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新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刘爱新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突出表现为民本思想、民族团结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当代重要的价值追求,成为涵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基础。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把握学校教育主渠道、借助社会大众传播方式以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是运用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广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广西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讨
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并提出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因而,如何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界和理论界讨论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广西偏居于我国西南一隅,在历史上,广西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于中原和东南沿海地区。但是长期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榛辟莽 ,创造了灿烂的八桂文化,是习总书记所概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其价值理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并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得到体现,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璀璨明珠。广西历史上的清官廉吏的民本思想及其民本实践构建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
广西清官廉吏的民本思想与民本实践贯穿于漫长的历史进程。例如,三国时期的陆绩,他任鬱州(今广西玉林)太守,修筑城墙、兴办教育,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然而陆绩清廉为政,32岁病逝玉林时,由于遗产过少,他的棺木运回故乡苏州时因船太轻无法经受风浪,只能用巨石加重以将船只压稳[2]。如今压船的“廉石”保存在陆绩故里,向人们深情诉说着陆绩在玉林廉洁清正的为民情操。合浦太守孟尝有遍访百姓疾苦、废除恶政、减轻百姓负担的清廉为官感人事迹[3]。明朝举人广西兴业何以尚以孝促廉、以廉作忠、勇救清官海瑞的高洁品质及其鼓励乡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爱民思想与实践,不仅记载于史书典籍,也传承于保留至今的《何氏家训十二则》和《乡约十条》中[4]。明清两代以青莲(清廉)文化作为立身处世规范的广西灵川江头洲九屋村的两百多名周氏为官弟子勾画出了“出仕为官,官清吏瘦;摄职从政,报国务民”的清官群像图。清代“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事必躬亲,在广西罗城书写了爱民的感人诗篇 。勤政为民的清朝封疆大臣广西籍官员陈宏谋在其一生所任职的十二省份均留下了察民情、解民生、除民困的“民本情怀”。总之,清官廉吏在历史上广泛存在,杨天保先生仅以广西玉林为例对清官廉吏进行梳理汇总,有史料详细记载的就有六十余人[5]。可见,以“民本”思想为显著特征的清官廉吏文化在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中十分丰富,“民本”思想也深深滋养着广西民众,从历史走向当代,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内在相通性,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传统文化源泉。
第二,广西“民族团结”思想。自古以来广西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长期以来,以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为主体的广西各族人民同居共处,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和谐篇章。
广西的原住居民是壮族及其先民,自秦王朝统一岭南之后,越来越多的汉族迁移至广西,唐宋之后,瑶族、回族、京族等少数民族也陆陆续续进入广西各地。广西壮汉民族及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取长补短。经济上,壮族先民不断接受汉族先进的铁器生产工具,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同时,逐渐接受汉族商业经营和发展手工业的观念,汉代、明清以后越来越多外来民族进入广西之后,广西的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壮族、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互补性的经济关系中加强了相互间的联系,广西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实现融合。在文化上,壮族原有的民间宗教信仰越来越多吸取了中原汉族带来的佛教和道教思想,汉族的英雄崇拜的信仰体系也受壮族和广西其他少数民族影响,造就了各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在广西历史上,一直存在不同民族间的通婚现象,为沟通民族情感、促进民族融合提供了牢固的亲情纽带。而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广西各民族始终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大团结,从来没有进行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背叛活动。因而,广西成为我国的民族团结模范区。总体看来,广西各民族之间有过冲突、隔阂,但是团结协作和友好交流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广西民族团结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促进边疆稳定、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广西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最显著的精神标识。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时代有着不一样的内涵,但始终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在国家危难时刻不畏牺牲,对国家和人民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奉献。自古以来,广西民众心系国家,每当面临外敌入侵、国家危难时刻,广西民众团结一心、同仇敌忾,顽强抵御外辱。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在广西具有深厚的底蕴。
明代广西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带领俍兵奔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英雄气概,将广西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瓦氏夫人是明代归顺直隶州(今天的广西靖西)人,嘉靖年间,倭寇屡屡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杀人越货,严重危害当地民众的生活和生产。而当时的明王朝军队却无力抵抗和反击,甚至逃跑避敌,“见寇船至 , 辄望风逃匿[6]”,于是朝廷下令在各地征调兵力,广西俍兵骁勇善战,在当时已声名远播,因而广西俍兵理所当然出现在调取客兵当中。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十二月,为保国安民,田州土官首领岑梦之妻瓦氏夫人因丈夫和儿子已死、孙子年幼无力抗敌,毅然应命,以年近六十的高龄率领六千余广西俍兵英勇奔赴东南沿海抗倭前线。临行前,瓦氏夫人以“是行也,誓不与贼俱生 ”铮铮誓言表达了保卫国家的万丈豪情与坚定决心。在苏松抗倭前线,瓦氏夫人带领俍兵浴血奋战,勇歼敌寇,屡立战功。瓦氏夫人和广西俍兵的抗倭爱国精神书写了广西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篇章,值得广西民众和全国人民永远铭记。
近代以后,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之际,广西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谱写了一曲曲爱国图存的英雄赞歌。刘永福带领的广西黑旗军痛歼法国侵略者,取得我国近代以来反抗西方侵略的第一次大胜。镇南关面临侵略者攻破之际,广西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英勇杀敌,夺取镇南关大捷。1937年“七七事变”后广西军队率先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抗日战争期间,广西学生军从广西千里迢迢奔赴中原大地,转战大江南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广西民众的抗日爱国精神彪炳千秋。在广西发展的历史长廊中,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深深熔铸于广西民众的心中,理应成为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当代重要的价值追求,成为涵养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基础。
第一,广西历史上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清官廉吏作为执政者的爱民、为民情怀。如今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章程向全世界宣告没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就是领导和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发出了执政宣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共中央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因而,广西传统“民本”思想尽管存在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其所蕴含的“爱民、为民”朴素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宝贵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民主”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其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他是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所强调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也要落脚于“为民”情怀上,与传统“民本”文化有着内在的相通性,传统“民本”思想是涵养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源泉。
