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钰,张斌(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安徽蚌埠,233030)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物质利益分析
赵钰,张斌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深化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人民群众掌握后能够成为改造社会实践的力量。作为人们从事生产实践动力的物质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有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和说服不同阶层、群体和个人,增强其对社会的认同和理解。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解决物质利益问题,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规范和引导人民的行为,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物质利益;社会认同
张斌(1978-),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任何思想都是从一定利益出发的、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并为其服务,不受任何利益因素干扰的思想和理论是不存在的。每个社会都有其主导的核心价值观,是对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以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相对稳定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社会认同和凝聚力,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迫切要求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物质利益问题,以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愈加发展,物质利益问题越来越突出。正确认识和了解物质利益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及科学定位物质利益问题,是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观
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历来关注的问题。“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286思想不能脱离利益的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思考利益问题的主要方法。毛泽东认为,人是最宝贵的,人能创造一切奇迹。他认为人们不仅是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物质利益的实现者。邓小平从实践出发,提出把利益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力争快速地发展物质利益,也就是“争利”的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3]物质利益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维护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正常运转。一方面,社会的客观存在是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温床,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利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活动。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作为对社会实践的回应,影响着社会客观存在的发展。“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被人民群众掌握才会成为其手中改造社会的力量。只有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判断社会是非曲直的标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价值观的多样化和混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价值体系,提出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社会平等、公正,让每个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还要重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
(二)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物质利益问题
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价值体系,它的培育和实现离不开物质利益问题。曾经有一段时间,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解出现偏差,导致政策和价值方面发生了改变,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物质利益也出现了问题。尤其是文革时期,物质利益问题发展到了极致,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严重打击,导致经济濒临崩溃。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域、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方针,实行“效率优先,统筹兼顾”的利益分配机制,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产生了竞争意识,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新的物质利益问题逐渐凸显,使人们意识到物质利益的矛盾并不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消亡,不能一味地逃避物质利益问题,而是应该正视并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胜利和顺利进行社会改革,究其根源就是党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党的历史经验告诉世人:无论是路线、方针、政策还是社会制度,唯有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使其物质利益获得满足和增长,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出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核心价值观要想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就必须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诉求。
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社会改革的内容,改革必然会触及到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价值追求。它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为立足点,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物质利益问题的解决,有效地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必须清醒认识到物质利益问题总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活动,才能解决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现在,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并没有成为全民的价值共识。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虚无飘渺,执不执行意义不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停留在读报纸、学文件的状态;个别党员干部的信念滑坡、行为失范等不良行为,引发了人们对干部道德形象的质疑,也消解着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动力;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失范现象的惩治不得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只有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等手段,加以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增加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成为物质力量。”[6]11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外在的物质推动力和内在的精神引导力,它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改革的时代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唯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社会管理的实际活动中,将社会行为和价值导向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才能达到政治、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才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实践。
(一)物质利益奠定了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物质基础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7]只有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社会成员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和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解决因为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需要得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主流价值体系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产生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引导。解决物质利益问题,为培育和践行使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物质基础,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与其空乏无味地说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不如采取现实的鼓励态度,通过物质利益的鼓励和刺激,形成一种和谐的、向上的社会氛围。将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
(二)物质利益是核心价值观生成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社会实践,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吸收了人类共同价值观的精华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合理内核,经过探讨和升华逐步凝成并在社会中普遍流行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雄厚实力,而是指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繁荣昌盛和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对社会利益的回应,而社会利益是核心价值观的保障。“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伴随着社会进步,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利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得不到满足,社会就没有稳固的物质基础。同样,利益得不到满足的群众无法对社会和国家产生价值认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无法落地生根。价值认同究其深层根源是共同利益。利益因素是人民群众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的背后支撑,而能否能满足群众利益需求成为人民群众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的物质动力。要想培育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三)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同样重要
人们精神利益的满足往往会推动着物质利益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证明了这点。现代社会较多地关注物质利益,为了获得物质利益削弱或放弃了精神利益的追求。但是将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分开来讨论是不合理的。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社会,作为利益的主体,在主体的利益体系中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是各占一定比例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利益主体在自身利益满足的同时,可能会忽视了精神上的利益,也有可能在满足自身精神利益的同时对物质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这种忽视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精神利益的需求也会变大。伊壁鸠鲁说过:“某些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得到内心的平静就是幸福。只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都得到满足,二者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满足,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因此,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为了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正确对待、合理处理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现象。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解决社会存在的物质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深化改革中逐步满足人们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发展不仅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期,还面临着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必须深化改革,集中一切力量把事情办好,锐意开拓发展新境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小康不仅是指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还要求精神生活的富有。物质生活是全面小康的物质支撑,精神生活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小康的价值引导。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再满足于温饱,有了更大的物质利益需求。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诉求,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没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同时,我国还有7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现象并没有得到彻底消除。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制定了如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援助和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等措施。体现党为了摆脱贫困的诚意和决心。这一切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配合,核心价值观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群众认同和落到实践。唯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才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全体人民各司其职、各得所求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物质保障。
(二)强化法律法规在解决物质利益问题中的作用
要想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发展,就要解决那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物质利益问题。但是,物质利益问题是无法彻底根除的,只能使之得到有效地解决。事实证明处理物质利益问题不仅需要道德的支持,还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8]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一方面,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力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重视市场经济立法和执法的工作,保障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手段的来引导人们的道德行为,建立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能够有序进行。只有通过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的规范才能使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来,并持续推进。如果没有法律约束,就无法保证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那么道德也就空乏无力。只有让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贯穿整个社会的制度体系,只有以法律的强制性,加以道德的引导和支持,才能确保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顺利进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包装、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制环境。”[9]
(三)正确引导因物质欲望过度而导致的思想偏差
在改革深化过程中,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性、复杂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因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的变革而变化,思想观念的差异性越发明显。这些因素对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必须清醒看到: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心识依然严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体系,为转变社会发展方向、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提供了价值标尺,特别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必须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导向来处理和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我国社会运行虽然呈和谐的态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物质利益方面存在着突出矛盾。物质利益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根本原因,核心价值观是解决物质利益问题和解决其他社会问题的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人们追求合理的物质利益、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纯洁人们的思想,将走向岔路的少数人拉回到人民的队伍。只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才能坚持正确导向,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才能将思想偏差引回正规,才能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和协调好,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新编中国秦汉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林喆,刘春,李良,栋姜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求索音像出版社,2014:286.
[4]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36.
[5]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2014.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蒋哲.核心价值观凝聚国家力量[N].长江日报,2014-02.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运用研究”;共青团中央课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15YB037)
[作者简介]赵钰(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