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贡献

2016-03-19 19:22肖贵清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特色

肖贵清 王 然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贡献

肖贵清 王 然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一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的奋斗,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三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长期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永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贡献

1921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95年的奋斗历程中,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不断前进的现实基础。“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三国志·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孙奋传》回顾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历史,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一、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反对外敌入侵实现民族独立的历史,也是推翻封建专制、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先后尝试过种种道路和选择,但都没能实现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几千年来受压迫的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1.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1840年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从那时起,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次次推动着近代中国历史的进步,却又一次次被中外反动势力所扼杀,都失败了。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4页。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需要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寻找先进的理论去开辟新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党自诞生之日起,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而奋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恢复了国家主权独立,使中国由一个“列强共管下的半殖民地国家”*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41页。变成完全意义上的独立主权国家,为独立自主的处理内政外交事务、实现自身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没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资本,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实现经济自主;“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4页。,将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的文化事业收归国有,废除帝国主义的洋奴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空间。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帝国主义者在政治上的控制权即随之被打倒,他们在经济上、文化上的控制权也被打倒”,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从而使“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4页。。

2.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人民民主

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推翻帝国主义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历史;又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近代以来清王朝逐渐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尽管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但由于不久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五四运动开启了“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7页。,这个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个革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打倒北洋军阀、赶走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统治,废除了几千年来剥削和压迫人民的政治制度,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扫清了障碍。同时,党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人民有效行使政治权力,以真正“唤起民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谋福利;建立民主政权,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有效参与国家管理;开展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保障人民的经济利益;摒弃陈腐的旧文化,代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文化,保证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人民民主,使几千年来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得劳动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从而极大激发了人民建设祖国、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供了强大动力,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同时,这一历史变革为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

3.结束一盘散沙局面,基本实现国家统一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并扶植代理人,使清政府仅能维持全国形式上的统一,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辛亥革命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政治上、社会上的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9页。,各派军阀依靠帝国主义支持和自身军事力量公开割据,名义上的中央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约束。经过北伐战争、宁汉合流、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加之地方军阀各自为政,全国实际上仍然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全国人民热切盼望着国家统一。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4页。,革命斗争的残酷性和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团结全国人民打破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完成这项历史使命的是中国共产党。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从严加强自身建设,从严加强思想建设,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的错误思想;从严加强组织建设,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党员;从严加强作风建设,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这些措施,党实现了内部的团结统一,增强了自身凝聚力、战斗力,从而始终成为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会等群众组织,广泛开展政治动员,党有效的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革命,改变了过去分散孤立的状态。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党适时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广泛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开展革命斗争。通过这些措施,党紧紧依靠工农群众,联合其它进步政治力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军阀割据状态,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基本完成了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

国家统一的基本实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战不断、动荡不安的局面,国内政治局势基本安定,人民政治经济利益得到保障,中华民族迎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时期。同时,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效组织起来,也为随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为集中力量开展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二、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在这一过程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自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底,我国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随即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3-1956年党领导人民陆续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保证了改造的平稳顺利进行,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用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这一时期国家政治建设也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并通过了以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为原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根本制度和法律保障。同时,人民政协继续发挥政治协商职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有系统的法制建设正式起步,废除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型外交。这一系列成果使得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

随着经济和政治领域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到来,思想文化领域也展开了相应的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即重视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废除原有反动政治教育,代之以新的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教育要为工农兵服务,大力开展扫盲运动。同时,全国范围内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在文艺工作方面,党继续提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还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以促进文学艺术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系列变革使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性质向社会主义性质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6页。。这一变革与一五计划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变革使得国家能够有效掌控社会生产,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调配资源,为集中力量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这一变革使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摆脱了受剥削的地位,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变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件大事,极大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2.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奠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国内战争的结束,党的工作重心随即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过几个五年计划,我国现代化建设得了丰硕成果。鞍山钢铁、大庆油田、沈阳机床、长春一汽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使我国重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规模水利设施得以兴建,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使我国在人口大量增加的情况下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满足了人民穿衣吃饭需要。铁路、公路、水运、空运、邮电事业得到很大发展,运输总里程大幅增加,布局趋于合理,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便利了人民日常生活。后来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

