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能力的生成机制及培育模式

2016-03-24 06:42杨琼金丽
关键词:个体道德活动

杨琼,金丽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1201)

道德能力的生成机制及培育模式

杨琼,金丽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1201)

道德能力是个体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情境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在道德能力的生成过程中,自我意识是前提,社会关系是载体,社会实践是保障。培育个体道德能力必须促进道德认知发展,培养道德信仰,提高情境感知能力和丰富道德情感体验。

个体;道德能力;生成机制;培育模式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应加强个体道德能力的培育。但长期以来,对个体道德能力培育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道德能力的重要作用这一层面,没有从个体能力生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内在矛盾方面进行理论阐明。因此,有必要对个体道德能力的生成机制作深入考察,进而探究其培育模式。

一、“道德能力”概念的知识谱系考察

关于道德能力,古今中外有众多思想家进行论及,如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下矣。”这里所说的“心”,指人具有“恻隐之心”“丑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1]。照他看来,天的本质有“仁”“义”“礼”“智”道德属性,是从人类道德生活中理解人的精神价值诉求。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儒家的道德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彰显儒家“内正外王”的修身之道。在西方,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即“正义”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等同于“最高而最广的善”,强调善德在社会道德中的价值趋向。洛克的“观念”(idea)是他的哲学中的基本范畴,被用来代表人的心灵所知觉、所思想的直接对象、材料、基本元素。他认为人的道德能力源于经验,是通过人对外物的感觉和对内心活动的反省能力。在康德那里,人的行为的善恶、道德与否只能从行为的动机本身去评价。道德动机决不掺杂任何情感上的好恶、趋利避害的因素,这种道德动机即所谓的“善良意志”。[2]“善良意志”之所以善良,只在于“善意”本身,不在于功用。这种“善良意志”纵然毫无成就,它还是像珠宝一样会自己发光。这里的“善良意志”实际上指的是人在道德行动中的能力。西季威克指出:“一方面,我们欲望关于正当行动的知识并按照它去行动,但是我们的实践判断与我们意志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善;另一方面,我们追求可以证明的行为正当性的理由以及激起行动的倾向、欲望。”[3]因此,“对道德能力的探究在现代伦理学中占据了一个突出的位置,这种探究的意义在于将道德能力构想为良心、动机或者说是人内在所有的某种立法者”。[4]但上述思想家对道德能力的概念都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对道德能力真正意义上展开系统研究的,是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主知主义,其理论代表人物有皮亚杰、柯尔伯格等人,他们对道德能力作了深入的理论阐释,主知主义指称的道德能力主要是指道德辨析、理解、推理和选择等思维能力。

道德能力是个属概念,要把握其内涵特征,必须从道德和能力这两个概念出发。道德是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5]道德的结构包括道德的现象结构、水准结构和关系结构三个层面。现象结构又包括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因此,道德作为实践理性,既是一种意识形式,又是一种活动形式。“能力”是指“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6]从横向维度看,它包括数字能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和行为能力;从纵向维度看,它包括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7]个体的各种能力总是和其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于活动中的,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对不同的个体能力大小作出比较,也只有从个体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中才能看出其潜在的能力。由此可见,道德能力是一种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统一的特殊能力,它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因素和一种道德思维。道德能力是个体在面对道德情境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它由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认识能力、道德直觉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创造能力和道德践履能力等要素构成。

二、道德能力的生成机制

人的德性,即个体的道德,是从哪里来的?究竟是“先天”具有,还是“后天”生成的?这是我们探索个体道德能力生成机制遇到的首要难题。这个问题历来是伦理学家和哲学家思考和争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先天论”和“后天论”的对立和争议。二者的回答缺乏科学的佐证。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和实证科学出现后,才见分晓。在当代,提起个体道德的发生和发展问题,人们都不得不把目光投向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发展论”,及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杜拉德、米勒所阐发的“自居—内化理论”,这些理论为道德发生学研究开启了先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个体道德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内在规律,用事实证明个体道德并非与生俱来的东西,并非超社会能力,而是后天发生的,是个体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获得和形成的一种社会规定和个体素质。构成个体道德发生的前提条件就是道德主体的自我意识、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

(一)自我意识是个体道德能力生成的前提

在个体道德发生过程中,人的自我意识是重要前提。皮亚杰等心理学家虽然也注意到这一点,但没有系统分析研究,他们主要强调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且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去考察。事实上,人的社会实践、社会关系和自我意识是“三位一体”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人的关系也是人自觉意识到的关系,因此,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活动,个体道德才得以发生。没有自我意识的活动和关系,就不是人的活动,道德也就无从发生。道德本身就是人对自身活动和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人生之初,虽然受制于一定的关系之中,但这种社会关系对其来说还是外在的东西,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映,这时人还处于无意识阶段,当儿童从成人活动那里获得赏罚效应,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关系、意识到自己活动的道德意义,从而明白一定的行为和关系的道德准则,人的道德才刚刚发生,开始意识到自我和自我活动与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意识到自己在行为活动中与他人应当确立一种社会关系,意识到按照道德规则行动,形成道德关系。因此,人的意识特别是自我意识,在社会活动关系中促进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这时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真正发生,实现人告别自然人向道德人的转变。

