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知识文明与日常生活不文明的冲突分析

2016-03-19 05:25向德忠司琪琪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高教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文明科学

向德忠 司琪琪(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大学生科学知识文明与日常生活不文明的冲突分析

向德忠司琪琪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现代大学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的科学活动与日常活动的差异、科学文明价值观在生活中的挑战等方面来说明,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文明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文明;日常生活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科学修养的高素质群体,掌握着丰富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拥有较高的科学文明素养。然而,我们也经常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或生活方式,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上课睡觉玩手机、随意占座等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文明”问题上,大学生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文明的矛盾”。如何把大学生所具有的科学理论中的文明内涵转化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文明行为,是一个有待深思的问题。

一、大学生科学知识文明与日常生活文明的冲突

科学是人类文明的源泉。纵观人类文明史,科学知识对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和文明价值观的提升毫无疑问是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科学自身内涵着文明的牢固基因。并且科学的文明基因要最终表现在提升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上,所以福泽谕吉认为,所谓文明是指“人的身体安乐,道德高尚;或者指衣食富足,品质高贵而说的,”[1]将文明最终落脚于人,回归到人性上,也许是我们今天探讨文明价值观的所在。在这里,文明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手段获取大量的智慧,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力争让生活尽善尽美的这样的观念体系。

作为兼具科学与人性、理性与感性双重生活的大学生在文明价值观上也具有双重性,成为“文明的矛盾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学的严谨文明与日常生活散漫的冲突

美国学者佩尔斯曾探讨过基督信仰与西方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似乎这种虔诚的信仰指引着历代先驱们去生活,去进行着伟大的科学发现。由信仰产生的对严谨的科学精神,也指引着生活文明的向标。

教育塑造着莘莘学子们的价值观,培养着他们对科学文明的崇尚之情,使他们养成对待工作、学习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大学生们或有着对科学文明的信仰,有着严谨细腻的思维、严谨的分析判断能力,他们在学术科研中认真负责,追求精益求精。可这种信仰亦或价值观又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指引着他们生活的航向?从校园内宿舍的宅男宅女们来看,他们普遍存在着吃饭全靠外卖,不注意宿舍卫生清洁,衣物用品随处摆放,甚至还常慵懒地拖着拖鞋上课,在洗衣机里惊现鞋子、袜子等一系列不注重形象的散漫随便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在对待科学文明的态度与生活的态度上出现截然相反的状况,严谨与散漫的鲜明对照,也映照着大学生文明价值观的缺陷与不足。

(二)科学的规则文明与生活无规则意识的冲突

文明如何维持,需要规则的力量。能够从内心深处去认可规则,发自内心地遵守社会方方面面的规则,才是真正的规则意识,也才是有规则的文明价值观。大学生有没有规则意识,是衡量他们是否拥有文明价值观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在校园中接受科学文明的熏陶,他们能够很好地进行科学试验,尊重科学规律,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释分析和创造发明,当问及规则时,他们大概能在理论上侃侃而谈,在书面纸张上答的游刃有余,而在现实中却对规则置之不理。

(三)科学文明的有边界与日常生活无约束的冲突

科学是人们通过观察世界的各种现象,通过以往经验总结和调查试验研究,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那么科学可以包罗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吗?当然不是,科学是有边界的,它并不能囊括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维持社会所需的伦理道德规范就是一个佐证。大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划清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厘清科学悖论,他们是社会科学前进的强大的生力军,承接着科学文明的发展。可是大学生获取的有界限的科学文明并不能很好地与当下大学生生活的文明相衔接,他们的生活频出现道德无底线、甚至无节操的负面现象。

大学校园,曾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思想和知识园地,在一些大学生眼里却变成了他们约会、游戏、挂科、刷夜店的场所。一些大学生为了物质利益出卖朋友,放弃生活原则,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一些女大学生为了金钱和安逸,纵情声色,过着腐化堕落的生活;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过度亲密,完全不顾及形象;一些大学生为彰显个性,爆出裸奔和另类搞笑毕业照等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已经污染了这块大学的圣洁之地,凸显大学生文明价值观关于“界限”的矛盾。