这一时期,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成果表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中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青蒿素的发明和应用对中国和全球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调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学生人数大幅增加,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有所提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覆盖全国的不同层次的医疗体系基本建成,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人均寿命大幅延长。文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各种形式得到广泛传播,既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又弘扬了时代精神,对提高人民思想觉悟,改变时代风貌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一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最好的时期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十分重视执政条件下党组织自身的建设,多次开展党内整风运动,以克服官僚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总体上继续保持了艰苦奋斗作风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大党员干部在各条战线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优秀人物在各自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流传,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命运的奋斗热情,至今仍发挥着积极影响。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由于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建设任务艰难繁重、建设经验比较缺乏等原因,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艰难曲折。“但是,纵观新中国成立后29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2页。,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探索中国建设道路也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反思分不开的。1956年,针对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错误观点,党中央先后讨论发表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的历史经验》两篇社论,肯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强调“应当用历史的观点看斯大林”*《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页。,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以推动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继续前进。同时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强调,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5页。,从而明确了走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道路的思想。

1956年形成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标志着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则是这一探索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论十大关系》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2-203页。,讨论了开辟一条跟苏联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并开始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还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3页。等重要观点,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论十大关系》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并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准备。正如毛泽东所说:“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3页。。

党在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另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文章“科学地分析了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说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2页。。同时,毛泽东强调以“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例如,“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以及改造工商业者、教育知识分子等。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于今天党和国家处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人民内部矛盾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此外,这一时期党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等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创新。这表明,在现代化建设伊始,党即注重带领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独立组织,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5页。。这些理论成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推动作用,更为新时期建设道路的探索做了理论准备。

三、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1.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立足中国实际,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接力探索,成功开辟出了一条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9-10页。沿着这一道路,当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巨大提高。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解决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即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落后国家,在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如何开辟一条适合基本国情、实现自身发展的道路的问题。它既符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又继承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3页。“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6页。中国道路的成功充分证明,世界各国文明存在差异,但是没有优劣之分。发展道路的选择只能以本国国情和实践为依据,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

2.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无论何种理论,必须同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党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代俱进的科学理论”*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新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全面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把握了时代脉搏,解决了现实问题,体现了人民希望,在不同发展阶段创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步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实际出发,把握时代新趋势,回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提供了指导思想。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4页。事实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和解决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3.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它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党始终是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宗旨和原则规范着制度价值;党的政策方针把握着制度走向;党的执政能力影响着制度绩效;党的制度建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在党的领导下,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成功地应对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各项具体制度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党的领导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离开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便无从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0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四、必须长期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永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1.必须长期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永不动摇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6页。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过灿烂文明,但受封建制度束缚和帝国主义侵略,近代以来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饱受列强的欺凌与压榨。自那时起,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承担起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近代以来的奋斗史使中国人民深切的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努力拼搏、奋发有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根本改变受人欺侮的悲惨命运,彻底摆脱开除球籍的危险。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独立自主、奋起直追,使中华文明立于历史的潮头,才能“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页。。历史证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前提,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同时,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不断扩大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机遇,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必须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永不动摇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9-40页。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关键看它是否能够解决这个国家所面对的社会历史问题。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是党领人民经过95年艰苦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道路好不好,最终要靠实践的判断、人民的判断、历史的判断。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难繁重的建设任务,必须始终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它任何主义,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以强大的战略定力应对前进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3.必须长期坚持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永不动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贯彻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小康社会反映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统筹联动、相互促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逐步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为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求党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要求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6页。,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历史告诉我们,95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95年的历程中,有困难、有曲折、有错误、有徘徊,但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建党时的奋斗精神从未改变,历史证明,任何困难都动摇不了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决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要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刘要停)

2016-07-20

肖贵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王 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文系2015年度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THZWJC20)的阶段性成果。

D20

A

1003-4145[2016]08-0005-08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特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医的特色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