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源
【内容摘要】传统的课堂提问重量轻质,教师狂轰滥炸,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的问题,学生应接不暇,缺少思考的时间、想象的空间,思维也无法深入。课堂提问应有趣味性、生活性、合理把握时机、应循序渐进、围绕教学目标、难易适中,才能树立“生本理念”,从低效走向高效。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教师启发思考、监控学习、促进学生完成目标的有效手段,有效的提问能展示教师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当前的生物课堂提问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樊篱,提问的数量多但缺乏“含金量”,学生疲于应付“轰炸”;问题设置过于随意,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缺乏针对性;重提问轻评价,只是将答案给出,而未分析出错原因,使学生丧失思考的积极性。如何提问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问要有趣味性
“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成效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逐渐丧失探索的兴趣。教师要提出富有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提高授课效果。如在《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假若这是一个DNA上的能指导合成某种药物蛋白的基因,而这是一条烟草的DNA,要实现药物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需要做哪些关键工作?”生1认为,要把药物基因切割下来。生2认为,还要将它整合到烟草的DNA上。生3认为,还要将控制合成药物的基因能转移。师总结道,中国有句俗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科学家们苦苦探索,终于找到了这三种“金刚钻儿”,使基因工程的设想成为了现实。一是准确切割DNA的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酶;二是DNA片段的连接工具——“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三是基因转移工具——“分子运输车”,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二、提要要有生活性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课本,社会即生活。”教师要避免课堂充斥专业术语,使学生听得厌倦乏味,加强生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要开展生活化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感受到生物知识的价值。如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观察图解,提出问题:“为什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杂交实验的含义是什么?如何通过纯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后代?”
三、把握提问时机
教师的提问,不在于数量,不是问的越多越好,不能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使学生应付式的回答,难有质量。教师要合理把握提问时机,要在学生的兴趣点提问,让学生产生思考、交流的兴趣;要在新旧知识的冲突处提问,让学生在运用旧知顺应的时候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好奇心。要在知识的重难点提问,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晰思路,促进知识的深入了解。
四、问题设置应循序渐进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的提问应遵循“低起点、缓步子”的策略,将复杂的问题设置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问题,让学生拾级而上,逐一解决问题。如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假如生活在绿丛中的某灰色翅昆虫的群体(基因型为AA)中,偶然出现一个绿色翅的变异个体(基因型为aa)。那么,该昆虫的翅色将怎样变化?”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中:“该变异对于昆虫的存活有何影响?”“该个体能一直生存下去吗?”“该个体怎样才能将它体内的基因a传递下去?”“该个体的后代还是绿色翅吗?”通过递进性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研究基因需掌握整个种群中的变化规律。
五、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三维目标,一切课堂提问要围绕达成目标而服务的。如在《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中,教学目标之一为“了解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功能”,教者设计问题如下:
(1)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
(2)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为什么?
(3)人得了急性肠炎去医院看病,医生会怎样做?
(4)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会大量排汗,该如何做?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师要摆脱无效的课堂提问,精心预设,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要恰当引导,让提问始终围绕课堂目标进行。
六、提问要难易适中
教师的提问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探究能力,学生百思而不得其解,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问题过易,学生无须思考便可作答,或仅以“好不好”、“对不对”机械作答,对学生毫无挑战意义。教师的提问要达到激发兴趣、激少思维的目的。如在《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中,教者逐步放映美西螈核移植实验,并提出问题:“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是什么体色?理由是什么?由此你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什么控制?据此能不能帮助灰羊羊设计实现生一只漂亮的小白羊的梦想?”教者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迁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