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介技术发展的师生关系嬗变研究*

2016-03-19 15:43陈巧云
高等理科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媒介口语

陈巧云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基于媒介技术发展的师生关系嬗变研究*

陈巧云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基于媒介嬗变的视角对师生关系进行考察,发现媒介技术影响甚至决定着师生关系的模式,媒介的技术特点及其文化特征促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同形态。口语作为交流性技术,其文化属性决定在口传媒介环境下师生交往模式表现为双向互动规律,师生关系具有亲密性、平等性的特点。文字印刷媒介的隔离性削弱了教学过程的情境创设条件,而“专家系统”的诞生使得师生间呈现出权威性、等级性的社会关系,师生交往模式以单向交往为主。电子媒介技术使教学空间分化为在场教学空间和缺场教学空间,并建构出师生关系的新形态。此时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定制化教学”成为常态,师生交往方式回归主体间双向互动,师生关系逐渐趋向为平等的合作关系。

师生关系;媒介技术;嬗变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发挥作用以及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是教育领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对关系。近百年来,西方影响较大的几个教育流派均对师生关系进行了讨论,先后出现了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论[1]、实用主义的学生中心论[2-4]、新传统派的恢复教师主动权[5-6]、存在主义哲学的师生主体间关系[7-8]以及人本主义和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流派对学生的潜能、尊严和价值的强调等[9-11]。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师生关系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者在借鉴西方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民主、平等、对话的主体间师生关系[12]、教师主导下的师生民主平等关系[13-14]、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15-16]、师生非民主平等关系[17-18]、师生间平等但非对等关系[19]等观点。总体来看,国内外众多学者或学派在探讨师生关系时,多聚焦师生间的地位关系,较少关注师生关系格局得以产生的介质或工具,即媒介技术发展对师生关系会产生何种影响。《旧唐书·张行成传》用“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来表述双方发生关系必以人或事物作为媒介[20]。可见,媒介是师生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必要通道。同时,媒介技术对交往模式、感知模式和教育模式的重组功能,意味着媒介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模式[21]。由此,本研究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媒介”这一师生关系得以发生的“桥梁”为切入点,探讨师生关系的嬗变,以期改变师生关系研究中媒介的“缺场”,为当代师生关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口传媒介技术与原始师生关系

口语作为一种身体技术,是人类认知器官体外进化的物质实体,由声音和观念组成,作为观念的承载者,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法国人类学家马赛尔·莫斯等认为,在使用身体技术的诸要素中有关教育的各种事实占据主导地位[22]。口语媒介以人体作为信息手段,基于身体信息技术特有的传递和沟通功能使人类拥有了丰富的“语义世界”[23]。

就师生关系而言,口语媒介技术建构了原声口语文化背景下特有的师生交往方式。口语出现时语言符号已出现,但文字尚未形成,知识“储存”于社会成员的脑海中。正是身体信息技术的交流功能,使得教化与培训成为可能。教学中师生双方以行动者的身份同时“在场”,教师通过编码将生存知识转换成可供传播的语言符号,学生通过解码提取语言符号信息。社会成员借由此方式获得生活的技能和经验,人类的生产力也通过这样的口耳相传得以延续和发展。口语媒介技术下的传道授业活动主要表现为听说性教学、同时空教学、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进一步来看,首先,口语媒介的诞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质性飞跃,意味着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诞生。有关语言起源的研究显示,最早出现的人类语言是氏族语言,主要用于氏族内部的交流,在小众传播的社会环境里知识的传承只依靠演示—口授的方式实现[24]。可见,口语媒介在传播广度上无法避免地受到时空的制约,具有小规模、近距离的传播特点,而这样的媒介特性注定该媒介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会烙上初级群体的印迹,并与“熟人社会”具有相似特征。此时师生之间以私人关系和个体交往为主,甚至与亲族关系高度混同。其次,原声口语归属于身体信息技术,基于人的发音器官而产生,正常人均可熟练掌握运用,因此基于口语媒介的教学活动门槛较低[25]80。口语媒介技术在时空偏向上具有一定的平衡性,使得该技术不易被某种小集体所垄断,有利于形成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民主参与和平等沟通[25]81。在口语媒介环境下,师生之间能够较为平等地拥有传播工具,在教学活动中双方拥有相似的话语权。第三,在原生口语文化里,知识并不以抽象的资料库来保存,其载体是单个的个体人,知识无法存在于人类自身之外。信息的保存和积累也仅能依靠人脑的记忆能力,具有易逝性和记录性较差等局限性。这决定了该媒介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情境性而非抽象性、参与式而非疏离式。在对话支配了以言说、话语为标志的整个口语传播时代,传者和受者往往是以“对话者”的面目出现[26]。由此,口语媒介环境下的师生交互程度较高,教学活动进行时双方需处于同一时空,“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作为传者的教师必须把作为受者的学生调动起来,学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较为方便地对教学信息做出反馈,最终达到认同或共鸣。

