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吉龙
[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所谓师生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辩论,从而探究新知的模式。文章探讨通过提问、讨论、多媒体等构建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 互动课堂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9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历史教学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动教学越来越受重视。高中历史课堂互动教学是基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它是学生、素材、教师、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情境的教学课堂,是师生间生命体对生命体的沟通、理解。那么教师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更好地实施互动教学呢?可以利用提问、讨论、多媒体等加强互动,从多个方面构建互动式历史课堂。
一、利用提问加强互动
高中历史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抛出一些有价值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促使学生加强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可以促进互动课堂的构建。例如,在教学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回答:1.五月四日是什么节日?2.你知道这个节日的由来吗?3.你知道这个节日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直接讲授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与历史意义,就会使学生感到无趣。而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一步步深入,可以使学生有兴趣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探究,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自说自话,学生也不再游离于课堂之外,师生之间形成了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历史教学顺利进行。
二、利用讨论加强互动
对于一些存在争议或者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自己的见解放到课堂上交流,在交流中获得认知上的飞跃,能达到传统灌输式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例如,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人们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因为它推翻了封建帝制;也有的人不认同此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因为它最终也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辛亥革命,教师组织学生就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展开辩论。有位学生说道:“我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首先它是近代史上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政治上都为中国带来了一股新气象,使民主革命深入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进步。毕竟要想真正改变中国的命运,不可能只靠一两次革命就能成功,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辛亥革命是比较成功的。”这个时候有位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虽然辛亥革命带来了民主共和的观念,但是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并没有真正实施,也就是说辛亥革命只是换汤不换药,它不可能真正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听到这些讨论,教师感到十分欣慰。学生能就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有如此深层次的认识,证明他们对辛亥革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证明他们认真地思考过,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的讨论没达成共识,教师最后总结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一语道破了辛亥革命的利弊。辛亥革命的确没有真正改变中国的命运,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但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也为人们带来了民主共和的意识,并且为后面的革命奠定了基础,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十分有价值的、是功不可没的。”
三、利用多媒体加强互动
历史互动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内容的配合与拓展。在创设教学情境或者设置讨论主题时,可以利用课件中的影视资料渲染气氛,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在观看和倾听中感悟和体会。例如教学《甲午战争》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亲历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和对互动话题的兴趣。又如,在学习文化史时,教师可以播放幻灯片,展示不同时期的服饰与礼仪,丰富课堂互动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课堂互动效果。
历史课堂互动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应注重。真正的互动式课堂是开放的、自由的、民主的,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多探索互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参与互动,实现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许双成.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状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李桂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3]水娇娇.高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4]孙泽文.课堂互动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