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凤
摘 要:想象力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形象和抽象思维,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未曾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灵动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可通过设计补白问题、追问问题、合作问题等,开发学生发散思维,让课堂灵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灵动;课堂;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314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初冬时节,恰逢华山中学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拉开了帷幕,在为期两天共九位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中,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在跨越式课题的引领下,对课堂中发散思维的训练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补白问题的设计要有想象空间
想象力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形象和抽象思维,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未曾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存储,知识的积累和存储是展开想象力的基础,但平时的训练和开发更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训练无处不在,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去让学生加以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每一个环节上重视想象力的训练。在刚进入跨越式课题不久,对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设计,教师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尝试。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补白,可以延续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训练从低段的识字认字,再到中高段的文章感悟都有其设计的意义。
在本次一位青年教师陈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补白的问题,问题是从课本中的一段话延伸出来的,原文是这样的:赵州桥的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陈老师在此处设计的补白问题是:“如果你是赵州桥的设计者,你还会在桥上雕刻些什么图案呢?用“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的句子补充完整。”这时候学生说的答案是五花八门,有的说刻着凤凰,有的说刻着兔子,有的说刻着信鸽,等等。看到学生能给出这样的答案,我想一定是教师前期对文本的理解和挖掘是不够的,其实就这个补白的问题来说设计是很合理的,但是问题出在,陈老师没有深度挖掘赵州桥上的龙是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如果课文能悟到这个程度,那么这个补白的问题一定会大开眼界,学生一定会围绕着“龙”这种象征来汇报出还有其他形态的龙等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这个补白问题表现得更加有生命力。
因此,我们设计的补白问题一定要根据文章主旨内容来展开,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围绕着文章主旨展开丰富的联系。这样的补白问题才会更有意义,更能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追问的问题设计要有深度
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它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入理解、沟通联系。它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众所周知,为了课堂中能够出彩,教师往往会在备课的时候,抓住能够出彩的一个问题预设出很多种答案,但是真正在课堂上,学生的生成与自己的预设有时候不能统一的时候,就需要教师机智地把问题引申得更深,这样会使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在本次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中陈老师再授《赵州桥》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为什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问题设计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这个问题学生的答案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说桥的年数久、雕刻的图案精美等等,但是如果陈老师能够再追问下去,问为什么年数那么久了桥还依然存在?那么你站在这样的桥上会想到什么?你会对设计者说些什么?这样再追问下去,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想象思维,又可以与文本对话,学生最后一定可以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这样不就使学生对文本把握得更加有深度了吗?
三、合作的问题设计要有兴趣
纵观所有的课堂,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合作而合作,没有精心设计合作的问题,简单地将教材的知识内容分为几个板块让学生合作,忽视学习内涵的挖掘,忽视知识问题化的深度与梯度。其实合作学习,概念本身并不包括“问题设计”的要素。可是,教师要想把合作学习引向深入,就应该在问题设计上多下工夫。
在郭瑜老师所授的导言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选一篇课文师友合作完成一篇知识树。”这一问题的设计我觉得比较好,那么也就会诞生好的“师友合作学习”,因为这个问题成为学生课前预习的触摸点、课上学习的聚焦点、同伴互助的连接点以及课后复习的附着点。这个问题既有难度又能激趣,首先这个问题一个人完成思维可能比较窄,还很耗时,但是两个人一起完成既有思维的碰撞,又有智慧的火花,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省时高效地完成了这一教学目标。对于教师来说,把教材内容转化为问题,以此引领和激发学生钻研教材的兴趣,这一工作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要想很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去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补白问题设计得要有想象空间、追问的问题设计要有深度、合作的问题设计要有兴趣,等等。还有好多有效的措施,希望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让我们的课堂灵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青年教师汇报课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反思却在我心中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我相信华山中学小学部语文组的新秀们,通过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在教学教研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扎实!
参考文献:
[1] 暴占光,华炜,张向葵,田录梅.发散思维训练对62名初一学生创造力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3).
[2] 杨文圣,李振云.试析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J].衡水师专学报,2003(4).
[ 责任编辑 金 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