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公平性视界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

2016-03-19 08:15:04黄慧彬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高教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平性大学英语教学

黄慧彬(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教与学公平性视界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

黄慧彬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行分级教学,是教与学公平性的体现,是达到提高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文章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结合目前高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情况,分析了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和公平性,并提出对于分级教学进行一些补充课程的想法。

关键词:英语分级教学;公平性;大学英语教学

Abstract:Level-based English teaching shows the fairn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 overall level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principle of modifying one's way of teaching to suit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each class or every student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In view of the situation of Level-based English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airness of level-based English Teaching, and proposes that some supplementary courses should be added in the level-based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level-based English teaching; fairnes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本论文来源于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立项项目:《大学英语教与学中公平问题文化探析及应对策略研究》(KY2015LX756);项目负责人:黄慧彬。

一、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大学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大学生的数量增加,意味着大学生英语水平层次的多样性。在此等形势下,如果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实行统一教学要求,使用相同的教材授课,则会出现“笼统概括”的现象。这并非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宗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揭示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适应不同层次级别的学生的公平教学。分级体现公平,公平指导分级。公平性是分级教学所追求的价值之一,分级教学是实现公平教学的手段。故言之,教学公平与分级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教学公平所追寻的是适合各级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最能概括分级教学的精髓,是真正实现教学公平的表现。

从本质上看,公平是一个关系范畴,人们往往用“回报”、“应得”、“均衡”来表达自己对公平的理解。同时,公平也是人与物在各个具体环境中展示出的不同具体内容,如:买卖公平、教学公平、政治公平等等。但是,“公平性”往往被人们理解成“一致性”、“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等等。实际上,个体差异,导致个体需求不同;“统一”并非公平的标准,“适合”才是公平的核心。

二、分级教学的依据

“分级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特点、学生的水平、学生的目标等方面出发,确定相符的教学目标,实施灵活的教学方法,授以对应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评测手段。以此达到使学生在自身原有水平基础上的进步提高,拓展学生获得成功的领域和机会的目的。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有个性、有特色的分级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可以接受的水平教学中来。

在语言习得领域,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1982),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i+1)理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才能习得语言,即只有得到充分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才能从“i”层过渡到“i+1”层。如果语言输入超出学习者可习得水平即“i+2”或接近、低于学习者现有水平即“i+0”或“i-1”,学习者就不可能获得可理解性输入。人们习得语言的惟一途径就是通过获得可理解的有效的语言输入。换言之,倘若对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大学生进行一致性的教学,那么势必导致“高低两端”的学生处于不利之势:英语基础水平低下者吸收和掌握知识能力不强,所受关注度不高,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不高;英语基础水平优越者,同样也会觉得被忽视,出现“吃不饱”现象,甚至产生怨言。在2015至2016学年上学期的师生座谈会上,一名学生代表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觉得高中和大学的英语学习没有两样。但我一直希望大学英语可以给我更加专业的针对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听力训练’,‘翻译讲解’,或者针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教学。这样可以更加开阔英语视野,并且有自己的强项。”只有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现有学习目标之间建立起联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改进与转换,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另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分级”有明确说明:“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所有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置的。这是“由低到高”的正常学习阶段的要求的体现。

三、分级教学的现状

最为基本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体现在大学一年级上、大学英语一年级下、大学英语二年级上和大学英语二年级下,这四个学期的由浅入深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通常所指的是,在同一个年级内,依据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划分层次进行相应不同的教学。不同大学,教学定位,学生水平不一样;因此,所采取的分级层次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A级、B级和C级。A级指的是学习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尖子班”;B级所指向的学生群体最大,是学习水平处于普通中间水平的“普通班”;C级专指艺术、体育、音乐等专业的学生组成的“艺体班”,以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为考核标准。当然也有将一个年级学生只分为两个级别或者划分为四个级别的处理方式。师资、学生的数量、学生水平分布情况等等因素都可以造成不同的分级标准。

事实上,依据学生英语水平将学生分级成高、中、低几层,只是基本框架。在针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向多元化及不同专业要求的事实上,更多种类的分级、教学内容和不同课程的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于是,许多高校普遍设置有“大学英语通识选修课程”供不同专业、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同时,在课堂上有时可提供开放的环境,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可以自由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参差的水平下,呈现多层次的开放式课堂。另外,课外时间开放语音室,充分利用校园多媒体、学习平台和网络资源,都是分级教学的辅助,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体现了教学公平性。

四、分级教学的完善

(一)测评方式

测试评估具有导向性,体现教学方向。同时,也应该具有适应性。导向性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甚至学习方法。因此导向性必须结合适应性,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分级教学要求测试评估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等,适应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测试方式应该起到积极推进教与学的作用。有效的正确的测试内容和方式是分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目标设定

在大的分级类别下,教师为班上学生设定“合适的目标”,以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积极性提高。而这个“合适的目标”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需求并且难易度适当,让学生觉得所设定目标很有吸引力和学习价值,产生学习动力。在学生所劳有所获时,他们就会遵循这条轨迹,不断实现下一个“合适的目标”,得到全面提升。这种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合适目标”真实体现了对每个不同学生来说的教学公平,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为“强听说”。在教学中注重培养旅管专业同学的听说能力,以导游词解说、演讲等等为途径,辅以读写译,既重点又全面地提升该专业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三)ESP课程

分级教学强调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体现公平性。但是具体分成几个级别、哪些级别等等,都是未有统一标准的。对于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在满足其英语基本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同时,实际上需要一种专门指向性课程(ESP课程),将专业优秀人才引入更高更宽的发展学习领域。ESP课程针对性强,针对不同学科领域,与世界接轨,服务于各个专业学科,同时亦促进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ESP课程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分级课程体系,是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连接桥梁,形成英语教学的坡度,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这对英语教师有着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以满足各个专业对英语不同需求面。除具备英语教师的资格之外,还涉及其他专业学科,甚至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如:取得导游证的英语教师可以专门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语导游课程,取得会计师资格证的英语老师则面向财务管理的学生,等等。

五、分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顾名思义,“分级教学”,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级别进行不同教学。但是“怎么分”、“由谁教”、“教什么”等等问题,都是分级教学中值得深思的。所分级别须恰当,根据学生特点类型分,不盲分;只是形式上的随意划分,只会浪费资源,浪费时间。划分好级别的学生应该由适合的老师教授相应的专业学生。教师的研究方向、兴趣爱好、个人意愿,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都是师生搭配中要考虑的因素。切不可,优秀资深教师教基础好的班;新入职教师教基础差的班级。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公平性教学的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基础差的班级需要更加耐心的引导、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渴望得到积极的鼓励。

六、结束语

大学英语面向全校学生进行教学,涉及面广泛,影响度高。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学生多样性、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分层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公平教学。同时,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也是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对英语人才的更高更多需求的顺应。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 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廖茂忠.教学公平论[J].现代教育论丛,2002(1).

[4]刘小权.关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2011 (13).

[5]马吉宏.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7(1).

作者简介:黄慧彬,职务职称:讲师,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038-02

猜你喜欢
公平性大学英语教学
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机构投资者与并购溢价
一种提高TCP与UDP数据流公平性的拥塞控制机制
公平性问题例谈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38:31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关于公平性的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