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辉,李宝艳(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生
朱辉,李宝艳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孝道必须适应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才能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延续与发展。以此为基点,进而从文化自身视角分析了传统孝道现代转生的内在可行性,并通过探讨传统孝道与时代价值的契合性来寻求其现代转生的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道;现代转生
李宝艳(1971-),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
孝道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时间发展到现代,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像“五四”时期、“文革”时期一样去全盘批判传统孝道,全面否定传统孝道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完全堵塞传统孝道现代转生的可能性。研究传统孝道,回到古代并不是目的。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发展,让传统孝道适应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使其老树新芽、古为今用才是真义所在。正如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所言:“中华民族也许正处在一个伟大复兴的前夜,当一个民族处在一个伟大复兴的前夜,她必须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力量,返本开新。”[1]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探析传统孝道现代转生的现实需要与内在可行性,试图“以传统为起点,并从中寻找力量,找寻支点,以推进我们文化的发展,来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2]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要继续发展,就一定会回顾传统,借鉴历史的经验与智慧。目下中国社会正处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结合实际,促进传统孝道的现代转生,是应对“银发社会”浪潮、完善社会道德建设,推动社会安定和谐的现实需要。
(一)应对“银发社会”浪潮的需要
据联合国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24%,全世界每四个老年人中就会有一个在中国。[3]在席卷全球的“银发社会”浪潮中,我国无疑是“重灾区”。从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保障制度虽得到逐步改善,社会化养老水平也有显著提升,但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家庭赡养恐怕仍是赡养老人的主要方式,其在满足老人的物质、精神需求方面也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天然优势,因为社会责任并不能代替亲情抚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带来了物质条件的富裕与满足,精神慰藉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对家有着特殊的归属感与亲切感,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喜欢儿孙满堂,承欢膝下,以共享天伦之乐,家庭俨然就是他们晚年生活的精神依托。但随着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由传统的家族制度向核心家庭的转变,一方面是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剧增,另一方面则是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如何做到“老有所养”,实现“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目标,已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社会问题。诚然,实现养老多元化、服务多层次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想模式,但实现这一理想的认识前提是看清当前国情。如果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未富先老”问题不能未雨绸缪,理想模式的实现便会陷入被动局面。有鉴于此,结合现实需要,借鉴和改造传统孝道,实现传统孝道的现代转生,使这“人伦之本、百善之先”成为中国社会每个温暖家庭里的信仰,以最大限度发挥传统家庭养老的作用在当前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二)完善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带来极大物质财富的今天,精神文明的家园建设已然摆到了更为突出的位置。可现实情况是,我们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了、道德下降了的尴尬。我们把道德一再地往下降,很多时候已经拿道德底线来规范人。国人道德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市场经济发展,中西方交融加快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五四运动尤其是“文革”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造成的几代人道德修养退步密不可分。这些警示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能脱离民族传统道德的土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的过程中,扬弃传统道德中的历史糟粕而将其中反映人类社会发展中共同要求的内容加以利用既是有效途径,也是必由之路。而孝是道德的基石,要完善道德建设,从“孝”入手无疑是明智之举。“孝”在个体道德养成、社会道德建设以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孔子也非常看重人的基础道德建设,强调只有打好了‘孝悌’这些最基本的道德基础后,一个人的道德前途就会一片光明。”[4]本固叶繁,源远流长,“孝道”这一活水源头一打开,社会道德建设自然清风徐来,水到渠成。在由臣民社会转变至公民社会的今天,我们以“孝”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旗帜,使传统孝道在由传统伦理道德向现代道德规范的转生中继续发力,从而为建立一个现代社会的公德体系服务进而“以孝启德,以德立人,以人兴国”,意义重大。
(三)推动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
传统孝道中所包含的和谐内涵对于推动当前社会的安定和谐具有重大价值。着力阐发其和谐内涵,实现其现代转生并结合时代条件加以运用,对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非凡。首先,孝是现代社会自我和谐的根源。孝道中所蕴含着的源于血缘生发性的道德关怀,经历千年历史的传承与积淀,已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东方民族的精神底色,无论时空轮转,孝始终是个体德行的基本衡量标尺。“孝子贤孙”永远是众生中最值得称赞、肯定的群体。这对于挽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私欲横行而逐渐冷漠的亲情,提高个体修养、道德相当有意义。其次,孝是现代社会家庭和谐的支柱。传统孝道里所包含的代际关系规范和它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影响力,如果结合时代条件加以改造,与现代文化找到有效契合点,就可有效约束当前相当严重的“傍老”、“啃老”现象。因为“孝”的存在,子辈会更加用心去了解、体会父辈的需要与感受,因为慈爱,父辈会尽力适应和理解子代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再次,孝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石。有孝心者,必然自律自强,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以恐有辱于父母、门庭;人人将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进而“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从而达到“博爱”之境界,则人心世道幡然一新,“民用和睦,上下无怨”,[5]社会安定和谐。在此基础上,“物与吾也”,对万事万物都满怀仁爱之心,以达人与自然和谐之天人合一的境界。
孝并非历史的、过去的东西,而应该是一个超越时空的道德范畴。今日中国,一说到孝,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不会有任何陌生的感觉。孝一直是传统文化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其实,孝始终都在,从未走远。如果说确实存在我们常说的普世价值,孝道必然在列。践行孝道是做人之本分。因其长久,所以可法。道无新旧,人有智愚,愚者可以转智,旧见可以日新。
(一)传统孝道自身的延展性
《孝经》有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强调了孝在诸德中的至强超越性;“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体现了“百善孝为先”之普遍性。传统孝道从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一路走来,源远流长。它经历了古时期的萌芽,周时的兴盛,孔子时期的转化,汉的“孝治天下”、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与强化、明清时期的极端化,及至近现代的变革与适应。从孝文化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丰富、完善的过程可以看到,孝道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扬弃,自我革新,形成了独特的自我代谢机制,以适应新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这种强大的孝文化的生命力体现了传统孝道自身的延展性,它的生存与延续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它既不会长期超前于一个社会的整体行为价值结构,也没有长期滞后于一个社会的整体文化生存环境,总是与社会文化处于同步状态。当代中国正处传统向现代,家族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过程之中,传统孝道仍然具有不可否认地继续发挥作用与影响力的延展性。一方面,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生,以更好适应当前社会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价值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这些历史馈赠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另一方面,传统孝道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融进大众心理并已化作集体无意识的价值观念和以风俗为载体的、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习惯与信仰,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和心理支撑。传统孝道自身的延展性,促使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坚守着宝贵的民族传统,对传统始终“保持着虔诚的温情与敬意”,[6]在此基础上不断凝聚着我们的文化共识,返本开新。
