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向丹 李木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不但务农种田者日益减少,而且学龄段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已成为广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成为县镇(乡)基层决策的重要问题之一。加上留守儿童大多由留守祖辈监管与抚养,这些儿童本应享受的母爱、父爱长期缺位,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但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且也是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乃至工(农)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决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基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类型与成因分析,认为深度陪伴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本策略。
一、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基本类型
所谓“留守儿童”,人们一般认为是指那些父母进城务工而无法随迁同住的农村孩子,但事实上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里也出现了一批“留守儿童”,即那些不在父母身边生活,或者即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教养责任却被父母委以他人,诸如祖辈代管或家政托管的儿童群体。他们与父母远在他乡的孩子们一道“沦”为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也称“精神留守儿童”。两者的共性在于父母陪伴的缺失,对亲情开始疏远,“孤独感成为他们最多的负性情感体验”[1]。若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为依据,可将留守儿童分为物质满足型、偏重学习型、不管不问型三类。
(一)物质满足型
这类留守儿童父母的典型特征是过于注重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以为满足物质需求是让孩子幸福的最佳方式,就能为孩子带来开心与快乐。尤其是异地上学或幼年出国读书的儿童,他们大多缺乏监护人的必要教导,自由度很大,能自己支配父母给予的物质财富,尤其是基本不“缺钱”。在这种状态的长期影响下,儿童的心灵不仅得不到关爱,还会将儿童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血缘亲情,逐渐淡化为物钱关系,因为在孩子心里,只有在我缺钱缺物的时候爸爸、妈妈才会和我交流,我和他们之间沟通的方式就是“要钱”。而其他方面的心理需求往往被父母忽视,此类儿童常表现出自私与任性,更不懂得关心、体谅他人。
(二)偏重学习型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中国大多数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会习惯性地从幼儿园就开始挑选,再到选择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一直到期望能够就读重点大学,于是从小就将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教育的第一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远程交流往往也以学习成绩和特长发展为主题,久而久之,这种片面而功利地追求好成绩或者强调特长的交流,无形中会加剧儿童自身的逆反心理,其主动与父母情感交流的意愿逐渐退缩,使亲情变得不断疏远。究其原因,在于父母缺少陪伴的同时,还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长期压抑儿童年龄阶段应有的欢乐和兴趣。另外,受空间的影响,家长可能因无法经常见面而忽略孩子的抗拒情绪,虽然孩子大多选择默默承受这种“关爱”,但实际上心里是反感和无奈的,其情绪发泄的方式往往有两个极端,要么沉默寡言,拒绝交流;要么易怒,喜欢争吵或刻意欺负同学等等。
(三)不管不问型
这一类型的典型特征是父母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关心与爱护。由于父母的工作繁忙或个人秉性所致,对孩子学习、生活等事情不闻不问,或是将孩子交由祖父祖母照顾,或是聘请家政人员代管,使孩子完全处于留守或准留守状态。这种类型的儿童,因感受不到应有的父爱母爱,感受不到来自亲情与家庭的温暖,所以在他们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无法得到恰当的关爱,易令其感觉周围的世界一片冷漠,逐渐产生自卑(得不到关爱,孩子以为自己是不重要的)或者自我放纵等不良习性,甚至产生不安全感[2]。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正确把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有效化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前提。一般而言,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父(母)爱的长期缺位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家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在进城务工、外地经商、工作调动及分配录用等常态化的背景下,我国已进入人口大流动的时代。200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1.44亿,到2013年达2.89亿,其中80%为农村户籍人口。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超过半年不在户口登记处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16,995,327人,增长率为81.03%。正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父辈”流动群体,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一方面为进城务工而无法随迁的流动人口子女,另一方面为因工作或忙于经营而无暇被父母顾及的城市托管儿童。其共性是家长与孩子聚少离多、缺乏必要的沟通与陪伴。这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因。
(二)现代家庭教育的异化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国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强调通过父辈有意识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的身心施加有益影响,既注重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又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社会经济结构、教育结构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代的家庭教育在现实经济生活的驱动下,尤其是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很多家庭教育往往异化为备战高考,即除学校课程作业外,还要参加各类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以为高考作准备。其结果是重智轻德,以道德、崇实为核心的价值观遭到破坏。因此,现代家庭教育的异化也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家长自身知识薄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重心在经济生产,即使偶有闲暇与子女接触交流,更多的时候可能会以物质奖励或金钱刺激作为促进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往往忽视他们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流动人口中的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意识的不足或知识的匮乏,当面临孩子各种心理问题的时候,也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根本觉察不到孩子心理的异常变化,更不懂得如何去治愈孩子的心理创伤。因此,家长自身知识的不足也是导致儿童心理问题严重化的重要原因。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对于陪伴缺位导致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也唯有陪伴方能治愈,并且这种陪伴是要有质量的、科学的陪伴,即“深度陪伴”[3],唯有如此,才能弥补陪伴长期缺位所造成的精神伤害。
