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策略研究

2016-03-21 12:59管玉凤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

管玉凤

摘 要:在教学中,改变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现状,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创设情境;引导和鼓励;联想和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42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有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改变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现状,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破除学生对书本与教师的迷信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以学生没有问题作为一节课的追求,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又是问题的回答者,结果使学生丧失了问题意识,学生只迷信于书本与教师。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需要改变这种局面,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问、爱问、善问。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处于成长中的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如果能以此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引导和组织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展开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与协作中大胆质疑,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就会在问题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思维,从而形成敢问、爱问、善问的问题意识。在进行《背影》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课文时,设计了如下一个问题:课文中作者共有四次流泪,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有了这样一个简单而明了的问题,阅读时就比原来细心和认真了许多。当学生结束阅读后,进行合作探究时,相互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同一个问题竟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很显然正是由于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创设了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有效地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才会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

(二)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缺少问题意识,并不是学生不能够提出问题,而是在教学中缺少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都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尽管是幼稚与不成熟的,但教师一定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和鼓励,而不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和敷衍,让所有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肯定与鼓励,从而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打破那种学生迷信书本与教师的状况,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应有的培养与发展。

(三)要善于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问题,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时候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够提出问题,看似是学生没有问题,其实是学生的问题太多了,但又难找到一种突破口,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和能力表达出所要提的问题。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只有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相“接近”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学生才能解决相关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设置一些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问题,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产生认知欲望,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积极的思维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发散思维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缺少质疑精神,对于一些问题总是受到一些“定论”和“已有观点”的影响和束缚,不能主动地将自己的一些思想与观点表达出来。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树立一种质疑精神,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教学中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与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总是力求对问题解答的统一性,总是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引导到现成答案之中,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缺少问题意识。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与质疑精神,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观点与看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文本,又是进行研读的对象,更是培养质疑精神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材中一些问题进行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在进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的教学时,当读到“金秋十月……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一段时,一个学生在去年刚游览过额济纳的胡杨林,知道每年10月胡杨林的叶子应该是黄色的,怎么会是绿色的,认为课文中将“金秋十月”的胡杨比作“绿色的长城”不恰当,这种观点很快就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认可,认为肯定是作者的写作有误。当教师在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与研究后,肯定了这位学生的问题与观点后,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发出了敬佩的眼神,这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经常会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与观点。

(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激发,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与问题意识

联想与想象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要的因素,当学生有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后,其问题意识就会明显增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的激发与引导,让其在联想与想象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与观点。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课文在皇帝听到百姓说出实话之后就结束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游行结束后,还会发生哪些故事,学生一定会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与看法,甚至还会为此而争论不休,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空间的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 黄海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34).

[2] 娄凤跃.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9(12).

[3] 范丽娇.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J].学语文,2009.(2).

[ 责任编辑 张景贤 ]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再谈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注入活力奏响高中政治课堂美丽的华章
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学尝试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