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林院校本科专业的“学科
——专业一体化”建设分析

2016-03-20 22:54:27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林院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沈 俣



基于农林院校本科专业的“学科
——专业一体化”建设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沈 俣

摘要:学科水平是衡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标准,是反映其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重要标志,专业建设则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本文基于全国部分农林院校,对其专业结构及所属学科进行统计分析,以点及面,探索对于以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农林院校

高等教育领域中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被默认为研究生谈学科、本科生谈专业。更有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学科建设就是专业建设,概括为“学科专业建设”。本文从两者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入手,通过分析全国部分农林院校的专业结构和学科之间的关系区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对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提出一定建设意见,使有限的学科资源及时转化为本科优质教育资源。

一、专业建设以人才需求为导向

“专业”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献帝纪》中“今耆儒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当时的专业基本含义是从事的某种学业或者职业。《实用教育大辞典》对专业的定义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而本文中研究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依据社会分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与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它处于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交叉点上。

从我国专业发展情况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急需“螺丝钉精神”的人才,即强调人才培养的专门性,这就直接导致高校专业设置过细,专业种类数近千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高校随之拓宽专业面,专业种数有所下降,于1988年调整为249种。同时,教育部还批准设置目录外专业,2005年目录外专业已达到140种。经过2012年最新一轮专业调整以后,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调整增加到99个。专业总数由原来的1170个调减到747个(其中保留263个,占总数的36%;更名167个,占总数的22%;合并243个,占总数的32%;新增74个,占总数的10%;取消69个),首次列举了764个专业方向。社会是发展的,社会职业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学的专业设置也是发展变化的,这是大学专业设置目录经常修订和调整变化的原因。

全国部分农林院校的人才需求是培养以农林专业为主的特色性人才,在专业设置上涉农专业按专业招生人数分析的专业比例明显偏高。而国家特色专业的多少能反映学校本科专业的办学水平,农业院校的国家特色专业数一般占各学校专业总数的10%~20%,“211工程”学校的比例相对较高。

林业类大学中,属教育部的北京林大、东北林大2所学校为“211工程”学校,无论是按专业设置数还是按农学门类的专业或涉农专业的比例都明显高于其他大学(除西南林大外),这与省属林业类大学的专业设置除了要服务林业外,必须适应地方的其他领域的发展需求有一定关系,因此专业设置是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

二、学科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基础

1.学科的概念

《辞海》将学科定义为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本文研究的学科建设就是指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建设。

2.明确学科和专业的区别

(1)构成要素不同。学科由三大要素构成:

一是学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例如,教育是要研究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于是产生了教育学。二是学科有自己完整的研究体系。例如,提到教育就延伸出教师、学生、教学、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等教育学独特的概念。若干的概念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构成强大的理论体系。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概念,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三是学科有独特的研究方法。理科、工科和文科的区别就在于文科缺少独特的研究方法,理工科类的研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做同一个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而文科不同,文无定论,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所以,人们经常说国家的改革要依靠专家,物价上涨的时候是经济学家站出来说应该要提高价格,物价下调的时候也是经济学家站出来说应该降低价格。这就是文科的特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个解说。

专业也有三大要素:

一是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求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目标很明确。二是有课程体系,围绕一个专业学习这门知识,需要有这个专业相关的基础,因此一些专业课都是围绕以后要怎么培养“下的去、用得上”的人开展培养服务的。三是关注个人进步,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业建设关注学习这门专业知识个人的进步,而学科看重的是知识体系和创新过程。

(2)培养目标不同。学科强调的是以学术性为基础兼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因此,学校的层次越高,培养人才的要求越高,科研要求也越高。而专业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的都是应用型人才。

(3)专业设置和学科的划分的原则依据不同。尽管专业和学科有所交叉,但是其划分标准完全不同。专业是按照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需求划分的,学科则是按照知识体系划分的。2011年出台的学科目录将所有学科分为13个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每一大类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只能包含几个一级学科,一共有110多种学科。农林院校的本科专业的80%~90%属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工学门类专业几乎占各学校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三、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协同共生

国家特色专业的多少反映学校本科专业的办学水平。农业院校的国家特色专业数一般占各学校专业总数的10%~20%,“211工程”学校的比例相对较高。国家特色专业中的“涉农专业”数占学校“涉农专业”总数的比例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3所林业院校的比例高达66%~80%,高于其他农林院校20~30个百分点,办学特色很明显。因此,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协同共生,探索“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道路是社会发展所需。

1.要有明确方向,变革传统学科,专业方向多元。学科发展有两大途径:一是强化学术性,向学术前沿逼近;二是强化应用性,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南京大学物理学走的第一条路,十多年的努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等奖”。中国矿业大学的 “煤矿塌陷地的修复”走的就是第二条路,徐州市有50万亩塌陷地,变塌陷地为良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投入多,回报更多,为政府解决很多问题。

学科建设的研究增加了学术性,而专业建设的研究不需要特别明确的方向,结合自己的教学即可。例如,数学到了研究层次的时候就分化出统计学,统计学又可以分为数理统计和金融统计,这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不能仅限制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2.要有资源建设,加强重点建设。学校要具备充足的图书资料、设施设备、实验平台,要有团队建设,包括导师和研究生,也包括科研院所等。资源相对不足的学校应以特色专业、重点学科优先。特色就是实力,有了特色就能得到大家认可。

例如,南京农业大学的“农”,南京林业大学的“林”,矿业大学的“矿”,江南大学的“食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河海大学的“水利”。学校如何办出特色?必须具备特色的载体。

3.符合人才培养要求。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培养人,凡是博士培养单位培养的博士都需要到国外培养至少一年,增加国际元素,这就是对学术型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要么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要么适应科学发展需要,要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要有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导师之间要比较科学研究,学校之间要比较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影响因子。

5.要服务社会。地方高校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从原来的单向服务变为多元化服务。原来做法是高校通过培养人才向地方输送适合的人才,现在就需要变成通过科学研究为地方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无论学科建设还是专业建设,新的增长点有两个:一是产学研合作,把社会资源联系起来共同培养;二是与国际合作,用新理念和方法促进改革。

例如,苏州大学近几年耗资三个多亿引进高层次人才达到800人,这也是苏州大学近几年能称之为全国地方高校第一的原因,是国家第一轮协同创新中心评审中成为14家之一的原因。

综上所述,尽管各大高校都在打造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但农林院校应具备自己的发展特色,在各专业、学科齐头并进的同时术业有专攻,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农林特色,打造国家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注释:

1.文中的“全国部分农林院校”包括“985工程”学校、“211工程”学校及部分一般农林院校,含原林学院的农业大学(含福建林学院的福建农林大学、河北林学院的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林学院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共16所。

2.“涉农专业”是指农学学科专业,工科学科的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医学学科的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管理学学科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林业类专业仅有林业工程类的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和林学类的林学、园林、森林保护等6个专业。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叶志明.对学科、专业和课程及其在高校发展中作用的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0

[3]陈江波.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061

猜你喜欢
农林院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农林院校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高等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
加强党建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6:46:30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2:40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