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思政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政治法律·
大庆精神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张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思政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要:大庆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具体体现,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契合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大庆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提供鲜活素材、树立文化认同和价值导向的价值功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将弘扬大庆精神与发展文化产业、社会制度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实现有机结合,能有力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
关键词:大庆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化;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研究评价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多种社会思潮共存、多元价值取向并存,人们的道德标准、文化认同、价值原则的建构经历着多元文化形态的影响与激荡。人们的精神感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体现,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困惑。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国家、社会、个人精神和价值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文明精神的整合与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了具体价值取向和道德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旨趣和意识形态的本质,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认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实现文化的自觉,特别要注重先进的文化精神对价值观形成的渗透作用和导向功能,要将其植根于优秀的文化精神之中,充分利用文化“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将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从当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来看,学术界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文化特别是文化精神的渗透功能重视不够,忽略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属性和精神本质,对其宣传和教育过程中人的“文化存在”的本质属性重视不够,仍停留在一种政治化的意识形态宣传与灌输的研究立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是一种文明精神,把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世界,从本质而言是一个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化过程。当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以文化教化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本文以文化哲学为研究视角,致力于以大庆精神为依托,探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与大庆精神思想精华的有效承接,探讨大庆精神视阈下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以期构建一个以地域文化精神为视角,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和框架,从而引起学术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过程中加强对地域精神载体作用发挥的重视,为从“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教化立场出发,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提供思路框架和观点支撑。
二、大庆精神的价值内涵
(一)忠贞炽热的爱国情怀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情怀是大庆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它永恒的价值主题。在艰苦的会战年代,这种爱国情怀表现为铁人王进喜等第一代石油工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为了早日使祖国甩掉“贫油国”的帽子,他们用“革命加拼命”的创业精神和人拉肩扛的奋斗意志,攻关克难,勇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开发了享誉世界的大庆油田,打破了“中国贫油”的理论判决。在谋求跨越式发展的今天,这种爱国情怀表现为“创建百年油田”“科学发展”的担当精神。为了实现油田的持续生产,新一代石油工人和技术人员锐意创新,创下了原油产量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的辉煌成就。在大庆漫长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始终如一。正是在这种忠贞爱国之情的引领下,大庆人始终坚持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着眼大局,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使大庆这一祖国的能源后盾始终发挥着强大的安全保障作用。
(二)庄严崇高的社会理想
“干着社会主义,想着共产主义。”这句简单而朴实的铁人语录,蕴涵着对社会主义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理想无比热烈的追求,充分体现了大庆人的社会理想和终极奋斗目标。在社会理想层面,大庆精神一直站在人类生存的至高点,关切着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彰显了解放全人类的终极关怀和“胸怀天下”的社会关怀意识。1959年铁人王进喜在北京参加劳模会,看到北京的公交车顶着巨大的“煤气包”,作为石油工人的耻辱感油然而生,听闻东北发现大油田,毅然决然地带着自己的队伍从甘肃玉门来到大庆参与石油大会战。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第一代石油工人超越个人得失,战天斗地,表现出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拉开了大庆开发和建设的序幕,奠定了大庆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第一代石油工人的执着奋斗,就没有今天大庆的城市文明。在大庆半个多世纪的蜕变中,大庆人始终秉承崇高和普遍关怀的共产主义道德意识,超越功利、超越自我、心系天下,自觉地将社会公义与个人的生命价值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追求和创造着属于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彰显了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精神和价值原则。
(三)崇尚道德的人格追求
忘我奉献是大庆精神的基本道德内核,也是大庆人的人生信条和价值取向。大庆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三代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开发初期,王进喜等老一辈石油工人为了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将个人的利益得失置之度外,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毅然决然地投入石油大会战,奔苦而来。他们不为名利、不讲条件,甘愿牺牲、甘愿奉献,充分体现了国家利益至上、集体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和博大胸怀。为了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以王启民为代表的新时期的石油科技人员顽强拼搏,不断推进油田科技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以“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雄心壮志,在“创建百年油田”的“二次创业”中进行科技攻关,建功立业,再继创业时期的敢于牺牲和敢于奉献精神。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忘我付出的奉献精神,是大庆人向善求美的崇高人格追求的真实写照。在物欲横流、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泛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庆精神中包含的这种道德人格弥足珍贵。
三、大庆精神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文化场域
文化场域是文化的空间结构,由单个或多个具体的文化形态所构成。生活在不同地域和国度的人都是通过一定文化场域所形成的文化范式来认识世界的。它“为人们的认知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图式,从而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1]。大庆精神是大庆地区各种文化形态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变迁中磨合、浸染、改造和交融之后形成的精神结晶,具有极强的规范和导向功能,为大庆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奠定了文化基调,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意蕴形成了本地区人民思想和行为的文化场域。它在大庆地区具有先天的亲民性和广泛的社会认同,其内容形式都易于被人们所悦纳与内化,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依托大庆精神,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庆的传播与接纳中获得良好的文化心理支撑。
(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教育素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广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意识形态话语层次,必须依托一定的已经成为客观现实的文化载体和精神内容,化虚为实,才能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大庆精神是上个世纪60年代大庆人在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先进精神成果,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一方面,大庆精神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内核,如富民强国的国家情怀、幸福和谐的社会理想、群体本位的伦理原则、积极利他的道德追求等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另一方面,大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涉及的具有重要影响力并能够承担教育功能的物质文化资源,如第一口井——松基三井、油田会战指挥部旧址、铁人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等等,将大庆精神由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化成为一种直观、鲜活的客观存在,为身临其境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蕴含,实施体验式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平台。此外,在大庆精神的孕育与发展中涌现出了杰出的代表人物,如艰苦创业时期的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以及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等等,他们的光荣事迹生动地诠释和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真谛和精神内核,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树立了鲜活真实的学习榜样。
