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简讯

2016-03-19 21:00:21
电子知识产权 2016年10期
关键词:版权法魅族高通

国际简讯

欧盟拟改革版权法促进数据挖掘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了一个提案,提案中包括对文本和数据挖掘技术(TMD)的版权限制性规定。该技术能快速分析数百万篇在线文章和数据,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更容易地从研究论文中获得数据。但该技术一直受版权法的限制。因为目前使用这种技术进行分析时,要征得版权所有者的同意,因此,为了能够获得许可,使用者不得不艰难地寻求各版权所有者的批准。而且,《自然》杂志报道称,版权所有者有时会拒绝TDM的申请,或只允许其有限地访问。2014年,欧盟发布报告显示,与美国和亚洲相比,欧盟研究者的计算机数据挖掘项目更少。

作为此次版权改革提案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建议从版权限制中豁免TDM,但仅针对大学或研究所等非营利机构出于公共利益的项目,且内容仅局限在他们已经能合法获取的范围内。不过,该规定也覆盖商业研究,只不过豁免规定不适用于商业公司,其仍需要获得出版商等权利人授权使用。如果该提案获得批准,将消除文本和数据挖掘的诸多不确定性。提案称,即便大学图书馆等非营利机构与出版商签订了有悖于豁免规定的条款,这些条款也将不能强制履行。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受理苹果三星专利侵权案

自2011年开始苹果与三星的专利大战已持续数年,如今该战役持续升温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法官于近日就三星侵犯苹果手机设计专利赔偿金数额问题听取双方陈述。法新社称,这是美国最高法院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审理设计专利纠纷,外界高度关注最高法院将如何在鼓励技术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之间作出平衡。法院预计在明年6月作出判决。

据悉,2011年,苹果以三星智能手机抄袭苹果产品为由向美国加州一家联邦法院提起诉讼。2012年,该法院裁定三星产品侵犯苹果公司多项专利和商业外观,应向苹果赔偿10.5亿美元。随后,三星多次申辩后,2015年12月法院将赔偿金缩减至5.48亿美元,但三星依然认为不应支付其中的3.99亿美元赔偿金,因此向最高法院提出驳回裁决请求,理由是涉案专利对一个复杂的产品来说只起到部分作用,公司不应为此付出侵权产品的全部利润。苹果方面则认为,三星受到的处罚合理。

欧盟知识产权局网站新增成员国版权法专题页面

在版权法领域,欧盟层面上并不存在一部统一的“欧盟版权法”,现行适用的仍为各成员国的国内版权法律法规。因此,为帮助消费者更为清晰地了解欧盟各成员国版权法的相关规定,欧洲知识产权侵权观察组织在诸多成员国版权法专家的支持下,就欧盟全部28个成员国的消费者关于版权法最为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及答疑,“版权侵权行为究竟是指什么”、“在社交媒体平台在线欣赏或下载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是否可行”等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均被涵盖其中。相关内容现已在欧盟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上以专题页面形式公布。专题页面网址为:https://euipo.europa.eu/ohimportal/web/observatory/faqs-on-copyright。用户可以在该页面中点击选取感兴趣的成员国并进入其对应的专题页面查看该成员国版权法常见问题及解答。各成员国对应页面均可用英语及该成员国的至少一种官方语言进行阅读。

2016年前三季度美国专利诉讼数量有所下降

10月11日,知识产权诉讼研究公司发布了《2016第三季度诉讼趋势》报告。报告称,2016年有望成为2011年以来美国专利诉讼数量最少的一年。2016年前三个季度,全美共提起3376件专利诉讼,2015年和2014年该数据分别为4251件和3953件。2016年第三季度,美国各地联邦地区法院收到了1127件诉讼,与第二季度的1289项诉讼相比减少了12.6%,但高于仅有960项诉讼的第一季度。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第三季度新增专利诉讼数量为1195件,增幅达35.4%,与第二季度的37%相比“略有下降”,但高于第一季度的30%。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期间专利诉讼数量较高的其他法院是特拉华州联邦地区法院、加利福尼亚州中区联邦地区法院和新泽西州联邦地区法院,受理专利案件数量分别为309、243和158件。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atent Trial and Appeal Board)收到的商业方法新增诉讼2013年以来首次“下降至个位数”。但双方复审请求已从第一季度的335件“恢复”至第三季度的436件。

国际商会发布《知识产权纠纷审判:国际商会全球知识产权专属管辖报告》(中文版)

近期,国际商会发布了《知识产权纠纷审判:国际商会全球知识产权专属管辖报告》(中文版),旨在帮助各国企业和政府更好地了解全球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情况,为各国政府建立和改进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该报告基于国际商会在欧洲、亚洲、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24个成员国开展的专项调查,调查对象均为各国具有知识产权诉讼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律师和从业者。报告全面反映并比较了各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司法管辖的结构和职能,法官、陪审团和专家,程序、理论和证据规则,代理制度,判决执行机制等。报告提出,虽然许多国家确立的知识产权专属管辖体制在法院/司法管辖的结构以及任命法官、专家和当事人代理人的相关机制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但各国适用的基本原则仍然是相同的。报告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知识产权专属管辖可以改善知识产权相关诉讼程序和结果的效率和质量;二是对知识产权专属管辖的需求以及知识产权专属管辖适当形式取决于各国的需求和情况;三是适当的审判机制和司法专业性必不可少。报告建议各国根据各自的经济和法律状况,考虑建立和采用某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专属管辖体制,或者改进现有的知识产权管辖体制。

