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小组问题及对策

2016-03-24 19:17丁振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分工小组长组员

丁振伟

我校自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课堂变得更精彩,学生变得更主动。教学效果能否变得更好就成为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之所以存在“课堂很热闹,成绩看不了”的怪现象,关键是教学中的细节问题。现就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有关学习小组的几个问题提出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及批评指正。

第一,学习小组如何分组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和评价。其具体形式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以问题的提出、探讨及解决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因此,分好学习小组就成为高效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作为教师,当然希望学习小组合理、和谐、民主、团结、有竞争性。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分组不合理是首要因素。我认为,一个学习小组人数在6至8人为宜,一个班分为8个组左右。分组时,教师最好配合班主任,充分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最后由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学困生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

第二,确定小组长并明确职责

分好学习小组后,就要选举出小组长,明确组长、组员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与小组长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要给小组长提出要求,小组长要处处起榜样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要自己先做到。小组长要协调好组内成员的关系,发挥小组长在老师和组员之间的桥梁作用,小组长要加强与其他组之间的信息交互,与老师或本班其他小组长之间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反馈相关信息,如小组内遇到的困难或是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等,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得到帮助。

第三,营造学习小组文化氛围

分好小组后,教师应鼓励各学习小组成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为小组命名,并确立小组口号,营造学习小组文化氛围。随后,要统一制作学习小组铭牌,展示小组人员及小组文化,努力营造归宿感。

第四,学习小组如何学习

坚持小组学习讨论“分层学习,集体讨论”的原则,先让同层次学生AA、BB、CC、DD 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对分层讨论中不会的问题和小组讨论不出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要坚持A教B,B教C,C教D,A拓展延伸的分层次学习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能发挥出更多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优等生参与自由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AA自然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习困难和性格内向的学生DD则成为了陪衬。究其原因,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有的学生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却力不从心;有的同学基础较好,但不善于争取机会。小组分工不明或角色落实不到位,往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成了各小组的常任发言人,形成小组活动被一二个积极分子垄断,而其他学生陪坐的局面。为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经常失败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同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失败而处于情绪低谷时,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开导,鼓励他们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地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还有就是对组内成员要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以激发各人的责任感,使得每个成员有事可做,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任务全力以赴。比如:可以让学生分别承担作品的创作,承担某方面的信息搜集等。这样有分有合可以保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除了按任务分工外还可进行角色分工,如轮流担任记录者、鼓励者、检查者、解说者、组长等。在分工中教师还要注意经常更换组员角色,使每个成员都担任各种角色,体会每个角色的工作和责任,并从中学会互相理解、体谅、支持,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猜你喜欢
分工小组长组员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分餐小组长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小蜜蜂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