三、深度陪伴的策略
“陪伴”即陪同作伴之意。欲治愈留守儿童的心理阴影,仅一般的陪伴是不够的,必须给予深度陪伴。所谓“深度陪伴”亦即有效陪伴,就是要懂得儿童的所思所想,按照儿童的成长规律科学地陪伴。换言之,就是要“懂得儿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参与到他的成长中去”[4],给予儿童物质、精神(心灵)和学习三位一体的关爱与理解。
(一)深度陪伴需要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
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是教育的第一法则。儿童在身体、感觉、情绪、心理、认知、精神等方面都具有独立性,父母只能给予孩子支持、鼓励与帮助;反过来,孩子的成长,首先是自己生理心理的内在需要,而不是为父母而长大。父母“陪伴”是对儿童成长期身体、心理的健康给予关心并加以引导,以使其健康、合理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生活中,真正的陪伴是需要父母有代入感的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同龄小孩感受孩子的各种需求、渴望、烦闷的过程,亦是父母站在儿童高度去看待问题的亲子教育过程。因此,作为父母不能简单地为了给予儿童更好的物质和学习条件拼命工作,牺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而忽略与孩子实在且需要的爱。尤其是父母不要以工作繁忙为托词而将孩子置于(外)祖父、(外)祖母那里,以至父母成为了孩子的陌生人。如在电视剧《蜗居》中当母亲问女儿你最害怕什么的时候,女儿说的是“妈妈抱抱”,这是一句多么讽刺的话,一反母亲在众人眼中慈祥、温柔的常态形象,这就是父母尤其是后者长期不陪伴导致儿童心理缺乏父母关爱后的异常现象,透过这种现象,反映的深层问题是,无父母爱的孩子“好可怜”。因此,每一位父亲、母亲都应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按照生命成长的基本规律给予其所需要的关爱与守护。
(二)深度陪伴需要了解儿童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作为一个整体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是意识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且自我意识障碍又是导致人格障碍和异常的主导原因,因此自我意识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正相关。作为父母应关注和了解儿童的自我意识,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观察儿童的具体行为借以判断儿童在家庭关系中给自己定位,如有的觉得自己和父母主体分离,地位一样;有的则认为自已同父母是一体的,因而要听从于父母。前一类型的儿童,由于自主性较强,所以可以自己决策一些事情,自我意识相对来说较低;而后一类型的儿童,由于在父母控制的环境中成长,自我意识相对较高,然而这种在父母所谓爱的控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后会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自我独立意识开始逐渐显现,可悲的是,当独立意识遇到控制时就极易和父母产生亲子关系的问题。因此,父母在陪伴儿童的过程中,根据儿童自身的意识特征类型,应调整陪伴策略,注重教养方式,因为这些对儿童自我意识成长十分重要[5]。
(三)深度陪伴需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
教育来源于生活。因此,儿童的教育必须注重日常生活的熏染。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并没有正确认识日常生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甚至错误地理解一些日常生活所蕴含的教育本意。譬如,在给孩子讲故事、唱歌、教拼音时很多父母以为重要的是教会其中的内容及儿童能记住多少,其实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父母的声音,父母的抚慰,父母在身边的安全和舒适感……,一句话,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亲情的陪伴。因为父母的陪伴,可以让孩子看到、感受到父母的样子,在潜意识中,可以促进他们长大要形成的样子。再譬如,小孩子扮过家家游戏就是在效仿爸爸妈妈,学习生活角色的扮演,以及学会做出日常决定。另如,讲故事并不是一定要拿一本故事书,其实父母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与体会,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痛苦与喜乐,既可在不经意间让孩子学习语言表达,还能培养孩子的人格和情趣。因此,对儿童的陪伴需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生活点滴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成长。
(四)深度陪伴需要运用“语言魅力”
正向的、积极的和肯定的话语,在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父母应该怎样使用“语言”才对孩子更有益?日本江本胜博士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接受各种信息的水汇集放在冷藏室冷冻到零下5度,然后用高倍的放大镜在它的顶端部位拍照,当研究人员给固体水良性的信息比如“谢谢!我爱你!”时,水结晶的照片是凝聚成美丽的六边形图案;当给固体水发出“真恶心、讨厌、我要杀你”之类的反面信息时,水在零下5度的照片是不规则的凌乱的散状纹体。可见,正向的、积极的、肯定的信息会使水分子呈现有力与美丽的状态。因此,作为以水为生命之源的人类,要表现出真、善、美的力量,是离不开正面信息的滋润与呵护的。因此,父母要经常给孩子以肯定,让儿童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这种鼓励和肯定是对儿童精神的滋养,这一点并不亚于物质能量上的关怀,因为这是构成孩子生命的精神能量。因此,要儿童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父母就必须经常和儿童在一起,且父母的“在”必须要身、心、灵同在。譬如,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小孩跟父母打招呼,父母的眼睛却没有看儿童一眼,如此这个“在”便等于不在。父母是孩子精神上最大的支柱,要善于发挥语言的魅力,帮助儿童拥有自信、自尊、自爱甚至于自强之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条件下,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非家长一方之责,还必须发挥政府、学校以及社会之力。对政府而言,应尽可能通过劳动制度、就业制度及福利保障制度等社会制度设计,减少因务工或工作原因导致的儿童留守现象。对学校而言,应发挥第二个“家”的作用,引导教师履行“第二父母”的职责,对留守儿童给予必要的甚至是额外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要及时疏导。对社会而言,能够给予儿童清新的自然环境,健康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活氛围就是对儿童最好的馈赠。只有“家长、政府、学校、社会”[6]协同支撑,各尽其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 霞,武 岳,申继亮,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4).
[2]王 成.留守儿童:繁华中的孤独[J].检察风云,2012,(12).
[3]李 佳.请用“深度陪伴”治愈孩子的问题[N].银川晚报,2015-08
-19.
[4]闫 红.孩子需要父母的深度陪伴[J].中华家教,2015,(11).
[5]高桢妮.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
2013,(4).
[6]谢家清.略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4大支撑体系[J].科学资讯,2015,(3).
[责任编辑:王 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