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赵坤(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探究
王哲,赵坤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以“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探究的视域,从理论上来说既是唯物史观“现实的个人”前提的体现,又是人的主体性及其实现的内在要求;从现实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于人的关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对人给予重视,同时这种重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人为本”,一方面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现实化处理;另一方面结合时代特征赋予新的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
[关键词]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体性;以人为本;现实化
赵坤(1988-),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文化文明。
(一)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现实的个人
马克思在探讨历史观时特别注重强调一种历史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146这里一方面指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另一方面对“现实的个人”进行了两点规定:一是他们的活动,即实践,这是人主动性的体现;二是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即人从事实践活动的客观环境,而一定的客观环境对人实践的深度、广度都会产生影响和制约,这是人受动性的体现。
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内容设定也不能离开“现实的个人”这个前提,一方面应当引导人深刻把握自身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体性、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要教育人正确认识客观环境的制约作用,把握和处理好自身同社会、历史、国家的关系。因此,思想政治内容的设定不能离开对现实个人的关照,不能空谈社会、国家,否则就会成为一种“无根的教育”。所以,以“人”为视角来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问题,是有理有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人的主体性及其实现
“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其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5而现实的个人又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自身的社会关系的,这是一个动态的生成发展的过程,而非是一成不变的实体性存在。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147“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295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社会关系,体现人之为人的本质,这也是一个人的主体性及其实现的过程。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人之为人的依据。概括起来,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肯定性。从现实来看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不再是盲目和被动的,表现为人本质力量的肯定性状态。其次,超越性。表现为对现实的不断超越,永恒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最后,审美性。从终极意义上讲,人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对“真”和“善”的占有与反思,即对“美”的不懈追求。
人的主体性的实现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只有认识到自身潜在的本质力量,才能将其激发和调动出来,否则人的活动依旧是消极的、盲目的。所以使人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是其实现的前提条件。认识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固然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实现,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便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通过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自我内在的巨大潜力,从而激励其自我实现的愿望。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便是为人的发展服务,所以体现对“人”的关注自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应有之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的内在逻辑展开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样,通过研究其内在的逻辑系统,可以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整个原理体系中的定位,从而为确立以“人”为研究视域提供可能性。
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而言,其内容庞大,大体包括元理论、基本范畴与规律、主体与对象、介体和环境、目标与内容、机制原则和方法、评估与队伍建设等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虽然只作为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紧密相关。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即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结果”,[2]179“它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2]179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展开和具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的,同时又对其实效性产生重要影响。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认可程度较高的理论表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方向、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思想、良好道德品质、健康心理素质、高尚审美情趣,[2]189-190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总体表述,如果进行具体划分的话则多达十几项。但是无论怎样划分,这些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层次,即动员、鼓舞功能,“为实现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组织主观力量”[3]56;二是社会层次,即规范、约束作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公民道德规范;三是个人层次,也就是为促进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进一步分析这三方面内容的内在关系,可以发现它们在逻辑上并不是简单并列的,而是相互交织影响,有所侧重的。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社会整体道德风貌的进步,从而为国家更好地组织主观力量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国家阶级统治、社会管理的趋势是不断解放作为类的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这里的落脚点最终回到了人本身。所以,可以认为“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出发点,也是其目的和归宿。
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实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的目标,其内容的建构和选择就必须以此为依据,充分重视现实的人,突出对受教育者现实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导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内在逻辑体系的展开,为以“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标准提供了可能性,是有充分的现实依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以“现实的个人”作为研究视域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此外,通过在内容设置上突出“人”这个核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学界主要将其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对于社会正常运行发展所起的作用;二是个体价值,即对于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自身身心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多地看到社会价值而较少地关注个体价值”,[4]348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视域下,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具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5]
第一,设置理想愿景,提供精神动力。人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具有不断追求自身发展的潜在意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为受教育者展现一幅个人本质力量全面实现的美好愿景,从而将其潜在的意愿调动激发成为明确的自觉,并为之不断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想愿景的设置,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价值澄清,方向选择。“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人的主体性作为人发展的价值尺度,使人在面对复杂的对象性存在时坚持稳定的评价原则,从而提供明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依据,始终握有主动权,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对象面前迷失自我。