二、文字印刷媒介与现代师生关系

文字媒介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社会信息,它的出现使得人类的信息活动实现了体外化的记录、保存和传播。印刷文字对时空限制的打破及其带来的教育体系的建立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开端。作为人类第一个间接的认识工具,文字所具有的信息载体的记录和传输功能使得人们能够把公文和信息保存下来并传播出去,使得中央政府有能力把大规模人口组织起来,它还使得知识能够被长久记载下来并世代相传[27]。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指出的,文字是在社会需要的驱动下,出现于原始公社制度解体和阶级产生时期。文字和印刷等技术的发展为学校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文字印刷时代,教科书的诞生有力促进了大规模教育的实施,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职业化教师以及教材也随之介入到教育活动中,教育领域的“专家系统”就此诞生。可见,文字在具备“音”“形”“义”这三个要素后,文字同人的思维、意识、观念发生了本质的联系,并规定着民族思想文化的某种特性。

毫无疑问,文字印刷媒介为主的现代教育是建立在书面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此时知识的传授方式拓展为教师借助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学生利用教材进行自学两种方式。在加入了教材这个信息源后,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对知识进行解释、阐述。该媒介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了教师选定教学内容(译码)、使用口语媒介进行讲解(信息传播),学生根据教材和传播过程进行译码接受知识等阶段。由此,文字印刷媒介环境下的教学具有规模性教学、权威性教学、等级性教学、灌输式教学等特点。

文字媒介时代的师生关系具有诸多特点。第一,文字媒介的产生,克服了人类交往受时空限制的问题,但书写文化却是以人的感官的弱化、整体观的阙如以及人与人之间亲密交流的缺失为代价的。这直接体现在:文字出现后,学校作为次级群体成为教学活动的专门组织,它有着自身明确的办学方针、严密的教学计划以及一整套规章制度,成为统治阶级推行意识形态进而巩固政权的重要机构。与口语相比,文字具有一定深度,文字与阅读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伴随社会分工出现的教师,开始作为“知识”的“守门人”将社会主流的知识、规范、技能等传授给学生,幼儿和青少年则通过“学生”这一规定角色“强制性”接受“知识”。师生关系不再是家庭关系或亲族关系,而是演变为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间的关系,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呈现“知识权威”的身份。第二,与口传媒介不同,文字媒介并非直接诉诸听觉,而是首先诉诸视觉,作为字形、字音和字义三者的统一体,文字的“专业性”较强。当文字成为主要传播手段时,人们必然对其表达的准确性、客观性都有所要求,从而形成一系列传播的规则。书写文字带来的社会后果是,知识始终掌握在少部分人或组织的手中,且知识的传播趋向于不平等。梅罗维茨曾指出,印刷文字有利于形成社会场景之间的隔离,从而促成知识的垄断和权威的得势[28]。正如鲍曼所认为的那样,现代性表现为对秩序的一种无尽无休的建构[29]。此时,与传者相比受者已不再是平等交流的一员,他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知识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选择,也是一种社会控制和管理方式,本质上它是意识形态的抉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代言人,这使得师生间的交往很难是一种平等的状态。教学中信息的非对称性使得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总是承担着支配性的角色,而学生则处于一种服从的地位,被动地接受信息,具有等级性特征。最后,在文字媒介时代,学校和班级应运而生,作为带有公共目标的社会组织,师生之间的交往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此时,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借助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然而,文字符号作为眼睛的延伸,其间接、平面、单一性的特点决定了这种缺乏语调和语气的表现手法隔离了语境、斩断了口语媒介的交互性,传受双方几乎无法沟通。正如吉登斯所提出的,时空关系是社会系统的构成性特征,它既深嵌于最为稳定的社会生活中,也包含于最为极端或者最为激进的变化模式中[30]。文字印刷媒介所营造的时空隔离促成了“专家系统”的诞生,进而使得知识垄断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种特权,传播趋向于不平等性。此时师生间的互动总体而言仅限于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教学内容的交往过程,学生无法直接与教材的编者交流,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三、电子媒介与当代师生关系