(四)科学的理性文明与日常生活感情任性的冲突

在作者看来,感性文明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善美的追求,就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欣赏。理性文明就是遵循自然科学规律,探寻事物的真,并且具备一套完备系统科学方法和严密抽象的科学思维能力。感性文明与理性文明史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大学生在大学中接受了良好完备的教育,对追求真理持之以恒,他们勇敢地与愚昧无知、盲目崇拜划清界限,保持着自由、乐观、平等、积极的心态。如华中科技大学创办的“点团队”,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的刘玉教授带领他们团队成员们不断地激发创新实践的潜力,在创立12年来里已拿下全国“挑战杯”等各类奖项近300多次,先后完成200多个项目,每个队员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都非常强,科学的理性文明在这些创业的年轻人上彰显的一览无余。但是,在2004年秋天,点团队成员们都熟视无睹地跨过了阻挡在道路上的枯枝落叶,以小见大,这与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在校园里随便张贴小广告、不文明的“占座”、在别人遇难时不肯施以援手等等现象一脉相承。折射出部分大学生事不关已,自私自利的情感,他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主动为他人考虑的包容胸怀,而这也正充分反映了当下学生生活中感性文明的缺失。

二、大学生科学知识文明与日常生活不明的冲突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科学活动与日常生活活动的差异

1.内容不同:目前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有很多,比如全国举办的挑战杯、各个省市开展的知识竞赛等,校内举办的各种科学文化传播活动,如学术论坛,学术沙龙,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而大学生日常的生活活动主要是满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和适应社会的活动,表现在平时的上下课、去图书馆自习、参加社团活动、日常的生活消费和校外的娱乐消遣等活动。科学活动和日常活动内容并不等同,是互相补充的统一体。

2.规则性不同:一般来讲,科学活动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却有硬性的规定和要求,有维持活动开展的成体系的规章制度。大学生要参加学校的各类科学活动,就必须遵守活动的纪律,尊重科学的规律。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动却比较复杂,除去基本的课程安排外,他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念来安排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3.心态不同:由于大多数的科学活动是人们精心策划的,人们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来说明和解决问题,从而挑选和培育出高水平的实用性人才,所以科学活动的参加者大多抱着认真负责的心态。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多是轻松欢快的,并没有过度的紧张和压力。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完全有足够的自主来决定究竟怎么生活,也就甚至催生了散漫的生活方式,无规则意识等许多不文明现象。

(二)社会不良风气使大学生的科学文明价值观在生活中受到挑战

享乐主义、金钱至上、腐败奢靡的生活方式在逐渐影响人们传统的生活理念,大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同时,西方的新自由主义也在入侵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大学生能否形成科学文明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面临诸多挑战。

物质利益的挑战: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也曾论述过物质、利益、需要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大学生往往会面临利益与情感、自身价值的冲突与选择。大学生在物欲的洪流中并不能独善其身,如设置奖学金引发的利益冲突、推荐推免生导致的矛盾、盲目攀比致使消费畸形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科学文明价值观的形成。

大学生自身惰性的挑战:内因决定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决定性因素,是根本的力量。一方面,由于大学生都经历过高考的严厉选拔和高中期间的繁重课业,来到大学后,他们紧绷的神经得到了缓解,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大学的环境影响。大学校园内的环境是相对自由开放的,大学生有较多的权利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宿舍文化也严重影响到每个成员的行为和思想,从另一个成面来讲,宿舍中的不文明的行为往往会感染到同寝室的其他人,从而带动整个宿舍的不文明。

参考文献

[1]杨顺清,李正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创新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钟明华,黄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

Abstract:Modern college students are an important promo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cientific activities and daily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the challenges of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values in life,and so on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nd practice the correct values of civilization.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science;civilization;the daily lif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258-02

作者简介:向德忠(1965,12-),男,汉族,湖北监利,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文明科学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对不文明说“不”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