第三,立足现实,突破现实。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高远的理想境界,引导人不断追求终极关怀,使人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超越维度上的意义。
这三点从微观到宏观,层次鲜明而又相互联结,体现了工具性和目的性、历史与现实以及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深刻阐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而改变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与自身关系不大”、“可有可无”这样一些先入为主的认知和判断,而这些认知正是导致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可度不够、实效不强的重要原因。
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设置上应当是“以人为本”的,突出对现实的受教育者的关注,其具体内容既包括经过“现实化”处理了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应当包括结合了时代特征的一些新内容。
(一)现实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体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四是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些内容在理论呈现上抽象度不尽相同,在这里主要针对前三部分内容而言,这些内容或者强调社会、强调国家,或者在谈到个人时非常抽象(如人生观),其中对于“现实的个人”凸显不够,因而对于受教育而言显得比较疏远和空洞。
事实上,这些看似脱离现实的人的内容其实一刻也离不开人的因素,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抽掉人这一因素后只会剩下虚幻的形式,是不可想象的。实质上,个人、社会、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抽象的思维中都是如此。受教育者之所以对其感到空洞,是因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多地强调社会和国家的因素,强调社会和国家对人的约束和要求,这样,在理论表达上人为地制造了三者的对立,割裂了彼此间紧密的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个人与社会、国家间真正的统一关系。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内容仍然必不可少,但在理论阐述上应当换一种形式,避免过分强调社会、国家的倾向。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现实化,即从人们易于理解的现实生活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更多地强调社会和国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使受教育者认识到社会和国家不再是与自身没有关系的“虚幻共同体”,而是实现自身发展的条件、维护自身利益的保障。这样,原本三者间割裂的关系就会得到修复,受教育者也就能真正体会到彼此间密不可分的统一关系,从而在发展自我的同时约束自我,适应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规范要求。
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现实化处理时,应当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使受教育者对于这些内容的把握经历一个“由感性的具体逐步上升为思维的抽象,最终达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就“思维的抽象”,令其难于理解。事实上,“现实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生活在其中,都有酸甜苦辣的感受,都有是非对错,好恶真假等观点”,而“这些感受、观点、见解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的思想源泉”。[3]382这样,在共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以及教育者有意识的引导,使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部分比较抽象的内容。
诸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应当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出发,利用横向纵向比较的方法,突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切实改善的一面,彰显国家对个人尊严价值的肯定和保障,使人认识到个人实现自身发展的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样,受教育便会自然而然地生成对国家的敬重之情,爱国主义便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了。
总之,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部分内容,无论是抽象化处理还是现实化处理,只是理论的不同表达呈现形式,其实质都在于使受教育者真正认识和感悟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化处理,更有利于受教育者理顺这三者间的关系,从而收到较传统方法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时代化的新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除了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现实化处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当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内容补充,立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以解决其生活中遇到的现实思想行为困惑为原则,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时代化的新兴思想政治教育至少还应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生命伦理教育。“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46作为个体的人失去生命,其发展便无从谈起;作为类的人失去生命,民族、国家便不复存在。因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然而随着当今社会发展节奏飞速加快,生活压力日益增大,人们的心理负担也与日俱增,进而产生了许多漠视生命的行为。根据卫生部相关统计,自杀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这不能不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无动于衷,因而在内容上增加生命伦理相关教育应成为应有之义。
首先,生命伦理教育应当引导受教育者正确看待人的生命现象,“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7]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进而引导其正确认识和对待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养成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珍惜、珍爱自己的生命。其次,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是社会性、关系性的存在,因而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更要懂得珍爱他人的生命、珍爱世间的一切生命,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间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归纳起来,生命伦理教育可以简单地用“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八个字来进行概括。
第二,工具性教育。一方面,所谓“工具性教育”不是特指某一项教育内容,而是泛指具有工具性质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这部分内容作为“工具”最贴近现实生活、实用性最强,直接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现实困境为出发点,为其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直接的帮助,因而也最能体现尊重人、关心人的“以人文本”的特征。
具体而言,从横向看,工具性教育应当包括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网络教育等在现实生活中实用
性极强的内容;从纵向看,根据人的成长发育在不同年龄阶段还应有所侧重地进行学习方法教育、社会适应教育、职业教育、闲暇教育等等。此外,一些学者提出的诸如人际交往教育、幸福教育等内容也应纳入到工具性教育当中。
此外,工具性教育应当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根据教育实践活动的需要而赋予新的内容,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真正实现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总之,这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立足现实,直面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问题,以解决人的实际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科学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应当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澍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论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张澍军.德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观[J].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3).
[6]王立仁.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维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7]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8]骆郁廷,黎海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哲(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