微软收购LinkedIn事宜已提请欧盟反垄断机构审查

据路透社报道,微软发言人Robin Koch日前表示,公司已申请欧盟反垄断机构审查、批准收购LinkedIn的交易。今年6月微软宣布以26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LinkedIn,目前这笔收购交易尚未最终完成。Koch称,欧盟委员会已经表示将在11月22日前就是否批准这一交易作出决定。欧盟委员会可以有条件或无条件批准微软收购LinkedIn的交易,如果认为交易存在重大问题,它可以启动调查程序。据了解,美国、加拿大和巴西反垄断机构已经批准了微软收购LinkedIn的交易。

2015年欧盟海关截获的假冒商品数量猛增

自2000年以来,欧盟委员会每年都会发布知识产权海关执法报告。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2015年知识产权海关执法报告。报告显示,欧盟海关当局2015年截获的假冒商品比前一年多500万件,增长15%。4000万件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欧盟边境被扣押,价值约6.5亿欧元。这些数据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分析知识产权侵权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报告提供了关于被扣押商品的类别、来源国、涉及的知识产权,以及用于运输这些商品的交通方式的数据。香烟位居被截获商品榜首(占27%),危害健康和消费者安全的日常用品(如食品与饮料、洗漱用品、药品、玩具和家用电器)占被截获商品的25.8%。贝宁是大量假冒食品的来源国,墨西哥是假冒酒精饮料的主要来源国,摩洛哥是其他假冒饮料的来源国。假冒洗漱用品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假冒服装来自土耳其,假冒手机和零部件、存储卡、计算机设备、CD、DVD以及照明设备主要来自中国香港,黑山是假冒香烟的最大来源国,印度是假冒药品的来源国。91%的被扣押商品要么被销毁,要么与被侵权的品牌权利人合作要求法院判决侵权行为。

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2016年全球最佳品牌报告

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日前发布第17期《2016年全球最佳品牌报告》,报告将苹果、谷歌和可口可乐评选为最有价值的三大品牌。汽车和技术品牌在榜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该报告分析了品牌对业务增长的贡献,从满足客户期许到提升经济价值。这一方法是第一个获ISO认证的品牌估值方法。排名基于构成品牌累积价值的三大因素:品牌产品和服务的财务业绩、品牌在影响客户选择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品牌在获取溢价或确保公司盈利方面的实力。

苹果和谷歌连续4年在排名中名列前茅。苹果品牌的价值增长了5%,达到了1,781.19亿美元,而谷歌品牌价值增长了11%,达到了1,332.52亿美元。前十强的其他公司为可口可乐、微软、丰田、IBM、三星、亚马逊、梅赛德斯奔驰和通用电气。迪奥和特斯拉第一次入围全球最佳品牌报告,分别名列第89位和100位。全球增长型品牌前五强包括Facebook(48%)、亚马逊(33%)、乐高(25%)、日产(22%)和Adobe(21%)。汽车和技术品牌在今年报告中占据主导地位,共有29家企业入选。零售业则是成长最快的领域,增长了19%,随后是体育和奢侈品行业,分别增长10%。榜单百强企业的总价值达到了17,963.84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4.8%。

假冒造成欧洲药企每年损失102亿欧元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报告表明,仿制药和创新药都存在假冒,从癌症治疗产品到便宜的止痛药无一例外。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称,药品假冒造成的销售损失相当于该领域的37700个工作岗位,其连锁反应使其他领域损失了53200个就业机会。政府因假冒损失了17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家庭收入所得税,以及社会保险费。在英国,药企因假冒每年损失6.05亿欧元,或3.3%的销售收入,直接岗位流失为2940个。在德国,药企每年损失10亿欧元,或2.9%的销售收入,岗位流失6951个。在法国,药企每年损失10亿欧元,或3%的销售收入,岗位流失3667个。日前,欧盟海关当局指出,相比2014年,2015年截获的假冒商品增加了500万件,涨幅14%。欧洲委员会指出,2015年4000万件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在欧盟边境被截获,其价值约为6.5亿欧元。

高通与魅族专利权纠纷蔓延欧美

据美国电脑周刊《eWEEK》日前报道,高通与魅族的专利许可纠纷持续升温,已蔓延到国外。近日,高通分别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及德国、法国地区起诉魅族专利侵权。高通表示,其与魅族就专利许可事项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高通只能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专利权。

据了解,高通公司今年已经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魅族专利侵权,高通希望魅族同意专利授权协议上的条款,而这个协议的谈判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去年,高通就与中国的设备制造商纠纷不断,并同意支付9亿7500万专利许可罚金。国家发改委为此还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反垄断调查。从那时开始,中国就有100多家手机制造商——包括华为、小米、中兴以及Vivo——都与高通签署了授权协议,唯独魅族没有参与其中。最近魅族一份回应高通起诉的声明,称其愿意与高通签订专利许可协议,但协议中条款实为无理。另外,魅族还表示,如果“高通胜诉,整个中国的手机产业将会面临危机。”

猜你喜欢
版权法魅族高通
置于语境或断章取义:法律解释与澳大利亚版权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20
魅族 17Pro
电脑报(2020年25期)2020-07-16 03:40:47
夜空中最亮的星 魅族15拍照手机新疆摄影之旅
历史转折后的高通前执行董事长
世纪人物(2018年7期)2018-07-09 18:45:30
魅族15:全球最窄边框
版权法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展望
--评《版权法之困境与出路:以文化多样性为视角》
传媒(2017年21期)2017-11-22 02:36:56
欧盟知识产权局网站新增成员国版权法专题页面
外资力荐高通并购赛灵思对抗英特尔
电子世界(2015年22期)2015-12-29 02:49:41
高通24亿美元收购芯片制造商CSR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3
高通市场份额跌至47%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