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话高校:MTI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16-03-19 08:50主持整理岳峰
当代外语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生

主持/整理 岳峰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



企业对话高校:MTI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主持/整理岳峰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

岳峰:欢迎各位光临《当代外语研究》翻译研究微论坛,本期话题是关于MTI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企业的老总,从不同层面参与校企合作,助力翻译硕士实习与就业,对MTI的教学有话要说;来自高校的学者,包括翻译技术行家,引领高校翻译教育改革的弄潮儿,也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架梁搭桥;还有自由译员,也可以实践经历对高校翻译教育提出建议。2008年MTI招生人数是350人,现在每年招生人数已超8000人。MTI是实用性的专业,不能对国家需要隔岸观火;全球化、国际化、本地化的潮流引领高校翻译教育摆脱经院气,走出象牙塔,走入企业,在民间发掘新知与新见。企业界的朋友,有何高见?

1.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祝斌:我长期在企业指导高校毕业生,我认为就现在的高校教学模式而言,专业性的翻译职业技能是不可能在学校培养出来的。但如果把老师擅长的理论和企业擅长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老师可以和来自企业的讲师合作,让企业的讲师去大学支持实践课程。

张建农:认同!联合培养模式好。高校有自己的优势,企业有自己条件,互补性很强。学校把学生基本功夯实,这是敲门砖;企业从业务、职业素养方面强化。双方分工合作,达成最佳培养模式。

岳峰:两位老总说的是校企合作的问题,企业要深度介入高校的教学,联合授课,实行双导师制,这是运作方式的改革。但是,现在社会已经到了毕业生过剩,而非紧缺的时代,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否愿意为别人去培养人才?

林世宋:不少有条件的企业还是愿意的。比较成熟的翻译公司中,审校人员或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优秀译员,可以胜任教学。就我个人的观察,不少有经验的翻译,是愿意分享的。当然这并不是出于经济利益,而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对我们翻译企业,乃至整个翻译事业都是一种正面宣传。对校企合作我一直是乐观的。

张建农:校企合作最终要互利互惠,才能使双方合作继续、深化。翻译公司老总应有意识地安排、选择优秀译员来担任导师,老总自身不必参与过多。译员要做课件,还得自己做些研究,内容经过评审,在公司内试讲。去高校讲完课后,还要收集学生反馈,然后改进。在这个过程中译员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升。校企合作需要精心设计,不是简单地请人讲课,或者派人讲课,讲完就算。多问几个为什么,坚持多赢目标,就能广开思路、想出方法。如果是老总出去讲课,我推荐Workshop的方式,组织学生提问、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热情。我们正在考虑把80%的校企合作课程变成Workshop。

岳中生:校企合作的一种方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再关注市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像用人单位那样感受深刻,也不可能经常性地改变培养方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向学校预定,是个省力的方法。

贾和平:订单式培养应该属于专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多半是社会某个行业急需的技术性人才。这适用于缺少专业人才、百废待兴的20世纪80年代。当前,要想在翻译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不现实。有哪个企业会一次招聘10~20个翻译人才?即使有多个企业共同与高校合作,每个企业也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

李梅:曾有人建议根据市场的要求确定学生培养专业方向,甚至是定制式培养。听起来不错,但定制式培养也有风险。一是如果市场不下订单,高校是否就关门不招生了。再者,如果定制单位由于不可预测的原因,学生毕业时他们不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了,这些学生该如何就业?我认为我们不能忘记高校提供的是教育,不是培训,更不是岗前培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这就是为什么招聘单位除看学历外,也很看重工作经历的原因。其实他们看中的应聘者是否具备从工作经历中积累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包括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计算机运用能力等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这些职业素养呢?我觉得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学生从事真实的翻译项目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我的课堂实践证明:项目无论大小,都有各自的意义,都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学生担任项目经理时可以学习如何与组员沟通、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如何组织领导组员按时完成翻译项目。同时,为高效完成项目他们不得不去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担任过项目经理的学生再任组员时更能体会到与组长配合的重要性,懂得团队合作的含义。经过一个个翻译项目的锻炼,当MTI的学生毕业时,他们便具备了市场所需要的知识和职业素养。这样的学生可以在任何岗位上开花结果,这正是高校的培养人才的目的。

