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昕,宁立正
(广西艺术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广西 南宁 530022)
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探索
张昕,宁立正
(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广西南宁530022)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保障。本文回顾国内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手段等方面建构艺术院校动态多元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推进教改,促进教学。
艺术院校;动态评价;多元评价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质量、效果以及学生学习策略、方法、效率的综合价值判断。它既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保障。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全国高校认真贯彻落实《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大学英语课堂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大量探索和实践。然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保障,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过度依赖终结性评价,其直接后果是大学英语教学走入应试教育“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1]的死胡同。因此,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建构科学、有效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真正实现以评价促教学、以评价促发展势在必行。针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做深刻研究,并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意义重大,既是贯彻教育部《教学要求》,推进我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建立起以艺术院校学生特点为基础,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的需要;还是以评价体系的反拨效应引导老师和学生,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要;更是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把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现状,进一步提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需要。
根据国内学者对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述评及形成性评价研究综述,笔者注意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基于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研究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趋势,其研究现状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数量有限
国外研究者较早开始了对外语教学评价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关于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区别的研究就已经初具规模。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形成性评价对教学的作用,并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我国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研究起步较晚,2001年之前,几乎没有发表一篇关于外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期刊论文。直至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颁布实施,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才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此后,相关研究论文相继发表。虽然,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但是,在此方面有理论高度、创新意义的论文还是很少。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研究内容较为单一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当前评价体系弊端的分析及对形成性评价概念、目的、手段及效度的研究。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呈现出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观念落后,评价忽视学生个体需求与发展等特点。近年来,关于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和实证性论文见诸与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各类期刊,根据金艳对CSSCI期刊论文关于形成性评价相关论文的分类统计,实证类研究者通过采用案例分析、学生自评和互评、学习档案、学生作品展示、讨论、访谈、教师评价、教师日记以及考试等手段对学生综合外语能力评价、口语与写作能力评价、计算机和网络化评价、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即大学英语课程评价进行研究[2]。理论类文章研究者则包括评价实施、现状分析[3]、体系研究及效度研究[4]。
(三)研究手段单一
骆巧丽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其结果显示,当前此类研究主要分为理论型和实证型两种[5]。从数量上看实证类研究不及理论型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国内研究者对形成性评价的应用还处在学习及探索的阶段。形成性评价在操作上有难度,如何确立评价标准,如何平衡评价内部机制,如何正确应用评价手段等问题都制约着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不少学校在评价体系方面的改革难免流于形式。
(四)研究对象不均衡
在相关研究成果中,绝大多数论文将研究对象笼统地定义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形成性评价对于提高学习自主性,优化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给予肯定,但也有实证研究表明,学生基础、能力的不同会影响评价手段的有效性,形成性评价并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总体或单项外语能力,这要求教师和学校在评价的时候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因此,细化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配套的评价模式与体系,更有利于促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考试大国,考试作为甄别、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评价中长期占居主导地位。大规模考试(Large-Scale Testing),如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等,一直以来都是衡量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标杆。然而,错误地过度依赖大规模考试作为评价大学英语教育的手段势必对教师产生消极的反拨效应:教师长期处于提高考试成绩的巨大压力下,会导致“为考试而教(teaching to the test)”。 基于考试的教学虽然能够提高学生在特定考试中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诸多弊端,Johnson认为基于考试的教学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更多地充当了课程管理者(manager of curricula )而不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引导者的(facilitators of the L2 learning process)角色[6]。Leung 和 Lewkowicz指出此种教学方式的另一个弊端是限制了课程设置的多样性[7]。第二外语的课堂偏离了强调批判性思维、信息搜索定位等能力,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发展方向,沦为各类考试的强化培训班。艺术院校学生的共同特点之一是英语基础薄弱,语法混乱,词汇贫乏,听不懂,看不懂,说不出,写不出。因此,他们在英语学习上表现出来的消极情感因素尤为明显。尽管全国各大高校对教学评价体系做出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但是实证表明,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仍然是评价艺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单纯依靠调整期末考试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只是从表面弱化了终结性评价,如果不能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替代现有的评价模式,就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评价的意义和价值,为学生、教师、学校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改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策略,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针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几乎为零。因此,基于国内外对英语教学评价的研究成果和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以广西艺术学院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改革为例,提出建立动态多元的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评价体系。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Scriven最早提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这两个概念,并且强调了二者在收集信息的方式和目标方面的区别。根据Scriven的观点,形成性评估收集相关教学信息为课程评估服务,指导学校在课程制定和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做出决策。此后,美国教育学家Bloom进一步阐释形成性评估,并提出了为教育界广泛接受的概念,Bloom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使学生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学生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评价[8]。”较之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发展的,重视被评估者的需要和体验,强调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师与生的互动交流。