(三)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价值导向
伴随社会发展的物质偏好,现代人的“经济人”理性充分发挥,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成为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导致人们的物质生活提升、精神生活下降、科学知识增强、道德素养缺失,人生陷入“无价值”“无意义”的状态。这种生存状态的价值危机使人失去了心灵,使社会失去了灵魂,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的精神提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宗旨在于唤醒人们对意义世界的觉醒与追求,提升人的价值理性。大庆精神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其中所蕴涵的道德境界、审美情趣以及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启迪人们。大庆精神彰显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生态度、审美情趣、行为方式、道德人格等[2],有利于激发人们对个体心灵、精神、道德的思考与追求,帮助日渐迷失于物质欲求的现代人重塑人生的价值取向,回归生活的人文主旨,对当代人追求和选择积极、科学的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引导和启迪作用。
四、依托大庆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与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建设相结合
文化产业对于民众的思想认识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潜移默化的能力[3]。依托大庆精神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拓展其传播范围和强化其社会认知度,还可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引领社会精神风尚,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文化平台和途径。因此,要围绕弘扬大庆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大庆精神的文化和艺术载体,对其进行自由灵动的艺术再现和加工,大力发展以大庆精神为内涵的文化产业。一方面,要充分汲取大庆特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元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进行创造和改编,采用多样化的、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样式,生产出体现地域风情、符合当地人民审美习惯又不失经典的文化精品。另一方面,要贴近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精神需求,创造出具有强烈时代意识和现代化气息的文化产品。比如,结合“二次创业,建百年油田”的科学发展精神,围绕其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进行文艺创作,并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宣传和传播,积极展现大庆人新时期的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结合和谐社会,法治大庆,全面改革,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社会发展主题,大力推进大众文艺作品创作,使其精神内容鲜活起来,有效渗入人们思想认同的深处,使其充分发挥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传播功能。
(二)与社会制度建设相结合
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规章制度的规范和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其提倡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等精神内核融入各项社会管理工作中,以政策、制度、法规等形式将其固化,否则其传播与教育很可能流于形式。要建立健全区域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制度、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评价机制以及示范机制等[4],从而对其做出制度性的安排,使其由虚变实、由软变硬,有章可循。还要结合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民生需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具体政策转换,将其融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政府的执政实践与执政能力建设之中,积极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针政策的方式和途径,从而有效地创建其教育融入和接收的平台与载体,为人民群众切身体验其精神的引领作用创设生动、具体和充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使其真正成为贴近群众情感、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思想的社会教化活动。
(三)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学校德育工作承担着资政育人的历史使命,是进行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把大庆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将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资源。一方面,可以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培养、学生职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并且积极将其转换为第二课堂资源,有效融入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从而达到有效的隐性教化作用。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大庆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校园文化是指高等学校所特有的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文化氛围[5],它构成学校的思想灵魂和文化场域。大庆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精神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掘它们与学校文化精神方面的契合点,在校风、校训教育之中,在办学模式、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中体现它们的价值要求,使之成为学校的信仰追求和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此外,可以将大庆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融入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将体现二者精神要求的名言警句、人物故事和先进事迹装潢在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和文体活动馆等学生活动的场所,也可以将其物化于校园景观建设和美化设施之中,使学生在校园的每个地方和日常生活中都能受到熏陶和启迪,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形成一种无形的思想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赵秋枫.从人文精神视角加深对大庆精神的理解[J].大庆社会科学,2012(2):25.
[2]陈立勇,刘晓华.在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过程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82.
[3]孙芳.文化濡化与场域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9(4):83.
[4]岳奎,邵彦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地域性思考:以湖北为中心的考察[J].社会主义研究,2012(3):29-34.
[5]徐金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及其途径[N].光明日报,2005-11-30(06).
(责任编辑:张璠)
Route-Analysis of Cultiv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Daqing Spirit
ZHANG Hu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 China)
Abstract:As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embodiment of socialist value principle, the Daqing spirit has the profound value implication, so it gears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basic spirit. It has the value function of providing living education material, setting up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value guidance. Cultiv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relies on the Daqing spirit. We should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raction in the reg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thu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tual effect in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Daqing spirit; socialist core value; cultivate; culture; route
*收稿日期:2015-10-2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庆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与运用”(DSGB201502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内培育课题资助计划项目“黑龙江人文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NDJY15Z21)
作者简介:张华(1978—),女,黑龙江林甸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6)03-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