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耕
(南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天津 300071)
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特点及启示*
熊耕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天津300071)
摘要美国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其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主要有以下5个特点:服务机构设立于医疗机构中;具有多学科专业背景的服务团队;服务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形式多样;将服务与教育及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融合起来;服务安排方便且容易获得。这些特点给我国大学以启示,使我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从多学科和学历方面充实服务队伍;同时尽力将服务细化,增加服务的便利性;扩大心理健康服务的参与面,构建和谐温暖的校园人文环境。
关键词美国;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
从清华大学学生铊中毒案到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再到最近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我国著名大学屡屡出现的这些恶性事件,让人们看到了大学生罪犯扭曲病态的心理,同时也提醒着整日忙于抓科研、促教学的大学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特点分析
对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这些美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其充足的经费、一流的师资、先进的设备,却忽略其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其实越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越是重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设立于医疗机构中
美国研究型大学校园中设有健康服务机构(中心)。这些机构既包括医疗服务部门,也包括心理健康服务部门。如哈佛大学的健康服务机构中除了牙科、内科、外科、皮肤科等学校医疗科室外,还包括心理健康门诊和急诊。另外还有学习咨询处(The Bureau of Study Counsel)、戒酒和戒毒服务办公室(The Office of Alcohol & Other Drug Services)、性侵害的防止和应对办公室(The Office of Sexual Assault Prevention and Response)等来处理学生常见和突发的各种心理和精神问题。康奈尔大学的咨询与帮助服务机构则设在甘耐特健康服务中心(Gannett Health Service)内。斯坦福大学的卫盾健康中心(Vaden Health Center)包括一般的医疗机构,同时还设有“咨询和心理服务”部门(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Services )服务于学生心理健康。耶鲁大学的健康中心是将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ental Health and Counseling for Yale Students)和耶鲁教职员工及其家属行为健康(Behavioral Health for Yale Faculty,Staff and Dependents)分开,但都是与医疗科室平行并列。
(二)具有多学科、高学历专业背景的服务团队
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项涉及多学科领域且专业化极强的服务。要求提供服务的人员必须要经过多学科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而衡量专业知识和训练的客观标准就是学历和从业资格。
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是一支非常专业化的队伍,特别是提供常规咨询服务的团队更是具有较高的学历或正式的从业资格证书。康奈尔大学“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部门有39人,其中19人拥有医学、心理学或哲学博士学位,3人拥有社会工作的硕士,8人是注册临床社会工作师,2名注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2]。这其中有些人还拥有两个以上的专业学历或从业资格。斯坦福大学卫盾健康中心的“咨询与心理服务”部门有工作人员39人,其中3人是博士研究生来实习的,3人是行政辅助人员,剩下的33名的工作人员中有27人拥有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或专业的博士学位,4人拥有注册临床社会工作师资格。2人拥有婚姻和家庭治疗师资格[3]。另外,由于美国学生群体非常多样化,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在年龄、种族、性别、文化等方面也尽量做到多元化,团队中常常是年长者和年轻者,白人和非裔、亚裔等少数,男性和女性都有代表。
从学历和任职资格来看,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不但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在专业结构全面,涉及服务所需要的心理学、医学及护理、教育学、社会工作等众多专业和实践领域。只有这种多学科的人员结构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综合性、规范性的服务。而团队成员在年龄层次、文化、民族/种族和性别上的多元化则使心理健康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更能贴近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种族、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从而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服务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形式多样
美国研究型大学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同时服务形式也比较多元化,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
(2) 部分人流量大的建筑物,如大型购物广场、会展中心等,由于移动电话的利用率高,导致部分网络容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造成基站拥塞现象。通过室内覆盖系统,提升通信网络容量。
如哈佛大学的“咨询和心理健康支持”包括四部分:第一,一般的心理咨询服务,内容涉及两性关系、新环境适应、压力/危机处理、室友关系、焦虑及抑郁、饮食问题、睡眠困难、怀孕咨询和帮助、健康问题或威胁生命的疾病、悲伤等诸多方面。第二,学业和个人帮助服务,主要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或新生提供各种帮助,包括提供学业和私人事务的咨询、个别或小组的辅导,内容涉及学习规划、专业选择、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学习自我评价等方面。第三,戒酒和戒毒服务,主要是为那些长期大量饮酒或滥用药品的学生提供信息知识、个人咨询,同时培训学生科学地帮助那些酗酒和吸毒的学生。第四,性侵害的防止和应对服务,主要是提供有关性骚扰、两性关系中的暴力、虐待等方面的咨询、陪伴、举报、医疗救治及其他各种帮助。同时,还组织专业人员举办有关性暴力等相关主题的讨论会,提高学生认识。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第一,心理咨询。主要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方法,针对学生心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其进行帮助、疏导的过程。第二,心理及药物治疗。当心理问题形成病态时,就要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第三,组织小组或专题研讨会,即利用团体组织的形式,使小组成员就其特定问题进行交流,互帮互助,以减轻心理压力。如斯坦福大学建立了“研究生论文写作帮助组”(Dissertation Support Group for Graduate Students),“支持有色人种的女研究生小组”等[4]。第四,讲座、网络、组织培训等教育宣传活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部门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致力于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使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集咨询、辅导和帮助、宣传和教育为一体,不断扩大服务的范围,充实服务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形式,满足广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