形成性评价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此类评价不仅仅反映了被评价者的进步与价值,还持续为教学实践与整个课程的推进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理论和巴赫金对 “挪用”(appropriation)的阐释,即语言学习者通过借用、内化他人的语言,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Erickson提出了“最近形成性评价”(proximal formative assessment)这一概念[9]。这种评价作为持续贯穿在课堂互动中的价值判断,实时反馈了学生学习的状况和需求,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重要依据,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共同构建学习和评价的行为。
(二)评价的目的
进行评价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促进发展。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评价对教学的反馈和促进作用[10]。评价对教学的促进具体表现在:①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评价标准指导教学活动;通过分析评价成果调整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及教学计划;②评价的情感作用:评价反映并且作用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策略;③评价的检验作用:评价促进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进行自我反思,检验教学效果;④评价的管理作用:评价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为教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评价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分级教学的有利依据。根据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评价的主要目的包括:发掘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部动因,培养具有较高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高层次艺术人才;分析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选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了解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情感因素,指导学生正确利用情感因素促进英语学习;开发艺术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潜力,促进教师反思教学,将英语教学与艺术专业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评价的内容和方式
要想改变教学的方式与过程,必须改变评价方式。首先,教学管理者应该适当调整终结性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对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已达成共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传统的考试。期末考试仍然反映了被评价者阶段性学习的效果,为检验是否到达预定教学目标提供信息和依据。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成绩在学生总评成绩中的比例由原来的60%降到了50%,这从侧面反映了教学管理者意识到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简单地对成绩的比例分配做调整,仅仅是改革的一小步。学生为了应付考勤,通过期末考试,生硬地记忆课本知识的现状得不到改善,评价内容的调整就是无效的或者是收效甚微的。
其次,依靠形成性评价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监控和信息反馈。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估,具有形成性、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特点,此类评价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调整策略,肯定进步,解决困难。目前,对教师及学生的考评过多依赖于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也忽视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的综合评定。结合大量实证和笔者的教学实践,艺术院校学生在面对英语学习时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根据Krashen的情感清滤假说,我们知道,如果不通过引进新颖教学内容、采取科学教学手段等方式正确引导艺术类学生克服厌恶、畏难等消极情绪,第二语言习得必定受挫。因此,针对艺术院校英语教学的这一普遍特点,将上文提到的“最近形成性评价”引入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地发掘学生学习潜能,根据学生现阶段取得的成绩或进步,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安排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及采用的教学手段。通过肯定学生进步,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再次,通过将艺术专业比赛与英语学习并轨作为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紧扣专业发展需求,检测英语学习效果的评价内容也是艺术院校正在进行的改革尝试。与此同时,广西艺术学院具有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地域优势,也为外语教学提供更多交流和发展机会。例如,由外语教研室主办的两届东盟外语歌曲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此外,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也要关注课程本身的评价,包括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教材,教学实施等环节进行系统评价。艺术院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厌倦情绪或畏难情绪的根源是英语学习无用论。笔者通过调查问卷或访谈等形式获悉,绝大多数艺术院校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一种耗时耗力的无用功。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学生到底需要什么?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怎样和外语接轨?现行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是否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教学采用的教材是否结合学生特点?教学模式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并切合教学实际?广西艺术学院根据本院教学需求,编写艺术专业英语教材,并将音乐剧、戏剧等融入英语教学及评价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评价的手段
考试作为最传统的评价手段,是最直接反馈学习效果的评价手段。不同类型的考试具有不同的决策作用。
综合应用丰富多样的形成性评价手段,例如课堂评价、课外活动记录、学生日记、学习档案、师生自评和互评、访谈、问卷、座谈等,可以更好地使评价为教学服务,持续不断地提供教学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监督和评价,激励促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学习档案(Portfolio )是将形成性评价融入课堂环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学习档案袋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与信息,包括作业或作品,测试成绩,竞赛成绩等,将其分类归档,形成系统的、动态的学习记录,实时反映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取得的成绩。学生应该参与到选择入档内容的过程中,通过思考“选什么内容,为什么选此内容而不选彼内容”,使建立学习档案袋这一行为本身转变成一种学习,也体现了参与式教学的精神。Richard列举了语言学习档案的具体内容:
1)教师观察及学生自我评价(teacher observations and student self-evaluations)
2) 听、说、读、写、译各类英语技能的表现清单(performance checklists in all skill areas)
3)写作及讨论准备阶段笔记,包括图表和头脑风暴(preparation notes for writing and discussion)