崔启亮:实际上,校企合作步履艰难,为什么呢?(1)学校与企业利益诉求不一致。学校关注社会效益,企业追求经济效益。(2)学校用人机制僵化,盲目追求教师要求博士或硕士学历。让校外企业导师填写的个人信息表格都使用学术评价的指标,如学术论文、职称、研究性课题。(3)学校没有校企合作专用经费。例如2007年,我原来工作的公司为某名牌学校设计开发本地化课件,我们根据成本进行报价,直接被大学“枪毙”,理由是没有这笔预算。这所大学只是希望支付最高150元/课时的讲课费。而我们的报价按天收费是12000元/天。(4)校企合作需要有共同利益,而且需要两相情愿。当前很多大学过多地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谈企业关注的经济利益。少数有责任心的企业老总出于公益,为大学讲课或开讲座,但这不是可持续的合作方式。一些企业经过校企合作的试验后,发现付出与收益不成比例,因此减少校企合作的投入。例如,国内某知名翻译公司去年就解散了主管校企合作的高校事业部。企业投入优秀员工设计课件、讲课,有的老总亲自参与,但发现很少有学生能达到职业翻译的入门标准,而且很多学生不喜欢做翻译。(5)大学对MTI的培养内容和目标认识太局限,认为翻译就是口译和笔译,笔译就是文字转换。反映在校外导师的考察上,需要翻译过多少译著,或者做过多少口译会议等指标。其实,翻译包括很多内容和形式,如果从语言服务或者GILT产业看,口译和笔译只是基础工作之一,技术写作、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公司运营、行业标准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都需要专业人才。

林世宋:学校是连接学生和企业的桥梁。高校往往是校企合作的主体。凡是校方积极主动的,校企合作都做得比较好。目前多数高校只有英语系,没有翻译系。如果一把手是翻译专家,就会比较重视。

曾亚军:崔老师的总结归纳很到位,但我还是会更乐观些。毕竟GILT产业或语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将会为高校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更多的路径。部分具有前瞻性思考的院校实际上已经启动了产学研协同的工作,如北语高翻、北大的翻译项目管理硕士课程等。产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势必倒逼高校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我的乐观预测是不久的将来高校教师进企业和企业专家受聘为校外导师将成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新常态。应对新形势,首先要有政府政策引导。政府是人才培养的组织者和规划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地方政府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制定外语人才规划和培养目录对高校人才培养应该具有指导性意义。作为政府的智库,高校应协助政府为当地经济发展制定统一的外语人才规划和培养目录。其次,高校改进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和主体,高校应积极与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协同,使培养的外语人才能充分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地方高校来说,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服务于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既是责任和担当,也应该是人才培养差异化的可行路径。再次,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人才的使用者,企业应积极和政府、高校密切协同,提出自己的人才需求,并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供人才实践、实训的机会和岗位,共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研究机构还应积极开展企业、市场、技术的应用研究。其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行业发展、语言服务市场规范、信息与数据交互中心建设以及语言服务应用平台研发和推广。

韦忠和:翻译技术对翻译教育是个挑战,但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翻译职业教育也应该面向市场培养多样化和多层次的人才。翻译公司仅是翻译人才的一个去处,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即便是翻译公司,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多样和多层次的:既要高水平的翻译和审校,也要有具备相当外语基础但更注重沟通能力的客户经理,要有具备管理能力并熟练使用主要翻译工具的项目经理,要有外语和技术都过硬的本地化技术人才,还需要术语管理人员、语料库管理人员、具备初级外语能力的排版人员。我们实际招聘人员时,也是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需求来有针对性地进行。BTI和MTI教育,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各校的特点、师资和生源来确定自己的翻译教育特色,搞一些特色课程;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就要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学生只适合于文字翻译,有的学生喜欢钻研技术,学校要给予条件让学生发挥各自的特色。企业一定很乐意给予这方面的支持。我建议,各个学校在抓好语言基础教育的同时,搞出自己的特色,有的侧重高水平的口译和笔译人才培养,有的注重翻译技术,有的注重多媒体应用,有的注重桌面排版,有的注重项目管理。这样,我们的翻译教育跟产业结合就紧密了,学生受益,教育受益,产业也受益。

