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涛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王 涛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从解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及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局限性,进而探索生活教育理论对思政工作的启发以及在该理论指导下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以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大学生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生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它集中反映了陶行知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我们知道,美国著名教育学大师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理论,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他曾提出“教育是生活的必须”[1]。不可否认,该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陶行知教育思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对杜威理论的吸取与改造,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理论结合了中国实际,并具有中国特色,认为教育源于生活,反复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
2.社会即学校
这一理论是“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扩展,该理论不同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杜威希望小的学校可以包含整个社会的全部内容,这是不现实的,学校的社会化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而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强调的是将学校教育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园教育,而是将学校和社会链接起来,强调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否认了两者之间的隔离。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理论基础上要求拆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障碍,使得学校教育更能符合时代社会的要求,使得高校人才的流出可以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高适应度的人才。
3.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解决如何实施教育、怎么实施教育、运用什么途径、通过什么方法去实现教育问题,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创新性地继承了杜威的“从做中学”。杜威的“做”是建立在“本能”的基础之上,认为“做”是人与生俱来,不需要进行学习。而陶行知的“做”强调的是实践,从实践中出真知,他指出,“做”含有以下三种特征,即行动、思想、以及新价值的产生[2]。其也是“生活即教育”的具体化和操作化,认为“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以“做”为关键,其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方法论,第二就是生活的表现,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知识与运用的结合,在实践中实现发展。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1世纪信息高度发达,各时空、各层面联系越发复杂多变,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不仅源于实践,又反过来对实践进行指导,最终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提升。陶行知将前人和同代人的先进理念融入到自己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当中,对于当今的教育理论研究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该理论可创新性地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和研究,形成一个可行、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研究体系,为进一步形成新型思政教育模型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并指引方向。
2.实践意义
大学作为学生由学校迈向社会的重要阶段,除了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非专业能力培养的职责,即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指导和教育,为学生将来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目前,许多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都将大学生生活指导和生活教育列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项目,希望通过研究探索生活教育的机制、模式及载体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待提高
许多高校并未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困难的首要原因。不仅仅是大学生,甚至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都没能够很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中仅学工部、团委等部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一味简单地完成任务式、形式化的教与学,与现实脱钩严重。
(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其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的中坚力量。但目前许多高校出现导向性问题,一味注重扩大办学规模、注重科研项目申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并未得到足够重视,面临着教师师资少、重视不足、不能与时俱进等问题,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创新不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讲求的是理论联系实际,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内容犹如“空中楼阁”,脱离现实,严重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分离,这造成学生理解难度大、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偏重理论的单向灌输,课程教学设置简单无新意,没有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长效机制和制度
目前,思政教育更多地仅为理论教育,没有指导实践的案例分析,没有很好地与社会、家庭教育实现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孤岛”,所以亟需建立整合机制,使得社会、家庭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相关保障机制的缺失都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和实效性的因素。
(一)丰富教育内涵,实现教育生活化
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才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科学有效的教育内容要来源于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不能脱离实际,要从社会中各类思想、道德、价值的问题与困惑出发挖掘教育主题,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教育研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教育理念,把握社会主旋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更加宽阔的视角来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实际,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转变教育思路,实现教学做合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的是“讲解+练习”的模式,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主动性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转变教育思路,做到教学合一,教师作为教的主体,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的存在,学习的主动性还是掌握在学生手上。学生通过实践中的探索与学习,教育与生活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真实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及作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素质,培养能力。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转变教育思路,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不断汲取知识,从而实现教育效果的飞跃。
(三)扩大教育阵地,实现社会与学校衔接
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开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第一,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引入到学生生活的大环境中,也就是整个社会,这符合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理论。第二,不断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有的学者将网络慕课平台构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慕课平台协调社会教学与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3]。有的学者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强调应内联外合,建好校内校外网络平台,打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网络引导力,扩大网络教育对象参与度,打造网络环境下的高水平、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4]。
(一)大力开展生命教育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也指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生命教育应引导大学生从人生的终极问题上思考人生的困惑,掌握解决困惑的科学方法,从而树立起对生命的正确态度和对人生的崇高追求,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开展生命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这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相契合,从珍爱生命的角度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增强思政理论课实效性
生活化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为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及师生的良好互动。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深化改革,突破固有条框,大胆实践,创新思路,调动积极性,在“求实效”上下功夫,各司其责,形成合力。重点做到三个结合,那就是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包括易班网在内的各类主题网站开展教学,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学生引导到课堂中来,师生共同参与社会热点话题和焦点事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融入实践环节,通过体验式教育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三)立体化转变教育载体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肩负起育人的使命,就必须树立起崭新的教育观念,确立适应当今时代特点的立体教育格局。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看重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工作应该针对社会结构的变动、知识水平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变革,比如,教材的更新,提供多样化的教材;教学方式的改变,以理论课程为主,以演讲、辩论、实践活动为辅;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社会资源,当今而言,网络的不断发展,教育载体可以往互联网教育发展,也同时重视传统的课堂教育,传统的报纸、电视等教育媒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整体联动机制,建立高校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管理、学生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四)不断提升教育主体能力
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首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者,其必须具备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并有为之奋斗的决心,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多样的知识背景,涉猎广泛,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为大学生树立榜样,言行不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的障碍,应该及时纠正;最后,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从生活中社会中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探索新的教育手段,将自己培养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吴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平台构建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5(2):141-148.
[4]宋晓东.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113-115.
(责任编辑:张宝岭)
2014年福州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