4)总结(summaries)
5)图例(illustrations)
6)各类写作实例(writing samples of various kinds)
7)读书笔记:学生记录所读内容及反思(reading logs)
8)行动笔记:学生记录他们进行某项活动时的直觉及反思(performance logs)
9)错误分析(error analyses)
10)口头表达实例(oral production samples)
11)日记(journal entries)
12)基于教师观察的笔记(anecdotal notes based on teacher observation)
13)学生学习日志(student learning journals )
14)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s)
15)视频记录(videotaped performances)[11]
根据目的,学习档案可分为编班性学习档案(placement)、诊断性学习档案(diagnosis)以及量化学生表现学习档案(measuring achievement),即给学生打分。
与传统“一考定终生”的评价模式不同,学习档案的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被评价者的发展而发展,即便被评价者进入更高级阶段学习,依然能为其学习和发展提供重要信息。
作为一所综合性艺术类院校,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要求》的指导下,实施了包括分级分层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倘若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不做相应的改革,大学英语的目标将不可能真正实现。针对不同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和建立学习档案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艺术类的学习档案在建立过程中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也要符合不同专业的特点,配合分层分级教学,科学、合理地建立学习档案。笔者将广西艺术学院的艺术专业学生分成三大类,并列举各个类别学习档案中具有专业特色的子项目。
1)美术类学习档案:美术作品英文标签、画展解说(PPT展示;制作视频;模拟画展现场对话)、收集画展目录(catalogue),并且制作本专业毕业画展英文目录。
2)音乐舞蹈类学习档案:英文歌曲学习及歌词学习笔记、视频记录英文歌曲演唱、音乐剧表演、模拟欧美音乐舞蹈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参加外语歌曲大赛的作品及获奖证书。
3)影视传媒类学习档案:原版英文剧本学习笔记、原创英文短剧写作、视频记录英文戏剧表演或微电影、微电影大赛参赛作品及获奖证书。
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认识,从而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具体操作包括每个阶段(如完成一个单元学习)学生结合教学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进行自评,如:我是否达到本单元目标,是否掌握本单元重点难点等。以口语课堂展示为例,教师课前准备好口语展示的评分标准(rubrics),学生按照评分标准对口语展示内容进行自评和互评,然后将评价结果对比讨论。
在开设一门新课前、课程进行中,新教材编写前期、投入使用期等各个教学阶段给教师及学生发放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获取反馈信息也是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之一。
(五)构建动态多元的评价体系
根据上文所述,为切实贯彻《教学要求》,推动教学改革,艺术院校应该努力构建动态多元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动态性体现在评价对过程而非结果的重视。正如彭金定所述,动态的课堂评估“着重评估教师、学习者和学习任务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这样的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开展对话”[12],将学习交互式的性质延伸到整个评估过程,通过及时反馈被评估者的学习情况,并利用在评价中得到的促进教育教学的信息做出决策。艺术院校在改革评价体系时应该遵循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即“分层原则、激励原则、实践原则及反馈原则”[13],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如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即让高校、教学管理者、教师及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做到评价内容多元化。
总之,改革现有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是继续深化、推进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构建动态多元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使评价的主体多元化,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状态及发展需求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及教学理念,还有课程的设计、课程安排和课程目标的合理性等,做出科学、有效的评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促进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构建动态多元的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使艺术学院大学英语的评价有章可循、更加系统化、科学性更强、对教学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邓远美)
[1]戴家干.从考试到评价——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07(Z2):21-23.
[2]金艳 .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 [J].中国外语,2010(1):68-76.
[3]王华,富长洪.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6(4)67-72.
[4]李清华,曾用强.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理论[J].外语界,2008(3):82-90.
[5]骆巧丽.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104-106.
[6]JOHNSON K E.The sociocultural turn and its challenges for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J].TESOL Quarterly,2006(1):248.
[7]LEUNG C,LEWKOWICZ J. Expanding horizons and unresolved conundrums:Language testing and assessmen[J].TESOL Quarterly,2006(1):211-234.
[8]BLOOM B S. Education to Improve Learning[M]. New York:Mc Graw—Hill,1981.
[9]ERICKSON F. some thoughts on “proximal” formative assess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Evidence in decision making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M].Malden,MA:Blackwell,2007.
[10]金艳.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评价与教学[J].中国外语教育,2008(3):57-66.
[11]RICHARD P.Making It Happen-from Interactive to Participatory Language Teaching:Evolving 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2010.
[12]彭金定.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动态评估[J]. 外语界,2004(3):26-31.
[13]马锦然.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3(1):100-111,131.
Exploration on Eval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Art College
ZHANG Xin,NING Li-zheng
(Guangxi Art Institute,Nanning 530002,China)
Assessment for English teaching serves as an crucial part in English teaching as well as a guarantee of the teaching goals’ achieve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es on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at home and aboard,probes into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art colleges and explores the way to build dynamic and multiple assessment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urpose,contents and measures,thus propelling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and promot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rt college;dynamic assessment;multiple assessment
H319
A
1671-9719(2016)8-0095-04
张昕(1985-),女,河北沧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批评语言学。
2016-05-12
2016-05-30
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2014JGA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