2. “语言+专业”的培养办法

岳峰:说到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我们要回到刚才祝总说的专业性的翻译职业技能了,这涉及培养模式的改革。如果毕业生既有翻译技能,又有专业知识,那无疑容易就业,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现在的高校,除了个别开设专业英语之外,就现在的体制而言,培养不出兼具专业知识与翻译人才的复合型才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张建农:首先高校MTI可以招收非英语专业背景的学生,实际上非英语专业背景的学生中英语基础好、对翻译感兴趣的也很多。翻译公司招的翻译有不少是非外语专业的。其次,MTI教学可以安排一部分学分给一些专业基础课,比如《建筑设计基础》、《世界民航基础知识》或《世界民航史》等课程,可以让MTI学生跨系选修拿学分。另外邀请学校强势学科最优秀的老师来给MTI学生讲课,要求容易听懂,并使学生产生兴趣。一般的专业老师讲得太难,容易挫伤学生积极性。我们翻译中心的译员早期请公司资深老专家(也是国内通信行业的资深专家)给我们文科译员讲技术,深入浅出,全部使用生活语言,把极其复杂的通信原理讲了一个月,大家都受益良多。

楚向群:有道理!校领导总是强调外语要助力本校强势学科发展,我倒觉得其他学科也可以助力外语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翻译教育的发展,比如帮助我们补充翻译硕士们所欠缺的专业知识。所以我们约请了有国外学术经历或专业教材编译经历的通讯、信息、电气、机械、材料、化工、土木和管理学院的博导们给我们学生开了一门“工程科技翻译基础”课。开办MTI以来,越发感觉外语与其他学科合作发展的必要,以前总是把外语与理工对立起来,只强调自己学科的特殊性和弱势地位,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气包。开放、合作、融通之后才更能给自己打开宽广的天地,发现自身的价值,集聚前进的动力。

岳峰:因地制宜、深入浅出的跨专业学习方法无疑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可以初步解决部分专业性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需要增加新型的课程吗?

3. 新方向:技术写作

张建农: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可以增加TW(技术写作)或者TC(技术传播),写作各种产品、技术、服务相关的内容。欧美印度日本都有TW,韩国现在也有了。我国的有些高校已开设此类课程,如北大。对此,老师很关键,需要既懂专业,英文又好。

郭庆:我们一开始仅仅是想做些MTI课程调整,增加技术传播这门课,后来发现诸多问题仍然难以解决,就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增加技术传播这个硕士专业方向,通过这个办法分流外语的专业硕士人数。在技术传播领域,很多时候翻译是技术传播的一个环节,经常需要从整体上统筹,打通写作和翻译的壁垒。有时可以直接用目标语言撰写,免去翻译的环节,节约时间和费用,避免中间环节产生的错误。MTI教指委也同意在英语笔译专业下面由学校自行设立专业方向。

岳峰:MTI的毕业生可以有一部分去从事TW,据相关从业人员说,酬薪优厚。我曾想是否可能在MTI课程中增设学术英语这门课,现在看来可以合并在TW。英文程度好的学生,通过这方面的学习,可以促进中国的学术国际化,帮助中国研究者在国际刊物发文章。这些SCI、SSCI和A&HCI杂志的文章风格,很不一样,细究起来,心理学的论文有自己的风格,用了大量行业惯用的句法承载大量信息,但那种英文好不好,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而传统人文学科,比如宗教历史类的论文,语言明显考究。现在不少人依赖Language Service来完成文章的语言修改,希望TW学习能对学术语言有帮助,这门课也可以向全校开放选修。我校的陈祖亮教授培训的理工科硕士团队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在影响因子很高的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这是TW教学的成功案例。

回到翻译教学内容的改革问题,我们是否在学期间就要学习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与翻译项目管理?这是我们老师们看法上有分歧的地方。

4. 翻译技术教学的必要性、紧迫性与现实性

王华树:现代翻译技术已经构成了翻译从业者(包括翻译教师和研究者在内)不可逃脱的命运。作为高校翻译教师,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厘清翻译技术的基本概念,认识翻译技术的本质,客观地看待翻译技术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它们之间动态的复杂的内外关系,尽量避免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讨论,不要陷入极端的“唯技术论”或“技术无用论”之中。为此,我建议在重视培养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翻译技术相关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翻译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翻译职业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人才教育和蓬勃发展的语言服务市场紧密对接,最终促进语言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管新潮:让学生学习翻译技术,不仅仅是为了习得某种软件或其功能,而是为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翻译素养。在现代社会,技术已经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文字转换能力有其原理,翻译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有其原理;这些原理都需要同等对待,需要进行研究。蒙特雷的翻译与本地化管理专业就高度重视翻译技术。