(四)将服务与教育及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融合起来
大学心理健康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出现各种心理困扰的学生,而且是学校的全体学生。美国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主动号召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营造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学校人文环境。
如康奈尔大学在校园中号召师生不但自己要保持健康的心理,还要消除冷漠,关注身边的同学或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信息。如果有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要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打电话寻求帮助。其 “咨询和心理服务”部门还专门为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打交道的学生、教职员及学生的家人、朋友提供咨询,帮助他们判断和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此外“咨询和心理服务”部门还与学校的学生工作办公室合作开展“同情、帮助和转诊服务”(Empathy,Assistance & Referral Service)。该服务在全校学生中招募志愿者,进行初级、高级和强化3学期的培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然后,选拔优秀者作为学生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咨询。这一服务每周7天都有,学生可以随时咨询任何问题。
研究型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拓展了服务对象,将学生、教师、职员等主要学校群体都纳入其服务范围,把服务性与教育性充分结合起来,使学校各群体都能够获得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形成一种仁爱互助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服务安排方便且容易获得
美国研究型大学还非常重视服务的便利性,让学生能够获得及时、适当的服务。这首先体现在服务时间的安排上。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除了正规上班时间的门诊服务和预约服务以外,还提供全天候应急心理健康服务。如哈佛大学设有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心理健康急诊,学生在危急时刻可以随时拨打电话求助。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也设有24小时紧急咨询电话,另外,还设立一个阻止自杀和危机服务电话,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遇到危急心理问题时,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其次体现在服务地点安排上。为了尽量方便学生,巨型大学会在校园内设置多个服务场所。如哈佛大学的健康服务机构除了哈佛广场的好利欧克中心(Holyoke Center)的主要诊区之外,还在商学院、法学院、朗伍德医学区(Longwood Medical Area)以及5-7林顿街(5-7 Linden Street)设有分诊所。主诊区的一些主要服务在分诊区都有提供。斯坦福的心理健康服务除了在门诊,还在学生居住区、学生社区中心以及学校的各系等也都可以获得。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在安排上以人为本,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使心理健康服务能随时随地帮助学生。这也体现了大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责任。
二、对我国的启示
心理健康服务是成就美国研究型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的特点,给我国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许多启示。
(一) 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服务需要加深认识和重新定位
从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特点不难看出:这些大学在观念上将心理健康上升到了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地位,真正将其看做是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征,并将心理健康服务与医疗服务一起视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大学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5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建立,这是我国高校建立的第一家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人才培养理念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变化,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越发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至今日,我国的研究型大学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服务的专门机构。从理念上看,我国的大学倾向于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侧重于思想性和教育性,“行政色彩日趋浓厚”[5]。这一点从大学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隶属关系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几乎全部隶属于学校的学生工作部(处)。这种理念存在着一些偏误,心理健康服务虽然涉及一些思想问题,但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和身体的疾病问题,需要的是专业的心理和医学治疗,而不是一般的思想说教。为此,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应改变过去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服务的认识,更加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问题,从而给予心理健康服务更准确的定位。
(二)从专业、学历及从业资历等多角度充实扩大服务队伍