(二)传统文化复兴的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的成功带来了综合国力的强盛。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必然是文化的复兴。新时期以来不断升温的国学或说传统文化热,最直接地体现了民族复兴的文化诉求。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传统文化被赋予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的伟大使命。作为儒学内核的孝文化的复兴或现代转生自是首当其冲,成为时代的需要、人民的心声。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召开,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祭祀大典中不断出现着国家级领导人物的身影,这些文化现象所蕴含的深意不得不令人深思。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具有深厚的孝道内涵和底蕴。习近平主席也曾在多个场合展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特别强调:“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7]这些重要论述,把我们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立场和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与保障。由此可见,国学成为“显学”的春天又将到来,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复兴已成为时代的大势所趋。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而作为儒学内核的“孝”的复兴自是题中必有之义。
要实现传统孝道的现代转生,就必须重新使其有躯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思想结晶和文化积淀。它作为当代社会意识范畴离不开以往的社会意识。传统孝道精华经过千百年的春风化雨,深受老百姓的推崇,在当前中国社会具有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认知度,加强孝道建设无疑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使其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并内化为人民大众行动的必经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传统孝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与生俱来的契合性。二者共生共融,协调统一。
(一)将“孝”由家庭美德延伸至社会公德领域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8]“继往”才能“开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汲取传统价值之精华才能更好地赢得民心。传统孝道作为传统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是人们处世、立世、行世的基本准则与信条。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因为“爱敬”自己的父母而推而广之“友善”对待周边的人与事;《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的主角、孔门著名孝子曾子也有言:“居处不庄,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9]从中可以看出,不诚不信也是一种不孝行为。荀子所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10]更是清楚地表明诚是做人之根本,待人以诚,信义为要。《诗经》有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自律自强,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让父母蒙羞。这些思想将“孝”由家庭美德延伸到了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领域,只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才能让父母放心。而爱国心与爱国情来自爱家之心和爱家之情,源自孝心、孝行。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子女对父母尽孝,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道德的最高原则是爱祖国、爱人民,而爱父母是爱祖国、爱人民的基础。”[11]子路说:“不能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而曰我能行义,吾不信也。”[12]同样,“如果不友善、不敬业,不诚信、不爱国,而说我能行孝,我亦不信也”。以上传统孝道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历久弥新,有如活水源头,为社会主义公德体系的形成、发展提供着强大的支撑与动力,也必然可以成为进一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
(二)将“孝”由传统理念延伸出时代价值
对传统孝道不能“照着讲”,更重要的是要“接着讲”,要讲出时代的新意来。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坚持创新理念,不断赋予传统孝道新的时代内涵,以此实现传统孝道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3]我们应当将传统孝道中的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纲五常”等等陈腐落后的观念予以剔除,避免其成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同时,增加“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元素,从而使其更富时代气息,增强传统孝道与现代思想文化的统一性,并积极促其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以生成新的文化生命力,进一步夯实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强重视与指导,加大孝道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发挥现代网络媒体在宣传方面的优势,打造有关“孝文化”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法治”、“德治”双管其下,共同构建符合现阶段国情的社会主义新孝道。同时,积极挖掘孝道中所拥有的超越种族、国界的“仁爱”之精神境界,“形于中”而“发于外”,增强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进而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推向深入,努力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生提供价值取向,传统孝道的现代复归又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一步推向深入,两者共融共生,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会愈加“特色”鲜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就会更加宽广通达。
重拾传统孝道,不仅是对传统孝道的历史作用予以肯定,更重要的是要寻求当下为我所用的力量。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希冀孝道文化的现代转生方面的探索能为中国人民继续前进带来丰厚的道德滋养、宁静的精神家园。孝道无疆,薪尽火传,在传统孝道的现代转生中擦拭中华文明蒙尘的瑰宝,使人类永远向着“真善美”去努力接近而不下堕,便是此中真意。
参考文献:
[1]汤一介.我们要有文化上“反本开新”的自觉[N].北京日报,2014-05-12(2).
[2]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N].人民日报,2004-08-24(8).
[3]张恺梯,郭平.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9.
[5]王春红.孝经[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6]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人民日报,2014-09-25 (1).
[8]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02):21-24.
[9]钟雷.吕氏春秋[M].哈尔滨出版社,2004.
[10]荀况.荀子[M].张峰屹,译.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1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2]刘向.说苑译注[M].程翔,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要创造性地转化[N].人民日报,2014-07-31(1).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福建农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研究”(111414021)
[作者简介]朱辉(198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