徐彬:其实我校2005年就在本科三、四年级开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加入了翻译技术的基本介绍与CAT使用技巧等内容;并从2007年开始,分别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CAT Workshop)课程。之所以不避艰难,力主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发建设这门课程,是因为作为经常参与出版翻译的译者,我们对CAT在翻译流程管理、质量控制、效率提升方面的效能拥有第一手的经验和较为深切的体会,认识到这是帮助译者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效率的最好手段——它不能雪中送炭,也无法把译者的水品从二流变成超一流,但却可以锦上添花,让合格的译者译得更好更快。

由于前期我们已经建立起独具特色的CAT教学体系,有较为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所以大胆地把CAT从教指委建议的选修课调整为MTI的“专业基础课”,及早让研究生了解CAT技术,帮助他们掌握并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

将CAT技术应用到笔译基础和专业课的作业训练中,可以使学生的译文形成可追溯的双语语料,建立个人的翻译档案袋(Portfolio),帮助学生尽早养成数据管理的思想,从而积累起有用的术语库。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必须通过大量模拟和实际项目来操作演练,让学生经历翻译实践各个阶段的真实检验,才能真正掌握CAT的全部流程。真实项目案例的教学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流程和理论概念讲解方式,也优于模拟案例。

技术的进步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老的技术标准、文档格式、操作流程等的淘汰速度也不断加快,应用翻译领域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应该紧紧跟上翻译技术发展的趋势,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语言服务产业需要的人才。过去的经验,是学校在翻译新技术的吸收与利用方面总是落后于企业,学校没有为产业提供指导。随着教学研究的发展,学术研究有望为翻译新技术带来新鲜元素。

崔启亮:山东师大的翻译技术教学尝试是很成功的案例。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本地化校园行,这是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的公益宣传活动,将邀请多位企业和高校本地化职业人士组团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大学翻译师生交流,通过讲座、座谈、研讨的形式,介绍本地化服务,介绍语言服务行业,探讨校企合作、课程设计与教学、学生实习与就业等话题(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网站http://www.taclsc.org)。

岳峰:对于本地化似乎有不同的说法。可不可以把翻译语境中的本地化理解为“语言翻译+文化适应+测试”?

张建农:这三项为主,还有一些,比如还涉及设计、营销、服务模式等。我知道前两个翻译教学都在讲,学生比较熟悉,但是文化适应问题与测试都是通过软件来进行的。文科背景的同学经过训练后能胜任测试的工序。

翻译技术涉及术语库内容,学校上课也一定会涉及术语。我建议高校建设术语库,不仅用于翻译教学,也服务于全校,所以各学科需要逐步参与到术语库建设中来。这个思路要在建库前作为战略来规划。术语库不是一两个教授加一些学生能做的。只能是教授作为带头人,各方都要参与,才能做出有价值的术语库。早些年,我是公司首位术语专家,当时IBM公司有两位术语专家。我编写了首个华为术语规范、流程,也设计了首个简单术语库。做了一个现在看来比较不起眼的东西,但总算是个起步。后来术语专家由其他同事担任,发展很快,我们先让公司最受益部门参与进来,现在全公司意识到需要术语平台,于是主动提需求,和我们一起建设。人人参与术语管理、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今后必将发展得更好。这些投资最终都会有商业回报。

通用库已经落后于企业十年以上了,只要买来或拿来用即可。但术语的精准建设没那么快,随着学科纵向的深入,外面的大库跟不上,但学校有这个优势。我所说的包括泛术语,还可包括“句子”、“意群”这样的东西,传统的“术语”已跟不上GILT业务的发展。关于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建库,举个例子,比如某大学物理很强,那么物理系师生手机都有为学校定制的物理术语库APP,进行学术交流、写作、翻译,可以迅速查到需要的术语。