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队伍主要存在以下4个问题:第一,规模偏小。美国的高校如哈佛大学在校学生人数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①之比是600∶1[6-7];康奈尔大学是564∶1[8-9];斯坦福大学是:441∶1[10-11]。我国的高校如复旦大学在校生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之比为2 542∶1[12-13];中国人民大学是1 040∶1[14-15];上海交通大学2 136∶1[16-17]。从以上的比例可以看出,美国这几所研究型大学平均每400~600人就有一位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而我国要1 000~2 500人才有一位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很明显,我国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因而许多工作无法开展。第二,我国多数研究型大学目前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专业背景较为单一,以复旦大学为例,其9名工作人员中全部是心理学的学科背景[13]。而美国大学多是普遍都涉及心理学、医学及护理、教育学、社会工作等诸多学科领域。第三,学历层次较低。从拥有博士学位的比率来看,我国中国人民大学的18名正式工作人员中,有4名拥有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拥有比例占22%[15];上海交通大学17名工作人员中,只有1人拥有博士学位,占6%[17]。而上文提及的3所美国大学,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拥有者是60%[7],康奈尔大学49%[9],斯坦福大学75%[11]。第四,缺少从业培训。美国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除了学历教育外,还要经历严格的“实习、考执照、上岗培训等从业训练过程。”[18]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从学校毕业大都没什么训练就直接上岗,许多大学甚至还实际存在大量非专业或半专业的工作人员[19]。
为了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我国大学应有计划地逐步扩充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在扩充过程中,需要注意服务人员学科背景的多样化、学历水平的提升以及从业资历及培训等方面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服务的专业水平。
(三) 将服务细化,增加服务的便利性
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每种问题都有不同的应对和服务方式,美国研究型大学将服务细化,并针对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成立了专门的分支机构。将服务细化分工可以增加服务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服务的规范化,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予学生专业化、细微的疏导、关怀和帮助。在服务的便利性方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除了提供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的预约服务之外,还建立各种紧急获得渠道,如24/7电话、紧急预约等,让学生在非工作时间也能够及时获得心理援助。我国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往往缺乏细致分工,所有咨询服务集中在一起,只是咨询师们根据自己的专长领域,分别安排工作而已。就服务提供时间而言,我国大学心理咨询服务基本上只提供工作时间内预约服务,工作时间以外则鲜有安排。我们都知道心理问题有时往往是一念之差,其产生是不分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如果学生在夜晚或节假日出现紧急问题,在他们最备受心理煎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除了家人和朋友,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也可能是其最后求助的对象。如果无法得到这最后的“救命稻草”,也许悲剧就发生了。为此,大学心理健康服务获得的便利与否对于避免许多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服务分工不细与服务时间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队伍规模太小,人员有限。这就需要大学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认识,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投入,科学扩充服务队伍,为学生提供更深入到位、更便利的服务。
(四)扩大心理健康活动的参与面,建设和谐校园
大学心理健康服务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生群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20]。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根据学生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由于涉及问题广泛,形式多样,学生的参与面也比较大。比如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常会产生心理焦虑,斯坦福大学针对此问题,设立了同辈帮助小组,许多研究生都参与其中。美国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还有意识地发动教师、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我国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比起20世纪80、90年代,一两个老师坐在屋里等学生上门咨询的状况已经大有改观。尤其是近年来,各研究型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有了极大地丰富,比如许多大学都通过网站,进行全校性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组织同辈进行咨询互助等。但从总体来说,活动涉及问题面较窄,活动设计过于简单且缺乏持久性,从而使学生的参与较少。而学校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群体参与的活动则少之又少。虽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是少数,但这些少数人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全体教师及工作人员和学生的配合和帮助。为此,我国的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活动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学生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有吸引力、有实际帮助的心理健康活动,扩大活动参与面,让学生通过活动不仅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而且学会关爱周围的人。同时也应号召学校教师和工作人员,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形成温暖和谐的校园氛围。
心理健康服务对于大学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美国几所一流研究型大学心理健康服务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反思我国的研究型大学的心理健康服务,在认识我国的国情、校情以及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为避免或减少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做出更大的努力。
注释:
①这里所说的学生人数指全日制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在职读学位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则包括专职和兼职的人员。
参考文献:
[1]Harvard University.Health Information [EB/OL].(2004- 03-10)[2013-05-01].http://huhs.harvard.edu/HealthInformation/CWHCHealthnWellnessInformationhtml.