(二)社会关系是个体道德能力生成的载体

人的行为活动总是遵循一定的规范,是因为人的活动总是在社会中进行,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规定人的行为,实质上就是对人在一定的活动中处理和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规定或要求,因此,道德存在于主体作用与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并形成交互关系。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9],无论是人的类特征与生命活动,还是由这种类特征所决定的社会本质,揭示了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道德心理学认为,人的道德的形成与发展要经历理性化和社会化过程。理性化过程是形成道德认知与生成道德能力的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种使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的过程,是个体道德“内德于心”,其结果就是从内心里产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爱好或厌恶、崇敬或鄙弃的情感或态度,形成对现实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美丑、荣辱、正邪等价值观和标准,最终产生一种道德需求的认同感,并且依据这些规范和标准作出评判和选择。社会化过程则是在建立“社会我”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各种复杂的道德现象和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过程,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和合作中建立“社会我”的过程,即个体道德外化过程:“外德于行”。这两个过程是人的道德形成和发展同时发生的交互过程,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首先获得的是感性的道德认识能力,然后在理性化过程中获得道德认识能力。所以,人生之初虽然置身于一张无形的社会网之中,受到社会道德文化的熏陶,但是道德在个体身上仍然没有真正发生。只有当个体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主体并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以确定某种关系时,道德在个体身上才真正发生。

(三)社会实践是个体道德能力生成的保障

我们知道,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离开了人的行为活动,道德的发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0]只有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个体才能成为道德的主体,实践对道德形成需要,形成相对的道德素质,正如发生论大师皮亚杰所说,个体道德发生论仍是“道德从哪里开始的问题”。他在考察儿童道德认知的发生发展时,也注意到了儿童的活动,但他没有把儿童的活动作为儿童道德发生发展的前提,而是将儿童的认知力提高,作为儿童在活动中学会遵守一定规则的主要前提和心理机制。可是儿童的体力、智力语言和意识以及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都是在一定的活动中、社会交往中形成。正如人在行为活动中接受“应然”的社会化训练,体会“实然”的社会化要求。即个体学会按照一定道德规则行动的主体能力和主体素质,只能在一定的行为活动中才能获得。当个体交往活动环境发生变化,伴随交往活动的丰富和发展,他们的道德能力和个体素质将随之提升和发展;即从道德主体活动关系看,个体道德作为个体对自身行为活动规范的掌握和接受,它只能在个体的行为活动或社会实践中发生,完全离开个体的行为活动或社会实践,道德在个体身上发生是不可能的。总之,个体道德能力随着个体的行为活动和社会实践发生和发展。

三、道德能力的培育模式

个体道德能力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分析道德能力的生成机制和基本要素,我们对个体道德能力提出了如下培育模式。

首先,促进个体道德认知发展。个体要自觉地按道德规范去行为,首先必须掌握一系列道德概念,对这些道德规范有所认识,进而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在感知一定的道德情境之后,个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推理、判断、评价等内容,它是一个潜在的思维过程活动。唯有如此,个体才能对行为的是非善恶等道德因素作出明晰的道德判断与评价,从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与道德实践能力。

其次,培养个体道德信仰。道德信仰是一个人道德能力的外化过程,属于道德培养的核心结构,推动个体产生持久的道德行为,促使个体表现出长期的一贯性和坚定性,进而在这样的道德行为中共情,达到情感的依托。对道德信仰的坚守,能使个体道德能力由认知转化为情感,情感转化为行为,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对道德的认知,从而进入一个循环的螺旋上升状态。道德信仰由一个人影响到整个社会,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不断提升,此时道德也就具有渗透影响作用与拓世张力的作用。

再次,提高个体情境感知能力。通过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使个体产生一种由外到内的感知能力,进而产生道德信仰。道德情境不仅自身要具有丰富的道德含义,而且在情节的新奇性、内容的有趣性及其表现形式上要力求多样化,这将更容易激发个体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在这种新奇与有趣的道德情境中熏陶濡染、潜移默化。

最后,丰富个体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概念和规范只有让个体在情感上加以认同与接纳,并用生命去内化和体验,外在的道德观念才能真正地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情感不仅支撑着个体的道德认识系统,而且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推动着个体的道德实践能力及其培养。在这样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的引导、强化作用下所做出的道德行为,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个体道德能力的展现,也是个体道德能力的外显。总之,道德能力作为个体的一种本质能力,对于个体道德主体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教育要深入现实道德生活,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提高道德能力的契机,使个体能以自己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创造去应对不同的道德情境,重拾生命的意义,获得道德的完整。

[1]朱熹.孟子·尽心上[M]//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448.

[2]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49.

[3]西季威克.伦理学史纲[M].熊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7-18.

[4]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M].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28-29.

[5]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99.

[7]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6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81-382.

G410

A

安徽省2016年高校人文社科项目(SK2016A043)和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5D04)

杨琼(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个体道德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