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2016-03-24 04:06祝娟胡君娥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湖北荆州434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PICC置管护理干预影响因素

祝娟,胡君娥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湖北荆州434020)



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祝娟,胡君娥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PICC置管是临床型输液治疗的主要方式,能够降低患者输液治疗产生的不适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受到患者的血管因素、导管固定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会增加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因此行PICC置管治疗期间,必须先对患者的血管进行评价,并选择合适导管进行穿刺,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充分了解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措施,当患者出现该症状,及时针对性治疗,旨在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预防治疗;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引著格式]祝娟,胡君娥.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6):82~84.

PICC属于临床常见的置管方式,常见于化疗、输液治疗等,该置管方式留置时间相对较长,能够减轻患者输液治疗期间的不适感,还能够保临床正常治疗[1]。然而,行PICC置管治疗期间,患者往往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2]。为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分析了患者行PICC置管期间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护理方法。

1 机械性静脉炎及其分级

机械性静脉炎是由于导管或微粒对血管壁造成摩擦和刺激作用,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内膜损伤,从而激惹静脉壁发生静脉炎症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通常发生在置管后1周内[3]。根据静脉的受损情况,主要分为三级:0级为穿刺皮肤未见不适症状;Ⅰ级为穿刺皮肤呈红肿状;Ⅱ级为穿刺皮肤存在异常症状,且伴随出现疼痛症状;Ⅲ级为穿刺皮肤出现溃烂情况,且伴有脓液流出[4]。

2 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

2.1患者自身因素

1)消极心理状态 很多患者行PICC置管期间,未对其形成系统的认识,但是会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该因素不仅会产生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还易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国内相关研究表明,紧张情绪可能导致血管持续处于收缩状态,易造成血管壁变窄,从而增加导管与其的摩擦面积,从而增加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几率[5]。

2)个人体质 ①年龄因素。临床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明显高于青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学者对该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时,发现老年患者的血管受损较为严重,血液循环存在异常[6]。②受到合并症状的影响,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粘稠度相对较高,部分患者还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③性别因素。有文献指出,由于女性患者的血管壁相对较为狭窄,容易出现并发症[7]。

2.2临床操作不当

1)穿刺位置不当 受到原发疾病的影响,患者入院治疗期间,需行淋巴结清扫治疗。该治疗会对其周围的血管壁造成损伤,若仍与该血管处行PICC置管,可能诱发机械性静脉炎[8]。

2)穿刺深度不当 一般情况,行血管穿刺期间,应避免速度过快,穿刺技术后,若未存在正常回血,则可能提示穿刺深度不当的现象。临床研究表明,部分行PICC置管治疗期间,未到达预期的穿刺深度,可能诱发其出现机械性静脉炎[8]。

3)导管固定不当 由于患者需长期行PICC置管治疗,若存在固定不当的现象,容易导致导管出现脱离、活动的现象,该现象会增加导管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姜红等学者认为,PICC导管固定不当,不仅会造成血管处于异常收缩症状,还能使其穿刺深度发生变化,进而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影响。

2.3导管选择不当1)导管型号不当 临床研究表明,选择合适大小的导管,能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2)导管材料过硬 行PICC置管期间,若导管材质过硬,会增加血管与血管壁指尖的摩擦,导致其出现受损症状[9]。

3 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

3.1心理护理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很多患者未对PICC置管形成系统的认识,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多种消极心理情绪。笔者认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了解其心理因素,告知其临床治疗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使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有文献指出,加强对PICC置管患者的心理教育,能够避免其穿刺期间,血管处于受损状态[10]。

3.2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一般情况下,临床上通过贵要静脉进行穿刺治疗。贵要静脉具有血管粗、弹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行PICC置管期间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几率。有学者对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几率进行分析,发现于贵要静脉穿刺出现并发症几率大约为4%,而从头静脉穿刺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大约为8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1]。此外,弯曲的血管出现机械行静脉炎的几率相对较大。因此,治疗期间,应尽量选择弹性较好、管壁粗大、未见血液循环异常的血管进行穿刺[12]。

