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娇
向党中央看齐,首先必须树立看齐意识,其次必须着眼于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再次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中指出,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需要将领导干部都集中到这里学习培训,帮助他们向党中央看齐。而在同年的12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会议中再次提出向党中央看齐的要求。他主张中央政治局做好“三严三实”,将“三严三实”落实到向党中央看齐的意识之中。他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能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看齐。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团时,对部队党委班子提出了新的要求,号召他们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自觉强化政治意识、看齐意识、带头意识,自觉坚定政治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6日,习近平在接见军委机关负责同志时,再次提出了向党中央看齐,强调各部门的同志都要强化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坚决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看齐,把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扎根在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中,始终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权威,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同月27日召开的中央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栗战书亦向所有的党组织与全体党员发出了向党中央看齐的号召:广大党员要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项决策部署看齐。
为什么这么密集地强调“向党中央看齐”?这是因为我们党内一些人在政治上出现了偏差。诸如以薄熙来、周永康等为代表的一些曾经的党员干部偏离了党中央的领导方针,违法犯罪,侵害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向党中央看齐对国家的稳定繁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族,中国共产党是最先进的领导组织。如果没有经常、主动、坚决向党中央看齐意识,那么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令人堪忧。所以,凡是有利于国家利益和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都要积极努力、坚持不懈地去做;凡是党中央长远战略布局,都要积极配合、主动参与。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落实看齐意识呢?
首先,落实看齐意识,要从尊重和学习我们党的历史出发,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毛泽东曾说过:有错就改且知错能改的就是好同志。对于我们党在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党从不讳言,而是深刻地认识错误,勇敢承认错误并反思错误、改正错误,以史为鉴,体现出一个成熟大党应有的勇气。马克思主义不但在中国被实践,历史上也曾在多个国家被实践,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在人民网专栏发表的《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一文中阐述的苏共垮台和前苏联解体有多种原因,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外因,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和对其进行的军事威胁;二是社会主义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及其种种弊端难改;三是自赫鲁晓夫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背离乃至戈尔巴乔夫的最终背叛。
以上三条原因中,第三条是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方面。我们在分析苏共垮台、前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时,抓住这一主要矛盾,一切问题便清楚了。
对于一个党、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思想统一,党和人民关系良好,社会就稳定。反之,不向党中央看齐,思想不统一,就会影响人民的团结,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群众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思想上的一致,保持向党中央看齐。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也曾发生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好在对于这些历史错误,中国共产党人决不讳言,而且能够主动认识并及时改正。习近平总书记也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出发,总结出“三严三实”这一具有时代先进性的伟大思想成果。这就是党和人民群众在检讨近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的成果,因而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和贯彻执行。
其次,落实看齐意识,要着眼于现实,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
毛泽东说,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荀子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愿意把权力交给我们党,是因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完全没有权利交易和利益输出。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就要树立服务人民、奉献人民的深刻理念,就要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二〇一四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讲话》中说:我们从抓作风建设入手,制定并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聚焦“四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赢得了党心、民心。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扭过来,因而只有常抓不懈才能防止歪风邪气卷土重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对顶风作案的要严肃查处、及时曝光,并通报全国。古人讲,“以戒为固,以怠为败”。狭路相逢勇者胜。纠正“四风”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打赢这场仗。
近年来,一些贪腐分子携款外逃的事件时有发生,他们带着相当数额的国有财产出逃并在国外恣情享乐,使人民的财产蒙受损失。所以,落实向党中央看齐,就首先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应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从而进一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实施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从而不断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使我们党更加先进,更加强大。
再次,落实看齐意识,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什么是政治上的明白人?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县委书记经”那样,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心中有党,就是要有崇高的社会主义信仰,就是对共产党的宗旨、理念和思想深信不疑,就是能够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利益与党的利益统一起来,绝对不做有损于党和国家利益的事情。每一名党员都是党的一分子,都是我们党的“形象代言人”。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心中有民,就是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做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帮民之所需,这样才能把老百姓的事办好,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尊重。须知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来自老百姓,因而我们要用好手中的权力,不搞特权,不谋私利。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心中有责,就是不论身居何职,都要积极工作、勇于担当。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为人民、为党努力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努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亮剑,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遇到问题敢于担责,并敢于同歪风邪气作坚决斗争。就是要坚守职责。职责是权力,也是一种责任。因而权要为民所用,发挥职责作用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明确自己的职责边界、权力范围,要做到一心为公,不谋私利。严以用权,就是要铭记“公权不私,谋私即盗”。“居此官、尽其职、行此事、尽其心”。“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人对权力的理解尚且如此透彻,那么,作为共产党人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始终在为人民、为国家努力工作的同时,做到心中有责、勤政有为。
心中有戒,就是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关于戒的理解。佛教戒行上有“五戒”,即不杀生、不酗酒、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这是佛家修心悟道的行为规范;道家也有“五戒”,即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规;儒家有“戒律”,譬如“三纲”“五常”等等。戒律自古就有,都是为了防止为人者尤其是为官者必须在行为、言语和思想上有所敬畏。我们党也有“戒律”,这就是《党章》《条例》《宪法》等。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的“三严三实”中的重要理论思想,也是我们党员工作的戒律。因而要把戒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应积极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向党中央看齐,努力实现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目标。
现实工作中,我们党员面对的考验是复杂的,随时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俗话说的好:“木自腐而后虫生。”我们不少党员之所以走上违法的道路,无一不是抵挡不住糖衣炮弹,在金钱美色利诱面前放松自我约束,放纵个人欲望,以至为所欲为。所以,我们要常怀律己之心、遵纪守法、依法行事,做到事前事后守住规矩,坚守道德底线。为此,作为中共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洁身自好,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决议。
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赋予了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各级党员干部的实践准则和奋斗方向。担当大小,体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心胸和勇气,只有有大担当的才能挑大梁。只要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做实事上,大公无私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尽责、为党解忧,民心自然会向着我们党。尽管时代在变,历史在前进,但优秀党员干部的要求始终没变,信念坚定、一心为民、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刚正廉洁等这些优秀的品质永远是我们党的价值主线。
看齐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全党将其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都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它需要调动所有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齐则有力,齐则有效。只有我们全体领导干部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向党中央看齐,我们才不会犯错,才会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责任编辑:熊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