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危化)企业集中进入化工园区的利弊分析

2016-03-19 06:45:28丁以斌安徽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安全 2016年6期
关键词:利弊分析安全生产

丁以斌安徽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化工(危化)企业集中进入化工园区的利弊分析

丁以斌
安徽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工园区的发展历程,并对化工(危化)企业集中进入化工园区的进行了利弊分析,最后对园区搞好安全生产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化工园区;利弊分析;安全生产

对石化和化学品需求的持续不断需求的增长,推动了世界各地化工园区的兴起、建设和发展。钱伯章[1]介绍了欧洲、美国和亚洲10个化工园区的发展现状 。

20世纪40年代初期,由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具有丰富石油资源、众多炼厂和交通运输便利,美国率先采用基地型集中模式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在该地区逐步形成了巴吞鲁日、博蒙特等一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聚集区,开创了世界化工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先河[2]。

二战结束后,日本及西欧发达国家借鉴美国模式,相继在沿海、沿江地区建起了石化产业较为集中的石油化工产业带,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和腾飞。这些化工产业聚集带和聚集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壮大,初步具有现代化工园区的基本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地围绕发展化学工业而建设的化工园区蓬勃兴起。这些园区的设立和发展对于我国化学工业的结构调整,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均设立了化工园区。化工园区规划面积在几十平方千米左右,个别园区远期规划面积甚至达到上百平方千米。在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化工企业已呈现出向各类化工园区集聚发展的趋势。化工产业按照“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产业联合的发展模式”[3],明确指出调整产业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化工工业的发展。

化工(危化)企业集中进入化工园区,具有两面性。化工园区的设立,一方面可以延伸化工产业链,提升化工产业的层次;可以做到资源共享,避免浪费;可以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有利于安全管理。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就化工(危化)企业集中进入化工园区利弊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化工(危化)企业集中进入化工园区的有利因素

(1)可实行循环经济,规模化和节约化发展。

化工行业具有其自身特点,产品链长,关联度高。生产企业的原料和产品往往形成互相关联,作为彼此生产的原料基础。此外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管道进行链接。化工园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节省原料运输费用,另一方面可以化工园区内上下游企业合连接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网,资源实现综合利用。通过化工系统工程优化方法,使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高度集成,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产品、副产品的产业共生链网,最终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能源与原材料等的最优化利用。此外园区建设有利于生产控制、安全操作,能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部分园区建立化工园区物流区。物流区的物流功能满足了化工区的生产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化工区的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又支持了化工物流区的发展。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了良好的互补作用。

(2)有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统一配套建设。

大多数化工园区都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服务如电力、电信、供水和供热等服务,这些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营利能力。发展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收益率,如改善交通状况会减少劳动者的非生产时间耗费。企业进入化工园区(集中区)可获得运输、服务、固(液)废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和良好的服务上,从而产业聚集经济效应,这也是园区最大的优势所在。

(3)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运行。

化工园区多数共建有利于“三废”的集中治理设施,部分企业单独上马三废处理设备,不仅投资大,运行效率低,导致运行成本加大,从而导致部分不法企业可能存在进行偷排放而达到降低三废处理费用。园区共建“三废”配套设施,有利于设备设施的运行,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便于相关监管部门开展监管,如可开展整个化工园区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江苏南通市就开展过筛选出园区内重点企业特征污染物,建立并形成重点企业自动监控和园区边界人工监测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并在现有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大气风险物质预警体系,初步建成了园区环境监测监控预警体系[4]。

(4)有利于安监部门的安全综合监管。

园区可设置常驻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监管人员,可有效开展安全监管工作。一方面,化工(危化)企业集中进入化工园区,安全监管人员进入企业所需要的时间可大大缩短,可定期开展工作监督检查工作,避免工作时间消耗在路途中。另一方面,园区企业的相对集中,安全监管机构也可制定针对园区不同企业的安全监管策略,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此外部分有条件的化工园区还可以建立一套园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如安徽省冬至化工园区就建立了一套针对园区所有化工企业的在线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马海澎[5]也提出了化工园区安全监控系统系统硬件架构,介绍了化工园区安全参数设置方法、安全监控流程和事故预警机制,提出了系统软件的总体架构和功能。

(5)有利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

化工园区可有力地推进园区应急管理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园区安全监管部门可制定园区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及专项预案,督促企业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与园区总体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组织园区整体性应急救援演练。充分利用园内各企业的监测监控、应急救援等资源,构建园区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提高园区安全应急管理水平。有针对性的建立应急救援资料库,建立应急协调与联动机制,依托骨干化工企业建立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提升企业间应急联动响应和处置能力。化工园区加强教育和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能够较好的应对化工园内发生的紧急事件[6]。聂尟[7]介绍了一种将所有子系统集成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上的综合监控平台,实现了视屏监控,园区门禁系统,危险气体监测,应急联动等多个系统功能,可实现快速高效的园区管理和对事故的应急响应,有利于提高整个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2 化工(危化)企业集中进入化工园区的不利因素