崔启亮:你已经想得很具体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有人认为MTI不需要学CAT,CAT工作后一学就会。我是不赞成这种观点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学了一个学期,很多翻译技术都没有掌握,或者只是皮毛。除了老师教学法不好,学生的技术功底弱也是问题。不少学生不能充分使用Word的功能,例如排版和宏等。我反对MTI教学唯技术论,但是从语言服务环境看,不学习不掌握基本翻译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将失去很多机会。工作后,如果软件使用能力弱,很小的问题都要求助公司IT人员,则会造成工作延误。MTI翻译教学应该培养语言服务人才,不能只培养文字转换的口笔译人才。对于热爱翻译技术的,可以着力培养技术。真心喜欢做翻译的,则注重培养翻译能力。但是所有学生都应该掌握一定的翻译技术能力,这是基本技能。现在是技术泛滥的时代,谁也逃脱不了。唯有面对,提高翻译技术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2012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会上指出,MTI把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口译和笔译人才是存在缺陷的,从社会需求看培养语言服务人才更好。实际上MTI毕业生没有多少是专门从事口译和笔译的,但大部分都从事语言服务工作。我赞同北京语言大学韩林涛老师的观点,当前MTI大学要改变教师结构,增加翻译技术老师,增加非外语的行业专家。让学语言的老师学翻译技术、教翻译技术是不合理的,浪费他们的特长,他们也很痛苦。如果语言服务这个概念过于庞大,影响理解,可以使用GILT这个概念,即以语言为核心,涵盖翻译、本地化、国际化、全球化,空间很大,层次鲜明,符合企事业单位的内外要求,很接地气,实践性强。

周兴华:关于翻译技术,经由学校教育再到行业应用,跟直接在行业实践中学习提高本是不同的维度。学校可以教,教得会、学得快的学生进入企业不是坏事。没学习直接进入企业也是可以的,但肯定和在学校学过而且学得好的有差距。

林世宋:CAT学了一个学期还不会,这在企业界看来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难以理解。企业内部培训最多两周包会,而且可以非常熟练。有一次我去一个学校,老师只是学一个教学功能的CAT,也花了十来天,还不是很会。我怀疑大家讲的可能不是一件事情。(1)企业培训员工用CAT,理论也会讲,但极其简单。就像学自行车一样,直接上去就骑了,不用专门讲几节力学的课,再让人学自行车。(2)虽然是CAT培训,实际上要做角色分类,译员、项目经理以及译前处理这三个角色需要掌握的东西根本不一样。企业大部分只要教译员需要掌握的,遇到简单的CAT软件,一两天就会了,一周左右就非常熟练了。(3)我看了目前很多CAT培训,缺乏一线项目经理帮忙做培训,都是高校老师或者脱离一线的管理者,他们可能可以讲好原理,可以在宏观层面着力,但会发现实际操作跟这些还是有点不同。我觉得CAT培训如果没有一线项目经理参与,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培训。项目经理(含译前)最宝贵的是经验,CAT使用过程有各种状况,项目经理是经验越丰富越值钱,三年以内绝对是菜鸟。(4)不同文档的CAT解决方案不一样,比如几十份证件,怎么编辑,怎么去重,怎么统一,怎么机器质检,CAT如何发挥作用。没有实际案例,讲得再多,犹如岸上学游泳,动作再标准,一旦下水,还是游不动。简而言之,大学CAT培训,可能因为承载的东西比较多,理论必须教,所以开设专门课程,这可以理解。但我觉得应该让企业一线项目经理参与,让学生感受CAT的奥妙。当然,也要避免有一些培训人员,动不动就说30万字处理后就剩三万需要翻译,这种极端例子就像翻译价格是一个字一元钱一样,不是普遍现象。CAT的奥妙不仅仅在于去重,更在于质量管理。

崔启亮:高校培养目标往往倾向于理论,觉得不能像企业培养的那样只讲操作,那样与蓝翔技校没区别,会被同行认为翻译教学方向偏离或者教学能力差,为此需要讲原理,讲为什么,然后才操作,时间就不够用了。同样,高校也过于重视理论的科研,这样会分散教师精力,打击教学积极性。

5. 职称评定制度、论文评审标准的同步改革

岳峰:看来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大家都认为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应掌握翻译技术,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求职资本无疑是有利的。刚才崔老师说到高校的科研,其实高校科研改革也已经启动了。现行的职称评定制度不利于老师参加翻译实践,而不参加翻译实践则影响授课质量。为此,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改革。我校已经开始在职称评定上用高端口笔译业绩替代部分高端论文,这样MTI教师就乐意将时间、精力投在翻译实践上。

冯奇:迈出这步很重要,其实需要改革的方面很多。比如论文评审制度。有的翻译硕士论文(尤其是翻译实践报告)被学术型硕士导师以“理论薄弱”为由否决。有的导师是专攻语言学的,带翻译硕士的论文,几乎都是语言学理论,实在看不出与翻译实践有什么关系。我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改变。上海市MTI教指委提出要分而治之。就是说,不能将专业型的硕士导师和学术型的硕士导师混为一谈。上海市有一个盲审专家库,库里的人都是我们自己推荐出来的,送审就送库里的人。每年都要开会讨论评审原则,去年我们每个学校都带了十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去参会。在会上我们介绍这些论文,并提出评价意见,大家一起讨论,这对统一思想起关键作用。我觉得这个经验可以推广。