3.3提高穿刺技术

行血管穿刺期间,护理人员应先对血管的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机械性静脉炎的高危影响因素,并进行血管受损程度较轻的血管进行穿刺。穿刺期间应严格无菌操作程度,降低穿刺部位的感染的几率[13]。穿刺时,护理人员的动作应轻柔,尽量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若存在进管困难的现象,例如:血管痉挛,可先暂停操作,待症状好转后,再继续行穿刺处理。穿刺技术后,并及时行B超检查,了解穿刺深度是否恰当,并进行适当调整[14]。

3.4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

有文献指出,导管型号选择不当可能增加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14]。因此,进行穿刺的期间,应根据血管的粗细,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进行穿刺,以细、小、质软等原则进行选择,从而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有研究表明,置入经地塞米松肝素盐水完全浸泡的PICC导管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尽量使用无粉手套,有文献报道在PICC置管过程中使用无粉手套避免了润滑粉直接接触导管,能有效地防止润滑粉微粒对血管内膜的刺激[15]。

3.5加强置管后护理

①加强健康教育。患者行PICC治疗期间,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嘱咐其卧床休息,尽量避免负重运动,减少导管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16]。②对穿刺部位进行观察。行PICC置管后72h,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了解穿刺部位是否存红肿、发热现象,若存在异常现象,应及时遵医嘱行针对性治疗[17]。③观察导管的固定情况。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导管固定不当容易增加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导管固定情况的观察,若存在导管脱离的现象,应及时进行重新固定[18]。④预防性局部外敷,国内相关研究表明,置管结束后,应及时取双氯芬酸钠乳剂涂抹于置管周围皮肤位置,每天0.95mg,持续用药7d,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几率。临床研究表明,取双氯芬酸钠乳剂能够达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对抑制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19]。张金桃等学者指出,置管成功后取浓度为33%的硫酸镁溶液湿热敷,能够吸收穿刺部多余的水平,从而减少渗透面积。此外,硫酸镁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镁离子,能够达到增加血管张力的作用,取毛巾热敷期间,能够促使穿刺动脉血液流通,从而避免其出现瘀滞的现象[20]。

4 结语

综上所述,PICC置管期间诱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因素非常多,护理人员穿刺期间,应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情绪,并对其血管受损状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并加强穿刺后护理,不仅能够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几率,还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德燕.冰敷加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64~365.

[2]金枝,姚雪英.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1,10(11):953~955.

[3]湛平.水胶体敷料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37~38.

[4]王守东.肿瘤患者留置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70~71.

[5]刘霞,李俊英.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西部医学,2012,24(1):192~193.

[6]商雪辉,高宁,王秀华.两种外用方法在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3):19~20.

[7]唐苏,李俊英,余春华.肿瘤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西部医学,2012,24(4):784~785,788.

[8]张美美,崔丽华.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及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12,34(10):917~919.

[9]杨月华,沈玲玲.双氯芬酸钠乳剂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16,417.

[10]荆秋芳,贺雪琴,阴慧慧.肿瘤患者留置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8):110.

[11]黄育玲,梁仁瑞,王翠连.双柏散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12):94~95.

[12]顾巧丽.外敷清热消肿糊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临床效果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247.

[13]祝学敏.化疗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26(1):57~59.

[14]孙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防治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48~50.

[15]申邢.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进展[J].吉林医学,2013,34(24):5059~5060.

[16]陈灵燕.多种方法结合防治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甘肃医药,2013,32(9):685~687.

[17]刘素琴.预防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探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2.

[18]宋书会.PICC置入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259~260.

[19]李万娇,钟金霞,庄豪.33%硫酸镁湿敷与喜疗妥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11): 79~80.

[20]李宏轩,丰荣,张蕊.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13,20(11B):21~23.

[编辑] 方多

[作者简介]祝娟(1984—),女,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信作者:胡君娥:1976416671@qq.com。

[基金项目]荆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131PE1-12)。

[收稿日期]2015—09—23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06—0082—03

猜你喜欢
PICC置管护理干预影响因素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PICC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