(1)园区内物流和道路安全风险显著增加。

我国每年通过道路运输的危险物在2亿吨以上,在存储运输环节事故比例超过30%[8]。化工物流具有其特殊性,与其他物资的运输、仓储等相比,化工物流的运作更复杂、安全要求更高,特别是毒害品、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运输,设备专业化程度要求高。随着园区的加快建设发展,园区危险化学品运输品种及运输量必然会持续增加。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园区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通行能力满足不了园区企业的运输量的要求,将会导致园区道路上危险化学品车辆密度增大,出现交通拥挤和阻塞现象,可能加大事故发生的频率。化工(危化)企业集中进入化工园区,园区内物流和道路安全风险显著增加。

(2)企业布局不当,可导致事故的多米诺效应。

化工园区特点有危险化学品数量大品种多,涉及较多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复杂。如果园区内企业布局不当,安全间距不足,可导致事故的多米诺效应,而多米诺效应又是造成事故损失加剧、灾难升级的重要原因。臧娜[9]进行了化工园区冲击波超压的多米诺效应定量风险分析,马科伟等人[10]研究了基于多米诺效应的化工园区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多米诺效应明显扩大了事故风险。此外,园区内企业相对集中,一旦某一企业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所需疏散的人员数量可能大大增加。

(3)园区周边环境显著恶化,容易造成群体上访事件发生。

化工园区生产企业向周边环境排出废水废气和其他污染物,如果从园区建设局部来看,对园区周边居民的影响是存在的。由于园区内企业相对集中,化工园区企业生产向环境排出废水废气和其他污染物虽然达到了国家标准,但由于叠加效应的产生,可能使园区周边环境显著恶化,造成群体上访事件发生。

(4)加重部分搬迁入园企业的负担。

不在化工园区的新改建化工项目一律不得审批,因此很多化工企业都面临着搬迁入园的窘状。然而,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并非只是单纯的把老企业的装置搬迁入园,往往更多的是伴随技术设备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实际企业搬迁过程中,各地执行的政策不尽相同,企业得到的补偿金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联,而补偿金的多少往往是决定企业能否顺利搬迁的重要因素。一旦搬迁补偿机制得不到及时兑现,极大地加重部分搬迁入园企业的负担,使企业生存能力经受较大的考验,部分企业可能由于搬迁而陷入破产和倒闭的困境。

3 结束语

化工(危化)企业集中进入化工园区,虽然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政府部门在化工园区发展过程中应起到规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的作用。重视规划和引导,形成在园区企业内发挥资源共享,相互关联耦合的一体化竞争优势,找准化工园区建设的切入点进行引导。此外政府需要推动一批具备专业背景的城市建设规划、基础工程建设管理、招商引资、创新的财税政策、工业园区行政服务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开展相关工作,使园区步入良性发展阶段,更好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11-12]。

参考文献

[1]钱伯章.世界化工园区发展现状[J].现代化工,2005,25(2):63-66

[2]朱和.世界化工园区的百年之路[J].中国石油石化,2006,(9):24-25

[3] 白颐.关于实施<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思考[J].2009,27(4):111-112

[4]于飞芹,凌云,钱岑.南通市某化工园区环境监测监控预警体系建设研究[J].广东化工,2015,42(5):102-103

[5]马海澎.化工园区安全监控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2):77-82

[6]曾明荣,吴宗之.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19(2):172-176

[7]聂尟.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综合监控平台设计研究[J].通讯世界,2015,(1):220-221

[8]虞明远,李文恺.系紧危货运输“安全带”[J].中国公路,2012,(10):80-81

[9]臧娜.化工园区冲击波超压的多米诺效应定量风险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2):245-248

[10]马科伟,朱建新,包士毅.基于多米诺效应的化工园区定量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1,39(1):29-33

[11]吴欣,纪红兵.化工园区专业人才队伍构建机制的探讨[J].化工进展,2015,34(5):1493-1498

[12]杨金林,杨峥嵘.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J].企业家天地月刊,2012,(10):46-47

猜你喜欢
利弊分析安全生产
技术侦查措施运用利弊及对策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9:42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弊分析与立法建议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23:15
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点思考
对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的一些认识
浅析如何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探微
论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重点
化妆品店美容导购跟随顾客利弊分析及对策建设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46:52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