6. 学生实习的改革

林世宋:实习也需要改革。据我所知,翻译硕士生实习造假,为数不少。比如有学生说在医疗机械公司实习,翻译进出口材料,其实该公司根本没有进出口业务。有的说在中小学做外事翻译,其实几年也没来一个外籍人士。但话说回来,翻译硕士生也没那么多地方可去,翻译公司如果把翻译业务交给实习生,那只会失去自己的业务。我提一点改革方案,实习生可以在线实习,有导师指导,应该是很好的办法。线实习的优点在于:(1)效率高,三五十人,只要半个人管理即可。(2)学生不用往返,不用担心安全问题。(3)可以覆盖更多地方的学生。

张建农: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实习一定要抓好。MTI培养方案中,有很长时间的实习期,这是优势。一定要用好它。去企业实习最好有六个月以上的时间,不仅是学习翻译和本地化,还会学到企业管理理念、方法、流程,学习如何思考、做事、做人等等……如果实习时间太短,基本一无所获。还有一些学生挑选没有压力、轻松的事情做,觉得就是为了完成学分。这方面需要老师和企业导师正确引导。另外,多年前我就提出,来华为实习的同学,如果考核合格,应该可以得到12~20个学分,这样他们自己就很重视实习了。

我们从外院招的员工都是一点儿不懂技术的。通常六个月在岗培养能熟悉工作环境,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动手了。经过三年培养,真懂技术和产品;5~6年后成为子领域产品专家。实习生实习六个月到一年,入职的时候基本就可以独立承担任务,由于我们导师是长期的,而且团队运作,人才在岗培养就做得很扎实。

即使有部分MTI老师本身也做过翻译项目,比如带学生译一本书,或者自译、合译几本,或者以前在翻译公司做过几年译员,或者担任过交传、同传等。但那可能已经成为过去,或者实践经验并不全面,要设计好课程,实施好教学总会感到力不从心。不如深入企业3~5个月,比出国一年效果要好。

在以印刷包装为企业基础业务的前提下,厦门吉宏业已打开一方新的市场——电商平台。在庄浩的诠释中,厦门吉宏开展的电商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精准营销为前提的电商,简单而言,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消费习惯,做到广告的精准投入并产生购买。据悉,2017年厦门吉宏在诸多印刷板块上市企业中表现亮眼,很大程度得益于该业务的开展。二是针对企业产品的网络接单平台。在车间参观时,网络平台就在数码印刷设备的旁边,一旦有订单进来,工作人员便开始生产,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满足了目前微商等客户对于个性化包装的需求。

7. 翻译教学的本体建设

岳峰:我们有信心做好校企合作,做好与市场的衔接。我们同时不能忘记翻译教学自身的建设,高校师资的提升与管理。

樊宇:我觉得传统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完善。根据我的观察,高校毕业生,口音听力能力一直上不去,因为没人去编写这种教材。其实有很多资源在网上,印巴电台、俄罗斯电台等有英语方面的音像资料。学生听力教材中标准英语可以占五成,其中美音、英音、澳洲英语、新西兰英语、南非英语各占一成;非标准英语也占五成,包括印巴、俄罗斯、日韩、非洲、意大利的英语。这样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听力水平,当然毕业生的行业听力,行业知识也是大问题。

