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能否改成“The number of the giant pandas is getting fewer and fewer”?这个问题不再停留在表面,它涉及“the number of...”的意思,number是数字的意思,数字能讲大小,但不能说成多少,因此是不能采取后者的说法。于是笔者接着提问,除了number的用法外,还有其他类似的用法吗?学生于是讨论开,搜肠刮肚找到七年级学过的表示“价格”的用法也是如此,以此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紧扣这些疑难点质疑,就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进入搜索的情境,以点带面,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境界。
(3)从写作中的语用能力进行质疑。现代英语学习要求学生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和修改作文,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在每节作文课时,笔者都会选取多篇学生作文进行实物投影,邀请学生做“小老师”一起学习、对比、修改、评价,通过阅读、讨论、自我完善提高写作水平。如有学生写:I like Maths best because Maths is very interesting.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进行拓展和加工,使语句更优美。有学生改成另一种表述:My favourite subject is Maths because Maths is very interesting.还有学生进行美化: I like Maths best because Maths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it makes me work hard.I get good grade in Maths.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质疑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任何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为终。学生有了质疑才会探索,有了探索活动才会有创新。
质疑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让我们从“质疑”开始起航,用亲切、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学中紧紧扣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大环节,把课堂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主动地运用已有知识和审视态度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获得终生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