[2]Cornell University.Staff[EB/OL].[ 2011-11-10].http://www.gannett.cornell.edu/staff/staff.cfm.
[3]Stanford University.Vaden About Staff[EB/OL].[ 2011-11-10].http://vaden.stanford.edu/about/staff_caps.html.
[4]Stanford University.CAP Groups and Workshops[EB/OL].[2013-05-01].http://vaden.stanford.edu/caps/workshops.html.
[5]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7):77-79.
[6]Harvard University.Glance[EB/OL].[2013-11-12].http://www.harvard.edu/harvard-glance.
[7]Harvard University.Counseling Mental Health Support [EB/OL].[2013-11-12].http://huhs.harvard.edu/OurServices/CounselingMentalHealthSupport.aspx.
[8]Cornell University.Facts[EB/OL].[2014-10-15].http://www.cornell.edu/about/facts/stats.cfm.
[9]Cornell University.Staff [EB/OL].[2014-10-15].http://www.gannett.cornell.edu/staff/staff.cfm.
[10]Stanford University.Facts.[EB/OL].[2013-05-01].http://facts.stanford.edu/.
[11]Stanford University.Abouts[EB/OL].[2013-05-01].http://vaden.stanford.edu/about/staff_caps.html.
[12]复旦大学.统计概览[EB/OL].[2014-10-10].http://www.fudan.edu.cn/channels/view/34/.
[13]复旦大学.咨询师简介 [EB/OL].[2014-10-10].http://caps.fudan.edu.cn/_s79/59/6f/c3028a22895/page.psp.
[14]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简介[EB/OL].[2014-10-10].http://www.ruc.edu.cn/intro.
[15]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简介[EB/OL].[2014-10-10].http://xinli.ruc.edu.cn/View/ShowNews.aspx?NewsID=702.
[16]上海交通大学.综合统计2012[EB/OL].[2014-10-10].http://www.sjtu.edu.cn/images/tjzl/2012.pdf.
[17]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队伍[EB/OL].[2014-10-10].http://www.xinqing.sjtu.ed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60&Itemid=276.
[18]李焰,马喜亭.中美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J].思想教育研究,2010 (7):50-53.
[19]魏爱棠.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困境与出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48-52.
[20]陈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4):82-85.
(责任编辑李世萍)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lation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XIONGGe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Abstract: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pay much attention to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 talent cultivation,and provide good services for them.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have fiv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following:service agency built in medical agency,service team with multi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 background,extensive and multiform services,widely involvement,integration of service,education,and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and convenient availability.These characteristics bring about revelation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We should recognize and locat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ervices,enrich the service team from multidiscipline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refine the service,increase the convenient service,enlarge the involvement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and build harmonious and warm campus humanized environment.
Key words:American;research universities;mental health;service
收稿日期2015-07-19
作者简介熊耕(1970-)女,江西丰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09年度)“高等教育治理中教育协会组织的功能及实现机制”(项目编号:09YJC88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