刘春伟:我是老师,也是同声传译员,我想基于我的同传经历给高校传统翻译教育提些建议。口译中的同传交传经常被视为口译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瓶颈。虽然更多人认为同传更能体现译员的综合英语实力,但由于交传对准确性的要求更高,而且译员经常要在谈判桌上 “抛头露面”,译员压力也是巨大的。我们发现,在开设同传交传课程的高校中,研究生的同传交传水平往往受限于其本科阶段的训练模式。为此,虽然我们今天的讨论主要针对MTI,但我还是想提一提本科的口译课堂教学。首先,同传交传的基础是听力和口语,但是各个院校的课程设计一般只有两节/周的课时安排。应该在翻译学院的本科教学阶段加大听力口语力度,不仅在课时上加以体现,还要在深度广度上做文章,后者尤为重要。比如在二、三年级的时候,将听力口语细化为商务、法律等听力口语课。其次,笔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应该在本科阶段做到全文记录。再次,教学与社会产业化结合,使得学生随时有走出去实践的机会。现在的译员资源多为翻译公司垄断,而质量良莠不齐,有各种鱼目混珠的译员,简历造假,经历不够,只是因为价格低廉,就被雇佣。我在这个圈子里,见证了各种被不良翻译搞砸的场合,等着高价译员去救火,造成巨大的商机损失和声誉损失。当然了,高校里也有各种口译老师,甚至硕导,没有实践经验,靠口译学术和指导学生比赛上位。如何树立高校在翻译圈子中的地位,值得商榷,高校应该在软实力和硬实力方面都下功夫。

陈小慰:当前MTI大学要改变传统的师资结构,必须增加翻译技术老师,而不是让搞翻译研究和教学的老师学翻译技术,这样容易弄成四不像,两头都搞不好。要提高MTI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最重要。全国的MTI教师,有多少是真正搞翻译的?又有多少是真正了解应用翻译的?从外校送审的一些“学术”味十足的MTI论文和送审外校回来的一些毫无“专业”可言的评语,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只会降低翻译作为一个重要人文学科和重要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翻译是任何会外语的人都可以教、都可以做、都可以评的一些现有错误认识会愈加顽固。这对我们国家的翻译事业发展和对外语言服务有百害而无一利。相关部门应该深入调研全国MTI教学点真正搞翻译的老师有多少,而不是仅限于教MTI的专任老师有多少,然后对症下药。

刘金龙:高校管理体制仍需要关注。MTI教学最关键的就是师资问题,这个师资可以借助外援,但很多人没去这么做。有些专业负责人是领导,忙于行政,对专业建设投入精力不够,对行业动态反应不敏锐,但又不想放权。一般来说,专业老师不敢轻易提出这些致命问题。翻译技术重要,大家知道,也能请到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为何还是推不动,恐怕与我说的有重大关系。有的高校翻译技术方面有人才,但学校并未重视,所以只是依靠热爱翻译技术教师的个人行为。

赵彦春:谈谈导向问题。MTI的课程设置注重非文学文献翻译,但我们不能忽略文学翻译,像旅游等类型的文本,仍需要文学手段来再现其中的诗情画意。MTI注重翻译实践,不能忽略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尤其是创造性、适应性的翻译,很需要理论引导。所以MTI毕业生既要掌握翻译技巧,又要有理论;翻译家与翻译理论家的对立对翻译事业是有害的。

参与微论坛讨论的专家学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华树,北师大翻译技术方向博士,广外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翻译技术。

韦忠和,硕士,中国译协理事和翻译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厦门精艺达翻译公司总经理。从事企业经营管理。

冯奇,博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对比与翻译。

刘金龙,博士在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翻译和翻译批评。

刘春伟,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译和生态文学。

李梅,留英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科技翻译学会副会长、中国译协理事及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上海翻译》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句法学、翻译学。

张建农,1987~2000年在江南大学任教,兼翻译,1997年赴美访学;2000年至今,在华为公司从事GILT工作,主任工程师,任2012实验室南研分部部长。

陈小慰,博士,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修辞与翻译。

林世宋,学士,上海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项目管理。

岳中生,硕士,自由译员。

周兴华,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MTI教育中心主任、CAT软件培训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技术、本地化翻译、翻译项目管理、译后编辑。

赵彦春,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特聘教授,多家杂志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

祝斌,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毕业后进入日企持续工作23年。日本媒体资深撰稿人。擅长日中英互译的翻译和校对,擅长领域为理工科类企业用资料。

贾和平,硕士,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文体翻译、翻译教学。

徐彬,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系主任,翻译硕士中心主任。2012年渥太华大学翻译学院访问学者。

郭庆,东南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技术。

崔启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本地化、计算机辅助翻译、语言服务。

曾亚军,博士,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研究、语言服务研究。

管新潮,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翻译学、翻译管理、翻译技术、翻译与编辑。

樊宇,临床医学学士,同声传译自由译员。

(责任编辑管新潮)

作者简介:岳峰,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中外关系史。电子邮箱:yuefengbei@163.com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亲爱的学生们,你们并没有被夺走什么
如何唤醒学生自信心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生提案”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