第二,广西十分凸显的“民族团结”思想,突出了维护边疆安定团结、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体现了和谐、平等以及友善的价值理念。广西“民族团结”传统文化的背后是民族平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融合,逐渐消除民族隔阂,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各民族友好共处局面。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了广西民众对平等、和谐、友善价值理念的传承与追求。可见,广西“民族团结”的传统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建设可资利用的宝贵传统资源,也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平等、友善”的价值诉求。
第三,广西的“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直接成为涵养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价值的源泉。从瓦氏夫人带领壮族俍兵驰骋千里抗击倭寇,到刘永福、冯子材英勇抵抗法国侵略者,再到广西军民奔赴抗日前线挽救民族危亡,他们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赴汤蹈火而在所不辞,显示了广西民众的拳拳爱国心。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爱国主义并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其熠熠光辉,而应表现为对祖国、对民族的责任感,表现为报国之心。“爱国”是每一个人对祖国最朴素而崇高的情感,我们理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尽自己所能报效祖国和人民,将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精神动力。
民族文明有其内在的传承性,民族的进步往往伴随着对传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代,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可资依赖的重要资源。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她深深熔铸于广西民众的心中,在当代,我们应该多渠道充分挖掘和利用广西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增强高校师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保护和开发利用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主动性。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广西民众心中,深深影响着八桂儿女。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民族团结”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等价值理念,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连相通,但也需要通过转型来实现其现代功能转化,才能成为滋养当代民众的精神食粮。在培育广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高校师生需要了解和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广西儿女所创造的许多灿烂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成为开发和利用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努力为广西的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提供源泉,从而使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成为滋养大学生的精神养料。
第二,把握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利用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意识地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大学教育中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在广西也是如此。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使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并实现当代升华。教师可以将广西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相应的教学体系当中,可以以故事、演讲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于课堂之内,也可以通过案例、课外实践、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深度认知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总之,要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认识、了解并接受自己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养料。
第三,借助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社会大众传播方式,传承和弘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作品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力军,文化作品和影视作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增加现代元素,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传统文化内在的深刻思想和精神内涵放大,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深深抓住民众的心,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育起到持久和深远的影响。广西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若能以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据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感人事迹、崇高品质、伟大人性彰显,必将深深打动青少年,使之春风化雨般感受高尚品格的熏陶,在润物细无声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打造传播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渠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新方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高达6.88亿。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塑造了全新的互联网社会生活新形态。当代大学生是网民群体的主力军,网络渠道以及以微信微博为主要代表的“微形式”成为大学生交流互动和接受信息的重要平台。因而,打造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有效渠道,将传统文化之精髓通过网络新渠道,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实现现代转型,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责任编辑:时锦雯)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1.
[2]罗解三.历史的镜子[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23.
[3]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六 )[M].循吏列传第六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0:1605.
[4]张廷玉.明史[M].列傳第一百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0:3955-3959.
[5]杨天保.壮乡廉政文化的历史之维与现代建构——以广西玉林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1):29-38.
[6]钟文典.广西通史(第一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370.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Guangxi and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Ai-xin
(College of Marxism,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China)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Guangxi includes People-oriented thoughts, National unity,and Patriotism. The excell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Guangxi contains the contemporary value pursuit,which is the source and found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seize the main way of school education,and with the help of social media and network.
Guangxi;traditional culture;socialist core value
G641
A
1671-9719(2016)9-0003-03
刘爱新(1977—),女,广西玉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
2016-06-12
2016-06-30
广西哲学社科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3FKS001);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案例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2015JGA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