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全
摘要:主要介绍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规划建设进展,并全面阐述了区域产业集聚区规划发展必然趋势,为后续的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建设进展
直到今天,产业集聚区仍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广义上,产业集聚区是产业集聚的空间形态,是实现产业集聚、人口集聚、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基础设施实现共享,从而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科学发展产业集聚区是当前区域发展背景下适应产业转移,拉动内需,实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狭义上,产业聚集区是指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的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它同时还肩负“产城融合”、促进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
1 国外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
区域产业集聚研究是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最早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的是亚当·斯密,他主要从劳动分工的角度阐述生产率如何随着分工的发展而提高,揭示了产业集聚的原因以及生产率如何随着集聚而提高。他在《国富论》中谈到了分工与市场范围、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关系时就包含有产业集聚思想,并指出人类生产活动的专业化分工是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根本原因。
产业集聚区的概念最早来源于马歇尔的产业区,是指某一产业内关联企业、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特定区域。产业集聚区是产业集群外在空间表现,是实现产业集群的空间载体。他在《经济学原理》中从经济的外部性与空间集中角度阐述了产业区的概念,他认为“产业区”就是众多相同的中小企业及中间机构在某一区域大量集中的现象。马歇尔虽未直接提出产业集聚区的概念,但他对产业区的定义也具备了产业集聚区的雏形。在产业区形成机制上,马歇尔认为产业区的形成主要源于企业对外部规模经济的追求,即追求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效益。产业集聚带来的外部经济性效益表现在:一是产业规模扩大带来的外部性,大量同类企业在地理空间的集中,通过合作或建立产业联盟的方式进行共同生产和销售,扩大上游原材料需求量,增强区内企业议价能力,降低了购买成本;企业集聚还利于企业共建营销网络中心,分享销售渠道,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二是培育人才市场,产业区的成长推动了人才向产业区的不断聚集,形成人才供给充沛的区域性人才网络,降低企业人才搜寻成本。三是信息技术的交流扩散,企业空间集聚促进产业信息、知识、思想和共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形成区域内的学习机制,促进区域创新环境的形成。
作为传统空间地理学的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韦伯则从经济地理的角度首次提出了集聚经济概念,并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相关问题。他认为产业集聚是在特殊原因和一般原因双重作用下形成的。他指出特殊原因只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或对某些特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相反一般原因更具共性,更有研究的普遍意义。韦伯是从节约空间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聚形成的一般原因,他认为推进企业地理空间集聚的原因是集聚的收益超越了分散的收益,集聚因子多于离散因子。韦伯关于产业集聚的一般原因为分析产业集聚区形成原理提供理论的视角,为政府借助外部力量通过政策营造产业集聚因子,推进产业集聚区形成提供理论的基础。
Czamanskis (1974)是另一位对于产业集聚区理论有重要贡献的国外学者。他将产业集群引入经济学,从产业链的角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产生原因在于企业间存在产业链上的生产共性和前向后向的协作关系,促进相互关联的企业和中间机构在某一区域空间集中集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他的研究成果的重要理论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研究构建产业集聚形成的理论视角,还在于强调产业集聚区构建过程中产业链构建必须要有中介组织的参与。基于此,产业集聚区构建必须基于产业链上前向后向联系,重视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根据产业发展,有意识地引进培育一些中介组织。但Czamanskis未对产业链上的战略环节、战略环节上的链核企业筛选进行论述,也没有对产业链与产业联盟之间的关系做出详细阐述。
新产业学派的代表人物Bacattini (1978)从生产协作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的概念,认为新产业区是指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基于生产网络的社会分工与相互协作而在特定地理空间上形成的生产关系的综合体。新产业的典型特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基于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所形成长期的稳定社会关系;二是区域的网络化,区域网络是由区域经济主体在长期的经济交流合作中所形成的稳定关系;三是根植性,企业经济活动受到区域环境和文化的影响,经济行为必然带有地方文化的烙印。但是新产业学派并没有论述创新文化具体内容及构建区域文化的方法,这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最近,Keui-Hsien (2010)在《产业集群与组织适应——基于国际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阐述了企业在构建产业集群的作用及产业集群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并论证产业集群与组织适应性内在的逻辑联系。作者对产业集群的贡献在于首次尝试性地通过创建一个一致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产业集群与组织适应性的关系模型去检测产业集群与组织适应性内在关系。然而作者没有论述联盟构建方法及产业联盟在组织适应性中的效用,这是研究的一个不足,同时文章中数据来源于自我报告数据,这也是文章研究的一个局限。
2 国内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进展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处于产业集群研究的初级阶段,创新较少。国内学者主要是在参考借鉴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产业链分工、规模经济、创新网络、产业联盟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形成过程。
王缉慈(2001)提出了基于企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建议。她指出产业集群一般主要由市场所主导,但同时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国家的政策导向。在产业集聚带来的丰厚效益的吸引下,外部企业和部门会尽力向产业集群靠拢。朱英明(2003)在马歇尔外部经济观点的基础上,将经济学和地理学相结合,从较新的视角阐释了产业聚集过程的内在规律。他认为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能促进产业集聚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产业集聚的效应是有差异的。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依靠外部资金的注入来推动,而经济落后地区则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发挥外部经济效应,快速形成产业集聚。
夏保林(2000)提出,产业的布局影响着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人口及就业的集聚,促使了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各城镇的规模等级的确定,与产业在城镇体系空间中的设置有紧密的联系。刘荣增(2004)从产业、城市、区域角度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经济学、哲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多角度、多层面阐释产业、城市和区域这一复杂系统内部的若干热点问题,并且提出城市是人口、产业和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通过要素的聚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形成规模效应,并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更替演化。
刘珂(2012)阐述了推进产业集聚区向产业集群升级的内生性路径。他提出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依托主导产业上前后向的生产协作关系拓展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成线;横向发展配套企业,拓展成网;构成产业发展面的发展思路。作者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区的升级问题,提出的从点、线、面的3个层次延伸拓展产业链,形成产业发展体系的思路,但是作者没有阐述产业链上战略环节的划分问题,没有指出龙头企业在产业链的延伸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是论文今后需要进行研究的工作,也是创新的视角。
罗静等将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将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区发展阶段划分为“要素集聚、产业分工、主导产业和创新发展”4个阶段,并罗列“集群分工及产业链”等10项指标。作者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研究集聚区发展,这是一个研究进步。作者论述区域文化在产业集聚区成长中的作用,但没有进一步去阐述如何构建区域创新文化,没有阐述绵阳、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的推进路径,这是文章不足之处,需要在下一步研究中进行探讨
王旭章(2002)归纳出产业集聚的4种方式:①以某主导产品(拳头产品、名牌产品)为核心,通过对产品不断深化开发,形成系列产品和系列技术,集聚在主导产品周围的是系列企业和行业;②行业规模集聚:在同行业产品系列层次多,技术关联大,又无大企业和名牌产品,通过一大批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或城市中的竞争和发展,形成区域性行业规模优势;③以大企业为核心,带动其他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集聚经济:④以科技研究开发为中心,形成高科技、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群体。
3 小结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流行的今天,产业集聚化的建设作为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推行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介绍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并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进展,展望了区域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