“电子媒介”是运用电子技术和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它伴随数字技术、卫星技术、光传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发展而出现,包括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响的电子出版以及电脑、因特网等。进入电子时代,媒介化的社会和数字化的生存已成为当今人类不可逾越的一种“根本性境遇”。毫无疑问,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系统,在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中注定无法“独善其身”。

麦克卢汉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电子的速度会取消人类意识中的时间和空间”[31]。电子媒介将时空压缩趋于极致,以近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可以把遥远的距离拉近。随着广播、电视、音响、因特网等设备的“进驻”,学校这个制度化的教育机构也进入了电子时代。尤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三网融合”的实现,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这为虚拟空间的教学提供了渠道,广播电视教育、远程教育、网络学校应运而生。此时,传统教育的一部分正面临消解,但又通过电子媒介被重构。如果说印刷术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电子媒介则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的保存和复制。电声与视像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其载体由单一媒介走向多媒介。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再仅仅是人脑或者纸质教材,广播、电视、网络都成为其所在地。可见,电子媒介环境下教学内容既可以诉诸读者的视觉,也可以将其输入人的听觉系统,网络媒介更是使得“意义”的传播“重返”听说时代。沃尔特·翁将电子媒介所孕育的文化称作次生口语文化,并认为其具有原声口语文化的部分属性[32]。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次生口语文化作为对原声口语文化的一种复归,该媒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也同样具有原声口语文化所具有的听说性教学、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的特征。

具体到电子媒介时代的师生关系,首先,电子媒介的发展彻底冲破传播的时空障碍,使信息的流动不断加速,学生从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中获得的海量信息早已超过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信息。此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其作为“信息权威”的教育主体地位也自然受到威胁。如麦克卢汉所言,电子革命赋予教师的使命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提供洞见;它赋予学生的身份也不再是消费者,而是教学伙伴,因为学生早已在课堂之外累积了大量知识信息[33]。可见,“电子口语”式的传播方式矫正了文字印刷媒介单向、线性、完全由传者控制的流弊,师生间单向的知识传授模式在电子媒介时代被终结,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抑或帮助者。此时,学生的角色也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也能够进行信息传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教学共同体,学习活动正是在这种合作型的共同体中完成。其次,知识的载体从印刷文字走向电子媒介后,传统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得以扭转,教育反哺开始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传统课程的“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也随之崩溃,教师和学生均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见,电子媒介去中心化的文化本质,决定了电子媒介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将重返平等地位。最后,技术自身的结构诉求必然带来对社会系统的特定调整。广播作为耳朵的延伸、电视作为人类耳目的延伸,使人类恢复了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意义传达和思想交流的能力。在电子媒介时代早期,广播以及非数字化电视的媒介特性尚处于非互动阶段,此时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由教师单向传播知识的过程。情况在互联网出现后变得不同,作为一种开放的电子媒介,它克服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障碍,教师与学生在同构的环境中,既可以同步互动,也可以延时互动,师生间双向的信息沟通和互动成为常态。无论是电子口语还是网络口语其带来的文化偏向均是民主参与、自由表达。

四、结论与启示

师生之间的关系并非恒定的,媒介的技术形式及其文化本质决定,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以口传媒介为主的渔猎采集社会和农业社会初期,师生之间呈现亲密、平等、交往频繁的特点;在以文字印刷媒介为主的农业社会后期和工业社会时期,师生之间则形成了等级性、权威性的关系,其交往模式也以单向交往为主;伴随着对现代性的反思在以电子媒介为主的工业社会后期和信息社会时期,师生关系则向合作型、平等性的互动关系回归。可见,随着媒介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师生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不同媒介环境下的师生关系有所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当某一种媒介技术在教育实践中占主导地位时,并不意味着其他媒介在该时期就不复存在。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是多种媒介同时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多种类型的师生关系也有可能共同存在于同一时空中。

当今,融合了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等多项技术的新媒介迅猛发展,形成了新的大众传播环境,对人类社会生活和教学方式影响深刻,新媒介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日益深入校园生活,也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了新的途径[34]。学生是新媒介的主要用户群之一,新媒介以其海量的信息资源、随机的学习场合、突出的自我意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交互的便捷性,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同时也为当代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35-36]。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必将对师生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教师权威进一步被削弱、教学相长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对话合作的和谐氛围逐步形成、师生之间更趋于民主平等将成为师生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1]王旭东.国外师生关系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罗德红,尹筱莉.儿童中心论:一种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9-95.

[4]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5]金传宝.民主主义理想是人类共同文化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巴格莱要素主义教育思想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8(21):49-53.

[6]郑玉平,高天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3(13):13-15.

[7]沈敏.存在主义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及其现实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2008(4):28-30.

[8]赵阳.存在主义视域下研究生教育的师生关系[J].教育与职业,2015(21):110-112.

[9]谷陟云.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0):76-78.

[10]朱江.主体性: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原则[J].山东社会科学,2007(3):153-154.

[11]刘晓红.论合作教育学的教学立场[J].教学与管理,2009(27):11-12.

[12]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12-17.

[13]丛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2005,1(1):27-31.

[14]杜沙沙,薛媛.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永恒追求[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47-48.

[15]刘义国.“学生主体”抑或“教师主导”:关于教与学的再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9):48-51.

[16]郑付海.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132-133.

[17]潘艺林.教育怎能“学生说了算”:从学生评教看师生关系的合理定位[J].江苏高教,2006(1):92-95.

[18]袁征.师生关系新解释[J].学术研究,2006(11):113-116.

[19]王辉.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探析[J].教育评论,2000(4):13-15.

[20]李芹,鲁静.分析媒介带给我们的启示[J].新闻传播,2014(1):182.

[21]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2]马塞尔·莫斯,爱弥尔·涂尔干,亨利·于贝尔.论技术、技艺与文明[M].蒙养山人,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3]周国平.伽达默尔:作为世界经验的理解和语言[J].哲学研究,1995(8):48-54.

[24]王巍,寇世琪.追寻人类语言的来源:析乔姆斯基与皮亚杰、普特南的哲学争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2):1-7,15.

[25]谢清果,曹艳辉.口语媒介的变迁与人性化传播理念的回归[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9-84.

[26]李智.论网络传播中的对话精神[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1):107-109.

[27]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M].邓蜀生,译.上海:三联书店,1982.

[28]周海英.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9(6):165-169.

[29]朱永良.鲍曼论现代性、后现代性及流动的现代性[J].行政论坛,2014(3):87-91.

[30]牛俊伟,刘怀玉.论吉登斯、哈维、卡斯特对现代社会的时空诊断[J].山东社会科学,2012(3):24-29.

[3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2]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50-251.

[34]柴阳丽.Web 2.0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63-68.

[35]李雅莉.近代新媒介对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72-175.

[36]李谋冠.大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及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4):68-70.

(责任编辑李世萍)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Student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CHENQiao-yu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7,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evolu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investigated.It is found that the media technology influences even determines the mod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and the techn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contribute to the different forms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Moreover,now speaking can be regard as a physical exchange technology,and its cultural attributes decide that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way interaction,intimacy and equal in oral media environment.The isolation of the print media weaken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in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and the birth of "expert system" makes the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come authoritative and hierarchical.Meanwhile,the communication mod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ws in a one-way.And the electronic media technology enables the teaching space to separate into the presence teaching space and the lack of presence teaching space,and to construct a new for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t this time,the subjectivity of the students gradually becomes strong and the "customized teaching " becomes normal.The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begins to regress to a two-way interaction,and its relationship gradually inclines to a equal partnership.Key words: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the media technology;the evolution

2016-07-0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优势学科资助项目.

陈巧云(1982-)女,江苏南通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G645

A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媒介口语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酒中的口语诗
书,最优雅的媒介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口语对对碰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